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專傢的養生專傢
新的健康概念
科學的保健方法
優秀的生活方式
一本大眾迫切需要的健康書
遍請名傢高人開壇傳授養生之道
中醫名傢為您量身成就健康之路
中醫治療乙肝好在哪?
提高抗病毒效果
副作用小
不用擔心病情反彈
效果好,標本兼治
中醫漢方保肝髒
生活護理助肝髒修養
順應時節的四季養護肝髒法
肝病的飲食、運動、精神療法
內容簡介
肝病在我國各類疾病中的發病率較高,其類型一般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肝病往往病程漫長。且治療效果不佳,而又花費巨大,在這種情況下。中醫養生學的乾預,對於廣大肝病患者來說就顯得更加重要。
作者簡介
劉士敬,中醫博士,主任醫師,解放軍302醫院中西醫結閤肝病科主任,從事中西醫結閤臨床和研究工作20餘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兼任中國中西醫結閤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中醫內科學會理事,《中西醫結閤肝病雜誌》編委,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成藥分會委員等職。主要從事中西醫結閤診治各類肝病,尤其對於病毒性肝炎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顯著療效。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奬一次。主編《乙型肝炎防治》《乙肝患者科學箴言》《乙型肝炎解惑答疑》三部著作。發錶論文100餘篇,在全國性主要醫學科普期刊和全國性報刊刊登醫學科普文章480餘篇。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將軍之官”中醫話說肝髒
第一講 五髒中的唯一武官——肝002
第二講 肝與兄弟四髒的相互關係005
第三講 肝髒好不好,身體最知道008
第四講 常見肝病種類009
第五講 是誰惹的禍——剖析引發肝病的六大病因022
第六講 來自身體的信號——自檢識肝病028
第二篇 中基治肝病
第一講 保肝護肝,中藥本草顯奇效036
第二講 中成藥治乙肝,七項注意要知道044
第三講 拔罐——又一中醫奇方048
第四講 肝病的按摩方050
第五講 針所不為,灸之所宜057
第三篇 民以食為天——肝病的飲食療法
第一講 水果雖好,吃要適量062
第二講 小小蔬菜,對肝病患者大有裨益071
第三講 酸酸甜甜的誘惑080
第四講 吃好也能防治肝病083
第五講 肝病患者的營養食譜095
第六講 肝病患者如何選擇補品105
第七講 保護肝髒,忌口多多108
第八講 五榖雜糧調養肝病113
第四篇 生命在於運動——肝病的運動療法
第一講 三項運動,擊退肝病118
第二講 肝病患者運動原則120
第三講 散步——肝病患者最佳的健身方式123
第四講 巧運動治肝病126
第五講 古老太極,強身健體129
第五篇 精神護理解心結——肝病的精神療法
第一講 好心態擊退肝病病毒136
第二講 消除精神緊張的妙方139
第三講 打坐冥想,淨化心靈142
第四講 聽聽音樂舒緩心情145
第五講 如何剋服心理障礙147
第六講 擺脫壓力,讓身心自由飛舞150
第六篇 生活護理助休養——肝病的生活方式療法
第一講 中醫保肝、養肝四原則156
第二講 慢性肝炎,三分治七分養160
第三講 肝病患者生活起居宜忌165
第四講 到室外去,陽光會使你更健康169
第五講 慢性肝炎的傢庭調養及保健171
第六講 健康生活,平衡是關鍵176
第七講 定期消毒,保護傢人健康179
第八講 輕鬆睡眠不可少184
第七篇 順應時節肝健康——肝病的四季養護法
第一講 四季養肝要則192
第二講 順時養生,春季養肝最重要196
第三講 春季養肝也須防“肝火”201
第四講 養生七要訣,輕鬆度夏季203
第五講 炎炎夏日的飲食妙方205
第六講 防鞦燥,重養生208
第七講 鞦季食養宜與忌211
第八講 肝病患者鼕養原則213
附錄 乙肝,人們在用怎樣的眼光看你
精彩書摘
肝硬化是具有廣泛肝細胞損害以及縴維組織增生的疾病。臨床錶現以肝脾腫大為主。有的則有腹水。本病大多繼發於慢性肝炎、血吸蟲病、瘧疾,或久瀉、久痢之後,此病與長期飲酒、飲食不節、勞欲過度和情誌抑鬱等因素有關係。肝硬化是各種原因所緻的肝髒慢性、進行性的彌漫性改變。其特點是一種病因或數種病因反復、長期損傷肝細胞。導緻肝細胞變性和壞死。
廣泛的肝細胞變性壞死後。肝內結締組織再生,齣現縴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同時肝內肝細胞再生,形成再生結節,正常肝小葉結構和血管形成遭到破壞,形成假小葉。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下麵就介紹誘發肝硬化的元凶。
一般來說。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與丁型肝炎病毒的重疊感染。都可能經由慢性活動性肝炎階段而引發肝硬化。從具體的肝病上來看,丙型肝炎比乙型肝炎更容易齣現慢性化,因此,它也更容易引發肝硬化。而丁型肝炎則會使肝髒受到的損害增大,從而導緻肝硬化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一般不會引發肝硬化。
前言/序言
肝病在我國各類疾病中的發病率較高,其類型一般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肝病往往病程漫長。且治療效果不佳,而又花費巨大,在這種情況下。中醫養生學的乾預,對於廣大肝病患者來說就顯得更加重要。
《黃帝內經》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記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鞦鼕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意思是指,春夏應順應生長之氣以養陽。鞦鼕應順從收藏之氣以養陰。這是中醫的整體觀念在養生中的具體應用,是要人們適應自然規律,順應四時陰陽消長的變化,從而使人體生理活動與自然界變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
《靜待花開:生命中的平和與韌性》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人們渴望一種能夠安撫心靈、滋養精神的生活方式。然而,現實的壓力與快節奏的生活,常常讓我們疲憊不堪,迷失瞭前進的方嚮。《靜待花開:生命中的平和與韌性》並非一本指導你如何“治愈”身體的指南,它更是一場心靈的漫步,一次關於如何在生命的洪流中尋找寜靜與力量的探索。 本書不涉及具體的醫學理論、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更不會提供任何關於特定器官調理的養生秘籍。它是一本關於如何培養內心平和,如何理解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在睏境中展現生命韌性的哲學隨筆集。作者以一種溫和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邀請讀者一同審視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生活細節,發掘那些蘊藏在平凡中的深刻哲理。 第一章:時間的韻律,生命的節奏 我們將從理解時間開始。時間不是敵人,也不是單純的流逝。它是一種韻律,一種自然的節奏,就像季節的更替,潮汐的漲落。很多時候,我們的焦慮和不安源於對時間的誤讀,總想加速,總想掌控,卻忘記瞭生命本身就有其內在的節奏。 作者會帶領我們一同觀察大自然中的時間流逝:清晨第一縷陽光喚醒萬物,午後陽光灑滿大地,黃昏時分色彩斑斕,夜晚星辰點點。每一刻都有其獨特的生命力。我們要學會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以不同的姿態去適應和感受時間。年少時的蓬勃,中年時的沉澱,老年時的智慧,都是時間饋贈的禮物,而非衰敗的證明。 我們會探討“等待”的藝術。許多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時間的醞釀,如同種子在土壤中默默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和光照。強行催促,隻會適得其反。人生中的許多“開花結果”,也是如此。我們需要耐心,需要信任生命的過程,靜待花開,而非焦躁地去挖開土壤查看。 第二章:內在的寜靜,情緒的航海圖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情緒常常如同海浪般起伏不定。焦慮、恐懼、憤怒、沮喪,這些情緒如同礁石,阻礙我們前進。本書不會提供情緒管理的“秘籍”,而是邀請你成為自己情緒的觀察者。 我們將學習如何識彆和理解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所裹挾。就像海上的航海傢,需要瞭解風嚮、洋流,纔能安全地抵達目的地。瞭解情緒的來源,它們往往是我們內在需求未被滿足的信號。 你會發現,很多時候,平靜並非意味著壓抑,而是理解。理解為什麼會産生某種情緒,理解它背後可能存在的擔憂或渴望。通過對情緒的溫和接納,而不是對抗,我們能夠逐漸穩定內心的風暴。 我們會探討“專注”的力量。在這個充斥著乾擾的時代,保持專注是一種稀缺的能力。專注讓我們能夠沉浸當下,感受生活的美好,而不是被過往的悔恨或未來的憂慮所消耗。這種專注,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也是一種自我療愈的方式。 第三章:連接的力量,關係的溫度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連接,構成瞭生命的重要部分。然而,快節奏的生活、社交媒體的泛濫,有時反而讓我們感到疏離和孤獨。《靜待花開》將引導我們重新審視關係的意義,並學會以更真誠、更深刻的方式去連接。 我們不談論人際交往的技巧,而是探討“看見”的力量。真正的連接,源於我們能否看見對方,以及被對方看見。這需要放下評判,用一顆開放的心去傾聽,去理解。 本書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建立健康而有意義的連接的思考。這包括如何與傢人建立更深厚的情感紐帶,如何與朋友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甚至如何在與陌生人的短暫互動中,感受到溫暖和善意。 我們也會探討“界限”的重要性。懂得設定健康的界限,不是為瞭疏遠,而是為瞭更好地保護自己,也為瞭讓關係更持久。這是一種自我尊重,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第四章:生命的韌性,彎而不摺的智慧 生命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我們都會經曆風雨。這本書不會告訴你如何“戰勝”睏難,而是如何培養一種“彎而不摺”的生命韌性。 韌性不是指堅不可摧,而是指在遭遇挫摺時,能夠保持彈性,能夠從泥濘中重新站起,並且在經曆風雨後,變得更加堅強。就像一棵經曆過風暴的樹,它的根會紮得更深,它的枝乾會更加有韌性。 我們將從古老的智慧中汲取靈感,探討那些曆經歲月考驗的人生哲理。這些哲理或許並不新穎,卻蘊含著經久不衰的生命智慧。我們會思考,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學習的機會,如何在失敗中看到新的可能。 本書還會強調“感恩”的力量。當我們學會感恩,即使身處睏境,也能發現生命中值得珍惜的角落。感恩讓我們看到已有的美好,而非隻盯著缺失的部分。這種積極的心態,是支撐我們走過艱難歲月的強大動力。 第五章:生活的藝術,細微之處的妙趣 很多人以為生活是一場宏大的敘事,充滿瞭目標和成就。然而,真正的生活,恰恰蘊藏在那些微小而平凡的瞬間。這本書將帶領你重新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並學會從中汲取能量。 我們會探討“活在當下”的真正含義。這並非是消極的逃避,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正在發生的事情中,無論是喝一杯茶,還是散步,抑或是與人交談。每一個當下,都是一次鮮活的生命體驗。 本書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對生活細節的感知力的建議。也許是清晨窗颱上的露珠,也許是廚房裏飄散的飯菜香,也許是孩子天真爛漫的笑容。這些細微之處,構成瞭我們生活的色彩。 我們會鼓勵讀者去“慢下來”。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慢下來是一種奢侈,也是一種智慧。慢下來,讓我們有機會去觀察,去思考,去感受。它讓我們從機械的奔波中抽離,重新找迴生活的本真。 結語:靜待花開,生生不息 《靜待花開:生命中的平和與韌性》並非一本速成指南,它更像是一本陪伴你心靈成長的朋友。它不提供解決方案,卻能點亮你的思考;它不許諾奇跡,卻能賦予你內在的力量。 本書的價值在於,它邀請你放下對“解決問題”的執著,轉而擁抱“生命的體驗”。它告訴你,生命的精彩,不在於一蹴而就的成功,而在於一個又一個腳踏實地的過程,在於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與感悟。 如果你厭倦瞭喧囂,渴望心靈的寜靜;如果你在生活的風雨中感到迷茫,想要尋找內在的力量;如果你希望以一種更平和、更有韌性的姿態去麵對生命中的一切,那麼,《靜待花開:生命中的平和與韌性》將是你一次溫柔的邀請,邀請你一同踏上這段自我探索與心靈覺醒的旅程。在這個旅程中,你不需要刻意去“改變”什麼,隻需要靜靜地感受,靜靜地觀察,靜靜地……靜待花開。因為,生命的綻放,自有其時間和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