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酒搭配我*爱吃的?
什么是*重要的葡萄品种?
我要是不能分辨酒中的香气怎么办?
饮酒的*佳温度是多少?
酒脚能告诉我什么?
好酒需要橡木塞么?
储酒的*好方式是什么?
品鉴前晃杯有什么作用?
酒标上的术语是什么意思?
颜色能告诉我什么信息?
气候对酒质有什么影响?
我的酒杯应该倒多满?
香槟还是普罗塞克?
橡木桶陈酿如何影响酒质?
去书中找答案吧!
本书从zui基础的品酒方式到如何欣赏葡萄酒、判断葡萄酒、选择葡萄酒,以作者身为多年侍酒师的经验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向读者介绍这一过程,适合喜爱葡萄酒的初级消费者,也适合帮助有一定经验的爱好者梳理知识,去更好地认识葡萄酒。
侍酒师Marnie Old为葡萄酒世界带来一股清流,以其迷人而感性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葡萄酒世界。她为Philadelphia Daily New常年撰写葡萄酒专栏,同时也是滑雪胜地阿斯彭每年的经典美食与葡萄酒盛会(Food & Wine Classic)的主讲人之一。曾任纽约曼哈顿法国厨艺协会(French Culinary Institute)的葡萄酒总监,也是美国侍酒师协会教育部门主席。她的第1本著作《他要啤酒,她要葡萄酒》(He Said Beer, She Said Wine),也是由DK出版, 是与角鲨头手工精酿啤酒(Dogfsh Head Craft Brewery)创始人、啤酒届的传奇人物Sam Calagione共同撰写的一本寓教于乐的美食美酒搭配指南。Marnie还曾撰写过畅销书《葡萄酒的秘密》(Wine Secrets)和获奖电子图书《简化葡萄酒》(Wine Simplifed)
译者孙宵祎,资深葡萄酒记者,专栏作者。曾任《RVF葡萄酒评论》资深编辑。多年来拜访世界各地和中国的产区深入学习,担任各项国际国内葡萄酒赛事的评委(包括Vinitaly, Catad'or, China wine Challenge等),常年致力于葡萄酒文化传播和教育。
序言 8
前言 10
建立品酒技巧
引言 14
讨论和品鉴 17
葡萄酒行话和专业术语 18
像行家一样品酒 20
品酒单 22
如何观察葡萄酒 23
是品味还是闻香 26
如何品尝葡萄酒 28
品鉴:认识甜度和酸度 31
葡萄酒什么气息 32
品鉴:认识果味和橡木香气 35
葡萄酒什么口感 36
品鉴:认识酒体、单宁和气泡 39
评估葡萄酒的品质 40
浏览和购买 43
看包装 44
看数字来购买 46
怎么拼折扣 48
读懂新世界酒标 50
读懂老世界酒标 52
在餐厅点酒 54
倒酒和储酒 57
享用葡萄酒 58
了解你的酒杯 60
葡萄酒的温度 62
葡萄酒的陈酿 64
不同类型的葡萄酒
引言 68
观察葡萄酒的类型 71
葡萄酒类型 72
影响风味的三个因素 74
品鉴:认知不同类型的葡萄酒 76
为什么产区比品种更重要 78
成熟度:关键要素 80
预测成熟度 82
怎么划分品种特点 84
白葡萄酒的类型 89
以白葡萄酒风格划分 90
霞多丽的类型 92
品鉴:定义不同的霞多丽范围 93
探索轻酒体的白葡萄酒 94
探索中度酒体的白葡萄酒 96
探索重酒体的白葡萄酒 98
红葡萄酒的类型 101
以红葡萄酒风格划分 102
红葡萄酒风味的延伸 104
赤霞珠的类型 106
品鉴:定义赤霞珠的类型 107
探索轻酒体的红葡萄酒 108
探索中度酒体的红葡萄酒 110
探索重酒体的红葡萄酒 112
葡萄酒与美食的搭配 115
什么时候喝什么酒 116
主要食材的配酒 118
约定俗成的搭配技巧 120
特定的菜配特定的酒 122
食物与酒的化学反应 124
品鉴:认识葡萄酒与盐和糖的搭配 125
品鉴:认识味觉感官的变化 128
了解千变万化的葡萄酒酿造
引言 132
酿酒方式 135
葡萄发酵成葡萄酒 136
控制甜度 138
品鉴:认识处于不同发酵程度的酒 140
决定酒色和风格 142
在橡木桶中发酵或陈酿 144
品鉴:认识葡萄皮色和橡木桶 146
特定类型:强化酒 148
特定类型:起泡酒 150
葡萄种植的选择 153
位置,位置,位置 154
地理和气候 156
风土的影响 158
种植看数量还是质量? 160
品鉴:认识不同葡萄园的因素 162
文化的传承 165
老世界还是新世界? 166
欧洲葡萄酒历史 168
法国和优质葡萄酒的圣像 170
殖民地的葡萄酒酿造史 172
品鉴:分辨老世界与新世界的风格 174
探索葡萄品种和产区
引言 178
必须了解的葡萄品种 181
葡萄品种 182
霞多丽 184
长相思 186
雷司令 188
灰皮诺 190
麝香 192
赤霞珠 194
梅洛 196
黑皮诺 198
西拉/设拉子 200
歌海娜 202
其他优越品种 204
必知的葡萄酒产区 207
欧洲的葡萄酒产区 208
法国:勃艮第 210
法国:香槟 211
法国:波尔多 212
法国:卢瓦尔河谷 213
法国:罗讷河谷 214
法国:阿尔萨斯 215
意大利:托斯卡纳 216
意大利:皮埃蒙特 217
意大利:特威尼托 218
意大利:南部 219
西班牙 220
德国 222
奥地利 223
葡萄牙 224
希腊 225
欧洲之外的葡萄酒产区 226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228
美国:太平洋的西北海岸 230
加拿大 231
澳大利亚 232
新西兰 234
南非 235
智利 236
阿根廷 237
何时真正融会贯通 238
词汇表 242
索引 248
精彩书摘
让风味更丰富
吸收更多阳光的葡萄会变得更成熟,这会让酒在各个方面的感官都有一个加深。更甜的葡萄酿出来的酒相应会有更高的酒精度。这些酒入口口感更重同时风味也更浓郁。成熟的葡萄尝起来更浓郁也是因为它们拥有更多的风味物质,同时也因为酒精挥发量更快。
即使是在低温之下,这个量的酒精从酒中所能带出的香气和风味也可以像香水味道一样明显。较好的成熟度还能让红葡萄酒的颜色更深。
酒精度可以告诉你的
在干型葡萄酒中,几乎没有葡萄的糖分被保留下来,因此成熟度直接表现为酒精度,且这个度数必须在酒标上标明。从13.5%的数值上我们就可以对这款酒的味道基本预估出来。我
们知道高酒精度的酒入口感觉酒体会较重,同时也会从这个高成熟度预知它们酸度不会那么高,香气会比较集中,果味也较浓郁。低酒精度的酒则正相反:轻酒体、中等香气、更多植物香气。
酒精度所昭示的内容不仅如此。有的酒的因素可以完全人为控制,比如木桶的使用和起泡的程度,伴随着高成熟度或低成熟度,这二者的关系更要从美学的平衡度来分析。使用木桶的酒倾向于拥有高酒精度,而低酒精度的酒则有更大可能性是起泡酒。当然也有例外,但大部分处于13%~14%的酒无法跳脱这个规律,后者在你购买葡萄酒的时候就可以起到很大帮助,通过酒精度来预估酒的味道。
我一直觉得,葡萄酒的世界,其实就是对风土、历史、人文的一种浓缩和表达。每一个产区,每一种葡萄,都有着它独特的个性和故事。我有时会好奇,为什么法国的勃艮第会有如此多样化的黑皮诺,为什么意大利的基安蒂能够酿造出如此迷人的桑娇维塞?这些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位置,还有土壤、气候、酿酒师的理念,甚至是当地的历史文化。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这些,不仅仅是记住几个产区的名字,而是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理解为什么一款酒能够带有“矿物感”或者“烟熏味”,这些是如何被赋予到酒液中的。我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打开一扇门,看到葡萄酒背后更广阔的世界,去感受不同地区、不同风情的独特魅力,甚至能够通过一杯酒,去“旅行”,去品味远方的故事。
评分我之前对葡萄酒的认知,大概就停留在“红的”、“白的”以及“贵”和“便宜”几个非常模糊的界限上。偶尔也会和朋友小酌一杯,但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点菜单上看起来顺眼的,或者服务员推荐的。酒好不好喝,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当时的氛围和同伴的心情。总觉得葡萄酒的世界离我有点遥远,像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着太多我看不懂的术语和复杂的规矩。每次去酒类专卖店,看着琳琅满目的酒瓶,就像在看天书,大脑一片空白,只能祈祷自己不会选错。对于产区、葡萄品种、年份这些概念,更是只闻其名,不知其所以然。我甚至会纠结于小数点后几位的价格差异,却忽略了背后真正影响口感和价值的那些更根本的因素。每次喝完,都只是模糊地觉得“还可以”,却无法具体说出哪里好,哪里不好,更别提深入探讨了。这种“盲品”的状态,让我觉得有些遗憾,总觉得错过了很多品味生活的美妙之处。我渴望能够真正理解葡萄酒,不被那些专业术语吓倒,能够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并且能够和懂酒的朋友们进行更有意义的交流。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葡萄酒的印象就是“优雅”、“浪漫”的代名词,但这种优雅和浪漫,对我而言,更多地停留在表面。我常常在一些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看到主角们手持高脚杯,轻摇酒身,然后细细品味,那种画面感十足,让人心生向往。但当我真正拿起酒杯时,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是应该晃杯?晃多大力?闻香是不是要闭着眼睛?喝下去之后,舌头要怎么动?这些细节,都让我感到局促不安。我尝试过自己去观察,模仿,但总觉得不得其法。而且,当别人问我酒怎么样的时候,我总是只能挤出几个简单的词语,比如“好喝”、“不错”,显得非常苍白无力。我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品鉴技巧,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我品尝到的风味,理解酒体、酸度、单宁这些究竟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一款酒的整体感受。不仅仅是品酒,更是想通过品酒,去感受那种由内而外的优雅和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作为一个对美食充满好奇的人,我一直觉得葡萄酒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的搭配经验几乎为零。每次点菜,我都会在葡萄酒单前纠结半天,要么是选最贵的,要么是听服务员的,很少能真正找到与菜肴完美契合的那一款。我常常听到一些专业的搭配建议,比如“红酒配红肉,白酒配海鲜”,但有时候又觉得这句话过于简单粗暴,因为我遇到过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外。我渴望了解更多关于葡萄酒与食物搭配的学问,知道为什么某些酒会和某些菜肴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能够理解其中的原理,而不是仅仅依靠经验或者所谓的“规则”。我希望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如何根据酒的酒体、酸度、甜度、单宁以及食物的油脂、鲜味、酸度等因素来做出更合理的选择,让每一餐都成为一次难忘的美食与美酒的体验。
评分最近真的是被身边的朋友们“逼”着开始接触葡萄酒。他们经常聚会,话题总是围绕着各种酒,什么“勃艮第”、“波尔多”、“霞多丽”、“黑皮诺”之类的,听得我一头雾水。有时候他们还会拿出一些看起来很特别的酒,分享他们的品酒心得,那些描述,什么“带有紫罗兰的香气”、“口感如丝般柔滑”、“单宁强劲但收敛”等等,我听得只能点头如捣蒜,心里却想,我喝的明明就是那个酒啊,怎么就没有这些感受呢?是不是我鼻子不灵,舌头不灵?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明明是很享受的事情,却因为不懂而少了许多乐趣。我尝试过自己上网搜一些资料,但信息太杂乱了,一会儿说这个产区牛,一会儿说那个葡萄品种厉害,看得我头晕眼花,越看越糊涂,感觉他们说的那些“风味轮”之类的东西,对我来说完全是抽象的概念。我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能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了解葡萄酒,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品鉴体系,而不是零散地、碎片化地获取信息。
评分搞活动购的,满满的一本,找时间看下。
评分东西不错,快递小哥一如既往的给力
评分全彩色铜版纸印刷,图文并茂详细介绍,好书,送货也很快
评分送货很快 这是京东最大优点之一
评分介绍咖啡分类产地等,还行吧。
评分归纳得很好,看完能够掌握不少葡萄酒知识
评分半价不到,很喜欢,活动给力
评分相信京东,又快又便宜,家里大部分书都是京东买的
评分帮同事买的 她说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