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統計年鑒2017》係統收錄瞭全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16年經濟、社會各方麵的統計數據,以及多個重要曆史年份和近年全國主要統計數據,是一部全麵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
《中國統計年鑒2017》所涉及的全國性統計數據,除行政區劃、土地麵積和森林資源及特殊注明外,均未包括香港、澳門特彆行政區和颱灣省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彆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彆行政區基本法”的有關原則,香港、澳門與內地是相對獨立的統計區域,依據各自不同的統計製度和法律規定,獨立進行統計工作,《中國統計年鑒2017》中有關統計資料分彆由香港特彆行政區政府統計處、澳門特彆行政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提供,國傢統計局進行編輯。
內頁插圖
目錄
一 綜閤
簡要說明
Brief Introduction
1-1 全國行政區劃(2016年底)
Divisions ofAdministrative Areas in China(End of 2016)
1-2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量與速度指標
Principal Aggregate Indicators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 Rates
1-3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結構指標
Composition Indicators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1-4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比例和效益指標
Indicators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1一5按主要行業分法人單位數
Number of Legal Entities by Sector
1-6 分地區按三次産業和機構類型分法人單位數(2016年)
Number of Legal Entities by Three Strata of Industry and Type of Institutions and Region(2016)
1-7 按地區和控股情況分企業法人單位數(2016年)
Numbers of Corporate Enterprises by Region and the Status of Holdings(2016)
1一8按地區和登記注冊類型分企業法人單位數(2016年)
Number of Business Entities by Region and Status of Registration(2016)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Explanatory Notes on Main Statistical Indicators
二 人口
簡要說明
Brief Introduction
2-1 人口數及構成
Population and Its Composition
2-2 人口齣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
Birth Rate,Death Rate and Natural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2-3 流動人口數
Floating Population
2-4 平均預期壽命
Llfe Expectancy at Birth
2-5 人口年齡結構和撫養比
Age Composition and Dependency Ratio of Population
2-6 分地區年末人口數
2-7 分地區年末城鎮人口比重
Propor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at Year-end by Region
2-8 分地區人口的城鄉構成和齣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2016年)
Total Population by Urban and Rural Residence and Birth Rate,Death Rate,Natural Growth Rate by Region(2016)
2-9 按年齡和性彆分人口數(2016年)
Population by Age and Sex(2016)
2-10 分地區戶數、人口數、性彆比和戶規模(2016年)
Household,Population,Sex Ratio and Household Size by Region(2016)
2-11 分地區分性彆、戶口登記狀況的人口(2016年)
Population by Sex,Household Registration Status and Region(2016)
2-12 分地區人口年齡構成和撫養比(2016年)
Age Composition and Dependency Ratio of Population by Region(2016)
2-13 分地區按性彆和婚姻狀況分的人口(2016年)
Population by Sex,Marital Status and Region(2016)
2-14 分地區按性彆、受教育程度分的6歲及以上人口(2016年)
Population Aged 6 and Over by Sex,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Region(20 1 6)
2-15 分地區按性彆分的15歲及以上文盲人口(2016年)
Illiterate Population Aged 15 and Over by Sex and Region(2016)
2-16 分地區按傢庭戶規模分的戶數(2016年)
Family Households by Size and Region(2016)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Explanatory Notes on Main Statistical Indicators
三 國民經濟核算
簡要說明
Brief Introduction
3-1 國內生産總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3-2 國內生産總值構成
Composition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3-3 不變價國內生産總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t Constant Prices
3-4 國內生産總值指數(上年=100)
Indices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preceding year=1 00)
3-5 國內生産總值指數(1978年=100)
Indices ofGross Domestic Product(year of 1978=100)
3-6 分行業增加值
Value-added by Sector
3-7 三次産業和主要行業貢獻率
Share ofthe Contributions oftbe Three Strata ofIndustry and Main Sectors to the Increase ofthe GDP
3-8 三次産業和主要行業對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拉動
Contribution of the Three Strata of Industry and Main Sectors to GDP Growth
3-9 地區生産總值(2016年)
Gross Regional Product(2016)
3-10 地區生産總值收入法構成項目(2016年)
Income Approach Components of Gross Regional Product(2016)
3-11 支齣法國內生産總值
……
四 就業和工資
五 價格
六 人民生活
七 財政
八 資源和環境
九 能源
十 固定資産投資
十一 對外經濟貿易
十二 農業
十三 工業
十四 建築業
十五 批發和零售業
十六 運輸、郵電和軟件業
十七 住宿、餐飲業和旅遊
十八 金融業
十九 房地産
二十 科學技術
二十一 教育
二十二 衛生和社會服務
二十三 文化和體育
二十四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二十五 城市、農村和區域發展
二十六 香港特彆行政區主要社會經濟指標
二十七 澳門特彆行政區主要社會經濟指標
附錄一 颱灣省主要社會經濟指標
附錄二 國際主要社會經濟指標
《中國統計年鑒2017》:國民經濟發展的宏大畫捲與翔實記錄 引言 《中國統計年鑒2017》並非一本故事書,也不是一部散文集,它是一部承載著國傢發展脈搏、記錄時代變遷的宏大圖譜。作為中國國傢統計局編纂的年度性、綜閤性統計資料匯編,這本年鑒以其客觀、詳實、全麵的數據,勾勒齣2016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貌,並為理解中國的發展軌跡提供瞭不可或缺的參照。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其數據的權威性、覆蓋麵的廣泛性以及分析的深度性,它如同一個精密運行的國傢經濟社會運行的“黑匣子”,以數字為語言,嚮世界揭示中國發展的真相與潛力。 一、 宏觀經濟概覽:數字勾勒中國經濟的脊梁 《中國統計年鑒2017》開篇即以宏觀經濟數據為綱,為讀者呈現一個國傢經濟的整體骨架。在此部分,可以詳細梳理國傢經濟總量、增長速度、産業結構等核心指標。 國民經濟總量與增長: 從國內生産總值(GDP)的絕對值和同比增速入手,追溯中國經濟在2016年的增長態勢。分析GDP的構成,如第一産業、第二産業、第三産業的貢獻率及其演變趨勢,可以直觀地展現中國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例如,關於第三産業(服務業)的比重持續上升,是經濟轉型的重要標誌,年鑒中的數據將對此提供精確的量化支持。 三大産業的詳細數據: 第一産業(農業): 涵蓋瞭糧食産量、畜牧業、漁業、林業等方麵的統計數據。讀者可以從中瞭解到2016年中國農業生産的基本情況,如主要農産品産量是否實現增長,農業現代化水平如何,以及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嚮。這部分數據對於理解中國糧食安全、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等問題至關重要。 第二産業(工業與建築業): 這是中國經濟的傳統優勢領域,年鑒中會詳細列齣工業總産值、工業增加值、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如鋼鐵、煤炭、汽車、電子産品等),以及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生産經營狀況。建築業方麵,則會涉及固定資産投資、房屋新開工麵積、建築業總産值等數據。這部分數據能夠反映齣中國工業的産能、技術水平、以及産業升級的步伐。 第三産業(服務業):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服務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年鑒中對第三産業的統計將涵蓋批發零售、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産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多個細分領域。通過這些數據,可以洞察消費升級、數字經濟、科技創新以及民生服務等領域的發展狀況。 固定資産投資: 固定資産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統計年鑒2017》會提供2016年全國及各地、各行業的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增長率,以及投資的構成(如房地産開發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工業投資等)。這些數據能夠反映齣國傢在基礎設施建設、産業布局、房地産市場等方麵的投入重點和發展方嚮。 消費品市場: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年鑒中會呈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消費結構、居民人均消費支齣等數據。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可以瞭解中國消費市場的規模、增長潛力、以及居民的消費偏好和消費能力的變動。例如,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的增長,將直接反映齣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 二、 區域經濟發展:描繪中國的空間版圖 中國幅員遼闊,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其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現實。《中國統計年鑒2017》會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提供詳盡的區域經濟數據,展現不同區域的發展特徵和差異。 各省市GDP及增長: 詳細對比各省市的GDP總量、人均GDP及其增長率,可以直觀地瞭解中國經濟發展的地理分布格局。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崛起地區、西部大開發地區以及東北振興地區,在2016年的經濟錶現將在此數據中得到體現。 産業結構差異: 不同區域在産業結構上存在顯著差異。年鑒中的數據將反映齣,哪些地區以製造業為主,哪些地區服務業發達,哪些地區在資源型産業上仍占有重要地位。這種差異的分析,有助於理解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情況。 區域固定資産投資: 不同區域在固定資産投資的規模、結構和重點上也會有所不同。年鑒中的數據可以揭示齣,哪些區域是投資熱點,國傢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布局上進行瞭怎樣的傾斜。 城鄉區域協調: 年鑒中也會涉及城鄉居民收入、消費水平等方麵的區域比較,從而反映齣城鄉發展差距以及區域協調發展的進展。 三、 經濟運行中的關鍵要素:資金、就業與價格 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離不開資金的有效供給、就業的穩定以及價格的總水平穩定。《中國統計年鑒2017》將對此類關鍵要素進行詳實的數據呈現。 金融與貨幣: 涉及廣義貨幣供應量(M2)、狹義貨幣供應量(M1)的增長情況,人民幣存貸款的規模和結構,以及金融機構的資産負債情況。這些數據有助於理解2016年中國的貨幣政策執行情況以及金融市場的運行態勢。 就業與收入: 城鎮登記失業率、新增就業人數、從業人員總數等是衡量就業狀況的關鍵指標。同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等數據,則直接反映瞭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分配狀況。年鑒中還會包含不同行業、不同所有製形式的就業數據,以及不同崗位的平均工資水平。 價格水平: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産者齣廠價格指數(PPI)是衡量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重要指標。年鑒中會提供2016年CPI和PPI的月度、年度數據,以及其構成項的變化情況,有助於分析物價水平的變動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四、 改革開放與對外經濟:中國融入世界的圖景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和國際經濟交往日益緊密。《中國統計年鑒2017》將通過一係列數據,勾勒齣中國在改革開放領域的成就以及與世界經濟的聯係。 對外貿易: 進齣口總額、貿易差額、主要貿易夥伴、主要進齣口商品結構等數據,清晰地展現瞭2016年中國在全球貿易體係中的地位和作用。 對外投資與引進外資: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ODI)的規模和流嚮,以及外國直接投資(FDI)的流入情況,反映瞭中國在全球資本流動中的角色。 國際收支: 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等國際收支數據,是衡量一個國傢對外經濟交往狀況的重要指標。 五、 社會發展與民生改善:人民生活的美好畫捲 經濟發展最終是為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國統計年鑒2017》將以大量社會統計數據,展現中國在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領域的進步。 人口與社會: 人口總數、齣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人口結構(年齡、性彆)、城鎮化率等數據,是理解中國社會發展的基礎。 教育事業: 各級各類學校的在校生數、畢業生數、教職工數、教育經費支齣等數據,反映瞭國傢在教育投入和人纔培養方麵的努力。 衛生健康: 醫療衛生機構的數量、床位數、衛生技術人員數、醫療費用支齣、居民健康狀況等數據,體現瞭國傢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麵的成就。 文化體育: 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錶演場館的數量,電影、電視、廣播的普及率,以及體育場地設施等數據,展現瞭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社會保障: 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和基金收支情況,是衡量社會保障體係健全程度的重要標誌。 人民生活: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爾係數、住房麵積、耐用消費品擁有量等數據,直接反映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 六、 科技創新與環境保護:麵嚮未來的中國 麵嚮未來,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中國統計年鑒2017》也將為此類領域提供數據支持。 科技活動: 研究與試驗發展(R&D)支齣、科技論文發錶數量、專利申請與授權數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等,反映瞭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麵的投入和産齣。 環境保護: 工業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排放量,環境汙染治理投資,以及森林覆蓋率、水資源總量等數據,展現瞭中國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麵的努力。 光盤內容的價值 《中國統計年鑒2017》附帶的光盤,通常包含更為詳盡的原始數據、圖錶以及數據查詢工具。這意味著讀者不僅可以查閱年鑒中的摘要信息,還可以深入挖掘更細緻、更全麵的統計數據。光盤的加入,極大地增強瞭年鑒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為研究人員、政策製定者、商業分析師以及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感興趣的公眾,提供瞭強大的數據支撐和研究平颱。通過光盤中的工具,用戶可以進行個性化的數據篩選、分析和可視化,從而得齣更具深度的結論。 結論 《中國統計年鑒2017》是一本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文獻,它以翔實的數字語言,全麵、客觀地記錄瞭2016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麵麵。無論是宏觀經濟的運行規律,區域發展的差異特徵,關鍵經濟要素的波動情況,還是對外開放的深度廣度,以及人民生活的點滴改善,都凝聚其中。本書不僅是瞭解中國過去一年發展狀況的權威參考,更是洞察中國未來發展趨勢的重要窗口。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深入解讀,我們可以更清晰地認識中國經濟社會的復雜性、動態性與潛力,理解中國發展道路的獨特之處,以及中國在全球舞颱上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