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常汤煲羹粥846样
定价:26.80元
作者:张奔腾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5384358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汤、煲、羹、粥是极富魅力的美味佳肴,其不仅有利于食物原料中各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保持,还能促进人体吸收,并可产生独特的功效,尤其是具有不同营养价值的原料搭配,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本书从健康、营养的角度出发,教您在认识生鲜超市的同时,了解各种原料的自身特点,掌握好煲汤、煮粥的技巧,并针对超市常见的101种细化原料,推荐了846款经济实用、营养健康的家常汤、煲、羹、粥,让您轻松愉快地在家享受烹饪的乐趣。
目录
作者介绍
张奔腾,中国烹饪大师、饭店与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中国菜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曾参与和主编《新派辽莱》、《创新东北菜》、《北方家常菜谱》、《酱料五味坊》、《清真美味365》、《65道熏卤酱菜》、《中式烹调师》、《辽东红楼宴》等著作90余部,并在《中国烹饪》、《中国食品
文摘
序言
如果一定要说这本书有什么“优点”,那就是它确实非常“全”,至少在数量上。但这种“全”是以牺牲深度和易读性为代价的。我尝试着根据书里的指示做了一个平时很少做的“羹”,结果发现,书里关于勾芡的描述极为简单,只提到了“水淀粉适量”,这个“适量”的范围太广了,我前前后后加了四五次水淀粉,才勉强达到了我想要的浓稠度,期间浪费了不少时间不说,口感也因为反复加热而大打折扣。烹饪,尤其是汤羹这类对状态要求极高的菜式,最怕的就是这种模糊的描述。我更喜欢那种精确到克数、毫升数,并且详细解释每一步操作的目的的书籍。这本书更像是从网络上各种零散的食谱中抓取数据,然后机械地拼凑而成,缺乏一位专业人士的审校和优化。它更适合那些厨房经验极其丰富,只需要一个食材配比提醒,就能自行发挥的大厨,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明确指引的普通家庭用户来说,它带来的困惑可能多于帮助。
评分作为一个资深美食爱好者,我更看重的是“匠心”和“地域特色”。《满28包邮 家常汤煲羹粥846样》这个名字,特别是那个“包邮”的字眼,已经暗示了这本书的市场定位——快速、低价、走量。果不其然,书里很多汤谱的用料非常基础,很多需要用到的地方特色调料或稀有食材,它要么直接省略了,要么用最常见的替代品草草带过。例如,介绍一些偏向岭南地区的滋补汤时,缺少了对特定药材的功效说明和处理方法,让人不敢轻易尝试。真正的家常,也包含着对时令食材的尊重,对地域风土的理解。这本书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它提供的是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可用的、最保守的“通用模板”。这对于生活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饮食习惯的读者来说,吸引力大打折扣。我需要的是能告诉我“这个季节,我们家会用冬瓜来搭配什么海味煲一锅清爽的汤”,而不是一个通用的“冬瓜排骨汤”模板。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一个数量上的参考,而非品质上的保证。
评分这本号称“满28包邮”的《家常汤煲羹粥846样》听起来份量十足,但我拿到手翻阅后,心里多少有点落差。首先,我对名字里那个“846样”的数字非常好奇,以为里面会涵盖从南北到东西各种地域的汤谱,从滋补养生到清淡解腻,应该是个百科全书级别的存在。然而,实际内容更像是一个家庭厨房的速查手册,精细度欠缺,很多地方的步骤描述过于简略,初次下厨的朋友可能会抓瞎。比如,关于煲汤的火候把握,书里仅仅提到了“大火烧开,小火慢炖”,这对于不熟悉煤气灶或电磁炉脾气的用户来说,完全没有指导意义。真正的家常汤,火候是灵魂,少一分则味不出,多一分则食材尽毁。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基于不同食材特性的火候调整建议,比如菌菇类的汤要如何先炒香再加水,或者老鸭汤需要先焯水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而且,汤煲的种类划分似乎也有些随意,很多明明是炖菜的,也被归入了“煲汤”的大类,让寻找特定类型汤谱的读者颇为费力。总体来说,如果把这本书定位为“入门级快速参考”,尚可接受,但若想从中挖掘出烹饪的深度和技巧,那这份期待恐怕要落空了。它更像是菜谱的罗列,而非烹饪艺术的传授。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动辄上千种菜谱的书持谨慎态度,因为数量和质量往往是反比关系。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配合也印证了这一点。印刷质量尚可,但图片大多是那种早些年影楼风格的摆拍,色彩饱和度过高,食物看起来失真,完全没有现在流行的那种清新自然的美感。更要命的是,很多汤煲的图片和文字描述完全对不上,我光是核对哪个步骤对应哪张图就浪费了不少时间。对于需要直观参照的烹饪书籍来说,清晰、准确的视觉引导至关重要。如果我正在熬汤,油腻腻的手根本没法对照那些模糊不清的图片来判断汤色是否到位。对于“粥”的部分,情况稍微好一些,可能因为粥类的变化相对有限,但即便是最基础的白粥,也缺乏关于米水比例和浸泡时间的详细指导,这直接影响了粥的口感是粘稠还是稀薄。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大杂烩”,为了凑齐数量,很多配方都是互相借鉴、微调后硬塞进来的,缺乏体系化的整理和创新,阅读体验非常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烹饪知识体系。
评分我本来是冲着“家常”二字来的,想着能找到一些充满烟火气、不需要特殊食材就能做出的温暖滋味。拿到书后,我立刻翻到了几个我常做的汤,比如西红柿鸡蛋汤和紫菜蛋花汤,想看看这本书有什么独到之处能让这些国民汤品焕发新生。结果令我大失所望。西红柿鸡蛋汤的配方简直就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标准描述,没有一点点新意,甚至连如何让鸡蛋花漂浮得更漂亮这种小窍门都没提。更别提那些“煲”类的菜品,许多步骤描述得像在赶时间,完全没有体现出煲汤需要耐心等待和用心调味的精髓。我深信,好的家常菜,秘诀藏在那些微小的细节里,比如什么时候放盐,什么时候淋香油,这些都需要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娓娓道来。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846样),但数据库里存储的都是最基础的、缺乏人情味的数据条目。我期待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邻居在厨房里手把手教我,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说明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厨房功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只是多了一本可以偶尔翻阅的、略显平庸的汤谱合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