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书名 | 营造法式(上下册) | ||
| 作者 | 李诫 | ||
| 定价 | 288.00元 | ||
| ISBN号 | 9787805689746 | ||
| 出版社 | 中书店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 | 2006-01-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 | 重量:2.143 | |
| 版次:1 | 字数: | 页码: | |
| 插图 | |
| 目录 | |
| 内容提要 | |
中古代的建筑及其建筑艺术成,后来被视为中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各代,无论是城池宫廷、殿堂衙府,还是庙宇园林、民居宅院,无不显示华夏先贤在建筑艺术上的聪明才智。与此同时,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格局和建筑形制,无不体现中古代封建礼制的基本思想和等级森严的礼制准则。 |
| 编辑推荐 | |
| 作者介绍 | |
| 序言 | |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精致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立刻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厚重历史感。纸张的选用也十分讲究,触感细腻,印刷清晰,即便是复杂的图样和严谨的文字,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工艺水准。我个人对这种注重细节的出版方式非常欣赏,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体会到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的热忱。特别是那些手绘图版的再现,线条的精准度和空间感的把握,让人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虽然我还没完全深入到内容的细枝末节,但仅凭这外在的呈现,就已经足够让人心生敬佩,也更期待内部那些关于营造智慧的精妙阐述。这种实体书的体验,是任何电子阅读器都无法替代的,它连接着我们与历史的真实触感。
评分读完第一部分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不是一本简单讲述“如何盖房子”的工具书,而是一部关于古人宇宙观和生活哲学的百科全书。它通过对建筑形制、结构逻辑乃至装饰细节的层层剖析,构建了一个完整而自洽的古代工程体系。那种将天人合一的思想渗透到每一根梁柱、每一块瓦片之中的细腻描摹,实在令人震撼。书中对于材料特性的观察入微,对于力学原理的朴素应用,都体现出一种基于长期实践的、极其务实的科学精神。我尤其喜欢它对“材份制”的详尽解释,那种精确到比例的规范,简直就是古代建筑界的“标准操作程序”,体现了极高的行业自律性。相较于现代建筑的模块化和标准化,这里的每一项规定都充满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适应,让人忍不住思考,我们现在追求的速度与效率,是否也牺牲了某种更深层次的和谐。
评分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部著作的语言风格也别具一格,它糅合了官方文书的庄重和技术手册的精确,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史诗般的说明文”的韵味。虽然内容多为条分缕析的规定,但当你沉浸其中,想象着那些宏伟的工程是如何一步步在这些文字的指导下拔地而起的场景时,一种强烈的历史画面感便油然而生。它如同一个时间胶囊,将那个时代的工程管理、材料采购、人员组织乃至成本核算的面貌,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这简直是一扇通往宋代施工现场的秘密之门,比任何小说都来得更加真实可信,其细节之丰富,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不断地在脑海中重构那个辉煌的古代建筑世界。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启发远超建筑本身。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规范”与“创新”的关系。古代的匠人能够在严格的规制下,实现如此多样化和艺术化的建筑成就,恰恰证明了,真正的自由和创造力,往往孕育于最扎实的基本功和最清晰的规则体系之中。那些看似僵硬的比例和制式,实则是前人无数次试错后凝练出的最佳实践,是对资源浪费和结构风险的最小化处理。我仿佛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工匠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反复校准的场景,那份对工艺近乎宗教般的虔诚令人动容。这本书不只是教你如何建造宫殿庙宇,它更是在传授一种对待任何工作的严谨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这种精神价值是无价的。
评分说实话,初次接触这类专业性极强的古代典籍解读,我曾担心会陷入晦涩难懂的泥潭。然而,这套书的译注和梳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现代读者与古代语境之间的桥梁。作者在保持原著核心概念的准确性的同时,运用了大量现代术语和图示进行辅助说明,使得那些原本可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考证的术语,能够被迅速理解。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斗拱结构名称,不仅有清晰的线条图,还有现代结构力的简单类比,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这种严谨又不失亲和力的叙述风格,让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营造法式”,变得触手可及,让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探索未知的乐趣。这套书真正做到了“化繁为简,寓教于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