|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不同能量狀態下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機製研究 |
| 作者 | 張雪琳 |
| 定價 | 28.00元 |
| 齣版社 | 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4427757 |
| 齣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數 | |
| 頁碼 | 93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不同能量狀態下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機製研究》目的:IL-6是一種多效的細胞因子,運動時IL-6主要來源於骨骼肌。本研究以體外培養的C2C12小鼠骨骼肌成肌細胞為模型,觀察糖剝奪(Glucosedeprivation,GD)對肌源性IL-6基因錶達和蛋白水平的影響,探討糖剝奪狀態下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信號調控機製。 方法:(1)培養C2C12細胞,誘導分化為成熟的肌管細胞。(2)以含葡萄糖4.5g/L(對照GC組)和不含葡萄糖(糖剝奪GD組)培養基處理細胞0、6、12、18、24小時,分彆采用Real-TimePCR和雙抗夾心ELISA方法測定細胞IL-6mRNA和培養基中IL-6蛋白水平。(3)GD狀態下,分彆加入ROS清除劑(NAC)、p38MAPK抑帶劑(SB203580)和NF-KB抑製劑(NF-KBActivationInhibitor)阻斷與IL-6錶達有關的信號通路,ELISA檢測24小時後IL-6蛋白水平。 結果:(1)GD組所有時間點IL-6mRNA錶達均高於GC組,其中在18和24小時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2)GC及GD組IL-6蛋白水平均自0~24小時逐漸升高;自6小時起GD組所有時間點IL-6蛋白水平均高於GC組(p<0.05)。(3)GC+NAC組較GC組、GD+NAC組較GD組IL-6蛋白水平均顯著降低(均p<0.01);糖剝奪與NAC之間存在交互作用(p<0.01),NAC(ROS清除劑)可抑製GC和GD狀態下IL-6錶達。(4)GC+SB203580組較GC組、GD+SB203580組較GD組IL-6蛋白水平顯著降低(p<.0I),糖剝奪與SB203580之間存在交互作用(p<0.01),SB203580(p38MAPK抑製劑)可抑劑GC和GD狀態下IL-6錶達。(5)NF-KB抑製劑對IL-6蛋白水平無顯著性影響(p>0.05)。 結論:(1)體外培養C2C12小鼠骨骼肌成肌細胞誘導分化模型成功建立,可用於糖剝奪對IL-6錶達影響及其調控機製研究。(2)正常培養的C2C12細胞存在IL-6基因錶達和蛋白釋放現象,糖剝奪可增強IL-6基因錶達和蛋白釋放。(3)糖剝奪誘導的肌源性IL-6錶達是多條信號通路共同作用的結果,ROS和p38MAPK信號通路在糖剝奪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信號調控過程中起到主要作用。(4)NF-KB信號通路在糖剝奪誘導的肌源性IL-6錶達的信號調控過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
| 作者簡介 | |
| 張雪琳,女,現任首都體育學院運動科學與健康學院生理生化教研室教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為“運動能量代謝與健康”。 1999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教育專業,理學學士;2002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運動生理學方嚮,教育學碩士,導師何玉秀教授;2009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運動生物化學方嚮,教育學博士,導師謝敏豪教授。 20l1年,入選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纔強教深化計劃“中青年骨乾人纔培養計劃”項目;2015年入選北京市屬高等學校高層次人纔引進與培養計劃“青年拔尖人纔培育計劃”項目。 作為負責人主持的主要項目: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17β-HSD11在有氧運動調控骨骼肌脂滴動態變化及改善胰島素抵抗中的作用”;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脂滴與綫粒體相互作用在運動調節骨骼肌脂代謝中的作用機製”;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技計劃麵上項目“PLIN3在運動調控骨骼肌脂代謝及改善胰島素抵抗中的作用”等6項。在北京體育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參與導師謝敏豪教授主持的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運動誘導肌源性白介素-6分泌及其調控能量代謝的機製與應用”和國傢科技攻關計劃“提高運動員體能的關鍵技術研究”。 在同外SCI期刊上發錶論文6篇;在同內核心期刊發錶論文10餘篇;20餘篇論文摘要分彆人選國際和學術會議;參與編寫《運動內分泌學》教材等。 |
| 目錄 | |
| 摘要 1 前言 2 文獻綜述 2.1 IL-6的生物學特性 2.1.1 IL-6的分子特徵 2.1.2 IL-6受體係統與信號轉導 2.1.3 IL-6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2.2 運動與肌源性IL-6 2.2.1 運動對機體IL-6水平的影響 2.2.2 運動時IL-6的主要來源——骨骼肌 2.3 肌源性IL-6在能量代謝調控中的生物學作用 2.3.1 肌源性IL-6促進脂代謝 2.3.2 肌源性IL-6促進葡萄糖輸齣 2.3.3 肌源性IL-6調節骨骼肌糖代謝 2.4 不同能量狀態下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信號調控機製 2.4.1 不同能量狀態對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影響 2.4.2 與不同能量狀態下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有關的信號通路 2.5 成肌細胞在運動醫學研究中的應用 2.5.1 成肌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2.5.2 成肌細胞在肌肉骨骼係統疾病基因治療中的應用 2.5.3 成肌細胞在骨骼肌基礎研究中的應用 2.6 選題依據及實驗總體設計 2.6.1 選題依據 2.6.2 實驗總體設計 3 研究方法 3.1 實驗材料與儀器 3.1.1 實驗材料 3.1.2 主要試劑與耗材 3.1.3 主要儀器 3.2 實驗方法 3.2.1 C2C12小鼠骨骼肌成肌細胞增殖及誘導分化培養 3.2.2 糖剝奪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影響的實驗方案 3.2.3 糖剝奪狀態下抑製相關信號轉導通路對IL-6錶達水平影響的實驗方案 3.2.4 Real-Time PCR測定C2C12細胞IL-6mRNA錶達水平 3.2.5 雙抗夾心ELISA法測定C2C12細胞培養基IL-6蛋白濃度 3.3 統計學處理 4 實驗結果 4.1 C2C12小鼠骨骼肌成肌細胞增殖及誘導分化培養 4.2 糖剝奪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的影響 4.2.1 糖剝奪對C2C12細胞IL-6mRNA錶達水平的影響 4.2.2 糖剝奪對C2C12細胞IL-6蛋白水平的影響 4.3 糖剝奪狀態下抑製相關信號通路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的影響 4.3.1 糖剝奪狀態下抑製R0S信號通路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的影響 4.3.2 糖剝奪狀態下抑製p38MAPK信號通路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的影響 4.3.3 糖剝奪狀態下抑製NF-KB信號通路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的影響 4.3.4 糖剝奪狀態下抑製不同信號通路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影響的比較 5 討論 5.1 C2C12小鼠骨骼肌成肌細胞誘導分化模型的建立 5.2 糖剝奪狀態下肌源性IL-6錶達及釋放的規律 5.3 糖剝奪狀態下調控肌源性IL-6錶達的信號轉導機製 5.3.1 糖剝奪狀態下ROS信號通路對肌源性IL-6錶達的影響 5.3.2 糖剝奪狀態下p38MAPK信號通路對肌源性IL-6錶達的影響 5.3.3 糖剝奪狀態下NF-KB信號通路對肌源性IL-6錶達的影響 5.3.4 糖剝奪狀態下調控肌源性IL-6錶達的信號轉導機製 5.4 小結 6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7 參考文獻 8 主要縮略詞錶 9 附錄 緻謝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 摘要 1 前言 2 文獻綜述 2.1 IL-6的生物學特性 2.1.1 IL-6的分子特徵 2.1.2 IL-6受體係統與信號轉導 2.1.3 IL-6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2.2 運動與肌源性IL-6 2.2.1 運動對機體IL-6水平的影響 2.2.2 運動時IL-6的主要來源——骨骼肌 2.3 肌源性IL-6在能量代謝調控中的生物學作用 2.3.1 肌源性IL-6促進脂代謝 2.3.2 肌源性IL-6促進葡萄糖輸齣 2.3.3 肌源性IL-6調節骨骼肌糖代謝 2.4 不同能量狀態下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信號調控機製 2.4.1 不同能量狀態對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影響 2.4.2 與不同能量狀態下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有關的信號通路 2.5 成肌細胞在運動醫學研究中的應用 2.5.1 成肌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2.5.2 成肌細胞在肌肉骨骼係統疾病基因治療中的應用 2.5.3 成肌細胞在骨骼肌基礎研究中的應用 2.6 選題依據及實驗總體設計 2.6.1 選題依據 2.6.2 實驗總體設計 3 研究方法 3.1 實驗材料與儀器 3.1.1 實驗材料 3.1.2 主要試劑與耗材 3.1.3 主要儀器 3.2 實驗方法 3.2.1 C2C12小鼠骨骼肌成肌細胞增殖及誘導分化培養 3.2.2 糖剝奪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影響的實驗方案 3.2.3 糖剝奪狀態下抑製相關信號轉導通路對IL-6錶達水平影響的實驗方案 3.2.4 Real-Time PCR測定C2C12細胞IL-6mRNA錶達水平 3.2.5 雙抗夾心ELISA法測定C2C12細胞培養基IL-6蛋白濃度 3.3 統計學處理 4 實驗結果 4.1 C2C12小鼠骨骼肌成肌細胞增殖及誘導分化培養 4.2 糖剝奪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的影響 4.2.1 糖剝奪對C2C12細胞IL-6mRNA錶達水平的影響 4.2.2 糖剝奪對C2C12細胞IL-6蛋白水平的影響 4.3 糖剝奪狀態下抑製相關信號通路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的影響 4.3.1 糖剝奪狀態下抑製R0S信號通路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的影響 4.3.2 糖剝奪狀態下抑製p38MAPK信號通路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的影響 4.3.3 糖剝奪狀態下抑製NF-KB信號通路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的影響 4.3.4 糖剝奪狀態下抑製不同信號通路對C2C12細胞IL-6錶達水平影響的比較 5 討論 5.1 C2C12小鼠骨骼肌成肌細胞誘導分化模型的建立 5.2 糖剝奪狀態下肌源性IL-6錶達及釋放的規律 5.3 糖剝奪狀態下調控肌源性IL-6錶達的信號轉導機製 5.3.1 糖剝奪狀態下ROS信號通路對肌源性IL-6錶達的影響 5.3.2 糖剝奪狀態下p38MAPK信號通路對肌源性IL-6錶達的影響 5.3.3 糖剝奪狀態下NF-KB信號通路對肌源性IL-6錶達的影響 5.3.4 糖剝奪狀態下調控肌源性IL-6錶達的信號轉導機製 5.4 小結 6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7 參考文獻 8 主要縮略詞錶 9 附錄 緻謝 |
我對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報告和學術專著總是抱有極大的好奇心,而這本書的書名《正版 不同能量狀態下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機製研究》無疑是一本讓我眼前一亮的著作。它所聚焦的“不同能量狀態”和“肌源性IL-6錶達”這兩個概念,本身就包含瞭極大的研究深度和潛在的科學價值。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和控製“能量狀態”的?是通過控製飲食攝入量,還是通過不同的運動訓練模式?而IL-6,作為一種重要的細胞因子,在骨骼肌中的作用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它既可以作為信號分子參與肌肉的修復與生長,也可能在特定條件下誘發炎癥反應。這本書的齣現,無疑將為我們理解運動與身體代謝之間的精妙互動提供更深入的洞見,尤其是在我們這個亞健康人群日益增多的時代,深入瞭解運動如何影響身體的信號通路,對於製定更有效的健康策略至關重要。
評分作為一個對外科學和運動生理學領域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對運動對人體産生的深遠影響感到著迷。這本書的書名,尤其是“不同能量狀態下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機製研究”這幾個字,瞬間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它暗示著研究不僅僅停留在“運動有益健康”這個宏觀層麵,而是深入到瞭微觀的分子機製層麵,並且還考慮到瞭“能量狀態”這個重要的調節變量。這意味著,作者可能探討瞭在攝入足夠能量、能量不足,或者運動強度不同時,身體的反應會有怎樣的差異。IL-6,我記得它在炎癥反應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同時也具有一些有益的代謝功能,尤其是在骨骼肌中。那麼,在不同的能量條件下,運動刺激下的肌源性IL-6錶達是增加還是減少,又會帶來怎樣的生理後果?是促進修復,還是引發過度炎癥?這本書似乎為我揭示這些問題的答案提供瞭可能,也讓我對如何更科學、更個體化地進行運動訓練有瞭新的思考方嚮。
評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正版 不同能量狀態下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機製研究》時,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關於運動生理學的疑問。這本書似乎直接切入瞭運動科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我們身體在麵對不同能量供給時,對運動的反應機製是怎樣的?特彆是,骨骼肌作為運動的主力軍,它分泌的IL-6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猜想,書中可能會詳細闡述一係列復雜的分子通路,例如,在能量充足的情況下,運動可能更側重於肌肉的生長和修復,此時IL-6的錶達可能更偏嚮於有利的信號;而在能量受限的情況下,運動又可能觸發不同的應激反應,IL-6的錶達模式是否會發生改變?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運動的好處,而是試圖揭示“為什麼”和“如何”做到這一點,而且還將“能量狀態”這一關鍵變量納入考量,這對於那些希望通過運動來優化身體健康和運動錶現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具啓發性的。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正版 不同能量狀態下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機製研究》極具吸引力,尤其是對於那些關注運動與健康領域前沿研究的讀者來說。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能量狀態”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並與“運動誘導”和“肌源性IL-6錶達”這兩項具體的生理指標聯係起來的。IL-6在體內扮演著多重角色,既有促炎作用,也有抗炎和代謝調節功能,尤其是在骨骼肌中的分泌,更是引起瞭廣泛關注。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可能為我們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理解運動的復雜性。例如,在不同的能量儲備水平下,運動對肌肉信號傳導和全身代謝的影響可能存在顯著差異。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這些差異背後的分子機製,並可能為運動訓練的個體化和精準化提供科學依據,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運動來維持健康、預防疾病,甚至提升運動能力。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讀起來就非常有學術氣息,讓人立刻感受到它深入研究的專業性。“正版”二字更是傳遞齣一種嚴謹和可靠的信號,似乎預示著書中內容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光是“不同能量狀態下運動誘導肌源性IL-6錶達的機製研究”這個副標題,就點齣瞭幾個關鍵點:首先是“能量狀態”,這可能涉及到不同的運動強度、持續時間,甚至是飢餓或飽腹等生理環境。接著是“運動誘導”,說明研究對象是運動過程中的生理反應。而核心又是“肌源性IL-6錶達”,IL-6本身就是一個在炎癥、代謝等多種生理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細胞因子,而“肌源性”更是將其定位在骨骼肌這一特殊的組織。整個標題連起來,仿佛勾勒齣一幅復雜的生理調控圖景,讓人好奇在不同能量供給的條件下,運動是如何精確調控骨骼肌釋放IL-6的,以及這個過程背後的具體分子機製是怎樣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研究者是如何設計實驗來探究這些細微差彆的,他們又會提齣怎樣創新的解釋來闡明這個復雜的生命活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