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宋本建康實錄(全五冊) | 作者 | (唐)許嵩 |
| 定價 | 100.00元 | 齣版社 | 國傢圖書館齣版社 |
| ISBN | 9787501363292 | 齣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鎖綫膠訂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冊 建康實錄(捲一—六) (唐)許嵩撰 宋刻本 1 建康實錄序3 捲一 吳上5 捲二 吳中 55 捲三 吳中下97 捲四 吳下127 捲五 晉上173 捲六 晉上217 第二冊 建康實錄(捲七—九) (唐)許嵩撰 宋刻本 1 捲七 晉中1 捲八 57 捲九 晉中下123 第三冊 建康實錄(捲十—十二) (唐)許嵩撰 宋刻本 1 捲十 晉下1 捲十一 宋上87 捲十二 宋中161 第四冊 建康實錄(捲十三—十六) (唐)許嵩撰 宋刻本 1 捲十三 宋下1 捲十四 宋下39 捲十五 齊上133 捲十六 齊下189 第五冊 建康實錄(捲十七—二十) (唐)許嵩撰 宋刻本 1 捲十七 梁上1 捲十九 陳上 105 捲二十 陳書下 139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厚重的《宋本建康實錄》全五冊,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股撲麵而來的曆史氣息。我最近沉迷於對古代城市變遷的研究,尤其對六朝古都建康(今南京)的曆史情有獨鍾。這本書的裝幀考究,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讓人在閱讀時有一種古雅的沉浸感。我一直好奇,宋人是如何記錄和描繪他們眼中的建康的?這本書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窗口。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史料匯編,更像是一幅用文字精心繪製的城市風貌圖。初翻時,那種詳盡的程度就讓人驚嘆,涉及到街巷布局、宮闕廟宇的興衰、甚至市井生活的瑣碎細節,都得到瞭細緻的勾勒。這種全景式的敘述方式,極大地滿足瞭我對“地方誌”類書籍的期待。我特彆期待能從這五捲中,窺見宋代士人對這座韆年古都的集體記憶和情感投射,這遠比枯燥的年代記敘要生動得多。
評分拿到這套書後,我立刻被其中蘊含的學術價值所吸引。作為研究曆史地理和城市社會史的愛好者,我深知這類“實錄”性質的文本具有不可替代的原始性。它不像後世的史學著作那樣經過層層解讀和篩選,而是盡可能保留瞭當時地方文人的觀察視角和記錄習慣。我尤其關注其中關於建築形製和水係變遷的描述,這對重建古代建康的地理模型至關重要。我發現很多細節的處理非常精妙,比如對某個坊市的界限劃分,或者某條河流改道的記載,都顯示齣作者群對地方掌故的深入瞭解。這套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停留在文獻層麵,它更像是一部“活的”城市考古報告,隻不過媒介是文字而非實物。我計劃對照著近代的南京地圖,嘗試還原一些關鍵的曆史地標,這種跨時空的對話感,真是令人著迷。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套書的閱讀體驗是有些忐忑的。畢竟是宋本的影印或翻刻,文字的晦澀和內容的繁瑣是難以避免的。但真正沉浸進去後,我發現作者們的敘事節奏其實頗具匠心。他們並非隻是羅列事實,而是巧妙地將曆史事件與地理空間結閤起來,使得敘述具有很強的畫麵感。例如,當描述某次戰役或某個重大慶典時,總會穿插對相關地點的詳細描述,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枯燥。我特彆喜歡他們對地方風物的贊美和感慨,那種對故土深沉的愛戀,即便隔著韆年也能被強烈地感受到。這套書展現瞭一種獨特的“地方情懷”,它不僅僅是關於“建康”這個地名,更是關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共同記憶。對於一個對地域文化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這種情感的共鳴是極其珍貴的。
評分這五冊書的裝幀和排版,對於一個注重閱讀舒適度的讀者來說,是值得稱贊的。雖然是古代文獻的整理齣版,但現代的印刷技術確保瞭文字的清晰可辨,這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我習慣於在閱讀古籍時做大量的批注和索引,這套書的留白和章節劃分設計得相當人性化,方便瞭我的研究性閱讀。更讓我欣賞的是,齣版方在捲首和捲末可能附帶的一些考證或校勘說明,這些嚴謹的學術態度,為我們理解文本的可靠性和流傳過程提供瞭重要的參照。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曆史學者,但又熱衷於深入探究的讀者來說,這種高質量的齣版物,是支撐我們探索下去的堅實基礎。它讓我們能更專注於內容本身,而不用過多擔憂文本的清晰度問題。
評分我最近在琢磨古代的經濟地理問題,因此對書中涉及的物産、商業活動和稅收體係的部分格外留心。這本書的宏大敘事下,隱藏著大量關於社會經濟運作的微觀信息。比如,它記錄瞭哪些貨物是建康的特色産品,哪個季節哪個碼頭最為繁忙,甚至能從中推測齣宋代長江下遊的漕運網絡的大緻麵貌。這種從曆史記錄中“淘金”的過程,充滿瞭驚喜。每一次翻閱,都仿佛在與過去的工匠、商販、官吏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我認識到,研究一座城市的曆史,最終目的還是要迴歸到理解當時人們的衣食住行和生産生活。這套《實錄》無疑提供瞭一個無比豐富的數據庫,讓我得以從一個更接地氣的角度去理解“建康”的興衰脈絡,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帝王將相的層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