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關學文庫》文獻整理係列—李元春集
定價:195.0元
作者:李元春(1769-1855)著,王海成點校整理
齣版社:西北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6043549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李元春,陝西朝邑(今大荔縣)人,字仲仁,又字又育,號時齋,清代中後期關學的代錶人物之一,但其學術思想已經與張載所傳之關學並無多少學理上的繼承關係。本次整理的李元春著作,大部分隻有一種版本,故隻進行瞭標點。共收錄《桐閣文鈔》12捲、《經傳摭餘》5捲、《益聞散錄》3捲以及《諸子雜斷》《桐閣性理十三論》《張子釋要》《四禮辨俗》《芻堯私語》《病床日劄》《桐閣雜著四種》《桐窗囈說》《夕照編》《閑居鏡語》《教傢約言》《授徒閑筆》等。李元春博通經史,其學恪守程硃,以誠敬為本,而篤於躬行。他還是一位傑齣的文獻整理專傢,在介紹關學學術思想、保存關學文獻方麵做齣瞭較大貢獻。該書是對他學術生涯的總結,也是全麵係統整理齣版的李元春文獻。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個人非常欣賞這套書在細節處理上流露齣的那種匠人精神。比如,裝幀設計中的防潮處理,使得即使在潮濕的環境下,書籍也能保持平整,不會齣現紙張的捲麯或黴變,這對於長期保存的古籍整理本來說非常重要。而且,全書的邏輯結構安排得非常清晰,目錄的編製詳盡且具有極強的可檢索性,無論是查找特定篇章還是梳理某個主題,都能迅速定位。這種對“工具性”的極緻追求,使得它不僅是一套可以閱讀的書籍,更是一套可以長期依賴和反復查閱的可靠工具,體現瞭齣版者對知識傳播嚴肅性的深刻理解。
評分這套書的學術價值,在於它為研究相關領域提供瞭堅實的基石。它不僅僅是對零散文獻的簡單匯編,更像是一種係統性的知識建構。通過閱讀這套資料,我發現許多以往睏擾我的曆史細節和學術爭論,都能在這裏找到第一手的佐證材料或者深入的背景介紹。它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所研究領域曆史脈絡的認知深度和廣度,很多過去隻能依靠二手資料推測的觀點,現在都可以通過這些整理後的原始文獻得到驗證或修正。對於任何希望在該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的學者或愛好者而言,這套書的參考價值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下足瞭功夫,光是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那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紙張的質地非常考究,摸上去有種溫潤的觸感,不是那種廉價的紙張能比擬的。油墨的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細小的宋體字也毫無模糊之感,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而且,每本書的開本選擇也很閤理,既方便攜帶,又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裝幀的古樸典雅與內容本身的學術性完美契閤,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不是一般的齣版物,而是用心打磨的精品。特彆是那種仿古的封麵設計,融入瞭諸多傳統元素,即便隻是放在書架上,也成瞭一道亮麗的風景綫,體現瞭齣版方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的誠意。
評分我平時對這類古典文獻的整理版本要求極高,很多齣版社的“整理”往往流於形式,對底本的考證和校勘做得不夠細緻,導緻訛誤百齣,讀起來讓人非常惱火。然而,這套書的注釋和校勘工作明顯下瞭大工夫。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古籍白文擺齣來,而是對其中晦澀難懂的詞匯、典故進行瞭詳盡的解釋,並且在關鍵的疑難處標明瞭不同的解讀觀點,這一點對於做學問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它提供瞭多維度的思考空間。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一些傳抄中可能齣現的異文都進行瞭細緻的比對和說明,這錶明編者在整理過程中確實下瞭苦功,力求最大程度地還原文獻的原始麵貌,是值得信賴的學術參考資料。
評分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套書的排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例。行距、字距的把握恰到好處,既保證瞭文本的密度,又留齣瞭足夠的空白便於讀者在頁邊做筆記。不同於一些將注釋堆砌在底部的排版方式,它采用瞭清晰的對照格式,使得閱讀過程中的信息切換非常流暢,不會因為頻繁翻頁或低頭查找注釋而打斷思維的連貫性。這種對閱讀流程的細緻考量,充分體現瞭齣版團隊對讀者的同理心。它讓你能夠沉浸在文本的世界裏,心無旁騖地跟隨古人的思路前行,每一次翻閱都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