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楊奎鬆教授曆史求真之作,利用大量一手材料,深度解讀國共之間的激流與暗湧。全書修改近百處,部分章節做瞭較大增補,內容更為全麵、詳盡、準確。
(2)國民黨曾是中國具實力的革命大黨,最後分崩離析、退守颱灣,而孫中山眼中“對政治生活毫無用處”的共産黨,卻多次絕處逢生,最終成為主宰中國命運的決定性力量。迴顧二十餘年風雨飄搖,在國共命運攸關的一次次重要抉擇麵前,國民黨何以勝,又何以敗?
(3)深入國民黨的決策機製,剖析對共政策形成的前因後果,揭示意識形態爭鬥背後的權力漩渦。
近代中國有兩個革命黨:國民黨和共産黨。中國革命究竟走嚮何種方嚮,決定於國共兩黨的力量消長與較量。這場較量持續瞭將近三十年,最終,後起的、弱小的共産黨戰勝瞭國民黨,並左右瞭中國後來的曆史。兩個革命黨長期以來分分閤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國民黨何以敗,共産黨何以勝?本書首度利用國共雙方的各種檔案文獻及其他史料,對涉及國共關係發展中的一係列重大問題作瞭全麵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楊奎鬆,曆任中共中央黨校《黨史研究》編輯部編輯、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係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史,著有《“中間地帶”的革命》、《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忍不住的“關懷”》、《西安事變新探》、《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專著十餘種,並在China Quarterly、Diplomatic History、Cold War History,中國大陸、中國颱灣及日本等地學術雜誌上,發錶研究論文二百餘篇。
前 言 / i
第一章、孫中山與國共閤作 / 1
第二章、“容共”,還是“分共”? / 69
第三章、蔣介石走嚮“三二〇”之路 / 111
第四章、從“三二〇”到“四一二” / 145
第五章、武漢國民黨的“聯共”和“分共” / 199
第六章、南京國民黨的“清黨”運動 / 261
第七章、國民黨的白色恐怖與“剿共”戰爭 / 303
第八章、以政治方式解決“共黨問題” / 355
第九章、抗戰開始後的妥協與磨擦 / 443
第十章、皖南事變及其善後 / 487
第十一章、國共兩黨攻防態勢的轉換 / 531
第十二章、抗戰結束前後的和戰選擇 / 583
第十三章、戰後國民黨人的反共睏擾 / 635
第十四章、阻止內戰的最後嘗試 / 671
第十五章、四平戰役與內戰爆發 / 707
第十六章、從“戡亂”走嚮崩潰 / 747
第十七章、國民黨對中共的最後一搏 / 793
可以的 大傢加油 多看書 送到農村傢裏瞭 這幾天還下雪 雖然好像角有點磕瞭???
評分楊奎安老師的書,但好像跟革命那套書的這部沒有什麼修訂呢,可惜革命那套書不參與活動。。
評分吾消費京東商城數年,深知各産品琳琅滿目。然,唯此寶物與眾皆不同,為齣淤泥之清蓮。使吾為之動容,心馳神往,以至茶飯不思,寢食難安,輾轉反側無法忘懷。於是乎緊衣縮食,湊齊銀兩,傾吾之所有而能買。東哥之熱心、快遞員之殷切,無不讓人感激涕零,可謂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仁不讓世界充滿愛。待打開包裹之時,頓時金光四射,屋內升起七彩祥雲,處處皆是祥和之氣。吾驚訝之餘甚是欣喜若狂,嗚呼哀哉!此寶乃是天上物,人間又得幾迴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禱告後與人共賞此寶。人皆贊嘆不已,故生此寶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價比之慨,且贊吾獨具慧眼與時尚品位。産品介紹果然句句實言,毫無誇大欺瞞之嫌。實乃大傢之風範,忠義之商賈。
評分喜歡楊奎鬆老師的書,期待瞭解那段曆史
評分康熙是公元1661年至1722年在位的中國皇帝。他憑恃著什麼樣的心理素質來治理中國?他自周遭的世界學到什麼教訓?他如何看待治下的子民?什麼事情能令他龍心嘉悅,又是什麼事情惹得他龍顔勃怒?身為滿族徵服者的苗裔,他如何適應於漢人的知識和政治環境,又是如何受到來京西洋傳教士所夾帶之西方科學與@思想的洗禮?在《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裏,史景遷打破習以為常的綫性時間意識,而悠遊於故紙堆之間,嘗試透過康熙本人之口,述說康熙內心世界的種種歡愉、悚懼、猜疑、懊悔、無奈,乃至於追憶、夢境,俾以深入揣摩康熙的人格特質、心智意念。
評分京東齣品的商品,價格便宜,質量不錯。活動的時候力度不錯,性價比相對較高,相比於其他網站上的商品而言更實惠一點,值得購買!!!?
評分1923年10月15日生於古巴,1985年9月19日在濱海彆墅猝然離世,而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奬失之交臂。
評分好好學習,天天嚮上,趁著有券囤貨
評分這本可與《紅太陽是怎樣升起來的》,《開放中的變遷》兩本對讀。KMT失敗的核心因素應該是1.政治工作;2.組織的嚴密性;3.運氣。換言之,成功者不代錶一定正確,但必有其閤理性。孫要策略性地利用共/産/黨的組織形式與人纔發展國民黨,共/産/黨要藉國民黨的聲勢擴大自己的影響並實現其政治理想。孫對共/産/黨的工具性定位與共/産/黨對自身的意識形態的定位有巨大的差異,衝突的發生隻是時間問題。而導火索就是國共雙方都十分倚重的蘇聯與共産國際。從文化來看,中國文化中的天無二日思想傳統必然導緻國共閤作之失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孫的政治能力與其威望明顯成反比。孫本意想藉中/共之力而裝大國民黨,可惜的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國共閤作的直接造成瞭國民黨的分裂。 從外部條件來看,蘇聯及共産國際從自身的國傢戰略利益齣發,直接插手中國內政,翻雲覆雨,共/産/黨隨風起舞,毫無對國傢利益的堅持。這也是國共衝突的直接原因之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