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不懂整理術,你怎麼帶團隊
:35元
作者:小山升 著
齣版社:江西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2100908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內容提要
《不懂整理術,你怎麼帶團隊》一書,在經營之神小山升指導過的500傢企業中,100傢企業獲得“史上較多利潤”!所有企業連續13年“零破産”!其經營的武藏野公司兩次榮獲“日本經營質量奬”!且連續12年持續增收增益中!實踐整理術的19個行業的30傢公司都發生瞭天翻地覆的變化!
整理術的7大優點:
1.讓員工和社長的價值觀保持一緻
2.一眼便能看齣“哪些是必須做的工作”
3.這是中小公司發展壯大強有力的
4.讓徒勞無益的加班減少至零
5.讓女兼職員工、閤同員工成為團隊戰鬥力
6.大幅度減少庫存量和改善資金周轉 《不懂整理術,你怎麼帶團隊》一書,在經營之神小山升指導過的500傢企業中,100傢企業獲得“史上較多利潤”!所有企業連續13年“零破産”!其經營的武藏野公司兩次榮獲“日本經營質量奬”!且連續12年持續增收增益中!實踐整理術的19個行業的30傢公司都發生瞭天翻地覆的變化!
整理術的7大優點:
1.讓員工和社長的價值觀保持一緻
2.一眼便能看齣“哪些是必須做的工作”
3.這是中小公司發展壯大強有力的
4.讓徒勞無益的加班減少至零
5.讓女兼職員工、閤同員工成為團隊戰鬥力
6.大幅度減少庫存量和改善資金周轉
7.公司變得漂亮整潔,員工們快速成長
目錄
第1章 陷入低榖的公司短時間讓銷售額呈 V 字迴升
環境整理是公司經營中的擎天柱 / 002
韆年一遇的地震摧毀瞭所有庫存 / 003
靠環境整理,逆境中重獲新生 / 006
采取環境整理,創造史上銷售額 / 007
三天便將受災嚴重的公司恢復原狀 / 010
武藏野有 1/3 的乾部原先是飛車黨 / 013
讓員工們在掃除中爭 / 015
環境整理是改變公司的“其中一個方法” / 017
本章小結 : 為什麼陷入低榖的公司能快速扭轉乾坤 / 019
第2章 “物品”“信息”“想法”的整理整頓法
清晨掃除術是能讓武藏野變強的方法 / 022
“環境整理”和“掃除”有何不同 / 022
環境整理是一種“強製行為” / 023
“硬著頭皮乾”是普遍現象 / 026
讓員工變溫順的方法 / 026
兩次獲得“日本經營品質奬” / 027
“整理”= 捨棄物品、“整頓”= 使物品擺放整齊 / 028
整理,是一種決定“不做什麼”的“戰略” / 030
越是能捨棄的人,越能取得成果 / 031
在做什麼前,先決定不做什麼 / 033
不買不需要的物品,就不需要整理 / 035
隻要捨得扔,就能騰齣空間 / 036
捨棄“社長室”,能讓業績急劇上升 / 037
捨棄“公司名”,能提升公司利潤 / 039
捨棄非必需品,讓員工主動配閤 / 041
促使大傢定期捨棄物品的三大機製 / 042
整頓“物品”“信息”“想法” / 044
本章小結 :“掃除”與“環境整理”,有何不同 / 070
第3章 “清晨掃除活動”是強大的員工培訓法
想要掌控組織,環境整理是方法 / 074
環境整理是磨練感性思維的一大方法 / 076
培養“察覺力”的方法 / 077
環境整理的 7 大優點 / 079
批評員工時要對事不對人 / 083
我們應開展“形式”的教育 / 084
環境整理的精髓 / 085
服務應“統一化”的理由 / 087
提升兼職員工的戰鬥力的方法 / 089
為何在社長發錶“解雇宣言”後,大傢都淚流滿麵 / 091
讓員工嚮顧客大聲打招呼的簡單方法 / 093
銀行職員當場決定為我們融資兩億日元的原因 / 095
在姓氏後加上“桑”而得到的意外效果 / 096
為什麼當隻有社長學習時,愚蠢的員工就會增多 / 097
在員工培訓上花“1 億日元” / 098
讓員工與公司有一體感的好處 / 100
本章小結 : 環境整理的 8 大優點 / 102
第4章 讓討厭工作的員工充滿乾勁的方法
業績不佳的公司與業績不錯的公司的區彆 / 106
用“錢”激發乾勁,纔是正確的做法 / 107
讓“環境整理檢查”的分數與評價掛鈎 / 107
隻要開展環境整理工作,就一定會有人辭職 / 109
不要挽留說“我要辭職”的人 / 111
讓“掃除”變成“環境整理”的某個重大事件 / 113
社長的認真勁兒可以打動討厭工作的員工 / 115
打破平衡,可以喚起員工的乾勁 / 116
利用員工在意“彆人怎麼看自己”的心理 / 118
使“環境整理檢查”獲得成功的兩大要領 / 119
培養“99 分和 0 分都是‘×’”的意識 / 122
“環境整理檢查”是社長瞭解現場的機製 / 123
模仿就是“的創造” / 124
賺錢社長和賠錢社長的區彆 / 126
湊數的新員工也能大顯身手 / 128
武藏野的弱點 / 130
縮減考核項目個數,反而帶動瞭員工的乾勁 / 131
在我置身於“超尷尬的境地”時,項目得到瞭改善 / 134
捨棄現在,開拓未來 / 136
本章小結 : 讓討厭工作的員工充滿乾勁的方法 / 137
第5章 用事例來說話,清晨掃除術如何讓公司持續賺錢
01 Logix Service (宮城縣) 物流行業 / 140
地震後,銷售額提升 3 倍
02 關通 (大阪府)物流行業 / 144
連續 4 年以 130%的速度成長
03 小田島組 (岩手縣) 建築行業 / 148
5 年後,銷售額變為原先的 2.5 倍
04 後藤組 (山形縣) 建築行業 / 152
1 年內,將 3 億日元的虧損變為 3 億日元的盈餘
05 鬆尾 Motors (兵庫縣)汽車銷售行業 / 156
曾創下單個店鋪一個月銷售 300 輛的記錄
06 Big Motor (山口縣)汽車銷售行業 / 160
颱風過後,恢復營業僅花瞭 3 天時間
07 滋賀大發販賣 (滋賀縣) 汽車銷售行業 / 164
在連續兩次失敗後,獲得“日本經營品質奬”
08 橋本 (北海道) 飲食行業 / 167
在開展環境整理工作後,店長候選人接連不斷地齣現
09 圓部 (福島縣)飲食行業 / 170
讓消防署的檢查員都甚為驚訝的“衛生管理”的秘密
10 宮川商店 (東京都)飲食行業 / 174
通過開展環境整理工作,把店鋪變成一大旺店
11 Lovely Queen (岐阜縣)服裝製造銷售行業 / 178
通過設定“5S 日”,大幅度提升改善度
12 島袋 (衝繩縣)批發行業 / 182
從 12 億到 7 億,庫存減少 40% !銷售額增加 40%
13 M’S YOU (岡山縣)娛樂行業 / 186
銷售額連續 50 個月多於上年同期
14 Parlor Grand Advance (香川縣)娛樂行業 / 190
通過提升兼職員工的戰鬥力,讓銷售額增加 1.5 倍
15 本村裝訂 (埼玉縣)印刷行業 / 193
通過整頓環境,投訴減至三分之一
16 日昭工業 (東京都)製造行業 / 197
前去賠禮道歉,卻帶迴來一個價值 1 億的單子
17 東伸 (岐阜縣)製造行業 / 200
隻有改變自己,纔能滿足顧客的需求
18 山崎文榮堂 (東京都)行業 / 203
銷售額急速增加的秘密
19 名古屋眼鏡 (愛知縣)行業 / 207
通過開學習會,讓員工從“理解”變為“掌握”
20 廣島瓦斯高田販賣 (廣島縣)石油液化氣銷售行業 / 210
通過改變業務結構,讓公司獲得長遠發展
21 Toseki (東京都)石油液化氣銷售行業 / 213
在開展環境整理工作後,應屆生的離職率大幅度減少
22 NSKK 控股 (兵庫縣)通訊行業 / 216
通過設立“au 店鋪”,讓銷售額增加 9 倍
23 渡邊住研 ( 玉縣)不動産行業 / 220
通過建立 3 大改善機製,讓營業利潤提升 3 倍
24 福岡 Toyo (福岡縣)住宅建材 & 不動産行業 / 224
在開展環境整理工作後,成功閤並多傢企業
25 Sanbiru 社 (島根縣)清掃行業 / 228
在發揮女員工的力量後,被評為“日本受重視的公司”
26 阿波羅管財 (東京都)清掃行業 / 231
讓經常利潤呈 V 字迴升,僅花瞭 1 年時間
27 島商會 (福島縣)汽車迴收行業 / 235
在受災兩年後,取得史上銷售額
28 Ribias 社 (大阪府)理發美容行業 / 239
在開展“環境整理檢查”後,銷售額提升瞭 3 倍
29 Dr. Recella 社 (大阪府)美容行業 / 243
搖身一變,變為化妝品品牌
30 牧野祭典 (東京都)殯葬行業 / 247
全體一起整頓環境,可以培育團隊的連帶感
附 錄 環境整理工作的“基本 5 步” / 250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序言
暫無相關內容
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在堆積如山的工作任務和層齣不窮的瑣事中,為我指明瞭一條清晰的道路。我一直認為,所謂的“管理”,無非就是不斷地發布命令、檢查進度、解決突發狀況,然後陷入下一個循環。然而,這本書卻顛覆瞭我對團隊管理的固有認知。它沒有枯燥的理論堆砌,也沒有空泛的口號,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告訴我真正高效的團隊,不是靠“逼”齣來的,而是靠“引”齣來的。 一開始,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開瞭它,期待能找到一些能解決眼前燃眉之急的“招數”。但很快,我發現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此。它探討的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管理哲學,一種關於“整頓”的智慧。這裏的“整頓”並非簡單地打掃辦公室,而是從根本上優化工作流程,清除不必要的環節,讓團隊成員的精力能夠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我尤其被書中關於“信息可視”的理念所吸引,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團隊效率低下,並非能力問題,而是信息不對稱,溝通不暢。書中提供的具體方法,例如如何建立清晰的溝通渠道,如何讓工作進展一目瞭然,都具有極強的實踐指導意義。讀完後,我仿佛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帶團隊的方式,並嘗試著將書中的一些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耳目一新”的書,它帶來的啓發,遠超我最初的預期。我一直認為,管理就是一種藝術,需要大量的經驗和天賦。但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務實且充滿智慧的方式,將“整理”這一概念,提升到瞭企業經營和團隊管理的高度。我深有體會的是,很多時候,團隊之所以效率低下,並不是因為員工不努力,而是因為工作環境、信息傳遞、以及工作流程本身存在著大量的“雜亂”和“無效”。 書中對於“環境整理”的論述,讓我聯想到自己團隊中存在的各種“噪音”和“乾擾”。比如,會議效率低下、信息傳遞混亂、任務分配不明等等,這些都極大地消耗瞭團隊的精力。這本書提供瞭一套清晰的框架,指導我們如何從源頭上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創造一個更清晰、更聚焦的工作環境。它不是一味地強調“執行力”,而是強調“有效執行力”的養成。通過“整理”工作中的各種障礙,讓團隊成員能夠更輕鬆、更高效地完成任務。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擁有瞭一把“梳子”,可以把團隊中那些糾纏不清的綫團一點點梳理開,讓工作變得井井有條。
評分我一直覺得,自己的管理方式有些“野路子”,靠著一股子衝勁和經驗摸索著前進。但隨著團隊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的復雜化,這種方式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像一個救火隊員,疲於奔命,卻始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直到我讀瞭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原來問題並非齣在“人”身上,而是齣在“方法”上。書中對於“整理術”的闡釋,並不是指代那種收納整理的技巧,而是指代一種係統性的思維方式,一種如何化繁為簡,如何讓工作流程更順暢的哲學。 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流程再造”的討論。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沿襲下來的工作流程,可能已經不再適閤當前的環境,但因為習慣,我們卻不願意去改變。這本書鼓勵我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去審視每一個環節,去思考是否有更高效的替代方案。它不是教你如何“管”人,而是教你如何“理”事,如何讓整個團隊的運作像一颱精密的機器一樣,高效運轉。那些看似微小的改變,卻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率提升。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盲目摸索的“野路子”管理者,而是有瞭一套科學的方法論,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去提升團隊的整體效能。
評分這絕對是一本能夠帶來“蛻變”的書,它不僅僅是在講管理,更是在講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我之前帶團隊,總覺得是“人”的問題,是溝通問題,是激勵問題,但這本書卻將目光投嚮瞭更深層次的“係統”問題。它告訴我,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難以高效執行,不是因為我們能力不足,而是因為我們的工作“環境”太亂,我們的“流程”太卡。 書中關於“如何高效執行”的論述,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過去的一些管理誤區。我常常會下達一些模糊不清的任務,或者期望團隊成員能夠“心有靈犀一點通”。但這本書卻強調瞭“明確性”和“可視化”的重要性。它提供瞭一係列切實可行的工具和方法,幫助我們打破信息壁壘,優化工作流程,讓團隊成員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以及如何做得更好。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應付各種問題,而是能夠主動地去構建一個更健康、更高效的工作生態。它讓我意識到,管理不是靠“吼”,也不是靠“壓”,而是靠“理”,靠“清”,靠“順”。
評分我一直對日本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式抱有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它沒有停留在錶麵的“匠人精神”,而是深入到中小企業如何通過“整理”來重塑經營,如何提升執行力。我常常思考,為什麼一些看似普通的日本中小公司,卻能保持長久的生命力,並在細分市場中做到極緻。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解答瞭我的疑惑。 它講述的“整理術”,並非是那種錶麵功夫,而是貫穿於企業經營的每一個細節。從工作環境的整潔,到信息流程的清晰,再到團隊成員的協作方式,都體現瞭一種“精益求精”的思維。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標準化”和“可視化”的理念所打動。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難以高效執行,是因為缺乏清晰的標準和直觀的反饋。通過“整理”,我們可以讓工作流程更加標準化,讓成果更加可視化,從而大大提升團隊的執行力和整體效率。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看到瞭很多中小企業“起死迴生”的希望,也看到瞭提升團隊效率的有效途徑。
評分東西非常棒,很好的書,推薦
評分不錯的書,值的學習看看
評分不錯
評分不錯
評分媽媽說人醜多讀書,我覺得這個很不解
評分不錯的書,值的學習看看
評分媽媽說人醜多讀書,我覺得這個很不解
評分媽媽說人醜多讀書,我覺得這個很不解
評分東西非常棒,很好的書,推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