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编《声律启蒙》
定价:29.80元
作者:于海洲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18026845
字数: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少儿国学启蒙读本,古典与现代结合,了解传统诗词文化的入口。 n
1.《新编“声律启蒙”》集萃大量国学常识,以韵律优美、朗朗上口的“对联”段子出之,取古人诗句而引用、点化、改装,又于难解的字词、引句、典故,广加注释,读之深有裨益。 n
2.书中《菁莪对韵》具备古本《声律启蒙》的韵律和知识优势,同时以当代普通话韵脚编排,消除古今差异,句句押韵。
内容提要
《新编“声律启蒙”》中的《菁莪韵对》以现代汉语普通话韵脚为序,编著大量对韵语段,化用古代诗词和历史典故,并做出注释。《童子对》是明代人曾可前创作的同类作品,编入本书时加入注解。另《对联修辞例话》部分,总结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举例分析。三部分内容皆以对仗为核心,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和创作诗词与对联,并从中学习文史知识。
目录
菁莪韵对 001 n
n
阿 韵 003 n
n
婆 韵 009 n
n
彻 韵017 n
n
夜 韵 023 n
n
织 韵 029 n
n
儿 韵 037 n
n
戏 韵 039 n
n
捕 韵 049 n
n
鱼 韵 057 n
n
来 韵 065 n
n
美 韵 073 n
n
妙 韵 081 n
n
秋 韵 089 n
n
泉 韵 095 n
n
沁 韵105 n
n
响 韵 113 n
n
丁 韵 121 n
n
东 韵 n
n
童子对 133 n
n
对联修辞例话 159 n
n
○一.对偶160 n
n
○二.比喻163 n
n
○三.拟人165 n
n
○四 夸张166 n
n
○五 摹声167 n
n
○六 借代 168 n
n
○七 集引169 n
n
八 拟言 172 n
n
○九 同音 173 n
n
一零 双关 174 n
n
一一 设问 177 n
n
一二 衬托 180 n
n
一三 叠字 181 n
n
一四 反复 183 n
n
一五 排比 184 n
n
一六 层递 185 n
n
一七 顶真 186 n
n
一八 回文 188 n
n
一九 拆字190 n
n
二○ 析数192 n
n
二一 嵌字 194 n
n
二二 转品197 n
n
二三 藏词199 n
n
二四 设谜201 n
n
二五 增语 202 n
n
二六 同异204 n
n
二七 联边 206 n
n
二八 列锦 209 n
n
二九 两断210 n
n
三○ 续接 211 n
n
三一 序换 214 n
n
三二 巧改 217 n
n
三三 别解219 n
n
三四 仿拟 220 n
n
三五 婉曲 222 n
n
三六 折绕 222 n
n
三七 飞白 223 n
n
三八 呼告224 n
n
三九 正反224 n
n
四○ 同语 225 n
n
四一 藏意 226 n
n
四二 拈连 226 n
n
四三 移就 227 n
n
四四 应首 228
作者介绍
于海洲,1946年生,辽宁昌图人。毕业于原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学语文教师、老年大学诗词教师等职,现为《中华诗词》、解放军《红叶》特约校对,《中华辞赋》特约编委,《诗词世界》等多家刊物顾问。已出版《诗词曲律与写作技巧》《诗词曲韵宝典》《当代百家辞赋评注》《诗赋词曲读写例话》《怎样作赋》《老年大学国学参考教材》《诗词曲赋修辞技法》《诗词曲赋实用语法》等作品。
文摘
序言
菁莪韵对 001 n
n
阿 韵 003 n
n
婆 韵 009 n
n
彻 韵017 n
n
夜 韵 023 n
n
织 韵 029 n
n
儿 韵 037 n
n
戏 韵 039 n
n
捕 韵 049 n
n
鱼 韵 057 n
n
来 韵 065 n
n
美 韵 073 n
n
妙 韵 081 n
n
秋 韵 089 n
n
泉 韵 095 n
n
沁 韵105 n
n
响 韵 113 n
n
丁 韵 121 n
n
东 韵 n
n
童子对 133 n
n
对联修辞例话 159 n
n
○一.对偶160 n
n
○二.比喻163 n
n
○三.拟人165 n
n
○四 夸张166 n
n
○五 摹声167 n
n
○六 借代 168 n
n
○七 集引169 n
n
八 拟言 172 n
n
○九 同音 173 n
n
一零 双关 174 n
n
一一 设问 177 n
n
一二 衬托 180 n
n
一三 叠字 181 n
n
一四 反复 183 n
n
一五 排比 184 n
n
一六 层递 185 n
n
一七 顶真 186 n
n
一八 回文 188 n
n
一九 拆字190 n
n
二○ 析数192 n
n
二一 嵌字 194 n
n
二二 转品197 n
n
二三 藏词199 n
n
二四 设谜201 n
n
二五 增语 202 n
n
二六 同异204 n
n
二七 联边 206 n
n
二八 列锦 209 n
n
二九 两断210 n
n
三○ 续接 211 n
n
三一 序换 214 n
n
三二 巧改 217 n
n
三三 别解219 n
n
三四 仿拟 220 n
n
三五 婉曲 222 n
n
三六 折绕 222 n
n
三七 飞白 223 n
n
三八 呼告224 n
n
三九 正反224 n
n
四○ 同语 225 n
n
四一 藏意 226 n
n
四二 拈连 226 n
n
四三 移就 227 n
n
四四 应首 228
说实话,我最初接触这类传统启蒙读物,最大的顾虑就是“枯燥”。然而,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行文风格,就像一位温和而博学的长者在耳边低语,亲切自然,毫无架子。它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标准答案”式的口吻,而是像在分享一些有趣的生活哲学。比如在讲解某些音韵变换时,作者会穿插一些生活化的比喻,把抽象的声律规则具象化,使得理解的门槛大大降低。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小小的批注,它们像是智慧的火花,瞬间点亮了晦涩难懂之处,让我领悟到古人对文字驾驭的精妙。这种讲解方式,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的最高境界。
评分这部书的排版和装帧真是没得挑剔,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很有分量。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摸上去光滑细腻,字体的选择也十分考究,无论是宋体还是楷体,都清晰易读,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那些插图,简直是点睛之笔,画风古朴典雅,每一幅都像是精心绘制的艺术品,与文本内容相得益彰。我仔细翻阅了前几页,装帧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封面烫金的工艺,在光线下闪烁着低调而奢华的光泽,即便是作为案头陈设也显得十分雅致。这种对书籍本身制作的极致追求,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产生了一种敬意,仿佛不是在翻阅一本普通的教材,而是在触摸一件流传已久的手稿。可以看得出,出版社在这次的制作中投入了巨大的心血,无论是从选材到工艺,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传承,这在现在很多速食化的出版物中是很难得的。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编排,体现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智慧。我注意到,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拗口的韵脚和复杂的词汇,而是用一种近乎游戏的方式,引导初学者慢慢进入声律的世界。每组对仗的例子都选取得极其巧妙,既保持了古典的韵味,又贴近生活的常识,让那些看似高深的格律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更妙的是,作者在解释一些典故或词语的来龙去脉时,文字极为凝练,没有冗长拖沓的说教,而是点到为止,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和探究空间。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远比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对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你对语言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让人读完一组,便忍不住想再读下一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妙的组合。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也值得大书特书。它不仅仅适合作为儿童的早期识字读本,对于成年人——尤其是从事文字工作、教育或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也是一本极佳的案头参考书。我个人发现,在构思一些需要文采的表达时,不自觉地会翻阅这本书,那些排列整齐的对仗句式,总能给我带来新的灵感和结构上的启发。它的检索系统(如果可以称之为系统的话)设计得十分巧妙,不会让人在浩如烟海的韵文中迷失方向。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集美学价值、教育意义和实用功能于一身的精品,值得反复研读,每一次重温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感悟,绝对是近年来我所见到的关于传统韵文读物中,最令人心悦诚服的一部力作。
评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学习声律的工具书,更是一座连接现代读者与古代文学殿堂的桥梁。它所选取的材料,无疑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每一句都是千锤百炼的精华。阅读这些优美的文字,仿佛能嗅到唐宋遗风的余韵,体会到古人对自然、人生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我能感受到作者在编纂过程中,怀揣着一种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力求还原和弘扬传统韵文之美。对于希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的现代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入口,它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古典文学,拉到了触手可及的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