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音乐 沪剧唱段108首

轻松学音乐 沪剧唱段108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奚耿虎 编
图书标签:
  • 沪剧
  • 戏曲
  • 唱段
  • 音乐
  • 戏曲唱段
  • 传统戏曲
  • 地方戏
  • 声乐
  • 艺术
  • 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660073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6189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沪剧是上海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剧种。它起源于农村,发展于都市,流传于江南,现已发展成为在全国也颇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沪剧善于表现现实生活,贴近群众,很接地气。沪剧的唱腔是以抒情、柔美、儒雅、动听见长,并创造了多种不同风格的流派唱腔。
  《轻松学音乐 沪剧唱段108首》所选曲目基本上是以广大沪剧戏迷们所熟悉、会唱的为主,包括沪剧各流派的代表作,以及一些流传甚广的(传统和近年来新创作的)经典唱段。但由于篇幅的局限,只能选其部分。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一)男腔篇
1.为你打开一扇窗
沪剧电视连续剧《昨夜情》主题歌孙徐春演唱
2.思柳
选自沪剧电视连续剧《昨夜情》苏明唱段孙徐春:
3.月光如水
选自沪剧电视连续剧《昨夜情》苏明唱段孙徐春:
4.夜色深沉人已静
选自沪剧《叛逆女性》周民伟唱段孙徐春演唱
5.三国开篇
筱文滨演唱
6.写遗书
选自沪剧《黄浦怒潮》林耀华唱段王盘声演唱
7.颤颤双手扶米袋
选自沪剧《艰难的历程》梁晓光唱段王盘声演唱
8.一曲相思寄台湾
沪剧清唱王盘声演唱
9.志超自叹
选自沪剧《碧落黄泉》汪志超唱段王盘声演唱
10.志超读信
选自沪剧《碧落黄泉》汪志超唱段王盘声演唱
11.金明赶路
选自沪剧《金沙江畔》金明唱段王盘声演唱
12.罗杰哭灵
选自沪剧《铁汉娇娃》罗杰唱段王盘声演唱
13.寻找治疗法
选自沪剧《春到草原》李贡唱段王盘声演唱
14.启发杨桂英
选自沪剧《星星之火》刘英唱段邵滨孙演唱
15.开方
选自沪剧《芦荡火种》陈天民唱段解洪元演唱
16.伤员颂
选自沪剧《芦荡火种》陈天民唱段解洪元演唱
17.劝降
选自沪剧《江姐》甫志高唱段解洪元演唱
18.规劝
选自沪剧《雷雨》周朴园唱段解洪元演唱._
19.找水
选自沪剧《金沙江畔》金万德唱段解洪元演唱
20.探源
选自沪剧《黄河颂》黄虎子唱段赵春芳演唱
21.夜色亮
选自沪剧《王魁负桂英》王魁唱段赵春芳演唱
22.飞向我们的新世界
选自沪剧《雷雨》周冲唱段袁滨忠演唱
23.壮志凌云
选自沪剧《红灯记》李玉和唱段袁滨忠演唱
24.春二三月草青青
选自沪剧《庵堂相会》陈宰庭唱段沈仁伟演唱
25.唱支山歌给党听
选自沪剧《童年》雷锋唱段沈仁伟演唱
26.杨白老自叹
选自沪剧《白毛女》杨白老唱段沈仁伟演唱
27.茫茫大海波涛涌
选自沪剧《甲午海战》邓世昌唱段张清演唱
28.思念亲人
选自沪剧《樱花》秦滔唱段张杏声演唱
29.我今离别兰考去
选自沪剧《焦裕禄》焦裕禄唱段张杏声演唱
30.耳听蝉鸣心弦动
选自沪剧《陶行知》陶行知唱段张杏声演唱
31.三颗子弹
选自沪剧《姊妹俩》辛政委唱段汪华忠演唱
32.丧偶的孤燕落荒丘
选自沪剧《母子岭》启明唱段徐伯涛演唱
33.热腾腾的鸡蛋
选自沪剧《金绣娘》梁超唱段徐伯涛演唱
……
(二)女腔篇
(三)对唱篇

前言/序言


沪剧经典唱段精选:舞台上的岁月回响 图书名称: 沪剧经典唱段精选:舞台上的岁月回响 作者: (此处可虚构一位资深沪剧研究者或表演艺术家,例如:张乐天 / 袁雪琴纪念研究组)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此处选择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出版机构) ISBN: (此处可虚构一个ISBN号) 开本/页数: 16开 / 约 650页 --- 内容概要:跨越时代的沪剧艺术宝库 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一特定册次的唱段汇编,而是致力于系统、全面地梳理和呈现自沪剧形成、发展至今,最具代表性、艺术价值和群众基础的经典唱段艺术。本书旨在成为沪剧爱好者、研究者、乃至专业戏曲工作者案头必备的权威参考书。 我们深知沪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其曲调的婉转流畅,板式的灵活多变,以及剧目题材对江南水乡人文精神的深刻刻画,使其成为中国地方戏曲中不可或缺的一脉。本书的编写立足于对沪剧百年历史的敬畏与梳理,精选了从早期“滩簧”的质朴遗风,到“申派”、“红派”、“毕派”等各个流派的巅峰之作,涵盖了几乎所有在舞台上久演不衰的标志性曲目。 第一部分:沪剧发展史中的流派与代表作 本部分将对沪剧艺术的演变脉络进行深入剖析,重点聚焦于那些奠定沪剧艺术基石的关键人物及其代表唱腔。 一、早期滩簧与沪剧初创期的探索: 收录了如《十二栏杆》、《百里香》等早期剧目中,那些保留了传统民间小调韵味,但已显现出沪剧基本腔调的唱段。重点分析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叙事性与情感表达的直接性。 二、申派艺术的恢宏气象——“申美腔”的传承: 系统整理了申美侬先生的标志性唱段。其中尤为详尽地收录了其在《敦煌之子》、《血判》等剧中的核心唱段,解析申派腔调中“高亢激越、气势磅礴”的特点,并配以对主要板式(如“流水”、“紧拉板”)的音乐结构图示。 三、红腔的细腻与婉约——“红派”艺术的精髓: 详尽收录了红腔的经典之作,尤其侧重于其在表现女性细腻情感,如《芦荡火种》、《星星之火》等剧中的“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腔调特点。分析其在“哭板”、“哭腔”等特定情感段落中的呼吸控制与情感张力。 四、毕派唱腔的醇厚与老道——对传统功底的回归与提升: 收录了毕春芳先生在经典剧目中的重要唱段,例如《玉蜻蜓》、《借黄糠》等。本书将着重分析毕派唱腔如何将早期的滩簧韵味与学院派的规范化相结合,形成的醇厚、讲究字腔的独特风格。 五、其他重要流派及新创剧目的优秀选段: 简要介绍如“芳派”、“汪派”等对沪剧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流派,并精选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在继承中有所创新的优秀现代沪剧唱段,以展现沪剧艺术的生命力。 第二部分:核心唱段的深度解析与赏析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每一首精选唱段的音乐学和表演学层面的细致剖析。我们摒弃了简单罗列的模式,而是采取了“唱段主题解析 + 板式结构分析 + 演唱特点示范”的立体化介绍。 1. 音乐结构与板式探源: 对于每一段经典唱腔,都详细标注其所采用的板式(如:哭板、西皮流水、二六、碰板等),并配有简化的工尺谱或五线谱标注,帮助读者理解旋律的走向与节奏的起伏。例如,对《借黄糠》中“一别家门”的起腔,会深入分析其如何从平铺直叙过渡到情感爆发点。 2. 唱词意境与文学价值: 每一段唱词的选取都兼顾了其在剧目中的情节推动作用和文学抒情的高度。我们不仅提供了规范的唱词,还辅以简短的背景介绍和文学赏析,解释该段唱词的“潜台词”和情感逻辑。 3. 演唱技巧的“技”与“道”: 基于对大量录音资料的对比研究,我们归纳和总结了不同时代、不同流派在处理同一段唱腔时,在气口运用、润腔(如“颤音”、“滑音”)、吐字归音(注重上海方言的咬字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标准。 4. 经典录音版本对比(附光盘或二维码指引): 本书虽不直接收录音频,但在介绍关键唱段时,会明确指出该段落的“标准版本”或“最具代表性的录音版本”的演唱者,引导读者去聆听和比较,真正体会“百听不厌”的艺术魅力。 第三部分:舞台幕后的故事与创作侧影 为了让读者更立体地了解这些唱段的诞生背景,本书收录了部分著名剧作家和作曲家关于创作心路的回忆片段。 1. 经典剧目创作纪实: 例如,关于《宝玉与黛玉》、《三朵小红花》等剧目的核心唱段是如何打磨成型的,记录了早期艺术家们如何将生活经验融入到音乐创作中的过程。 2. 戏迷文化与舞台生态: 探讨了沪剧唱段在观众群体中是如何生根发芽的。某些流传极广的“过门头”、“小开门”是如何在民间口耳相传中不断被丰富和完善的,以及沪剧票友群体对这些唱段的传承意义。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本书的编写旨在填补目前市场上在系统性、学术性与普及性之间取得平衡的沪剧唱段参考书的空白。它不仅是资深戏迷重温经典的“老友记”,更是戏曲学院学生和青年沪剧演员学习和研究沪剧艺术的“教科书”。通过对沪剧百年艺术精华的提炼与梳理,我们希望能够激活这些经典唱段的生命力,让沪剧的韵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焕发出璀璨的光芒。本书是一部对沪剧艺术的深度致敬,旨在让读者领略这门迷人剧种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与无可替代的舞台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轻松学音乐 沪剧唱段108首》真让我有些啼笑皆非。我本以为这个名字听起来挺亲民,应该适合初学者或者想随便哼唱几句的爱好者。结果翻开一看,嚯,这曲目选得也太……传统了吧!全是些名家名段,什么《双推磨》、《借黄糠》这种,我一个刚学会识谱的小白,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工尺谱和繁复的唱腔描述,感觉直接被扔到了上海滩老剧场的深处。要轻松?我看是需要付出“不轻松”的努力才能勉强触及皮毛。而且,书里对于伴奏的讲解也过于简略,更多的是对唱腔细节的抠字眼,这对于想找个轻松渠道了解音乐的读者来说,可能不太友好。我更期待的是那种能配上现代伴奏或者至少提供一个清晰的音频指导的版本,而不是这种偏向专业学习者的资料集。总体来说,它更像是一本面向有一定基础的沪剧爱好者的工具书,而不是给“轻松学”的门外汉准备的入门读物。

评分

坦白讲,我感觉这本书的定价与其实际提供的价值有些不成比例。108首唱段听起来很多,但很多段落都是非常短小的过门或引子,真正能让人反复品味、学习完整情感表达的段落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而且,全书的重点似乎完全放在了“唱词”和“工尺”上,对于沪剧艺术的精髓——那个独特的韵味和腔调的传承脉络,几乎没有文字上的阐述。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快速誊写的记录,而不是经过精心编辑、带有文化解读价值的出版物。如果能加入一些沪剧流派的简要介绍,或者对这些著名唱段的历史背景、在剧中起到的作用进行简短的旁注,那么即便是作为工具书,其文化附加值也会高出许多。目前的版本,给我的感觉是,只提供了“食谱的原料”,却少了烹饪的秘诀和食材的来历介绍。

评分

从曲目内容的广度来看,这《轻松学音乐 沪剧唱段108首》似乎更倾向于“经典回顾”而非“现代探索”。我理解沪剧的根基在于那些流传已久的老腔老调,但一个面向现代读者的音乐学习资料,理应在曲目选择上更具包容性。例如,近二三十年涌现出的优秀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中的精彩唱段,似乎被完全忽略了。难道学习沪剧就只能停留在“五十年前的辉煌”吗?我希望看到更多能反映时代精神、题材更新颖的作品选段,这样才能吸引更年轻的观众群体关注并投入学习。现在的曲目列表,对于一个希望学习一些更贴近生活、情感表达更现代化的沪剧学习者来说,吸引力实在有限,感觉就像在读一本过时的教科书,内容是正确的,但缺乏活力和新鲜感。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目的是想系统学习一下沪剧的起腔、收腔这些基础技巧,期待能找到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方法。然而,这本书的结构更像是一个曲目索引和简易谱本的混合体,缺少了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它直接把108首成品摆在了你面前,让你自己去琢磨。对于像我这种完全没有受过正规声乐训练的人来说,光有谱子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哪里是“擞”,哪里是“滑腔”,书上只是标注了符号,却没有配上声音的解释或者练习步骤指导。如果能加入一些基础的母题练习,比如针对不同板式的呼吸控制练习,或者专门针对沪剧的“小腔”和“花腔”的分解练习模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就能大大提升。现在这样,它更像是一个“背诵材料”,而不是一本“学习指南”。

评分

这份乐谱集,坦率地说,在装帧和排版上真的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偏薄,油墨的味道也比较重,放在书架上感觉有点廉价。更让我困扰的是,很多地方的记谱清晰度不够,尤其是那些需要快速换气的乐句,谱线之间的距离挤压得非常厉害,眼睛都要看花了。作为一本号称“108首”的唱段合集,内容量是挺扎实的,但如果不能保证清晰可读性,再多的曲目也是白搭。我尝试着跟着谱子哼唱了几段,发现很多关键的腔位指示和板式变化在书上体现得不够直观,很多都需要我去网上搜索老唱片来对照,这完全违背了我购买实体乐谱以便于携带和学习的初衷。如果能采用更优质的纸张,加宽行距,并用更现代的排版技术来处理这些传统唱段,体验感绝对会提升一个档次。

评分

评价同上。

评分

评价同上。

评分

评价同上。

评分

评价同上。

评分

评价同上。

评分

评价同上。

评分

评价同上。

评分

评价同上。

评分

评价同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