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后金融危机时代美欧经济观察(2008-2017)
定价:50.00元
作者:余翔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095784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余翔博士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汇集,主要收取了有关中国经济关系问题的论文20多篇。由于余翔博士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访问过,又多次去美国实地做过经济考察,因此,对美国与中国经济关系有较深入的认识,所收论文的论述客观公正,对我国有关部门有的参考价值。另外,还收取了有关中国与欧洲经济交易问题的研究报告。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余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副研究员。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4年“国家青年拔尖人才”,享受“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经费”支持。长期从事国际经济与中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在外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文摘
无
序言
无
我对这本书的另一个期待,是它是否能揭示出后金融危机时代,美欧经济体内部结构性问题的演变。金融危机暴露的不仅仅是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也折射出实体经济深层次的矛盾。例如,收入不平等、产业结构失衡、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异等等。我想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美欧经济体是如何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它们的努力是否奏效,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挑战?这本书如果能够深入分析这些结构性因素,并将其与宏观经济表现联系起来,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观察”类书籍,而更像是一份“诊断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当前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分析,指出这些结构性问题可能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
评分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必须从其宏观经济政策入手。这本书的副标题“美欧经济观察”让我联想到,作者余翔先生很可能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详尽的政策画卷。从量化宽松到财政刺激,从货币紧缩的预期到实际的加息步伐,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在这十年间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政策博弈”。我想这本书应该会深入分析这些政策的出台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它们在不同阶段对各自经济体和全球市场产生的连锁反应。特别是,我想了解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通胀飙升、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挑战时,这些央行是如何权衡利弊,做出抉择的。这本书如果能将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指出政策失误或成功的关键点,那将是极具价值的。我尤其好奇,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政策,在作者的笔下,是否会展现出其内在的逻辑和必然性。
评分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无疑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这本书若能触及这一点,我会感到非常欣慰。在2008年危机之后,各国经济都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模式,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不同经济体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贸易摩擦、汇率战、以及对产业链重塑的讨论,都反映了全球经济合作面临的严峻考验。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剖析美欧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态度,探讨它们各自的策略和考量。例如,美国在“美国优先”的旗帜下,是如何调整其贸易政策和全球经济战略的?欧洲又如何在应对内部挑战的同时,维护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这本书如果能将这些宏观趋势与具体的经济数据结合起来,呈现一幅清晰的图景,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的复杂性。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经济学著作,除了严谨的分析,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故事性和可读性。这本书的作者“余翔”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曾读过他的一些财经评论文章,其文笔流畅,见解独到,总能将复杂的经济问题讲得生动有趣。我希望这本《后金融危机时代美欧经济观察》能够延续他一贯的风格,不仅仅是枯燥的数据堆砌和理论推演,而是能够穿插一些历史性的事件、关键人物的决策,甚至是那些决定经济走向的“微妙时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张力与趣味。如果这本书能像一部史诗,讲述美欧经济在危机后的浴火重生与艰难前行,那么它将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读物,也会吸引更多普通读者去了解和思考这个时代经济的脉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颇具时代感,沉稳的蓝色基调搭配抽象的经济图表,一眼就能感受到内容分量。书名《后金融危机时代美欧经济观察(2008-2017)》就直指了其核心,作为一个对国际经济形势一直保持关注的人,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过去十年美欧经济发展脉络的清晰梳理和深度解读。08年的金融危机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它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随后的十年,美欧作为世界经济的两大引擎,它们的复苏之路、政策调整以及面临的新挑战,都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神经。这本书能否提供一种宏观的视角,将零散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那些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这是我购买这本书最大的期许。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那段跌宕起伏的经济历程,理解那些看似晦涩的经济术语,并能从中汲取一些投资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