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分手,没有想象中的痛
定价:32.00元
作者:薇薇著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436943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人气女作家薇薇经典力作
累积感动2300万人的情感励志读物
薇薇陪你走过爱的孤独与荒凉
无关背叛,也无关原谅,
分手的痛,片刻就够了。
爱情转身之后,留下*美的背影,
翩翩走向下一站幸福。
就让薇薇,
用灵魂描绘*清新、纯粹的爱情,
以过往讲述爱情中的悲欢喜乐,
陪你走过那些爱情中的迷惘、悲伤、孤独与荒凉。
她对爱情温柔而犀利的剖析,
每天让2万颗心深深着迷,
为2300万的男女带去了爱情的正能量。
内容提要
《分手,没有想象中的痛》是一本清新的两性书,在台湾一经上市就引来了热议与追捧。它以知心姐姐谈心的形式讲述了爱情中的聚散离合、悲欢喜乐,分析了在爱情中遇到的不同问题:第三者、距离、岁月、死亡、性格、年龄与价值观的差异等,给2300万的男女带来了爱情的正能量。
转身离开了爱情,我们才懂得分手是为了让自己更幸福。背向爱情,我们看见了更美的天空。当走出一段感情时,要试着发现自己的存在感,并且了解,爱情并不会如此容易消失。在每段恋爱进行的过程中,要给自己肯定的力量。要明白追寻一段真正的感情并无捷径,只有披荆斩棘、或者在一次又一次的迷途里迂回前进,才能确定脚下的爱情旅程是踏实而坚定的。
目录
序 给前男友的一段话
第1章 后的风景
分手旅行,让自己更清醒
加分情人胜过满分的恋情
爱情,限量
原来,你一直都在……
寂寞作祟
爱情不该草木皆兵
当个不败的女人
第2章 从牵手到分手
如果不能潇洒说分手
我们,算不算爱?
习惯说自己单身的男人
把爱转移给寂寞
无法原谅的背叛
念念不忘的旧情人
第3章 当我们不再相爱
害怕失去,会更容易失去
朋友,情人,陌生人
我真的爱你吗?
谁想当情感投射的复制品?
禁止暧昧游戏
爱情是场耐力考验赛
第4章 爱情的尽头
永远,不会有永远
酿毒的甜蜜谎言
后一次说爱你
不说话的单人床
爱情没有保鲜期
第三者的心理战术
第5章 破茧,重生
当爱,说得太慢……
没有未来的爱情,请放手
分手,没有想象中的痛
不擦嘴的出轨情人
离开那个不爱你的人
薇薇疗愈旅行影像集
作者介绍
薇薇,weiisly
曾入围“年度全球华文大奖”,年度爆红博主TOP10!单篇文章点击率高400,000人次!造访人次突破32,000,000!大学毕业后待过营销公司、出版社,一路不断订下目标并且顺利达成。25岁开始经营,赚进人生桶金;27岁出版人生本文字作品,攻占各大排行榜。
她以“两性文章”与“宝典”在网络上大受欢迎,各大媒体争相邀约采访。她擅长以感性的文笔,在文中道出两往的迷思。目前除了持续在书写两性相处文章、与广大网友互动谈心外,也陆续参加了《非关命运》《熟女不满族》《国民女王》《大学生了没》等各大谈话类节目的录制,被称为“治愈系博主”、“新生代的两性教主”、“女王接班人”。
在一次刻骨铭心的失恋后,她发现这世间唯有失恋无法习惯。正因为爱那么深,所以痛才会那么深。但是如果懂爱,当爱走的时候学会如何放下,就能拥有单身的自由,让下次的幸福提早到来。
在爱情的世界里,不只听女人的心事,也懂男人的爱情,她就是──薇薇。
文摘
序言
这部作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时间”在情感中的作用的解析。它不是那种“时间能治愈一切”的空泛口号,而是细致地展示了时间如何一点点地磨平棱角,又如何在某些特定时刻重新激活那些被压抑的记忆。作者对于日常细节的捕捉极其精准,那些关于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突然开始早起,或者对某个特定味道的厌恶,都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隐形力量。这本书的叙事声音非常独特,它既有第三人称的客观审视,又时不时地切换到一种近乎哲思的自问自答,使得整个阅读体验充满了思辨的乐趣。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成熟的视角来看待关系的结束——不是一个灾难,而是一个复杂的、充满学习价值的过渡期。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已经走过最痛苦阶段,现在正处于整理和重建阶段的读者,它能提供一种冷静的支持和坚定的力量,让你知道,你正在经历的这一切,都是通往更完整自我的必经之路。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封面设计吸引的,那种略带灰度的色调和极简的排版,预示着这不是一本轻松的甜宠文。阅读体验的过程,就像是跟着主角经历了一场漫长而又曲折的自我修复之旅。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对“成长”的理解。它不是线性的进步,而是充满了反复和倒退。主角并非一帆风顺地“走出阴霾”,而是不断地跌入旧有的思维模式,又在关键时刻被某种力量(或许是理性,或许是新的经历)拉回来。这种真实感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说服力。书中的配角塑造得也相当成功,他们如同一个个功能明确的符号,精准地对应着主角生命中不同阶段需要的对照组。例如那个看似洒脱实则更早看透世情的“老友”,他的几句不经意的点拨,比主角自己冥思苦想的百般周折来得更有效。这本书的叙事结构也很有层次感,不是简单的线性时间轴,而是穿插着大量回忆片段和未来预想,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立体化地呈现出来,非常具有挑战性,但也非常过瘾。
评分这部作品,我得说,完全颠覆了我对都市情感小说的一些刻板印象。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尤其是在描绘人物内心挣扎和情感纠葛时,那种不着痕迹的深入骨髓的疼痛感,让人在阅读时忍不住会代入自己的影子。故事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没有那种为煽情而煽情的拖沓感,每一个转折都像是生活真实发生时的那种猝不及防,却又在回味后觉得是必然。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场景和环境的渲染,那种都市背景下的疏离感和现代人的孤独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比如某段关于主角在深夜地铁站台上的独白,寥寥数语,却将那种“身处人群,心却如荒岛”的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的对话部分也是一大亮点,没有太多华而不实的辞藻堆砌,全是那种带着试探、带着克制,甚至带着刀锋的现实对话。它不是那种给你提供标准答案的“治愈系”读物,而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在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的摇摆不定和最终的清醒。读完后,那种情绪的余韵久久不能散去,你需要时间来整理思绪,重新审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未完成式”。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我个人觉得更偏向于一种冷静的文学性,而非纯粹的大众流行小说。作者在运用意象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反复出现的“海边”、“雾气”以及“未熄灭的灯火”,这些元素不仅仅是背景,更像是角色情绪的外化符号。它讲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的结束,而是一个关于“如何重新定义自我价值”的深刻探讨。我特别喜欢那些大段的内心独白,它们没有被刻意拔高,依然保持着口语化的质感,但逻辑和情绪的递进却极其严密,仿佛是作者将自己最私密的心路历程毫无保留地摊开在你面前。这本书对于那些在人际关系中习惯于过度付出和自我牺牲的读者来说,或许会带来一种近乎震撼的警醒。它迫使你去思考,到底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而不是别人期待你成为的样子。这种由内而外的冲击力,是很多同类题材望尘莫及的。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体验到了一种奇妙的“抽离感”和“沉浸感”的交替。起初,你会觉得故事中的人物离你很远,他们的境遇似乎太过戏剧化。但随着情节的深入,那些处理人际边界、处理过去创伤的细节,又会让你猛然惊觉,这不就是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的内心戏吗?作者在处理复杂情感时的克制非常值得称道,很多巨大的情绪爆发点,都被处理得非常内敛和微妙,没有大喊大叫,但力量却更持久。比如书中对于“告别仪式”的描写,它不是一次盛大的仪式,而是无数个微小瞬间的积累和最终的释然,这种处理方式极具现代感和真实感。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工整,每一章节的收尾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句号,但在下一个章节的开头,又会立刻引出一个新的思考维度,让人欲罢不能,总想一口气读完,但又舍不得读得太快,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暗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