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卢前诗词曲选
定价:22.00元
作者:卢前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04-01
ISBN:97871010494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包括卢前创作的古体诗、现代诗、词、散曲以及杂剧。其中,古体诗选自《冀野选集》的“卅前诗选”和“冀野近诗”,以19417年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的《冀野选集》作为底本。现代诗则收录了《春雨》和《绿帘》两部现代诗集。《春雨》以1926年南京书店印行的版本为底本,另参考了1937年开明书店第三版《春雨》。《绿帘》以开明书店1934年再版本为底本。第三部分的词,收录了卢前较具代表性的《中兴鼓吹》,此书版本较多,我们选择了刊录较为完整的南京版四卷本(19477)作为底本。散曲部分主要选自1985年齐鲁书社所出的《全清散曲》,并参考了江苏古籍刻印社1979年重印的《饮虹乐府》。此外,还收录了卢前引以为自得的《饮虹五种》杂剧。书后附录当时人在笔记或著述中对卢前诗词曲的评介。
在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研究中,卢前是重要的大家,他是曲学大家吴梅的得意门生,身兼诗人、文学和戏剧史论家、散曲作家、剧作家多重身分。他在世时笔耕不辍,创作了学术、随笔、诗词曲等大量作品。《冀野文钞》分为《卢前曲学四种》、《卢前文史论稿》、《卢前笔记杂钞》、《卢前诗词曲选》四辑,选编收录了卢前主要的学术著作、散文随笔和诗词曲创作,是研究卢前、中国戏剧的重要资料。该书就是其中一辑。
目录
诗序
序诗——“不堪回首是当年
秦淮河畔
鹧鸪辞
寒食节放歌
怀田汉
月夜过秦淮
过市
白鹭洲闻琴
沪杭车中答赠紫衣女郎
别后
窗之内外
摘茉莉一朵致张女公子
本事
有所思
霞海
海上
芙蓉萎后
“问君何所思”
南浦
寂寞
招舟子过桃叶渡
薄暮登赤石矶口号示红叶
玄武一叶
街头醉寻归路
生招
夜别上海
北往
阳关曲
采茶女郎
所见
湘兰里中作
有岛武郎之死
白门柳
附一
哀歇浦
恨蓬莱
感明月楼往事
附二
一 1937年版《春雨》“附印后记”
二 读《春雨》
作者介绍
卢前(1905~1951),宁冀野,江苏南京人,文学和戏剧史论家、散曲作家、剧作家、诗人,曲学大家吴梅先生之得意门生。先后受聘于金陵大学、暨南大学、中央大学等学府,讲授文学、戏剧;曾任《中央日报·泱泱副刊》主编、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等职。代表作有《读曲小识》、《八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过去对一些过于注重典故和典章的古籍容易感到晦涩难懂,需要不断查阅注释才能跟上思路。但是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保持古典文学的深度和格调的同时,似乎非常体贴年轻一代的读者。注释部分的处理非常得体,关键的、影响理解的典故都会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解释在页脚,而那些纯粹是烘托气氛、不影响主旨的用词,则保持了原貌,给予读者一定的探索空间。这种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这使得我对其中一些生僻的意象和典故的理解,变得轻松而愉快,真正体会到了一种“无压力阅读”的乐趣,而不是被知识的重负压垮。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明清之际文人生活状态的史料,特别是他们与友人的书信往来和日常的酬唱唱和,总觉得隔着一层厚厚的历史迷雾,难以窥见其真性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是古典的,但那种真挚的情感流露,却有着穿越时空的感染力。我尤其欣赏其中几篇描绘友人远行或久别的作品,那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喟叹,写得如此克制而又饱含深情,没有过度煽情,却让人读后久久不能释怀。它没有宏大叙事的架子,更多的是从个体生命的细微处入手,描摹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风云变幻中的沉思与挣扎。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围炉夜话时的那份温暖,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的那份无奈与坚韧。这种对“人”的关注,使得文字不仅仅是辞藻的堆砌,而是有血有肉的历史切片,非常耐人寻味。
评分这本书在对仗和韵律的把控上,展现出一种炉火纯青的功力,尤其是在那些格律诗中,我尝试着自己跟着朗读了几遍,那平仄交替的节奏感简直是音乐一般的享受。有些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行云流水,让人忍不住要反复吟咏。比如其中几首咏叹山水的篇章,描绘景物的笔触极为精妙,绝非简单的“红花绿叶”,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例如,描绘瀑布时,既写了水流的磅礴气势,又捕捉了飞溅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的细微光影,这种观察的细致入微,让人赞叹。这种对音韵的极致追求,无疑是古典文学魅力的核心所在,它让文字不仅诉诸于视觉,更激发了听觉的想象力,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深蓝色纸张,搭配烫金的字体,显得沉稳又不失典雅。尤其是那个小小的、精心设计的书签,上面印着一朵抽象的、像是水墨晕染开的梅花,细节之处见真章。拿到手里分量适中,纸张的厚度也恰到好处,翻阅起来有一种顺滑的触感,完全没有廉价感。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字体选择,宋体和楷体的结合,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在诗词的展示上体现了古典韵味。而且,排版非常用心,行间距和字距都留得恰当,读长篇的诗歌或散文时,眼睛不容易疲劳。装帧的坚固程度也让人放心,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脊开裂或者书页脱落的问题。这样的用心对待一本书的实体呈现,本身就是对内容的一种尊重,让人在尚未深入阅读之前,就已经对作者和出版方的品味有了一个良好的初步印象。这简直是送给爱书之人的绝佳礼物,光是放在书架上,就是一道风景线。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强烈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的转换体验。读到那些描写边塞风光的篇章时,仿佛能闻到大漠的干燥气息,感受到铁骑的奔腾声响,那种辽阔与苍凉扑面而来,令人心胸为之一振。而转到描写江南园林的篇章时,笔锋又变得细腻婉转,仿佛能看到小桥流水上摇曳的柳枝和亭台楼阁间的袅袅炊烟。这种在宏大叙事和微观描摹之间的自由切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阅历和广阔的胸襟。它不仅仅是文字的集合,更像是一部流动的影像志,将不同地域、不同心境下的生活图景,清晰地投射在读者的脑海中,让人感叹于古人的观察世界之精微,也为自己能够通过文字领略这份丰富而感到庆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