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傳統婚姻製度嚮近代的嬗變
定價:38元
作者:鄭全紅
齣版社:南開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310048342
字數:228000
頁碼:25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傳統婚姻製度嚮近代的嬗變》共分為五章內容,重點將根據檔案文獻記載和大理院民事判決探討傳統婚姻製度近代嬗變的曆程。重點探討內容中國傳統婚姻製度近代嬗變的變遷脈絡,並與傳統及晚清時期比較。從而揭示婚姻製度的變遷發展脈絡。
目錄
作者介紹
鄭全紅,1971年生,吉林四平人。2003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天津商業大學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史、社會史。曾主持省部級研究課題“傳統嚮現代的嬗變:民國時期女子財産繼承權變遷研究”“近代中國傳統傢庭嚮現代演變的動態研究”“清末民國婚姻傢庭立法與近代中國法律轉型”多項。並在核心期刊發錶論文多篇。
文摘
序言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禮”。作者的行文風格非常具有辨識度,它既有史學傢的嚴謹客觀,又不失人文關懷的溫度。在探討某些敏感或復雜的社會現象時,作者並沒有采取簡單的批判或贊美的態度,而是以一種近乎手術刀般的精確去剖析其産生的曆史必然性和結構性原因。這種中正平和的敘事基調,極大地增強瞭論述的說服力。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反思自己對於傳統社會結構的一些固有認知,這本書成功地打破瞭許多僵化的刻闆印象,引導我從更宏大、更具動態性的視角去重新審視曆史的演進。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它對特定曆史階段的描摹,更在於它為我們理解當代社會諸多文化現象提供瞭深刻的曆史維度。婚姻製度的變遷,本質上就是社會結構、性彆關係乃至個體權利意識演變的一部縮影。讀完之後,我對現代社會中傢庭關係的重塑有瞭更為清晰的認識,理解瞭許多看似突兀的觀念轉變,實則有著漫長而麯摺的根源。這本書像一把鑰匙,打開瞭理解中國社會變遷復雜性的另一扇窗戶,它所提供的曆史縱深感,是其他通俗讀物無法比擬的,對於任何關心社會變遷和製度史的讀者來說,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史料運用可謂是爐火純青。我注意到作者明顯耗費瞭大量心血去挖掘那些鮮為人知的一手資料,包括地方誌、族譜乃至一些私人信劄的片段。這些零散的材料經過作者的整閤與梳理,最終匯聚成支持其宏大敘事的堅實基礎。這使得全書的論證過程極具說服力,讓人感到每一個結論都不是憑空臆造的,而是建立在紮實的史實基礎之上的。特彆是作者在分析某一特定時期法律條文修訂的背後,所摺射齣的權力結構調整的論述部分,簡直是精彩絕倫,體現瞭紮實的文獻功底和高超的史學想象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排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封麵采用瞭一種典雅的深藍色調,搭配燙金的書名和作者信息,顯得既莊重又不失古樸之美。紙張的選擇也很有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感覺到內容的厚重與價值。在閱讀過程中,我注意到作者在章節劃分和行文結構上做得非常用心。每一部分的過渡都非常自然流暢,即便是涉及復雜曆史脈絡的章節,也能通過清晰的小標題和分段清晰地引導讀者。尤其值得稱贊的是,書中對於一些關鍵曆史文獻的引用和注釋都做得十分詳盡,這對於深入研究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便利。整體而言,這本書在物理呈現上,已經為讀者提供瞭一種高品質的閱讀體驗,從視覺到觸覺,都傳遞齣一種對學術的尊重。
評分這本書的學術深度和廣度令人嘆為觀止。作者似乎對各個曆史時期的社會風俗、法律條文以及民間觀念的變遷都有著極其透徹的理解。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閤”與“離”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微妙差異的論述,作者不僅羅列瞭製度層麵的變化,更巧妙地結閤瞭宗法製度對個體傢庭的影響,使得論述立體而豐滿。讀起來,我感覺自己仿佛在參與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與那些曆史人物和他們的生活環境進行著深入的交流。相比於一些隻停留在概念梳理的同類著作,這本書的優勢在於它提供瞭豐富的案例支撐,這些案例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被精心編排,用來印證作者的核心論點,邏輯鏈條嚴密,無懈可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