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两部通史:《白话本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五部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八部专史:《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宋代文学》、《中国制度史》、《中国民族史》、《吕著史学与史籍》和《文字学四种》。他还著有大量历史通俗读物。
整体而言,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博大精深,又触手可及”。它成功地将一部浩瀚的中国历史,浓缩于这本厚重的篇幅之中,但阅读过程中却感受不到任何被压缩的仓促感。作者对历史的理解是立体且多维的,他似乎深谙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最大化地传达历史的精髓。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不同历史时期之间的过渡衔接上所展现出的高超技巧,转折自然流畅,逻辑清晰,使得整个阅读体验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没有令人困惑的断层。对于那些想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统、且有深度的中国历史认知框架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它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可以反复品读的、值得珍藏的文化瑰宝。
评分作为一本宣称是“珍藏本”的书籍,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自然是重中之重。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对一些关键历史节点的处理,比如先秦诸子的思想争鸣、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文化转型,以及宋代的科技与商业革命。这些部分往往是区分普通读物和严肃历史著作的分水岭。这本书在这几个方面展现出了扎实的功底,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充满争议的历史议题,而是提供了比较平衡的观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宏大叙事之余,也注重对普通民众生活状态的描摹,让历史不再是帝王将相的专利,而是有血有肉的社会全景图。这种对历史细节的把握和对时代精神的捕捉,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有史诗般的厚重感,又不失烟火气的鲜活。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个“双色插图”的宣传点,让人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面吸引住了。翻开内页,那种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印刷效果,都透露出一种“珍藏”的意味。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既权威又易读的通史读物,能够系统地梳理中华文明的脉络。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要么内容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浅白,历史的厚重感缺失。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时,心里就在想,它是否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我很期待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那些历史事件的配图,是否能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那些复杂的历史进程。这本书的排版也挺讲究,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精心打磨的痕迹,让人在阅读时感到非常舒适。
评分这本书的“双色插图”设计,简直是神来之笔,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很多历史书的插图要么是无关紧要的风景照,要么是模糊不清的古画扫描件。但这本书的插图明显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排版的,色彩搭配既典雅又不失鲜明,与文字内容形成了完美的互文关系。在介绍某个重大考古发现时,配上的清晰彩图能瞬间将抽象的文字描述具象化;在阐述某个时期的服饰或建筑风格时,那些精美的线描图或复原图,更是让读者对历史场景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图文并茂的处理方式,使得原本可能略显枯燥的历史时间线变得生动有趣,也让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初次接触中国通史的读者,它降低了阅读门槛,却丝毫没有牺牲内容的专业性,可以说是兼顾了美感与学术。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娓娓道来”,但又绝不失大家风范。它不像那种教科书式的干巴巴的罗列,而是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怀和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是跟着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他不仅仅是在讲述“发生了什么”,更是在探讨“为什么会发生”以及“这对后世有何影响”。这种带有思辨性的叙述,极大地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比如在描述某个朝代的兴衰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归结于某一个皇帝或某一次战役,而是从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文化思潮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剖析,逻辑链条非常清晰,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构建历史框架的能力。这种由表及里、深入骨髓的解读,才是我心目中“通史”应有的样子。
评分不久前,我被自己体会到的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所震惊:在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时,我被其中几幅他的照片所触动。它们让我回想起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好几位亲人都死在纳粹集中营里。但与这张令我追忆起生命的往昔,追忆起不复返的往昔的希特勒的照片相比,他们的死又算得了什么?
评分和武汉出版社的相比,缺了附录当时的教育部对该书的训令了
评分不久前,我被自己体会到的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所震惊:在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时,我被其中几幅他的照片所触动。它们让我回想起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好几位亲人都死在纳粹集中营里。但与这张令我追忆起生命的往昔,追忆起不复返的往昔的希特勒的照片相比,他们的死又算得了什么?
评分大家之作,但是内容有点深涩,不是学历史的人看起来比较不容易入书
评分且说永恒轮回的想法表达了这样一种视角,事物并不像是我们所认知的一样,因为事情在我们看来并不因为转瞬即逝就具有减罪之情状。的确,减罪之情状往往阻止我们对事情妄下断论。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我们能去谴责吗?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带上一丝怀旧的温情,哪怕是断头台。
评分而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我想先生的这本通史最大意义在于,先生的治史方法乃至整个史观和我们当下所熟悉的,或者说我们从小课本上的那些大不一样。那是因为先生身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当时西学为广为国人所接受甚至收到热烈追捧,和所有学科一样,治史的方法也毫无例外的也为之一变,从千百年来的左史记言右史记行,到了融入西方哲学的新史观。而且身处在那个外忧内患的动荡年代里的学人,无不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所谓治史也比必是抱定着以古为鉴的目的去的。所以先生的著作有很深刻的时代烙印,比方说,先生对于秦汉之际社会情况的论述,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那些观点就大相径庭。而正由于他是个新旧时代中间的人物,所以他在著作中关于中国传统社会乃至思想和西方社会思想进行的对比,就显得分外重要,由我看来而言,可谓是精辟已极,那怕是到了今时今日其中的意义仍可为我们所深思和借鉴。
评分活动不错,囤书中,慢慢看
评分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窘境: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这一谵妄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评分和武汉出版社的相比,缺了附录当时的教育部对该书的训令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