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58包邮 四库全书 别集类 知稼翁集 9787514919028 黄公度 中国书店

满58包邮 四库全书 别集类 知稼翁集 9787514919028 黄公度 中国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公度 著
图书标签:
  • 四库全书
  • 别集类
  • 知稼翁集
  • 黄公度
  • 中国书店
  • 古籍
  • 文学
  • 历史
  • 包邮
  • 典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宇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书店
ISBN:9787514919028
商品编码:3013742113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四库全书 别集类 知稼翁集

定价:60.00元

作者:黄公度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9028

字数:

页码:2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四库全书 别集类·知稼翁集》宋黄公度撰。黄公度,字师宪,号知稼,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坐贻书台官言时政,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过分水岭时,因题诗中有“谁知不作多时别,依旧相逢沧海中”句,得罪秦桧,令通判肇庆府。桧死方召还,终考功员外郎。其诗文皆平易浅显,在南宋之初,未能凌驾诸家之上,但其词“气恬静而轩爽,无一丝腆涩龌龊之态。”著有《汉书镌误》,已佚。《知稼翁集》二卷今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知稼翁集》:黄公度诗文的集大成 引言 在中国文学的浩瀚星空中,黄公度以其独特的才情与深邃的思想,留下了璀璨的篇章。《知稼翁集》便是他文学成就的重要载体,这部著作不仅收录了他数量可观的诗、文、词、赋,更展现了其作为一位饱学之士、忧国忧民之士的丰富内心世界。本书收录的《知稼翁集》,精选自“四库全书”别集类,由中国书店精心出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黄公度及其时代的重要窗口。 作者简介:黄公度其人 黄公度(1087年—1152年),字知稼,号稼翁,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其在诗文创作方面天赋异禀。黄公度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繁华与衰落,亲历了靖康之耻带来的巨大民族危机。这种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思想与创作。 在政治上,黄公度曾任职朝廷,参与国家大事。他秉持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在乱世之中,不乏忧国忧民的情怀,对时局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然而,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政治舞台的波诡云谲,以及个人政治抱负与现实的冲突,也让他饱尝失意与无奈。 在文学上,黄公度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他善于将个人情感、社会现实、历史典故融于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或慷慨激昂,抒发报国之志;或沉郁顿挫,表达人生之悲;或清新淡雅,描绘自然之美。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文笔流畅,常能针砭时弊,引人深思。他的词,婉转曲折,情意绵绵,充满细腻的情感。 《知稼翁集》内容概览 《知稼翁集》之所以珍贵,在于它完整地呈现了黄公度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全面风貌。本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诗歌部分: 这是《知稼翁集》的核心内容之一。黄公度的诗歌,充分体现了他深厚的功底和鲜明的个性。 政治抒怀诗: 在国家危难之际,黄公度写下了大量慷慨激昂、充满爱国情怀的诗篇。这些诗歌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北宋灭亡的痛惜,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例如,他可能在诗中描绘边塞的战事,歌颂将士的英勇,或痛斥朝廷中投降派的软弱。这些诗歌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也展现了诗人强烈的民族气节。 人生感怀诗: 黄公度的诗歌也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哲学。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与失意,对仕途的起伏、世事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验。因此,他的感怀诗常常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这些诗歌的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山水田园诗: 即使在战乱和政治失意之中,黄公度也未曾放弃对自然美的热爱。他写景的诗歌,笔触细腻,色彩鲜明,将山川的壮丽、田园的宁静、花鸟的灵动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诗歌展现了他内心深处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也为他紧张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亮色。 赠答酬唱诗: 作为一位活跃于文坛的士人,黄公度与当时的许多文人墨客有着广泛的交往。他创作了大量的赠答诗,以诗会友,交流思想,表达情谊。这些诗歌不仅展示了他的人际交往,也反映了当时文坛的活跃景象和学术风气。 文部分: 黄公度的散文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政论散文: 鉴于他曾身居官场,黄公度留下了不少关于政治、时事、民生等方面的论述。这些文章往往观点鲜明,论证有力,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可能在文章中分析国家面临的危机,提出改革的建议,或对当时的政治现象进行深刻的批判。 序跋书信: 作为文人,序跋和书信是其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黄公度的序跋,常常是对他人作品的评论,或对某件事的记述,展现了他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学识。他的书信,则更显个人化,可以从中窥见他与亲友之间的交往,以及他生活中的点滴感悟。 记游散文: 黄公度也留下了一些关于游览经历的记述。这些文章不仅记录了他到过的地方,更通过景物的描写,寄托了他的情感,抒发了他的情怀。 词赋部分: 词和赋是黄公度文学创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词作: 他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婉约细腻的风格,也有豪放飘逸的笔触。他善于用词语来描绘情感的细微之处,将内心的忧愁、喜悦、思念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赋作: 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以其铺陈叙事、辞藻华丽而著称。黄公度的赋作,可能涉及到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对社会现实的讽刺,或是对理想的抒发。 《知稼翁集》的价值与意义 《知稼翁集》之所以能够被收录进“四库全书”别集类,并由中国书店精心出版,其价值和意义是多方面的: 1. 文学史价值: 黄公度是宋末元初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他个人的文学成就,也反映了当时文学发展的某些特点和趋势。研究他的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演变,以及从宋到元的文学转型。 2. 思想史价值: 黄公度身处国难之中,其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都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思潮、政治思想的重要材料。 3. 史料价值: 《知稼翁集》中的诗文,生动地描绘了北宋末至南宋初的社会生活、政治风貌、文化习俗等。对于历史学家而言,这是一份宝贵的史料,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关于那个时代的具体信息。 4. 艺术鉴赏价值: 黄公度的作品,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他的散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他的词赋情景交融,韵味悠长。阅读《知稼翁集》,本身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 5. 传承与弘扬: 由中国书店出版的《知稼翁集》,旨在将黄公度的文学遗产传承给后世。通过精良的校勘和编排,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接触和研究这位重要作家作品的便捷途径,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结语 《知稼翁集》是黄公度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集,更是理解一位杰出文人、一位经历时代变迁的士人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细读本书,读者可以穿越时空,与黄公度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感受他作为一名诗人、一位学者、一位士人的家国情怀与人生智慧。这部著作,值得每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中国文学史的读者细细品味。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作者的名头去的,我对那个历史时期的一些思想流派和人物交往比较感兴趣。在初步浏览目录和导读时,我注意到它对相关背景的梳理似乎还算扎实,这对于理解那些看似晦涩的文集至关重要。不过,我得承认,我对“别集”这种体裁的接受度一直比较高,因为它们往往最能体现作者的真性情和日常观察,不像正史那样刻板。我希望能在其中找到一些鲜活的、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片段,而不是纯粹的应酬文字或空洞的议论。目前来看,这本书的排版清晰,注释应该会比较详尽,这对我这种略带“学术洁癖”的读者来说是个加分项。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那个时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侧窗。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摸上去就很有古籍的味道,那种泛着微微黄色的纸张,配上精致的字体排版,简直是种享受。我一直对古代文人的笔墨情趣非常向往,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研读里面的内容,但光是翻阅这本实体书,就能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美感。特别是封面设计,那种沉稳中带着书卷气的配色,放在书架上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特别喜欢那种能让人静下心来的书籍,这本书光是外在的呈现就达到了这个效果。希望内容也能像它的外表一样,经得起推敲,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匠心独运。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找个安静的下午,泡上一壶清茶,慢慢品味里面的文字了,光是这份期待感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评分

最近沉迷于传统文化,总想找些能提升个人修养的书籍来滋养一下。这本书的题材属于古典文学的精粹部分,虽然我不是文学科班出身,但那种对格律、对意境的追求,总能触动内心深处。我个人对古代的诗词歌赋的鉴赏能力还比较初级,所以更倾向于那些叙事性强或者散文体裁多的作品,因为它们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我希望这本书里能有那种“妙手偶得之”的佳句,可以摘抄下来,时时吟诵。如果它能帮助我提升对古典审美的理解,哪怕只是一点点,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它的厚度本身就暗示了内容的丰富性,这需要我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细细品味。

评分

我关注这本书的另一个角度是它的出版质量和校勘情况。毕竟涉及到古代文献的整理,校对的严谨程度直接决定了阅读体验。从我粗略翻阅的几页来看,似乎排版相当考究,字体选择也很有古韵,不至于让现代人阅读起来太吃力。我特别留意了那些引文的标注方式,如果能做到清晰明确,那无疑是极大的便利。作为一个业余研究爱好者,我最怕的就是遇到那种错误百出的版本,读起来总感觉别扭,需要不断地去和别的参考资料交叉验证。所以,这本书如果能保持高水准的校勘,那它作为案头参考书的价值就大大提升了。这份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

评分

这本书的入手体验,让我联想到了那些在旧书店里淘到的宝贝。那种带着时间沉淀感的厚重,是电子书永远无法替代的。我通常喜欢把这类书放在茶几边,随时都可以拿起来翻阅几页,感受一下古人的生活节奏。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它的学术价值,但从它作为一套“全集”的定位来看,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应该是有保障的。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视角去观察这位文人的思想脉络和创作轨迹。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它或许是了解传统文人生活的一个窗口,而不是一份枯燥的学术报告,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更看重的是它带来的那种文化熏陶和心灵触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