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咖啡指南
定价:128.00元
作者:特里斯坦斯蒂芬森,李龙毅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502634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咖啡指南》一经上市,便稳居英国咖啡和茶类图书榜首。作者特里斯坦斯蒂芬森,是英国咖啡大师,调酒世界的璀璨明星, 曾与英国明星厨师杰米奥利弗(Jamie Oliver)共事,同时是英国流体运动饮品顾问公司创始人,伦敦广受好评的崇拜街呼啸酒吧老板。★一杯绝顶咖啡背后的时空之旅。历经无数人齐心协作的咖啡酿成之旅,每个环节都来之不易,只有在品尝每个环节都得无懈可击的咖啡时,我们才能深入了解好咖啡背后蕴藏的故事,才能够深深体会到它历经的独特而精致的旅程。★大型咖啡微信公众平台 咖啡精品生活 倾力推荐,不管是从作者的知名度,还是书籍本身内容的全面性和专业性,《咖啡指南》含金量之高都是其他所有同类书无法的。★从咖啡的起源、分类、咖啡馆的盛行与发展,到怎样把一粒粒普通的咖啡豆变成世界上广受欢迎的饮品的炼造术,本书提供了全面、专业的解答。★通过这本书,你会掌握咖啡研磨技巧,学会如何在家煮咖啡,在迷人的烘焙过程中,深入了解咖啡的 风味和科学,探索甜蜜、苦涩、酸味和香气这些味道的秘密。★ 书中对咖啡的制作方法提供一步一步的指导,从摩卡壶到法式压滤壶,从爱乐压咖啡具到虹吸酝酿,你将会创造自己的拿铁艺术,把经典的酿造技术变为你桌子上一杯暖暖的咖啡。
内容提要
咖啡丰厚的风味和芳香挑逗着我们的好奇心。我们通过深入了解才能慢慢领悟,一杯好咖啡背后蕴藏的故事。故事中包含它从众多饮品中脱颖而出的咖啡史,辗转世界各地、历经无数人齐心协作的咖啡酿成之旅。这场时空之旅的每个环节都来之不易,在我们品尝一杯各个环节都得无懈可击得咖啡时,才能够深深体会到它历经的独特而精致的旅程,一切的一切才能在舌尖碰触咖啡这一刻达到高潮。
目录
前言6
01咖啡的起源与历史/9
02咖啡的种植、采收与加工 /23
03烘焙咖啡 /43
04咖啡的科学奥妙与风味 /63
05研磨 /75
06浓缩咖啡 /85
07浓缩咖啡与牛奶:天作之合 /99
08冲煮方法大全 /113
09咖啡类饮品及甜点/147
10附录 /169
术语表 /186
致敬与鸣谢/190
作者介绍
特里斯坦斯蒂芬森(Tristan Stephenson)
英国咖啡大师,调酒世界的璀璨明星,曾与英国明星厨师杰米奥利弗(Jamie Oliver)一起共事,并在英国丽思等高级酒店担任培训调酒师。他是流体运动(Fluid Movement)饮品顾问公司创始人,伦敦广受好评的崇拜街呼啸酒吧(The Worship Street Whistling Shop)老板。
《咖啡指南》在英国上市后,稳居英国咖啡和茶类图书榜首。他的另外两部作品:《好奇的调酒师》(The Curious Bartender)《好奇的调酒师:麦芽威士忌、波旁威士忌与黑麦威士忌的探索之旅》(The Curious Bartender:An Odyssey of Malt, Bourbon & Rye Whiskies)同样居于同类书排行榜前列。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最初买这本书是带着一丝怀疑的。市面上咖啡书汗牛充栋,很多无非是把网上能搜到的信息拼凑起来,缺乏深度和独到的见解。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指南,更像是一部深入骨髓的咖啡文化史诗。我被作者那种近乎偏执的钻研精神深深折服了。他对于“水质”的讨论,细致到让人咋舌,从TDS值到矿物质含量,每一个参数的微小变动如何影响萃取结果,都有详实的对比数据和实操建议。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也极其考究,那些精美的布雷维尔、西门诺、或者各种手冲设备的剖面图,清晰到可以作为技术手册来使用。我过去总是把精力放在“买更好的设备”上,却忽略了“理解设备背后的原理”,这本书强迫我停下来思考,优化现有工具的潜力比盲目升级更重要。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框架,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消费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探索者。这本书放在我的咖啡角里,绝对是镇得住场面的工具书。
评分我通常对由多位作者合著的书籍持谨慎态度,因为风格容易不统一,内容衔接可能生硬。但这本《正版 咖啡指南》却做到了惊人的和谐与流畅。不同作者的视角,无论是侧重于商业采购、生豆处理,还是专注于家用萃取技术,都能完美地融入到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中。特别是其中关于“可持续性和道德采购”的那几章,我感受到了作者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不仅关注我们杯中的那一口味道,更关注咖啡种植者背后的生活和环境影响。这种宏大叙事的融入,使得这本书的层次一下子拔高了,它不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而是一部关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报告。阅读体验非常丰富,像是一场多学科的深度研讨会,每翻过一页,都能感受到知识的密度和广度,让人感觉物超所值,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传世之作。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对咖啡的热情有增无减,但同时也收获了一种难得的“节制感”。这并非说它劝人戒咖啡,而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平衡“完美主义”与“现实操作”。作者在探讨意式浓缩的“萃取金杯”时,并没有把标准定得高不可攀,而是提出了“可接受的日常品质区间”。他坦诚地讨论了在家制作一杯专业水准咖啡所面临的各种妥协——比如水温的稳定性、气压的波动性等等。这种坦诚让人感到非常真实和温暖。它没有贩卖那种“你必须拥有全套顶配才能享受好咖啡”的焦虑感。相反,它教导我们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对变量的精确控制,最大化咖啡的潜力。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咖啡制作的“奴隶”,而是成为了一个更理智、更懂得欣赏当下这杯咖啡的“主人”。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比学会制作一杯完美的爱乐压要重要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觉得被严重低估了。它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它建立了一个非常实用的“风味轮”解读系统。很多咖啡书会罗列出上百种形容词,读起来让人云里雾里,仿佛只有味蕾极其敏锐的人才能领会。然而,这本书的设计思路非常“工程化”,它把复杂的味觉体验拆解成几个核心维度,然后教你如何通过观察和嗅闻来预判这些维度,最后再通过冲煮手法来微调。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研磨度”的章节,不是简单地说“粗一点或细一点”,而是提供了不同冲煮器具在不同咖啡豆密度下的推荐区间,甚至配有实际操作中咖啡粉床的视觉参考图。我照着书里的建议调整了我的磨豆机刻度,惊喜地发现,之前总是出现的一边过萃、一边欠萃的“通道效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本书的实用性是立竿见影的,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高傲,而是真的愿意手把手地拉你一把。
评分这本关于咖啡的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以前对咖啡的了解仅限于速溶和连锁店里的“拿铁”,总觉得咖啡这东西玄乎得很,要么就是一堆专业术语听不懂,要么就是价格高得吓人。然而,自从我翻开这本书,那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瞬间消失了。作者的笔触非常亲切,仿佛是我的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细细道来。他没有一上来就抛出什么复杂的化学成分分析,而是从咖啡豆的“前世今生”开始讲起,像是讲故事一样,把不同产地的风土人情、咖啡树的生长环境如何影响最终的风味描述得活灵活现。我尤其喜欢他对于“烘焙”这一环节的描述,那种火候的拿捏、时间的把控,简直像一门艺术,让人对每一口咖啡都充满了敬意。读完第一部分,我立刻跑去买了台入门级的磨豆机,迫不及待地想自己动手试试,那种从生豆到香气的蜕变过程,真是太迷人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把专业变得易懂”,让我这个咖啡小白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现在已经能对着咖啡师自信地点单,甚至能分辨出微妙的果酸和坚果尾韵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