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松著作集:中古欧洲史

何炳松著作集:中古欧洲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炳松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66365
版次:1
商品编码:1112527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何炳松著作集:中古欧洲史》叙述了从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瓦解到十四世纪为止的历史事实,从二十章以后则探讨中古时代制度、思想及文化的覆灭及近世欧洲文化如何产生等问题。《何炳松著作集:中古欧洲史》的特点在于注重讨论中古欧洲得以生息的制度,尤其重视基督教制度的影响;着重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在人类活动中有着重大作用的人物;不仅关注这一时期政治上的进步,而且对经济思想文化上的成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目录

中古欧洲史序

弁言

第一卷 蛮族之入侵及基督教会之事业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之目的

第二节 历史之起讫

第三节 中古时代之意义

第二章 蛮族入侵以前之欧洲

第一节 罗马帝国统一之原因

第二节 罗马帝国衰替之原因

第三节 罗马文化之衰替及基督教之传人

第四节 纪元初年之基督教会

第五节 东部罗马帝国

第三章 日耳曼种人之入侵及罗马帝国之瓦解

第一节 西Goth王国与Vandal王国之建设及匈奴之入侵

第二节 东Goth王国之建设

第三节 罗马文学之衰替

第四节 东帝Justinian之武功及Lombard种人之入侵

第五节 Frank王国之建设

第六节 Frank王国之政情

第七节 蛮族与罗马文化之融合

第八节 中古时代之事业

第四章 罗马教皇之兴起

第一节 基督教会得势之原因

第二节 中古教会之政权

第三节 罗马教皇得势之原因及其机关之发达

第四节 罗马教皇Gregory the Great

第五章 修道士及日耳曼种人之入教

第一节 清修主义及寺院制度

第二节 英伦三岛中之传道事业

第三节 欧洲大陆上之传道事业

第二卷 封建制度之发达及民族国家之兴起

第六章 Charles Martel及Pippin

第一节 Charles Martel之内政

第二节 回教之兴起

第三节 回教徒之武功回教国

第四节 Pippin之篡位

第五节 Pippin与罗马教皇之携手

……

第三卷 皇帝与教皇之争雄及十字军

第四卷 中古时代之一般状况

第五卷 学问复兴

第六卷 宗教改革及宗教战争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的书,值得一看。

评分

  何炳松一生著述甚丰,此次所出版的《何炳松著作集》共九种,以收录何氏有代表性的单行著作为主,《中古欧洲史》是其中一本,是作者于民国九年至十一年在北京大学史学系讲授《近世欧洲史》课程时所用之讲义,大体以美国史学名家鲁滨孙与比尔德二人所著之《欧洲史大纲》第二卷为蓝本,并取材于二人所著的《现代欧洲史》。时间区间自十七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展示三百年欧洲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以达博古通今之目的。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何炳松一生著述甚丰,此次所出版的《何炳松著作集》共九种,以收录何氏有代表性的单行著作为主,《中古欧洲史》是其中一本,是作者于民国九年至十一年在北京大学史学系讲授《近世欧洲史》课程时所用之讲义,大体以美国史学名家鲁滨孙与比尔德二人所著之《欧洲史大纲》第二卷为蓝本,并取材于二人所著的《现代欧洲史》。时间区间自十七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展示三百年欧洲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以达博古通今之目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值得一看值得一看值得一看值得一看值得一看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丰富,喜欢。

评分

抗战期间,参加“文献保存同志会”,抢救沦陷区古籍数万册。他和张寿镛、叶恭绰、郑振铎等人负责搜书任务,张寿镛审定版本与价格,他负责经费收支兼保管和编目,叶恭绰负责搜购香港古籍及转运工作,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徐鸿宝跋涉沪港两地协助工作,先后收有安徽刘世珩“玉海堂”、广东莫伯骥“五十万卷楼”、江宁邓氏“群碧楼”、嘉兴沈氏“海日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庐江刘氏“远碧楼”、顺德李氏“泰华楼”,及浙江吴兴刘氏“嘉业堂”、张氏“适园”等的珍本古籍大都购得,收归国有,存放上海、香港及重庆3处。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事爆发,搜购工作暂停,两年间,遍访各地书肆、藏书家,得善本4 864部,48 000余册,其它线装书1 1000多部。[1]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