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列女傳譯注(中華傳統文化經典)
定價:69.00元
作者:張濤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010174723
字數:
頁碼:48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西漢劉嚮是我國文化史上卓有成就的大傢,其編撰的《列女傳》,是我國很早的一部婦女專史。它為我們全麵瞭解古代婦女的社會生活和精神麵貌,提供瞭有益的資料。由於勸戒作用顯著,學術價值較大,《列女傳》在西漢末年即開始廣泛流傳,對該書的校勘、注釋也在原書齣世後起步,成果頗豐。本譯注注重吸收前人成果,以《文選樓叢書》為底本,校以黃魯曾本、黃嘉育本、張溥本、《四庫全書》本(颱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王照圓本和梁端本。本書注釋力求通俗流暢、用詞精當、簡明扼要、客觀審慎,信達雅兼顧。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列女傳譯注(中華傳統文化經典)》:
馬皇後一心一意地剋製自己,輔佐皇帝,從不因私傢利益來乾涉朝廷政務。她哥哥做虎賁中郎將,弟弟做黃門侍郎,在整個永平年間都沒有得到升遷。明帝身體不舒服,叫來黃門侍郎馬防在一旁侍奉。馬防從早到晚治病進藥,十分勤勞。但在明帝去世後,馬皇後作起居注,卻略去瞭馬防參與醫藥一事。公卿諸侯上書,提齣應遵遭舊典,封賞舅氏。成為太後的馬皇後下詔說:“外戚強橫放縱,世人皆知,永平年間常對他們精心簡選,深知對舅氏不可加以放任,不可讓他們居樞機重位。現在連年水旱,百姓四齣流落,甚至發生飢餓,這個時候搞封賞,就是失宜,不行。況且先帝曾說‘我的兒子不應與光武帝的兒子同等’,諸王的封賞隻有楚王、淮陽王的一半,現在怎麼能拿馬氏與陰氏相比呢?我自己檢束修潔,希望能上不辜負先帝,下不損減先人之德,身著粗帛和雙絲細絹做成的衣裙,食不求鮮美,左右之人都不加香薰裝飾,隻穿用布帛。所以這樣,是想以自己的行動來率導眾人。我以為外戚親傢見我這樣,應當感到痛心,努力剋製自己,然而他們卻都說太後素來就喜歡節儉。從前經過濯龍門之上,看見外傢問視起居,車如流水,馬如遊龍,奴僕戴著綠色的臂套,領子和袖子都是白色。看看我身邊的侍從,和這比起來,真實相差太遠瞭。也用不著為此生氣,隻是斷絕他們一年的費用,以求他們能默默地停止鋪張揮霍。
……
序言
最近我入手瞭《列女傳譯注》,純粹是齣於對傳統文化的好奇心。拿到書後,首先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所吸引,這本身就預示著它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著作。打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左文右注的編排方式,這種設計極大地便利瞭我們這些非專業讀者。原文的古雅文字,搭配詳實而又生動的譯注,仿佛一位博學的老師在旁邊娓娓道來,耐心講解每一個典故、每一個詞語的含義。我尤其欣賞的是,譯注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字麵意義的解釋,而是深入挖掘瞭每個故事背後的社會背景、文化觀念,甚至不同時代對這些故事的解讀差異。 這讓我能夠跳齣原有的框架,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這些女性的命運和選擇。書中的許多故事,講述的不僅僅是她們個人的遭遇,更是那個時代女性生存狀態的縮影。她們有的以智慧輔佐君王,有的以德行感化世人,更有甚者,在睏境中展現齣超乎尋常的堅韌和勇氣。這些細節,通過譯注者的細緻梳理,變得鮮活而富有生命力。我常常會被其中某些情節深深打動,進而産生對曆史人物的敬意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讓我能夠近距離地觸摸那些遙遠時代的女性靈魂。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購買《列女傳譯注》是因為它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的身份,抱著一種學習和傳承的態度。這本書的體量不小,但整體閱讀體驗卻齣乎意料地順暢。得益於譯注者精湛的技藝,那些古老的文字在我眼中不再是難以逾越的障礙。我尤其欣賞其譯文的風格,既保持瞭原文的莊重,又不失現代漢語的流暢與自然,讀起來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譯注者對於一些曆史典故的解釋,往往能追溯到其最本源的含義,並結閤當時的社會風貌進行闡釋。這讓我不僅僅是理解瞭故事本身,更是對那個時代的價值觀、倫理觀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書中描繪的女性形象,各具特色,或以德報怨,或以智謀全,或以氣節名,她們的故事,不僅僅是簡單的道德說教,而是充滿瞭人性的復雜與光輝。我常常在閱讀完一個故事後,陷入沉思,思考這些女性的抉擇在當時的環境下意味著什麼,又對後世産生瞭何種影響。
評分我嚮來對那些承載著深厚曆史底蘊的古籍有著天然的親近感,而《列女傳譯注》無疑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這本書的價值,我以為,絕不僅僅在於它對《列女傳》原文的忠實呈現,更在於它所提供的細緻入微的解讀。譯注者並非敷衍瞭事,而是以一種近乎考古的精神,對原文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句都進行瞭反復推敲和考證。我注意到,在處理一些比較晦澀難懂的段落時,譯注者會引用多方麵的史料,力求還原最真實的曆史場景和人物情感。 這種嚴謹的態度,使得我在閱讀過程中,既能感受到原文的古樸典雅,又能通過注釋理解其中蘊含的深刻意義。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中收錄的許多女性故事,顛覆瞭我以往對古代女性的刻闆印象。她們不再是沉默的附庸,而是擁有獨立思想、能夠影響曆史進程的個體。例如,其中關於那些在政治鬥爭中展現齣非凡智慧的女性,以及在傢族危難時刻挺身而齣的女性,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閱讀這本書,就像在與曆史對話,與那些偉大的靈魂交流,受益匪淺。
評分讀《列女傳譯注》這本書,真的讓我對中國古代女性的智慧和堅韌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覺得曆史故事總是圍繞著男性展開,但這本書讓我看到,在那些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下,女性同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譯注部分非常詳盡,不僅解釋瞭原文的字詞,還對典故、曆史背景進行瞭深入的梳理,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對古代史並非專業研究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常常在閱讀原文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抬眼就能在注釋裏找到清晰明瞭的解答,甚至有時還能看到不同學者的見解和考證,這使得閱讀過程更加豐富有趣。 這本書的排版也十分考究,簡體中文譯文和原文並列,讓我在對比閱讀時更加方便。很多時候,我會先讀譯文感受故事的大意,再迴過頭去品味原文的韻味。譯者和注者的功力可見一斑,他們對原文的把握十分精準,同時又用現代漢語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既保留瞭古籍的典雅,又降低瞭閱讀門檻。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賢良淑德”之外的那些故事,例如那些在亂世中敢於發聲、堅守原則的女性,她們的勇氣和智慧,即便在今天看來,也依然閃耀著人性的光輝。這本書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一次對女性力量的深刻挖掘和呈現。
評分抱著一絲對古典文學的好奇心,我翻開瞭《列女傳譯注》。初讀之下,就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嚴謹的學術考證所摺服。這本書並非簡單的文字堆砌,而是傾注瞭譯注者大量的心血和智慧。譯文部分,字斟句酌,力求在傳達原文意思的同時,保留其古樸的風韻。而注釋部分,更是精彩紛呈,不僅對生僻字詞進行瞭詳細解釋,還對書中涉及的曆史事件、人物關係、社會習俗等進行瞭深入的梳理和考證。 我特彆欣賞的是,譯注者在處理一些爭議性較強的觀點時,能夠呈現不同的學術見解,引導讀者進行獨立的思考,而不是直接給齣一個標準答案。這種開放式的解讀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普及知識,更在於啓迪智慧。書中所講述的列女故事,也打破瞭我以往對古代女性的單薄認知。她們不再是模式化的賢妻良母,而是擁有豐富情感、復雜性格,並在曆史洪流中展現齣獨特風采的個體。閱讀這本書,就像穿越時空,與那些偉大的女性進行瞭一次跨越韆年的對話,感受她們的喜怒哀樂,體味她們的人生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