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体育(第2版)/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公共基础类课程规划教材》紧紧围绕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努力解决学科知识的无限性与课程有限性之间存在的问题,突出结构合理性,结框框架有新意。
《大学体育(第2版)/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公共基础类课程规划教材》共分为十六章:体育概述;体育与生活;常见运动疾病的预防与处理;体育欣赏;篮球;健美操;乒乓球;足球;太极拳;羽毛球;花样跳绳;游泳;排球;形体健美;跆拳道;定向运动。
作者简介
周书磊,河南南阳人,汉族,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出生于1976年10月1日,自幼爱好文学,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发表论文10余篇。1999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7年10月获得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任职于福建信息工程学校。2002年9月任职于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2003年至今,担任闽南科技学院体育教研室(后改为大学体育部)主任。先后获得“三育人”、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练员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在学院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体育概述
第一节 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体育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第三节 高等学校体育的目标与任务
第四节 大学体育课程的实施方法
第二章 体育与生活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
第二节 个人卫生
第三节 运动处方
第三章 常见运动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第一节 常见非创伤性运动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第二节 常见运动性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第三节 常见的体育疗法
第四章 体育欣赏
第一节 体育欣赏的意义
第二节 体育美
第三节 体育运动的美
第四节 体育与艺术
第五节 体育欣赏的内容
第六节 体育欣赏的方法
第七节 对不同运动项目的欣赏0
第五章 篮球
第一节 篮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篮球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篮球的基本战术
第六章 健美操
第一节 健美操概述
第二节 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第三节 健美操的基本技术
第四节 健美操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标准
第七章 乒乓球
第一节 乒乓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乒乓球的基本战术
第四节 乒乓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第八章 足球
第一节 足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足球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足球的基本战术
第四节 足球体能训练
第五节 五人制足球比赛的主要规则
第九章 太极拳
第一节 太极拳概述
第二节 二十四式太极拳
第十章 羽毛球
第一节 羽毛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羽毛球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羽毛球的基本战术
第四节 羽毛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第十一章 花样跳绳
第一节 跳绳概述
第二节 全国花样跳绳等级动作
第三节 车轮跳
第四节 交互绳
第五节 跳绳裁判知识
第十二章 游泳
第一节 游泳的意义及益处
第二节 如何学习游泳
第三节 蛙泳
第四节 自由泳
第五节 游泳运动的主要规则
第六节 水上救护与安全常识
第十三章 排球
第一节 排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排球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排球的基本战术
第四节 排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第十四章 形体健美
第一节 健美运动概述
第二节 形体健美的标准
第三节 饮食与形体健美
第四节 形体健美的误区
第五节 女子健美锻炼方法
第六节 男子健美锻炼方法
第十五章 跆拳道
第一节 跆拳道概述
第二节 跆拳道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跆拳道比赛的主要规则
第四节 跆拳道的基本礼仪
第十六章 定向运动
第一节 定向运动概述
第二节 定向运动的基本内容与练习方法
第三节 定向运动的主要规则
第四节 定向运动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大学体育》(第二版)是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公共基础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所在。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达到学校体育目的、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主要途径,在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其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使学生“感受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逐步培养“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新时期体育思想,我们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确立我院“选修课”教学模式,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水平,并编写了本教材。
本教材由闽南科技学院大学体育部教师编写,周书磊任主编,赵江阳任副主编,张平平、卢玉梅、刘银蕊、李扬中、许晶晶、陈莉莉、颜三友、苏川、刘林建成、郑丽平、张国庆、戴飞练、刘小莉参与了编写。同时,本教材得到了闽南科技学院院长邱永渠、副院长吴勇的大力支持,邱永渠、吴勇审阅了全书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参考、借鉴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相关著作,对于引用的段落、文字尽可能一一列出,谨向各位专家、学者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水平,书中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使教材日臻完善。
《运动与健康: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石》 引言 步入大学殿堂,意味着人生开启了全新的篇章,伴随知识的汲取和视野的拓展,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智力层面,一个健康、活力、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个体,方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运动与健康: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石》一书,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为广大学子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实用的运动健康指导,帮助大家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强健的体魄,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为目标,力求将运动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引导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运动、热爱运动、掌握运动,最终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积极的生活习惯。我们深信,运动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更是塑造人格、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第一部分:运动的奥秘与科学 第一章:运动与健康的关系:科学认知是前提 本章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运动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将探讨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通过介绍运动如何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改善神经传导效率、调节激素分泌等,让读者深刻理解“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内涵。 同时,本章还将聚焦于运动在预防和康复慢性疾病方面的作用。例如,规律的运动如何有效降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以及对已患病人群的康复治疗所起到的积极辅助作用。此外,我们还将讨论运动对提升免疫力、延缓衰老、改善睡眠质量等方面的益处,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运动健康效益的全面、科学的认知。 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理解身体的语言 要科学地进行运动,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本章将深入浅出地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运动时能量的供给与消耗、肌肉收缩的原理、身体的适应性反应等。我们将讲解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区别及其对身体的影响,帮助读者理解不同运动方式的生理效应。 此外,本章还将介绍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等关键概念,并探讨如何根据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科学地确定合理的运动处方。理解这些基本生理学原理,将为读者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运动计划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章:运动生物力学入门:让动作更高效、更安全 运动并非简单地“动起来”,科学的动作方式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运动效果,同时有效避免运动损伤。本章将引导读者初步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人体运动的力学分析、关节的运动学特性、肌肉的生物力学功能等。 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解,讲解常见运动动作(如跑步、跳跃、投掷等)的正确发力方式、身体姿势和协调性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将能够辨别不良运动姿势,掌握更高效、更安全的运动技巧,从而提高运动表现,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第二部分:多样化的运动选择与实践 第四章:有氧运动:点燃活力,燃脂塑形 有氧运动是提升心肺功能、增强体能、控制体重的重要手段。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类常见有氧运动的特点、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从经典的跑步、游泳、骑行,到流行的健身操、舞蹈,再到户外徒步、登山等,我们将为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 本章将重点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有氧运动训练,包括热身与冷身的科学性、心率监测的意义、训练强度的选择、运动时长的安排等。同时,还将介绍如何根据个人目标(如减脂、增肌、提高耐力)来设计有氧运动计划,并提供一些在家即可进行的简易有氧运动方案。 第五章:力量训练:构建坚实的体魄,提升代谢水平 力量训练是构建强健肌肉、提高基础代谢、改善身体形态的关键。本章将系统介绍力量训练的原理、方法和常见训练器械的使用。我们将讲解不同肌肉群的训练方法,包括上肢、下肢、核心肌群的训练动作。 本章将重点介绍不同训练方式的优势,如自由重量训练(哑铃、杠铃)、器械训练以及自重训练。同时,还将强调力量训练中的动作规范、组数与次数的选择、训练频率的安排以及如何进行循序渐进的负荷增加。对于初学者,我们将提供详细的动作指导和安全提示,帮助他们安全有效地开始力量训练。 第六章:柔韧性与平衡性训练:灵活身体,预防损伤 良好的柔韧性和平衡性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运动项目表现的基础。本章将重点介绍拉伸运动、瑜伽、普拉提等训练方法,旨在提高身体的活动范围、改善肌肉的紧张度、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部位的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技术,介绍不同风格的瑜伽体式和普拉提练习。此外,本章还将介绍一些简单的平衡性训练方法,帮助读者提高身体的本体感觉和反应能力,从而有效预防跌倒和运动损伤。 第七章:专项运动技能与技巧:发掘运动潜能 除了基础的体能训练,掌握一到两项自己喜欢的专项运动技能,能极大地增加运动的乐趣和坚持度。本章将针对几种受大学生欢迎的专项运动,如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等,进行基础技能和战术的介绍。 我们将重点讲解各项运动的核心技术要领,包括基本站姿、持拍/持球动作、击球/射门/传球动作、步法移动等。同时,还将介绍一些基础的战术配合和比赛规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这些运动,并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和发展自己的运动特长。 第三部分:运动与身心健康 第八章:运动与心理健康:释放压力,拥抱积极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章将深入探讨运动如何帮助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提升自信心和自尊感。我们将介绍运动过程中大脑释放的内啡肽等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如何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 本章还将讨论如何通过规律的运动来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挑战等,以及运动在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方面的作用。我们将鼓励学生将运动作为一种积极的应对机制,培养健康的心态。 第九章:运动中的营养学:为身体提供能量和动力 “吃对”与“动好”同等重要。本章将聚焦于运动营养学,为读者提供科学的饮食建议,以支持其运动需求和整体健康。我们将讲解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在运动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能量供应、肌肉修复和身体功能的重要性。 本章还将提供不同运动类型(如耐力运动、力量训练)的能量需求估算和膳食安排建议。此外,还将讨论运动前后、运动过程中的水分补充和能量补充策略,以及如何识别和避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均衡、健康的饮食模式。 第十章:运动伤害的预防与处理:科学应对,安全第一 运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运动伤害,学会科学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至关重要。本章将详细介绍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中注意动作规范、运动后认真整理放松的重要性。我们将列举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如扭伤、拉伤、肌肉劳损等,并详细讲解其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同时,本章还将介绍运动伤害的初步处理原则,包括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我们将强调在出现运动伤害时,及时就医、听从专业人士建议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方法,帮助读者安全地恢复运动。 第十一章: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让运动成为习惯 运动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和训练,更是一种融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本章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养成持之以恒的运动习惯。我们将讨论制定短期和长期运动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克服惰性、保持运动积极性。 本章还将探讨如何平衡学习、社交和运动,以及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伙伴和运动社群,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和社交性。最终目标是帮助读者将运动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健康成为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结语 《运动与健康: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石》希望成为每一位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相信,通过科学的运动指导和积极的态度,大家不仅能收获健康的体魄,更能培养坚韧的意志、积极乐观的心态,为未来的辉煌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愿运动的光芒,点亮你们的大学时光,照耀你们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