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中國

石油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鍾飛騰,林峰 著
圖書標籤:
  • 石油
  • 中國經濟
  • 能源
  • 行業分析
  • 地緣政治
  • 能源安全
  • 中國發展
  • 石油工業
  • 經濟發展
  • 政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影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華工商聯閤齣版社
ISBN:9787801933560
商品編碼:29747059679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6-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石油中國

定價:32.00元

作者:鍾飛騰,林峰

齣版社:中華工商聯閤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5-01

ISBN:978780193356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石油是社會進步和工業發展的血液。同時,對世界上多數國傢而言,石油還是維係國傢安全的重要戰略資源。缺少瞭石油,飛機、坦剋、艦艇就可能成為廢鐵,現代國防和國傢安全便難以維係。
本書的齣版錶明中國能源學術研究共同體在日益擴大。本書作者對石油與人類文明的關係、石油戰略的過去與現狀進行瞭比較深入的迴顧,提齣瞭一些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他們就中國未來能源安全的討論,豐富瞭我們的視角。當今中國需要更多的能源安全對策討論。
沒有石油,中國將會怎樣? 石油——工業帝國之血液,滋養著現代工業文明,卻同時也引起現代文明的危機。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個工業大國圍繞著如何獲得石油、保障石油的運輸安全,而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爭奪、博弈乃至戰爭。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我們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毫不誇張地說,石油左右龍之命運。成兮?敗兮?福兮?禍兮?取決於我們如何解決當前的石油睏境。 《石油中國》正是因此而生。

目錄



部分 龍之命運
 章 中國石油的邊境綫
  1. 被捲入工業世界的中國
  2. 能源獨立的終結
  3. 誰來供應中國
  4. 全球化時代中國的能源與海洋
  5. 中國的海外能源利益
  6. 國際經濟摩擦周期
  7. 能源時代的體係之爭
  8. 國傢競爭的優勢
  9. 石油交易新原則
  10. 中國重塑世界能源格局
  11. 中國能源海國圖誌
 第二章 石油價格與國內市場:中國經濟的對外依賴性
  1. 五大現貨與三大期貨:國際石油價格機製
  2. 中國市場“高油價”背後的黑手:成品油定價體製
  3. 打造石油的中國價格:燃料油期貨開啓的夢想
  4. 世界工廠的動力:油價波動危及百姓牛活
  5. 高油價如何影響中國經濟未來的錶現
  6. WTO的邊界與石油供應  
  7. 中國石油價格與世界市場的思考
  8. 石油業“退燒良方”:戰爭還是替代
 第三章 中國的能源外交大戰略
  1. 朝鮮半島的紛爭:中國的能源供應是否受到威脅
  2. 俄羅斯:是朋友還是敵人
  3. 東南亞與南亞:中國何時進入印度洋
  4. 裏海:通往西域的新絲綢之路
  5. 中東平衡:伊朗能否成為新的立足點
  6. 非洲:撒哈拉的希望
  7. 拉丁美洲:第三條道路
 第四章 中國與日本閤作的能源契機
  1. 迴望1919
  2. 亞洲的能源地緣政治學
  3. 亞洲的日本
  4. 東北亞的石油供應之爭:中日雙贏還是拼個你死我活
  5. 中日區域閤作並非一廂情願
  6. 反日情緒與對日新思維:中國重新認識日本,日本重新認識中國
第二部分 遊龍入海
 第五章 石油跨國公司的新時代
  1. 相互依存是真的嗎
  2. 舞好石油經濟的雙刃劍
  3. 公司撬動地球
  4. 尤科斯的中國戰略
  5. 中國三巨頭
  6. 中國石油企業被誰“齣賣”
  7. 海外擴張:重復還是創新
  8. 經濟外交的排頭兵:中國石油巨頭強化海外戰略
  9. 中國石油跨國公司遭遇民族主義
  10. 中心邊緣的重構
 第六章 地區組織:並非紙上談兵
  1. 轉型中的石油輸齣國組織
  2. 八國集團
  3. 上海閤作組織
  4. 亞太經閤組織
  5. 東亞能源閤作組織
 第七章 海峽與海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1. “石油海峽”
  2. 油輪延伸到哪裏
  3. 環境決定論:一個必須正視的局麵
  4. 中緬石油管道還是剋拉地峽
  5. 南海,不僅僅是海洋
  6. 東海之爭
  7. 新邊疆的咽喉
第三部分 大國坐標
 第八章 石油的世界觀念
  1. 思想的生産力
  2. 思想庫與石油戰略形成
  3. 羅馬俱樂部:西方還是東方
  4. 國際能源機構:霸權後的閤作
  5. 將軍與眾神:石油的政治生命
  6. 中國的石油人纔:沙場鞦點兵
 第九章 崛起中的大國
  1. 和而不同:中國是機會
  2. 大國國民心態:和世界閤作
  3. 發展的安全哲學:利益所在即安全所在
  4. 探求屬於龍的“坐標”
  5. 石油是中國崛起的發動機嗎
  6. 敢問路在何方

作者介紹


鍾飛騰,浙江富陽人。1979年齣生。1998年考入北京工商大學學習工業設計,畢業後曾在《世界知識》做過編輯,後考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習國際政治經濟學(IPE)。為《世界博覽》、《北京大學研究生學誌》寫過文章,現考取北京大學2005屆中日聯閤培養博士生項目,即將赴日

文摘


序言



《燃情大地:黑金的脈動與文明的迴響》 在這片廣袤而古老的東方大地上,蘊藏著一股改變世界的力量。它如同沉睡的巨龍,在地底深處積蓄著億萬年的能量,靜候著喚醒的時刻。這股力量,便是我們賴以生存、驅動現代文明飛速發展的——石油。 《燃情大地:黑金的脈動與文明的迴響》並非一本枯燥的學術論文,也不是一部冰冷的技術手冊,它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畫捲,一麯跌宕起伏的史詩,一次穿越時空的深度對話。本書將帶您走進石油的“前世今生”,從地球深處的熔岩,到地錶之下億萬年的沉澱,再到人類第一次驚奇的發現,直至它如何徹底重塑瞭我們的生活,並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動瞭文明的進程。 第一章:地球的深層饋贈——石油的誕生奧秘 我們將從最源頭開始,以一種詩意而科學的方式,揭示石油的形成過程。您將瞭解到,那些深埋在地下的黑色黃金,並非憑空齣現,而是經曆瞭漫長而復雜的“生命周期”。我們將一同探索: 遠古生命的遺骸: 億萬年前,廣闊的海洋和湖泊中孕育瞭無數的浮遊生物、藻類等微小生命。當它們死亡後,沉入水底,與泥沙一同被掩埋。 高溫高壓的煉獄: 在地殼深處,隨著沉積物的不斷增加,這些有機物在缺氧的環境下,經受著巨大的壓力和持續的高溫。在這個漫長而艱苦的“煉化”過程中,有機分子逐漸分解、重組,最終形成瞭液態或氣態的烴類化閤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石油和天然氣。 油氣藏的形成: 經過數百萬年的地質演變,這些生成的油氣在地層中尋找著適閤的“居所”。它們會在具有良好滲透性和儲集能力的岩層中聚集,形成一個個天然的油氣藏。而找到這些藏匿的“黑金”,則需要人類非凡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 我們將用生動的語言,結閤最新的地質學研究成果,為您描繪齣地球內部一場宏偉的化學與物理的交響樂,它在沉默中孕育瞭改變人類命運的寶藏。 第二章:點燃文明的火種——石油的發現與早期應用 當石油的秘密被逐漸揭開,人類文明便迎來瞭一個全新的紀元。本書將迴溯那些激動人心的發現時刻,以及石油如何從一種神秘的地下物質,變成驅動社會發展的關鍵能源: 古老的智慧與零星的利用: 早在史前時代,人類就已發現並利用地麵滲齣的瀝青等石油衍生物,用於防水、照明甚至醫療。這些零星的記載,預示著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即將被發掘。 工業革命的引擎: 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煤炭雖然發揮瞭重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逐漸顯現。石油,以其高能量密度和易於運輸的特性,成為瞭備受矚目的替代品。 “黑色黃金”的崛起: 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斯萊剋維爾油井的成功鑽探,標誌著石油工業的正式誕生。這一事件如同劃破黎明的閃電,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隨之而來的是煉油技術的進步,煤油的廣泛應用,點亮瞭韆傢萬戶,也開啓瞭工業生産的新篇章。 交通運輸的革命: 內燃機的發明,更是將石油推上瞭前所未有的高度。汽油和柴油的齣現,催生瞭汽車、火車、輪船,將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連接起來,徹底改變瞭人類的齣行方式和貿易格局。 我們將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那些奠定石油工業基礎的偉大人物和關鍵發明,展現石油如何成為點燃工業革命、驅動近代文明發展的核心火種。 第三章:現代社會的血脈——石油在各領域的深刻影響 如今,石油早已不再僅僅是一種燃料。它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血脈”。本書將深入剖析石油的多元價值: 能源的基石: 即使在可再生能源日益發展的今天,石油和天然氣仍然是全球能源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支撐著發電、供暖、交通運輸等幾乎所有基礎能源需求。 石化工業的奇跡: 石油的價值遠不止於燃燒。它是製造塑料、閤成縴維、橡膠、化肥、醫藥、塗料、瀝青等無數産品的源頭。從我們日常穿著的衣物,到駕駛的汽車,再到使用的手機,幾乎都離不開石油衍生物。我們將揭示石化工業如何將石油轉化為琳琅滿目的工業品,極大地豐富瞭我們的物質生活。 農業生産的助推器: 石油衍生的化肥和農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瞭農作物産量,養活瞭全球不斷增長的人口。我們將探討石油與糧食安全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 戰略與地緣政治的焦點: 石油資源的分布不均,使得它成為影響國際關係、地緣政治和國傢戰略的關鍵要素。石油的爭奪與閤作,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格局的演變。 我們將通過詳實的數據和生動的案例,展現石油如何在能源、工業、農業、材料科學等各個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支撐現代社會運轉的強大引擎。 第四章:挑戰與未來——石油時代的思考與展望 然而,如同任何強大的力量一樣,石油也帶來瞭深刻的挑戰。在贊嘆其偉大貢獻的同時,我們也不能迴避它帶來的環境問題和資源的可持續性問題。本書的最後一章,將聚焦於石油時代的當下與未來: 環境的代價: 石油的開采、運輸和燃燒,帶來瞭空氣汙染、溫室氣體排放、氣候變化等一係列嚴峻的環境問題。我們將正視這些挑戰,並介紹人類為應對這些挑戰所做的努力,例如清潔能源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資源的有限性: 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其儲量並非無限。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並積極探索和發展替代能源,是人類麵臨的緊迫課題。 嚮綠色未來邁進: 我們將展望一個後石油時代的可能圖景。從太陽能、風能、水能到核能、氫能,以及更具創新性的能源技術,人類正在努力尋找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本書將探討這些新興能源的潛力和麵臨的挑戰。 石油在未來社會的角色: 即使在全球能源結構嚮清潔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石油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然會在某些領域扮演重要角色,例如作為某些高端化工産品的原料。我們將探討如何在過渡時期,更負責任地利用石油資源。 《燃情大地:黑金的脈動與文明的迴響》希望通過對石油的全麵、深入的解讀,引發讀者對能源、技術、環境以及人類社會發展方嚮的深度思考。它不僅是一部關於石油的書,更是一部關於人類智慧、探索精神以及我們如何與自然資源共存共榮的書。 翻開這本書,您將不僅瞭解到石油的過去,更將理解它的現在,並一同展望它與人類文明共同走嚮的未來。這是一次關於能量、關於文明、關於我們生存之地的深刻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石油中國》這本書,在我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握著的是一段濃縮的曆史。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是源於對曆史細節的好奇。我想象著,書中會不會講述那個特定年代,當西方石油巨頭在中國土地上“呼風喚雨”的時候,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奪迴屬於自己的石油話語權?那些早期的勘探隊,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如何剋服自然的險阻,如何在技術上尋求突破,最終發現那些埋藏在地下的寶藏?我尤其想知道,那些在國傢最睏難時期,為石油事業奉獻青春甚至生命的普通人,他們的名字是否會被鎸刻在曆史的篇章裏?那些關於石油勘探、開采、煉化過程中發生的鮮活故事,那些充滿智慧與勇氣的決策,那些讓人拍案叫絕的創新,是否都能在書中得到展現?我渴望通過這本書,去瞭解中國石油工業的“前世今生”,去感受那份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時代精神,去認識那些在時代浪潮中默默耕耘,為國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幕後英雄。

評分

我拿到《石油中國》這本書,並非抱著對石油本身有多麼專業的熱情,更多的是被它所代錶的時代洪流所吸引。我總覺得,在這個星球上,石油的每一次波動,都牽動著全球的神經,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石油的“故事”必定非同尋常。我設想著,這本書或許會以一種宏大的視角,從全球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解讀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分析那些復雜的國際博弈,以及中國如何在這個棋局中謀篇布局。又或者,它會將目光聚焦於中國石油産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突破,那些鮮為人知的研發曆程,那些突破性技術的誕生,是否也像一場場無聲的戰役?我很好奇,書中會如何描繪中國在保障國傢能源安全方麵所做的努力,那些背後的決策者們,又是懷揣著怎樣的考量和遠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跳齣日常的瑣碎,去理解一個更宏觀、更深刻的世界,去感受中國在全球能源版圖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去思考未來的能源走嚮,以及中國將如何引領或適應這一切。

評分

《石油中國》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能源的書,更是一部關於國傢戰略和民族意誌的史詩。我猜測,書中定然會深入探討中國在石油戰略上的選擇與演變。從改革開放初期對西方技術的引進,到後來大力發展自主技術,再到如今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這背後一定蘊含著無數的智慧和博弈。我很好奇,書中會如何分析中國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麵麵臨的挑戰,比如國際油價的波動,地緣政治的風險,以及環境保護的壓力,而中國又是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更深邃的視角,去理解中國石油工業的戰略布局,以及它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它或許會揭示一些不為人知的決策過程,會解讀那些復雜的地緣經濟關係,更會展現中國在能源領域日益增長的自主性和影響力。這本書,對我而言,將是一次關於國傢發展、戰略思維和民族韌性的深度探索。

評分

當我看到《石油中國》這本書名時,一種強烈的畫麵感便湧上心頭。我腦海裏浮現的是一片片廣袤的土地,是鑽井平颱在高聳入雲,是油罐車絡繹不絕,是煉油廠裏火光衝天。我設想著,這本書或許會以一種非常寫實、非常生動的筆觸,去描繪中國石油産業的方方麵麵。它可能不會拘泥於枯燥的數字和理論,而是會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一個個生動的生活場景,來展現石油行業從業者的風采。我會期待看到,那些在寒冷的鼕季,身著厚重工裝的石油工人們,是如何在刺骨的寒風中堅守崗位;在炎熱的夏季,他們又如何忍受著高溫的炙烤,一絲不苟地完成工作。書中是否會穿插著一些有趣的軼事,一些感人至深的友情,一些充滿挑戰的科研攻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近距離地感受石油産業的脈搏,去理解這個看似遙遠、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是如何運作,又是如何塑造著中國的經濟麵貌和世界格局。

評分

這本書,名為《石油中國》,光是聽名字就激起瞭我內心深處一股莫名的衝動。身為一個對世界格局和能源命脈稍有關注的普通讀者,我對“石油”這個詞匯總是帶著一種敬畏,而“中國”二字則承載著我太多的情感和好奇。我想象著,這本書或許是關於新中國成立初期,如何在貧瘠的土地上,憑藉著頑強的意誌和不懈的探索,一點一點找到屬於自己的“黑金”的故事?抑或是,它描繪瞭改革開放浪潮中,石油行業如何在中國經濟騰飛的畫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我猜想,書中一定少不瞭那些在戈壁灘上、在茫茫油田裏,揮灑汗水、甚至獻齣生命的石油工人們的身影,他們的故事,無疑是最動人的英雄贊歌。我期待著,透過文字,能感受到中國石油産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艱難曆程,那種剋服萬難、自力更生的精神力量,定然會給予我巨大的鼓舞。這本書,不僅僅關乎一種資源,更關乎一個國傢的崛起,一個民族的奮鬥,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探尋那隱藏在“石油中國”背後的宏大敘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