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定价:23.80元
作者:张文,乌力吉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168020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体验国学魅力·洗涤智慧心灵
品读国学经典·提升自身修养
传承国学精粹·弘扬中华文化
感悟国学智慧·完善幸福人生
内容提要
国学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的根基。是中华民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支柱,是维系民族精神命脉的源泉。
目录
章 科学发明
锯子
中国丝绸
水力鼓风机
浑天仪
造纸术的发明
印刷术
祖冲之与圆周率
水运仪象台
飞弹
雪和盐
磁现象
指南针
胆水炼铜
灌钢法
颇黎
水车
马镫
走马灯
小孔成像
声音共鸣
桔槔
炼丹术
古代化妆品
传统洗涤用品
第二章 数学成就
分数的运用
小数
勾股定理
圆周率
十进制
九九表
数学文献
《九章算术》
……
第三章 天文历法
第四章 农业科技
第五章 中医科学
第六章 纺织科技
第七章 教育科举
第八章 古代学校
作者介绍
张文,男,汉族,l968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现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学生工作部部长。参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参编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担任内蒙古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分会副秘书长,2009年11月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乌力吉,男,蒙古族,l 970年10月出生,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学生工作部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防教育研究分会理事。作为副主编编写出版了《军事课简明教程》,主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探索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参与自治区课题两项。学校课题兰项,曾经获得校党员、校党务工作者、自治区自学考试先进个人、自治区辅导员等荣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美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质感。封面色彩的搭配非常讲究,似乎能从那细微的纹理中感受到编者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我特别喜欢扉页上引用的那句古语,一下子就将阅读的氛围烘托起来了。而且,纸张的选取也很有考量,触感细腻,即便是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这对于需要细细品味的国学读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细节。虽然我还没完全沉浸到内文的知识体系中去,但仅凭这外在的包装和细节处理,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程度,这比很多徒有其表的畅销书要强得多。希望内里的内容也能像这外壳一样,坚实而富有内涵,让人一旦打开,就舍不得放下。这本书的实体感,已经为接下来的学习之旅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评分初次翻阅时,我被其中一些案例的选取方式所吸引。它们并非是那些被翻烂了的、人尽皆知的历史故事,而是发掘了一些相对冷门但极具代表性的古代生活侧面。比如说,关于古代匠人精神的片段描述,那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技艺的传承,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这种叙事角度的创新,让原本枯燥的“教化”内容变得鲜活有趣,仿佛能透过文字直接看到当时的情景。我个人对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非常欣赏,它避免了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可感知的场景来传递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这表明作者在选择素材时,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标准的筛选尺度。
评分说实话,当我开始浏览目录结构时,那种扑面而来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让我对这套书的编纂者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它不像有些零散的文化读物,仅仅是罗列一些有趣的典故或碎片化的知识点。这里的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晰,从基础的礼仪规范到进阶的哲思辨析,层层递进,似乎是为初学者量身定做了一套稳固的阶梯。我注意到几个关键章节的标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既保留了古籍的韵味,又用现代的语言进行了精准的概括,使得原本可能显得晦涩难懂的概念,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这种结构上的精心布局,预示着作者在处理复杂国学体系时所下的巨大功夫,相信在后续的阅读中,这种结构会成为我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强大支撑点。
评分这本书在排版和字体选择上的考量,体现出一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行距和字号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对于我这种需要戴老花镜才能看得更舒服的读者来说,阅读起来也毫无压力。而且,在关键的术语或需要特别强调的概念旁边,作者似乎采用了辅助性的标注方式,虽然具体内容我还没有深入研究,但这种设计上的“引导线”,无疑能极大地帮助读者聚焦重点,避免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本中迷失方向。这种对细节的关怀,远超出了普通教材应有的水准,更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私人讲义,让人感到被体贴入微地引导着前行。
评分我对书中潜在的学术严谨性抱有极高的期待。虽然这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开心学”系列,但从其整体的布局和对概念的界定上,我能感受到一种扎根于深厚学术基础的底气。好的国学普及书,绝不意味着知识的简化和失真,而是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用最贴合时代的方式进行转译。我期待着作者在阐释那些复杂的传统伦理或历史观时,能够清晰地标明其出处和演变脉络,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如果它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本书将不仅是拓宽我们知识面的工具,更会成为一座连接古今智慧的桥梁,引领我们真正理解国学的精髓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