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中残局实战攻杀法
定价:51.00元
作者:黄少龙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96306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中局篇
章 正面攻杀
局 柳大华胜李来群
第2局 张晓平负邓颂宏
第3局 于幼华胜钱洪发
第4局 许银川胜张强
第5局 胡荣华胜臧如意
第6局 吕钦胜傅光明
第7局 王嘉良负胡荣华
第8局 许银川负胡荣华
第9局 陈孝堃负傅光明
0局 胡荣华胜苏耿振
1局 李义庭胜杨官鳞
2局 王鑫海负王贵福
3局 李来群胜蒋志梁
4局 王嘉良负杨官璘
5局 胡荣华胜蒋志梁
6局 柳大华胜梁文斌
7局 陈信安胜王荣塔
第二章 侧翼攻杀
8局 卜凤波胜王嘉良
9局 陈孝堃胜王嘉良
第20局 胡荣华胜王嘉良
第21局 惠颂祥负胡荣华
第22局 杨官璘胜胡荣华
第23局 胡荣华胜于幼华
第24局 李来群胜罗忠才
第25局 李艾东负钱洪发
第26局 孟立国胜朱学增
第27局 蒋全胜胜冯明光
第28局 柳大华负胡荣华
第29局 赵庆阁负刘殿中
第30局 蔡福如胜黄志辉
第31局 胡荣华胜徐天利
第32局 童本平负张影富
第33局 许波胜杨官磷
第34局 于幼华胜柳大华
第三章 左右夹击
第35局 柳大华胜马迎选
第36局 吕钦胜胡远茂
第37局 赵国荣胜张惠民
第38局 庄玉腾负陶汉明
第39局 郭长顺胜赵国荣
第40局 李来群胜蒋志梁
第41局 陶汉明胜陆玉江
第42局 于幼华胜马迎选
第43局 丁晓峰负胡荣华
第44局 胡荣华胜杨官鳞
第45局 郭长顺负陶汉明
第46局 钱洪发负孟昭忠
第47局 柳大华胜郑兴年
第48局 胡荣华负李来群
第49局 赵国荣负柳大华
第四章 环形攻杀
第50局 陈孝堃胜吕钦
第51局 傅光明胜胡荣华
第五章 弃车攻杀
第六章 三子联攻
第七章 破象攻杀
第八章 破士攻杀
第九章 攻窝心马
残局篇
章 马兵、炮兵类
第二章 马炮兵、双炮兵、双马兵类
第三章 双马炮兵类
第四章 双炮马兵类
第五章 双炮双马兵类
第六章 车兵类
第七章 车马兵类
第八章 车炮兵类
第九章 双车兵类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本“残局攻杀的百科全书”,里面收录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攻杀招法,并且进行了非常系统化的整理和讲解。我最喜欢的是书里对“杀棋原理”的深入探讨,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招式的介绍,而是更侧重于攻杀背后的逻辑和哲学。比如,书中会讲解如何利用对方的“弱点”,如何制造“弃子陷阱”,如何通过“限制对方的子力活动范围”来达成攻杀目的等等。这些理论上的讲解,结合书中大量的实战案例,让我对残局攻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曾经尝试过阅读一些其他的残局书籍,但往往觉得理论过于枯燥,难以吸收。而这本书,通过大量生动的实战例子,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和运用。特别是书中对于一些“奇兵”或“冷招”的介绍,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残局攻杀还有如此多的“奇招妙法”。总而言之,这本书是我想象中残局攻杀类书籍的典范,它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战的广度,对于想要提升残局攻杀能力的棋友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讲究,深邃的象棋盘背景,几颗残局的棋子错落有致,再配上“象棋中残局实战攻杀法”这几个醒目的大字,瞬间就能吸引住我的目光。作为一名象棋爱好者,我一直觉得残局是检验棋力、锻炼思维最直接的途径,而攻杀更是残局中最具观赏性和挑战性的部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并没有将残局攻杀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实战案例,一步步地剖析了各种攻杀的精髓。书中的图例清晰明了,每一个招法的变化都讲解得非常透彻,甚至连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作者也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让我受益匪浅。我尤其喜欢书里对一些经典残局的讲解,比如“车马配合”、“马炮争雄”等等,作者总能从中提炼出最核心的攻杀思路,并且提供了多种可行的解法,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绝境的残局,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攻杀方法,往往能找到柳暗花明的出路。黄少龙老师的文笔也很流畅,虽然是技术性的书籍,但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智慧的火花。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广大象棋爱好者提供了一本宝贵的实战攻杀指南,对于提升棋艺,尤其是残局攻杀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评分读这本书,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棋坛老将,在棋盘上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实战演练”。它并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直接切入主题,用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教你如何在残局中发起致命的攻势。书中的案例 selection 非常具有代表性,涵盖了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残局攻杀场景,从简单的“单兵破单车”,到复杂的“车炮合击”,作者都给出了非常精到的分析。我特别欣赏书中的“变化图”处理,每一个关键的转换点,每一步可能出现的应招,都被作者细致地描绘出来,并且配有简短而精辟的讲解,这极大地帮助了我理解攻杀的逻辑和精髓。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回避那些“残局杀招”的破解之道,它教会你如何去“破杀”,如何去“防守”,从而在残局中占据主动。对于那些在实战中经常遇到残局困境,不知道如何下棋的棋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良药”。它不仅仅是传授棋艺,更是在培养一种“攻杀思维”,一种在劣势中寻找机会、在均势中创造优势的强大能力。
评分我一直认为,象棋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那些精妙的残局对决中,而“攻杀”更是残局的灵魂所在。这本书,严格来说,它更像是一本“战术手册”,将无数残局攻杀的“绝技”一一呈现,让人读来如同观赏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棋局攻防战。作者在书中不厌其烦地展示了各种残局中的“杀招”,从最基础的车马炮组合,到一些更为复杂的、需要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攻杀方式,都有详尽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罗列了“怎么杀”,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样杀”,以及在攻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时机”、“要点”和“陷阱”。这种深入骨髓的讲解,让我从原来的“知其然”变成了“知其所以然”。而且,这本书的编排也很有特色,它并没有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来讲解,而是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残局攻杀场景进行分类,然后逐一击破。这种“分而治之”的方法,使得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攻杀技巧。当我尝试将书中的攻杀方法运用到实战中时,我发现自己的残局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那些曾经让我头疼不已的残局,现在似乎都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从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来说,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攻杀导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在残局的泥沼中找到破绽,然后用最凌厉的攻势将其一举歼灭。书中的攻杀技巧,并不是那种“死记硬背”的套路,而是建立在一套严谨的逻辑体系之上。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攻杀方法时,都会强调“为什么”要这样下,以及在不同的局面下,“如何”灵活运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子力配合”的讲解,它让了解到,残局攻杀并非是某个棋子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多个棋子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相互支援,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而且,书中还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些“攻杀的误区”提醒,这对于防止我们走入死胡同,非常有帮助。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棋谱,在自己的棋盘上进行复盘推演,每一次的推演,都让我对书中的攻杀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传授了多少种攻杀招法,更在于它培养了我们一种“主动出击”、“善于发现机会”的残局攻杀意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