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战争事典030
定价:49.80元
作者:指文烽火工作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68135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751年,在怛罗斯发生了一场传奇性对战。唐朝人杜环因此战去了非洲。
塞人迁徙后在西南亚定居、建国、扩张和衰亡的鲜为人知的历程。
以清口之战为例,作者手把手带你复原一场资料缺乏的早期战争。
内容提要
751年在怛罗斯发生了一场传奇性对战,唐朝人杜环竟因此战达成了成就。此战的前情后果究竟是怎样的呢?
从被迫抛弃家园,到创建辉煌的帝国霸业,到后来无声地消失:塞人迁徙后在西南亚定居、建国、扩张和衰亡的鲜为人知的历程。
从与北元的主要会战,以及蓝玉流星般的人生,看建国早期的明帝国。
伴随着大国间的政治博弈与恩恩怨怨,俄国海军为在南方夺得一个出海口做出了7次努力。
一场资料缺乏的早期战争,如何复原?作者以清口之战为例,做了一次示范。
1099年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后,历经整整一代人的励精图治,拉丁人在黎凡特站稳了脚跟,直到一个名叫伊马德丁·赞吉的突厥人登上历史舞台。
且看《战争事典030》。
目录
双雄的次碰撞——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
塞人的后荣光——印度—斯基泰和印度—帕提亚王国兴衰史
大将扬威捕鱼儿海——明帝国与北元之战及名将蓝玉的沉浮人生
七入地中海的巨熊——俄国海军对南方出海口的千年情节
复盘宋魏清口战役——从实证角度尝试复原中国古代战役
埃德萨的征服者——枭雄赞吉
作者介绍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深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致力于通过严谨的考证、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独到的视角为读者理清历史的脉络。目前已经出版军事历史类图书四十余本,其中包括《战争事典》《战场决胜者》《透过镜头看历史》《信史》四款MOOK系列丛书,以及《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倭寇战争全史》《明帝国边防史》《拿破仑战记》《秘密战三千年》《帝国强军:欧洲八大古战精锐》《帝国强军:中国八大古战精锐》等专题性图书。
原廓:现任指文烽火工作室和自媒体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主编,*深记者,电视纪录片策划及撰稿,音速及北朝论坛古战版块*深版主,长期致力于军事历史研究及相关图书的策划编审出版工作,努力打造专业军事图书和自媒体平台,致力于专业的古代与近代军备评测,普及中外军事历史知识,讲述不为人所知的战争故事。
郭晔旻:文史爱好者,在《国家人文历史》《世界军事》《紫禁城》《舰载武器》《军事史林》《环球军事》和澎湃网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Heinrish:西方古典历史爱好者,贴吧帕提亚吧和罗马帝国吧吧主,致力于罗马帝国史和帕提亚史研究。
郑云鹏:民间历史爱好者,中外历史多有涉猎,尤精于明史,通读过各类明史古籍和学术书籍,有志于普及明史知识。
吴荣华:苏俄军事历史、武器装备和人物研究者。曾出版《二战苏联海军史》《苏俄远程战略航空兵全史》《苏联国土防空军全史》《苏俄战略火箭军全史》等多部图书。并在《海陆空天惯性世界》《舰载武器-军事评论》《现代舰船》《现代兵器》《舰船知识》和《航空世界》等杂志上发表文章30余篇。
爱澜: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民间军史爱好者。自2002年起,在《国际展望》《舰船知识》等多家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了《世界重巡洋舰全集》《世界轻巡洋舰全集》等专著。
马千: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齐齐哈尔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讲师。已出版《医院骑士团全史》、译作《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深沉的墨绿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散发着一种低调却又蕴含力量的历史厚重感。拿到手里掂量一下,就知道内容肯定非常扎实,纸张的质感也很有考究,翻阅起来手感极佳,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查阅和品读的“事典”类书籍来说,无疑是加分项。光是摆在书架上,它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焦点,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其中究竟记录了哪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内页的排版布局也颇为讲究,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留白恰到好处,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严肃主题的读者,也不会感到阅读上的压迫感。我特别留意了目录部分,层级清晰,脉络分明,这显示出编纂者在梳理庞大历史信息时所下的苦功,让人对接下来即将展开的史料和分析充满了期待,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充满了对知识的敬畏之情。
评分坦白说,最初我对于这种带有编号的“事典”系列是抱有一种审慎态度的,总担心它会流于公式化和格式化,缺乏独立作品应有的灵气和批判性思维。然而,翻开几页后,我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并非那种冷冰冰的学术报告腔调,而是融合了一种近乎于史诗般的叙事节奏感。它的语言组织非常精炼,用词考究,没有一句废话,却又能将复杂的历史事件讲述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特别是其中对于一些关键转折点的分析,明显可以看到作者跳出了传统的二元对立框架,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和解读,这表明编纂者在资料的筛选和观点的提炼上,有着极高的专业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历史脉络有自己一套认知体系的读者而言,这种富有洞察力的论述,才是真正具有启发价值的宝藏。
评分我个人的阅读习惯偏向于细节的考据和宏大叙事的平衡,而这本书给我的初印象,便是它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我过去翻阅过不少同类型的历史参考书,常常要么过于偏重宏观的战略分析而牺牲了具体战役的细节,要么就是陷入细节的泥沼而使得整体逻辑线索模糊不清。但是从这本书的初步浏览来看,它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既能勾勒出时代背景下军事力量演变的宏观趋势,又能精准地描摹出关键冲突中的战术部署和技术革新。这种叙事上的张弛有度,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和信息的吸收效率。我尤其欣赏那种通过对特定时间点、特定人物的深入挖掘,来反观整个军事史发展脉络的处理方式,它让冰冷的史实变得鲜活起来,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与智慧的闪光,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典”所应具备的特质,而不是简单的史料堆砌。
评分我一直相信,一本优秀的参考书,其价值不仅在于它记录了什么,更在于它如何组织和呈现这些信息,从而引导读者的思考方向。这本书在信息架构上的设计,简直可以算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无论是时间线的连续性处理,还是不同地域、不同技术流派之间的横向对比,都被组织得井井有条,读者可以非常方便地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连接。举个例子,我在查找某个特定时期装备革新的章节时,作者巧妙地插入了一个小小的侧边栏注解,链接到了前一卷中提及的某个基础理论,这种设计极大地避免了信息孤岛的产生,让知识的获取变成了一个流畅且富有探索乐趣的过程。这种对读者体验的细致考量,充分体现了编纂团队对知识传播规律的深刻理解,让阅读过程不再是枯燥的知识输入,而更像是一场精心规划的知识漫游。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军事爱好者和历史研究的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其体现出的“全景式”的视野。它似乎试图捕捉的不是某一场胜仗或某一个英雄人物,而是整个军事文化、技术迭代、乃至地缘政治变迁相互作用下的复杂图景。我观察到,书中对不同文明在军事思想上的继承与创新有着细腻的对比描写,这远超出了简单地罗列武器装备参数的范畴。这种深度的挖掘,使得这本书拥有了超越一般工具书的生命力,它迫使读者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且富有深度的基础平台,我非常期待能带着这本书,去重新审视和梳理我过去对相关历史事件的一些既有认知,它无疑会成为我案头常备的有力参考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