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毅论 黄庭经 灵飞经 | ||
| 定价 | 10.00 |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8年07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严卫平 书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807254898 | |
......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因为它提供的学习体验是立体且丰富的。我喜欢它将不同风格的魏晋楷书汇集一册的做法,这在市场上是比较少见的。很多人要么只推崇某一种碑,要么就是简单地将不同字帖拼凑。但这本书明显经过了系统的梳理,从早期楷书的“古拙”到成熟楷书的“典雅”,都有所体现。对我而言,这就像是获得了一张通往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快车票”。特别是对于那些想在自己的钢笔字中融入古典韵味的群体来说,这本字帖提供的“范本”是极其精准的。总而言之,无论是从纸张的耐用性、墨水的兼容性,还是从内容选择的深度与广度来看,这本《钢笔字临帖系列》都展现出了上海书画出版社一贯的高水准,是一次物超所值的购买体验。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担心这个“繁体楷书”的呈现方式会不会让现代人感到隔阂,毕竟现在简体字用得太多了。但翻开之后,那种担忧完全烟消云散了。严卫平老师的这套临帖集,完美地捕捉了每一个碑帖的“神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似”的层面。比如在临摹《乐毅论》时,他笔下的每一个捺画都带着一种古朴的张力,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韵味,这对于我们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接触到繁体字的书写习惯来说,是一种极好的矫正和熏陶。购买的时候,我还特别留意了装帧的细节,装订线处理得非常平整,可以完全摊开,这在练习时极其重要,不用担心书本合拢而影响到手腕的支撑角度。这套书在选择碑帖上的独到眼光,也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从秀逸到方正的完整楷书学习路径,真正做到了“一册在手,通晓楷书堂奥”。
评分作为一位从隶书转向楷书学习的“半路出家”者,我最看重的是字帖中对“结构”的解析和引导。这套帖子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没有堆砌过多的理论文字,而是通过严卫平老师精到的摹写,将结构变化“隐喻”在了每一个字形之中。当我尝试去模仿《黄庭经》中的点画时,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横画的起笔和竖画的收锋是如何相互呼应,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的。这比死记硬背口诀有效得多。而且,这本书的“包邮”服务,简直是给远在他乡的书法爱好者送来了一份及时雨,让我不用担心运输的成本和时间,就能第一时间接触到这样高质量的教材。这不仅仅是字的学习,更是一种对传统审美中“秩序感”的构建过程,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追求书法精进的同道中人。
评分这本字帖的排版实在太出色了,每一个字帖的布局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让人在临摹的过程中感到非常舒适和放松。纸张的质量也无可挑剔,那种略带粗糙却又细腻的触感,拿在手里就知道是精心挑选过的,即使用钢笔蘸墨水书写,墨水也不会轻易洇开,这对于追求清晰线条的硬笔书法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在字帖下方提供的空间留白,不仅仅是用来练习的,更像是一个可以让你沉淀思绪的“缓冲区”,让你在模仿大师笔迹时,能有更多的心灵对话。而且,不同碑帖之间的切换处理得非常自然,从《灵飞经》的秀美到《黄庭经》的端庄,再到《乐毅论》的沉稳,那种风格的过渡衔接得恰到好处,丝毫没有生硬感。这本书的编排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之深厚,完全体现在这些细节之中。对于想要系统性学习魏晋楷书精髓的朋友,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良师益友,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传承的邀请函。
评分我是一个对书法工具非常挑剔的人,特别是硬笔的选择,常常因为纸张的阻尼感不对而放弃练习。这本上海书画出版社出品的字帖,在用纸上给出了一个非常“友好”的反馈。它不是那种光滑到让你觉得钢笔尖在上面打滑的纸,也不是粗糙到让你感觉笔头磨损过快的纸,它正好卡在了一个“恰到好处”的点上,既能让墨水均匀地释放出来,又能在书写时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从而帮助控制笔锋的提按。更让我惊喜的是,每一页的底色都不是刺眼的纯白,而是略微偏黄的米白色,这种柔和的视觉体验极大地减轻了长时间对着屏幕或白纸产生的视觉疲劳,让夜晚的练习也变得舒适起来。这种对使用者体验的关怀,是很多普通字帖所欠缺的,足见出版社在内容制作上的专业与用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