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我的本禮儀書
定價:29.80元
作者:(美)艾伯利,彭曉憶
齣版社:南海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4424907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旨在幫助傢長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禮儀修養時開闊視野,同時也為傢長們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本書的內容並不隻是普通的禮儀規則,還包括如何將這些規則轉化為日常習慣的例子、建議和活動。
目錄
的起點
1月1日: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學禮儀
1月2日:傢裏傢外
1月3日:“請”“謝謝”“對不起”
1月4日:道歉
1月5日:恰當的稱謂
1月6日:鞠躬,親吻和握手
1月7日:尊重他人的感情
1月8日:接受贊美
1月9日:贊美他人
1月10日:守時
1月11日:尊重他人
1月12日:為他人開門
1月13日:體貼他人
1月14日:有藉有還
1月15日:損壞物品時
1月16日:當孩子不知所措時
閤傢歡
1月17日: 爸爸媽媽迴傢時
1月18日: 親屬關係
1月19日: 尊重繼父繼母
1月20日: 尊重異父異母的兄弟姐妹
1月21日: 當臨時保姆照看孩子時
1月22日: 當孩子的朋友對孩子的兄弟姐妹更感興趣時
1月23日: 當孩子的朋友不喜歡孩子的兄弟姐妹時
1月24日: 不要嚇唬他人
1月25日: 不要用力關門
1月26日: 看電視
1月27日: 用電腦
1月28日: 玩紙牌和棋類遊戲
1月29日: 愛護書籍
1月30日: 零花錢
1月31日: 孩子獨自在傢時
2月1日:傢務瑣事
2月2日:集中注意力
2月3日:孩子的臥室
和其他孩子交往
2月4日:友誼
2月5日:好的朋友
2月6日:做其他孩子的好朋友
2月7日:學做忠誠的朋友
2月8日:不要欺負弱小
2月9日:當孩子需要一個新朋友時
2月10日:搬到新地方
2月11日:舉傢喬遷
2月12日:當朋友搬傢時
2月13日:公共遊樂場
2月14日:做個好鄰居
2月15日:同鄰居禮貌相處
2月16日:使用鄰居的遊泳池
2月17日:傢有寵物
2月18日:送人寵物
2月19日:善待他人的寵物
2月20日:乘坐校車
2月21日:打斷他人的話
2月22日:換個話題
2月23日:令人討厭的舉止
2月24日:朋友的親人辭世時
2月25日:聽到朋友的壞消息時
2月26日:朋友的父母離婚時
介紹
2月27日:介紹的順序
2月28日:記住他人的名字
3月1日:念齣對方的名字
3月2日:介紹父母的姓氏及稱謂
3月3日:忘記他人的名字時
3月4日:嚮很多人做介紹
3月5日:起立相迎
電話交談
3月6日:打電話
3月7日:接電話
3月8日:記錄電話留言
3月9日:讓彆人在電話上等待
3月10日:在電話上等待
3月11日:孩子獨自在傢時接電話
3月12日:孩子不想聽電話時
3月13日:電話答錄機:錄音
3月14日:電話答錄機:留言
3月15日:打電話的時間
3月16日:結束通話
3月17日:打錯電話
3月18日:使用手機
3月19日:電話惡作劇
什麼人說什麼話
3月20日:積極的幽默
3月21日:如果孩子愛開玩笑
3月22日:不說髒話
3月23日:談論金錢
3月24日:方言
3月25日:拒絕和酒精
3月26日:悄悄話
3月27日:糾正朋友的錯誤
3月28日:不要用手指點他人
3月29日:碰上討厭的人時
3月30日:孩子不想和朋友玩時
3月31日:司機喝醉時
4月1日:有人和孩子說話時
4月2日:不友好的話語
4月3日:不要指責他人
4月4日:嚴肅的事情不能輕率對待
4月5日:使用不同凡響的語言
4月6日:身體語言
4月7日:目光接觸
4月8日:提齣引導性問題
4月9日:積極的說話方式
4月10日:不要說話散漫
4月11日:語音語調
4月12日:不聞不該問的問題
4月13日:迴答不該問的問題
4月14日:當成年人行為失當時
4月15日:尊重成年人
4月16日:糾正成年人的錯誤
4月17日:積極傾聽是良好交談的步
4月18日:十個敏感話題
4月19日:練習初級談話技巧
書麵用語:信件、感謝卡和電子郵件
4月20日:感謝卡
4月21日:寫感謝卡的時間
4月22日:感謝卡的內容
4月23日:送齣感謝卡的方式
4月24日:認真寫信
4月25日:給名人寫信
4月26日:撰寫商業信函
4月27日:感謝信
4月28日:悼亡信
4月29日:在同學錄上留言
4月30日:網絡禮儀之一:孩子需要遵守的規則
5月1日:網絡禮儀之二:保護孩子的安全
5月2日:網絡安全“九不要”
5月3日:電子郵件
5月4日:塗鴉
餐桌禮儀
5月5日:正確的用餐姿式
5月6日:日常用餐禮儀
5月7日:不能帶上餐桌的物品
5月8日:正確布置餐桌
5月9日:正式場閤中的餐桌布置
5月10日:宴會用餐禮儀
5月11日:不要朝食物吹氣
5月12日:餐桌上的廢紙
5月13日:正式宴會用餐指南
5月14日:感恩禱告:感恩的藝術
5月15日:感恩禱告:齣門做客時
5月16日:布菜的順序
5月17日:傳遞食物
5月18日:喝飲料
5月19日:清理餐桌
5月20日:正確的切肉方法
5月21日:如果客人是素食主義者
5月22日:如果你的孩子是素食主義者
5月23日:變質的食物
5月24日:勺子和刀叉的用法
5月25日:正確使用餐具
5月26日:刀叉的兩種擺放方式
5月27日:餐巾的用法
5月28日:餐桌禮儀“十不許”
5月29日:再來一份
5月30日:開始用餐的時間
5月31日:用餐過程中離開餐桌
6月1日:上菜
6月2日:淨化你的味覺
6月3日:洗手碗的用法
6月4日:在正式宴會中尋找指定座位
6月5日:正式宴會用餐結束時
6月6日:孩子不喜歡的食物
6月7日:如果孩子對某種食物過敏
6月8日:下午茶
6月9日:布置茶桌
6月10日:準備茶水
6月11日:製作烤餅
6月12日:吃烤餅
6月13日:喝下午茶的禮儀
6月14日:倒茶
6月15日:孩子是否能喝咖啡
避免用餐時的尷尬
男孩須知
女孩須知
邀請:接受與拒絕
公共場閤禮儀
在教堂做禮拜或參加其他宗教儀式
生日、婚禮、宴會以及其他特殊的場閤
禮尚往來
節日禮儀
度假旅行
做客之道與待客之道
做閤格的運動員
做模範的美國人
關懷特殊群體
個人衛生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對“禮儀”的刻闆印象。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禮儀是上流社會的專屬,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充滿距離感的概念。然而,這本書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嚮我展示瞭禮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它並沒有充斥著那些高深莫測的理論,而是將禮儀融入到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場景中,比如如何優雅地接受一份禮物,如何在公共場閤保持安靜,如何恰當地稱呼他人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在這本書裏被賦予瞭新的意義。我驚喜地發現,原來這些“小小的”舉動,竟然能對人際關係産生如此積極的影響。書中關於“給予”的章節,讓我深有感觸。它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給予,更是精神上的關懷和支持。我開始反思自己,是否在生活中過於關注自我,而忽略瞭身邊需要幫助和關愛的人。這本書就像一位智慧的長者,用溫和的語氣,點醒瞭我那些被忽略的盲點。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內心充實瞭不少,對周圍的世界也更加敏感和積極。
評分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懂得基本禮貌的人,直到我讀瞭這本書。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走過瞭一個更加細緻入微的禮儀世界。書中對於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潛規則”和“潛颱詞”的解讀,讓我茅塞頓開。我以前常常因為不理解他人的意圖而感到睏惑,或者因為自己的言行不當而惹人誤會,而這本書則為我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它教會我如何去觀察,如何去感受,如何去解讀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信息。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感謝”的部分,它讓我明白,一句簡單的“謝謝”,可以包含多少真誠的情感,可以拉近多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之前可能隻是齣於習慣地說“謝謝”,而現在,我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力量。這本書並沒有要求我變成一個完美無瑕的“禮儀達人”,而是鼓勵我去發現每一個細微之處的意義,去用心地實踐。它讓我感覺到,學習禮儀,是一個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與世界建立更美好連接的過程。
評分這本書帶來的感受,就像在平靜的湖麵上投入瞭一顆石子,泛起瞭層層漣漪,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比較隨和的人,不太在意那些所謂的“規矩”,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很多時候,所謂的“規矩”,其實是建立在對他人的尊重和體諒之上。它並沒有用生硬的說教來灌輸我,而是用一種非常溫和、充滿啓發性的方式,讓我自己去體會其中的道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界限”的論述,它讓我明白,在人際交往中,既要保持親近,也要懂得尊重彼此的獨立空間。我以前可能因為害怕疏遠,而過度地乾涉他人,或者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而承擔瞭不必要的麻煩。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清晰的框架,讓我學會如何在保持良好關係的同時,也維護好自己的權益。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禮儀,是建立在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的基礎之上,是一種能夠讓雙方都感到舒適和愉悅的溝通方式。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更加成熟和包容瞭。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發現自己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以為,隻要真誠待人,就能贏得尊重,但現實似乎並非如此簡單。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曾經迷茫的角落。它沒有直接給齣“正確答案”,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洞察,引導我思考。我開始明白,很多時候,我們自認為的“真誠”,可能在不經意間傷害到瞭彆人。書中關於溝通的技巧,讓我受益匪淺。我以前習慣於直抒胸臆,有時會顯得過於急躁和不近人情,而這本書則教我如何用更委婉、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錶達自己的想法,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衝突。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傾聽”的章節,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傾聽不僅僅是用耳朵去接收信息,更是用心去理解對方的情感和需求。通過學習這些,我發現在與傢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交流中,我變得更加從容和自信。一些曾經睏擾我的社交難題,似乎迎刃而解。這本書並沒有把禮儀變成一套僵化的規則,而是將其升華為一種發自內心的關懷和對他人的尊重,這讓我覺得,學習禮儀,其實是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如何在生活中散發齣更多的溫暖。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扇窗,讓我看到瞭一個我從未留意過的世界。在翻開它之前,我一直以為禮儀不過是一些繁文縟節,是刻意做作的錶演,與我自由不羈的靈魂格格不入。然而,當我沉浸在這本書的字裏行間,我驚喜地發現,所謂的“禮儀”並非束縛,而是潤滑劑,是溝通的藝術,是懂得尊重他人,也善待自己的智慧。書中的例子貼近生活,語言生動有趣,一點也沒有枯燥說教的感覺。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餐桌禮儀的部分,以前總覺得那些繁復的刀叉使用方法是矯揉造作,讀瞭這本書纔明白,原來這背後蘊含著對食物的尊重,對一同用餐者的體貼。它讓我意識到,每一個微小的舉動,都可以傳遞齣積極的善意和真誠。在社交場閤,我常常因為不知道如何得體地錶達自己而感到局促不安,這本書就像一位溫柔的導師,在我耳邊低語,教我如何用恰當的方式開口,如何傾聽,如何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既不顯得突兀,也不被忽視。它並沒有告訴我必須怎麼做,而是讓我理解為什麼這樣做,讓我自己去體會其中的道理。這讓我覺得,學習禮儀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自我提升的愉悅過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