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绿茶百问百答

最新绿茶百问百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寿婷尔,王林晚 著
图书标签:
  • 绿茶
  • 茶文化
  • 饮茶
  • 健康
  • 养生
  • 茶道
  • 生活
  • 美食
  • 问答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5637802
版次:1
商品编码:1026883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读图时代
开本:24开
出版时间:2010-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绿茶是茶中最古老的种类,是其他茶类的源头,因此,中国茶叶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绿茶的历史。绿茶在众茶类中历史最久、种植最广、产量最大、名品最多,因而饮用普遍,应用广泛。
《最新绿茶百问百答》以百问百答的形式,从绿茶的源起、历史文化、名品茶叶、冲泡品鉴、功能禁忌、购买贮存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全书体例清晰,分类明确,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内容简介

绿茶是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不发酵茶,在众茶类中历史最久、种植最广、产量最大、名品最多,因而饮用普遍,应用广泛。绿茶外形多样,清翠可人,香气清新,滋味鲜爽,冲泡过程中展现的“茶舞”更是赏心悦目的审美体验,也是茶人最为称道的茶事。

目录

1 绿茶基本概况
001 什么是绿茶?
002 中国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绿茶?
003 绿茶的饮用经历了哪些演变?
004 中国绿茶的产区分布在哪里?
005 绿茶有哪些分类?
006 绿茶的制造工序有哪些?
007 什么是蒸青绿茶?
008 什么是炒青绿茶?
009 什么是烘青绿茶?
010 什么是晒青绿茶?
011 为什么说绿茶是其他五大茶类的源头?
012 为什么说花茶是由绿茶发展而来的?
2 绿茶名品荟萃
013 中国有哪些名优绿茶?
014 名优绿茶的命名有哪些依据?
015 什么是西湖龙井茶?
016 什么是径山香茗茶?
017 什么是安吉白茶?
018 什么是华顶云雾茶?
019 什么是平水珠茶?
020 什么是顾渚紫笋茶?
021 什么是普陀佛茶?
022 什么是雁荡毛峰茶?
023 什么是天目青项茶?
024 什么是淳安鸠坑茶?
025 什么是庐山云雾茶?
026 什么是婺源茗眉茶?
027 什么是六安瓜片茶?
028 什么是太平猴魁茶?
029 什么是黄山毛峰茶?
030 什么是敬亭绿雪茶?
031 什么是屯绿茶?
032 什么是涌溪火青茶?
033 什么是老竹大方茶?
034 什么是碧螺春茶?
035 什么是南京雨花茶?
036 什么是都匀毛尖茶?
037 什么是湄潭翠芽茶?
038 什么是蒙顶甘露茶?
039 什么是峨眉竹叶青茶?
040 什么是恩施玉露茶?
041 什么是仙人掌茶?
042 什么是信阳毛尖茶?
3 绿茶冲泡与品鉴
043 什么样的水质适宜冲泡绿茶?
044 如何掌握冲泡绿茶的水温?
045 如何控制取茶量?
046 什么是上投法?
047 什么是中投法?
048 什么是下投法?
049 如何掌握冲泡绿茶的时间和次数?
050 适宜冲泡绿茶的茶具有哪些?
051 什么是玻璃杯冲泡法?
052 什么是茶壶冲泡法?
053 什么是盖碗冲泡法?
054 什么是薄荷糖茶烹饮法?
055 绿茶的审评要点有哪些?
056 审评绿茶的工具有哪些?
057 如何审评绿茶的形状?
058 如何审评绿茶的色泽和香气?
059 如何审评绿茶的滋味?
060 如何审评绿茶的汤色?
061 如何审评绿茶的叶底?
062 茶艺表演对仪表和姿态有哪些要求?
063 西湖龙井的茶艺表演是怎样的?
064 太平猴魁的茶艺表演是怎样的?
065 黄山毛峰的茶艺表演是怎样的?
066 碧螺春的茶艺表演是怎样的?
4 绿茶养生与保健
067 绿茶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068 古人怎样论述绿茶的养生功效?
069 喝绿茶能降低胆固醇吗?
070 喝绿茶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吗?
071 喝绿茶能防治糖尿病吗?
072 喝绿茶能抑制癌症吗?
073 喝绿茶能防治感冒吗?
074 喝绿茶能防治“电视病”吗?
075 喝绿茶能预防龋齿吗?
076 喝绿茶能提神醒脑吗?
077 喝绿茶能延年益寿吗?
078 喝绿茶能美容吗?
079 喝绿茶能减肥吗?
080 喝绿茶能抗辐射吗?
081 怎样进行适当的“茶疗”?
082 哪些人群不宜多饮绿茶?
083 能用茶水服药吗?
084 怎样看待绿茶类饮料的作用?
085 绿茶类食品有哪些?
086 每天喝多少绿茶合适?
087 为什么说饮茶不宜过浓?
088 为什么说空腹不宜饮茶?
089 为什么说隔夜茶不宜饮用?
090 绿茶渣有哪些用处?
091 为什么说茶具要勤洗?
5 绿茶选购与贮存
092 绿茶有何选购标准?
093 绿茶选购主要分哪几个步骤?
094 如何选择绿茶的外观包装?
095 如何区分和选购春茶、夏茶、秋茶?
096 如何区分和选购高级茶和低级茶?
097 如何区分和选购新茶和陈茶?
098 贮存绿茶有哪五忌?
099 绿茶的专业储藏方法有哪些?
100 家庭贮存绿茶方法有哪些?

精彩书摘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我国重点产茶区之一。山势由西南向东北伸展,美丽的西子湖群山、避暑胜地莫干山皆为其余脉。主峰西天目和东天目,海拔均在1500米左右,峰项各有一池,澄澈明净,形如双目,故称天目山。天目山群峦叠嶂、林深木秀、谿壑纵横,有禅源寺、百丈峰、狮子口、倒挂莲花峰等名胜美景。明代文豪袁宏道曾在《天目山记》中列举其山、水、云、雷之奇,林、木、茶、笋之美,并将头茶誉为“天目第七绝”。天目山终年云遮雾绕,年降雪平均在30天以上,积雪深度达30多厘米。
……

前言/序言

  绿茶是一种不发酵茶,其外形及冲泡后的茶汤、叶底较多保留了鲜茶叶的绿色调,故而得名。
  据文字记载,绿茶在我国的人工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汉代。从人工掌握绿茶的培植技术之后,绿茶就开始风靡整/卜华夏大地。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崇尚清谈,绿茶则是清淡中重要的辅助饮品。唐朝之后,饮茶不仅是贵族的享受,也愈加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因文人的钟爱,逐渐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茶文化,传播并影响了整个大中华文化圈。时至今日,东亚、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都保留着悠久的饮茶习俗。从唐代蒸青制法开始,按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绿茶已发展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四种不同制法,绿茶品种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也提高了绿茶品质,这使得名优绿茶在我国茶类中地位最显著。历史上的所谓卜大名茶,大多数都属于绿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绿茶是一种天然健康饮品,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茶叶特有的茶多酚物质还对多种现代疾病有防治功效。尤其是名优绿茶,其保健功效更加显著,往往成为干金难求的珍品。在提倡养生食品、健康饮料的今天,绿茶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认识绿茶,品饮绿茶,必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享有更加健康有益的生命方式。倘若阅读这本书的读者,能够因此而爱上绿茶,更进一步成为品味绿茶的行家,便是本书作者最大的心愿。
《穿越时空的奇迹:古文明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本书深入探索人类文明史上那些令人惊叹的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交织出的奇妙火花。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历史事实,而是试图构建一个跨越千年的对话场域,考察古人在天文、建筑、医学、哲学等领域所展现出的非凡洞察力,并将其置于当代科学的视角下进行审视与解读。 第一部分:失落的工程学:巨石之谜与空间几何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聚焦于世界各地那些超越时代限制的宏伟工程。埃及金字塔、复活节岛石像、玛雅神庙群……这些建筑的建造方式至今仍是考古学和工程学界的谜团。我们不会满足于“外星人建造”的简单猜测,而是细致分析了现有考古证据所揭示的古人对基础物理学、材料科学的理解。例如,古罗马人如何利用火山灰制造出超越现代混凝土强度的“海下混凝土”?他们对水力学的掌握,如何支撑起庞达的输水系统? 我们还将深入探讨古希腊的几何学成就。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西方数学的基础,但更早的巴比伦人和埃及人,在没有先进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如何精确测算土地面积和星体位置?我们将通过模型推演,重现那些失传的测量技术,揭示古人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宏大而实用的工程实践。重点分析了对精确角度和比例的追求,这不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法,更是确保结构稳定性的关键。 第二部分:生命之谜:古代医学的东方与西方哲学 本书的第二部分转向生命科学领域,对比了古代东方(如中医)和西方(如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医学体系)在理解人体和疾病方面的不同路径。中医的“气”、“经络”系统,在当代生物物理学中是否能找到某种映射?我们邀请了传统医学专家和现代生物学家进行对话,探讨这些古老理论在解释慢性病、健康管理方面的潜在价值。 在西方,我们重点研究了盖伦的体液学说及其对中世纪医学长达千年的统治地位。但这套理论并非停滞不前,它如何与炼金术结合,孕育出早期化学实验的萌芽?我们详细考察了草药学的发展,展示了古代医生如何通过严谨的观察和反复试验,积累了宝贵的药物配伍经验,很多至今仍是现代制药工业的灵感来源。我们特别关注了对消毒和外科手术的早期尝试,这些在缺乏麻醉和抗生素的时代,无异于对死亡的宣战。 第三部分:宇宙的尺度:古代天文观测与时间观念 人类对头顶星空的敬畏催生了最早的科学记录。本章将细致剖析古代文明如何建立起复杂的历法系统。玛雅人对金星周期的精确计算,以及他们对“长计数”系统的构建,反映出对极长时间跨度的数学运算能力。在中国,早期的观星记录,如何帮助帝王维持统治的“天命”合法性?我们对比了不同文明对“时间”的理解——是线性的、循环的,还是螺旋上升的? 我们还将重构古代的观测仪器,如浑天仪、日晷、以及巨石阵等天文遗迹。这些“裸眼天文台”如何帮助古人预测日食月食,校准季节变化?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关乎农业生产和宗教仪式的核心。通过对这些古老观测数据的现代解读,我们试图理解,在没有望远镜的时代,人类的求知欲能将视野推向多远。 第四部分:心智的疆域:哲学、逻辑与早期信息处理 最后的章节探讨了古人对“知识”和“思维”本身的构建。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如何影响了后世对“真实”的界定?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三段论如何奠定了西方理性思维的基石?我们不仅关注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也关注普通人的知识传播方式。 早期的书写系统——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甲骨文,它们本身就是复杂的信息编码系统。如何解读这些符号,并从中提取出关于社会结构、经济活动的深层信息?我们还将触及古代的图书馆和知识保存技术,例如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兴衰,以及中世纪抄写员在保护古典知识方面所做的默默贡献。这些早期对信息存储、检索和验证的努力,构成了现代信息科学的遥远先声。 本书旨在激发读者对历史的敬畏,认识到“古老”并不等同于“原始”,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精妙与成熟。它是一场关于人类智慧如何在不同历史情境下,以不同形式绽放光芒的深度考察。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取名《最新绿茶百问百答》确实颇具匠心,很巧妙地抓住了读者心理。我一直觉得,关于绿茶的知识,就像一个迷宫,看似简单,实则处处是学问。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关于“如何喝茶”、“哪种茶好”的说法层出不穷,反而让人感到迷茫。我渴望的是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绿茶知识的书,不希望它仅仅罗列一些零散的问答,而是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希望它能告诉我,从绿茶的起源,到不同产区的风土人情,再到各种绿茶的制作工艺,以及它们在冲泡过程中表现出的细微差异。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讲解如何辨别绿茶的品质,如何从外观、香气、汤色、滋味等方面来判断一款绿茶的好坏。我曾经尝试过自己去了解,但很多时候只是一知半解,甚至被一些“伪茶知识”误导。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权威、专业但又通俗易懂的解答,让我能够真正提升自己的品鉴能力,不再盲目跟风,而是能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一款绿茶。这本书的“最新”二字也让我充满期待,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当下绿茶行业的新动向,以及一些最新的品饮理念。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最新绿茶百问百答》听起来就像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作为一名平日里喜欢小酌一杯绿茶的普通上班族,我最大的需求就是能快速、准确地解决我在品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并不追求成为茶道大师,但希望能够更科学、更健康地享用绿茶。我最想了解的是,如何避免泡出“苦涩”的绿茶,感觉很多时候自己泡出来的茶,总是少了那么一点清爽,多了几分难以入口的涩感。这本书的“百问百答”形式,感觉就像是把所有我想问的问题都提前想好了,然后一一解答。我希望它能涵盖一些基础但关键的知识点,比如不同品种绿茶的适宜冲泡温度、水质的选择、茶叶的储存方法,甚至是如何根据季节和个人体质来选择合适的绿茶。我期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非常平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就像朋友聊天一样,直接告诉我“这样做”,而不是“你应该怎样做”。如果这本书能够帮我建立起一个简单易行的绿茶品饮流程,解决我那些“小烦恼”,让我每次泡茶都能获得更好的体验,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推荐它。

评分

《最新绿茶百问百答》这个书名,让我想象到了一本集大成之作。我对绿茶的认识,一直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状态,只知道龙井、碧螺春这些名字,但对于它们背后的故事,工艺的精妙,以及各自独特的风味,都知之甚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绿茶的奇妙世界,不仅仅是回答一些表面的问题,更能深入地探讨绿茶的文化内涵。比如,为什么同是绿茶,价格会相差如此悬殊?不同产区的绿茶,是如何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独特的风味的?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绿茶的传说和历史故事,让品饮过程更具文化底蕴?我期待它能像一本详细的绿茶“百科全书”,让我能够系统地了解从采摘、制作到品鉴的整个过程,并且能够理解每一步操作背后的原因。我希望它能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我逐步深入,让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能够欣赏绿茶之美的“行家”。这本书的“最新”二字,也让我对其中可能包含的关于绿茶种植、制作技术革新,或是新型绿茶品种的信息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前沿的知识。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封面,就觉得名字很吸引人,《最新绿茶百问百答》。绿茶,总给我一种清新、自然、甚至带点小资情调的感觉。我平常也不是特别懂茶的人,但一直对茶文化挺好奇的,尤其是绿茶,感觉它的分类和品饮技巧是最多的,也很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看到这本书,第一反应就是“正好!”,希望能从中了解到一些基础知识,比如绿茶到底有多少种?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泡一杯好喝的绿茶,到底有哪些讲究?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随身的茶道导师,随时解答我的疑问,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理论性太强的学术著作。我比较担心的是,市面上有很多关于茶的书,有的太浅显,有的又太专业,我这种普通爱好者很难找到一个恰好的平衡点。这本书的“百问百答”形式倒是挺让我放心的,感觉它会直接切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绿茶冲泡后会有很多茶末?”“绿茶适合用什么水温泡?”“隔夜的绿茶还能喝吗?”等等,这些都是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疑惑,如果这本书能给出清晰易懂的答案,那我就真的太开心了。我期待它能用最直白、最接地气的方式,把复杂的茶学知识变得容易理解,让我不仅能“看懂”,更能“会做”,真正享受品茗的乐趣。

评分

挺便宜的,讲解的太粗,不够细致,只能大概了解一下

评分

质量很好,速度也很快!

评分

质量很好,速度也很快!

评分

书挺好的,适合入门者!里面图文并茂描述的挺清楚

评分

这本书非常好,建议购买

评分

第三方斯蒂芬斯蒂芬森斯蒂芬

评分

质量很好,速度也很快!

评分

这本书非常好,建议购买

评分

书挺好的,适合入门者!里面图文并茂描述的挺清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