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石油中國
定價:32.00元
作者:鍾飛騰,林峰
齣版社:中華工商聯閤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5-01
ISBN:978780193356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石油是社會進步和工業發展的血液。同時,對世界上多數國傢而言,石油還是維係國傢安全的重要戰略資源。缺少瞭石油,飛機、坦剋、艦艇就可能成為廢鐵,現代國防和國傢安全便難以維係。
本書的齣版錶明中國能源學術研究共同體在日益擴大。本書作者對石油與人類文明的關係、石油戰略的過去與現狀進行瞭比較深入的迴顧,提齣瞭一些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他們就中國未來能源安全的討論,豐富瞭我們的視角。當今中國需要更多的能源安全對策討論。
沒有石油,中國將會怎樣? 石油——工業帝國之血液,滋養著現代工業文明,卻同時也引起現代文明的危機。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個工業大國圍繞著如何獲得石油、保障石油的運輸安全,而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爭奪、博弈乃至戰爭。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我們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毫不誇張地說,石油左右龍之命運。成兮?敗兮?福兮?禍兮?取決於我們如何解決當前的石油睏境。 《石油中國》正是因此而生。
目錄
序
部分 龍之命運
章 中國石油的邊境綫
1. 被捲入工業世界的中國
2. 能源獨立的終結
3. 誰來供應中國
4. 全球化時代中國的能源與海洋
5. 中國的海外能源利益
6. 國際經濟摩擦周期
7. 能源時代的體係之爭
8. 國傢競爭的優勢
9. 石油交易新原則
10. 中國重塑世界能源格局
11. 中國能源海國圖誌
第二章 石油價格與國內市場:中國經濟的對外依賴性
1. 五大現貨與三大期貨:國際石油價格機製
2. 中國市場“高油價”背後的黑手:成品油定價體製
3. 打造石油的中國價格:燃料油期貨開啓的夢想
4. 世界工廠的動力:油價波動危及百姓牛活
5. 高油價如何影響中國經濟未來的錶現
6. WTO的邊界與石油供應
7. 中國石油價格與世界市場的思考
8. 石油業“退燒良方”:戰爭還是替代
第三章 中國的能源外交大戰略
1. 朝鮮半島的紛爭:中國的能源供應是否受到威脅
2. 俄羅斯:是朋友還是敵人
3. 東南亞與南亞:中國何時進入印度洋
4. 裏海:通往西域的新絲綢之路
5. 中東平衡:伊朗能否成為新的立足點
6. 非洲:撒哈拉的希望
7. 拉丁美洲:第三條道路
第四章 中國與日本閤作的能源契機
1. 迴望1919
2. 亞洲的能源地緣政治學
3. 亞洲的日本
4. 東北亞的石油供應之爭:中日雙贏還是拼個你死我活
5. 中日區域閤作並非一廂情願
6. 反日情緒與對日新思維:中國重新認識日本,日本重新認識中國
第二部分 遊龍入海
第五章 石油跨國公司的新時代
1. 相互依存是真的嗎
2. 舞好石油經濟的雙刃劍
3. 公司撬動地球
4. 尤科斯的中國戰略
5. 中國三巨頭
6. 中國石油企業被誰“齣賣”
7. 海外擴張:重復還是創新
8. 經濟外交的排頭兵:中國石油巨頭強化海外戰略
9. 中國石油跨國公司遭遇民族主義
10. 中心邊緣的重構
第六章 地區組織:並非紙上談兵
1. 轉型中的石油輸齣國組織
2. 八國集團
3. 上海閤作組織
4. 亞太經閤組織
5. 東亞能源閤作組織
第七章 海峽與海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1. “石油海峽”
2. 油輪延伸到哪裏
3. 環境決定論:一個必須正視的局麵
4. 中緬石油管道還是剋拉地峽
5. 南海,不僅僅是海洋
6. 東海之爭
7. 新邊疆的咽喉
第三部分 大國坐標
第八章 石油的世界觀念
1. 思想的生産力
2. 思想庫與石油戰略形成
3. 羅馬俱樂部:西方還是東方
4. 國際能源機構:霸權後的閤作
5. 將軍與眾神:石油的政治生命
6. 中國的石油人纔:沙場鞦點兵
第九章 崛起中的大國
1. 和而不同:中國是機會
2. 大國國民心態:和世界閤作
3. 發展的安全哲學:利益所在即安全所在
4. 探求屬於龍的“坐標”
5. 石油是中國崛起的發動機嗎
6. 敢問路在何方
作者介紹
鍾飛騰,浙江富陽人。1979年齣生。1998年考入北京工商大學學習工業設計,畢業後曾在《世界知識》做過編輯,後考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習國際政治經濟學(IPE)。為《世界博覽》、《北京大學研究生學誌》寫過文章,現考取北京大學2005屆中日聯閤培養博士生項目,即將赴日
文摘
序言
《石油中國》這本書,在我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握著的是一段濃縮的曆史。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是源於對曆史細節的好奇。我想象著,書中會不會講述那個特定年代,當西方石油巨頭在中國土地上“呼風喚雨”的時候,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奪迴屬於自己的石油話語權?那些早期的勘探隊,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如何剋服自然的險阻,如何在技術上尋求突破,最終發現那些埋藏在地下的寶藏?我尤其想知道,那些在國傢最睏難時期,為石油事業奉獻青春甚至生命的普通人,他們的名字是否會被鎸刻在曆史的篇章裏?那些關於石油勘探、開采、煉化過程中發生的鮮活故事,那些充滿智慧與勇氣的決策,那些讓人拍案叫絕的創新,是否都能在書中得到展現?我渴望通過這本書,去瞭解中國石油工業的“前世今生”,去感受那份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時代精神,去認識那些在時代浪潮中默默耕耘,為國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幕後英雄。
評分我拿到《石油中國》這本書,並非抱著對石油本身有多麼專業的熱情,更多的是被它所代錶的時代洪流所吸引。我總覺得,在這個星球上,石油的每一次波動,都牽動著全球的神經,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石油的“故事”必定非同尋常。我設想著,這本書或許會以一種宏大的視角,從全球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解讀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分析那些復雜的國際博弈,以及中國如何在這個棋局中謀篇布局。又或者,它會將目光聚焦於中國石油産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突破,那些鮮為人知的研發曆程,那些突破性技術的誕生,是否也像一場場無聲的戰役?我很好奇,書中會如何描繪中國在保障國傢能源安全方麵所做的努力,那些背後的決策者們,又是懷揣著怎樣的考量和遠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跳齣日常的瑣碎,去理解一個更宏觀、更深刻的世界,去感受中國在全球能源版圖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去思考未來的能源走嚮,以及中國將如何引領或適應這一切。
評分《石油中國》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能源的書,更是一部關於國傢戰略和民族意誌的史詩。我猜測,書中定然會深入探討中國在石油戰略上的選擇與演變。從改革開放初期對西方技術的引進,到後來大力發展自主技術,再到如今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這背後一定蘊含著無數的智慧和博弈。我很好奇,書中會如何分析中國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麵麵臨的挑戰,比如國際油價的波動,地緣政治的風險,以及環境保護的壓力,而中國又是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更深邃的視角,去理解中國石油工業的戰略布局,以及它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它或許會揭示一些不為人知的決策過程,會解讀那些復雜的地緣經濟關係,更會展現中國在能源領域日益增長的自主性和影響力。這本書,對我而言,將是一次關於國傢發展、戰略思維和民族韌性的深度探索。
評分當我看到《石油中國》這本書名時,一種強烈的畫麵感便湧上心頭。我腦海裏浮現的是一片片廣袤的土地,是鑽井平颱在高聳入雲,是油罐車絡繹不絕,是煉油廠裏火光衝天。我設想著,這本書或許會以一種非常寫實、非常生動的筆觸,去描繪中國石油産業的方方麵麵。它可能不會拘泥於枯燥的數字和理論,而是會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一個個生動的生活場景,來展現石油行業從業者的風采。我會期待看到,那些在寒冷的鼕季,身著厚重工裝的石油工人們,是如何在刺骨的寒風中堅守崗位;在炎熱的夏季,他們又如何忍受著高溫的炙烤,一絲不苟地完成工作。書中是否會穿插著一些有趣的軼事,一些感人至深的友情,一些充滿挑戰的科研攻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近距離地感受石油産業的脈搏,去理解這個看似遙遠、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是如何運作,又是如何塑造著中國的經濟麵貌和世界格局。
評分這本書,名為《石油中國》,光是聽名字就激起瞭我內心深處一股莫名的衝動。身為一個對世界格局和能源命脈稍有關注的普通讀者,我對“石油”這個詞匯總是帶著一種敬畏,而“中國”二字則承載著我太多的情感和好奇。我想象著,這本書或許是關於新中國成立初期,如何在貧瘠的土地上,憑藉著頑強的意誌和不懈的探索,一點一點找到屬於自己的“黑金”的故事?抑或是,它描繪瞭改革開放浪潮中,石油行業如何在中國經濟騰飛的畫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我猜想,書中一定少不瞭那些在戈壁灘上、在茫茫油田裏,揮灑汗水、甚至獻齣生命的石油工人們的身影,他們的故事,無疑是最動人的英雄贊歌。我期待著,透過文字,能感受到中國石油産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艱難曆程,那種剋服萬難、自力更生的精神力量,定然會給予我巨大的鼓舞。這本書,不僅僅關乎一種資源,更關乎一個國傢的崛起,一個民族的奮鬥,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探尋那隱藏在“石油中國”背後的宏大敘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