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寡品

大國寡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光鬥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政治
  • 社會
  • 經濟
  • 中國
  • 改革
  • 轉型
  • 階層
  • 財富
  • 權力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28060
版次:1
商品編碼:12254941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2
字數:280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既適用於企業傢及中高層管理人員,同時適用於品牌與營銷專業人士,高等學校廣告、傳播、營銷專業師生,MBA、EMBA及研究人員,谘詢、傳播等各行業專業人士。
  海爾張瑞敏,格力董明珠,聯袂推薦
  中國經濟下半場的財富路徑
  一帶一路風口下中國的曆史機遇
  中國製造齣路何在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如何運營跨國電商
  如何建立海外品牌

內容簡介

  《大國寡品》就如何打造中國國傢品牌從"道、法、術"三個層麵做瞭詳細闡述。首先是國傢層麵的戰略規劃,其次是打造能在國際上拿得齣手的産業支撐,再次是國傢品牌符號企業和文化品牌的打造。國傢品牌的建立需要強大的文化輸齣,同時文化輸齣強勢品牌和産品是重要載體,文化輸齣的實際力量是強大的代錶性産業和代錶性企業。反全球化時代,既是國傢的戰略轉型期,也是中國製造轉嚮智能製造的轉型期,還是中國由製造立國嚮品牌立國的轉型期。突圍之路既需要中國製造和中國品牌布局、深耕,也需要國傢戰略指導。

作者簡介

  李光鬥,中國品牌第*人,中央電視颱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傢,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互聯網金融委員會首席顧問。

  李光鬥齣身於市場營銷第一綫,自1990年開始從事市場營銷和品牌策劃工作,先後擔任伊利集團、濛牛乳業、小肥羊、青島啤酒、廣日電梯、古越龍山、喜臨門、民生藥業、三元食品等全國數十傢著名企業的常年品牌戰略和營銷廣告顧問。李光鬥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曾任復旦大學研究生會副主席,代錶中國大學生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大專辯論會,戰勝中國颱灣大學隊榮獲冠軍。

  李光鬥的"插位"理論指導中國眾多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後來居上、*越競爭對手,榮獲中國策劃傑齣功勛奬;李光鬥具有國際化視野,緻力於推動中國品牌走嚮世界,被評為影響中國營銷進程的風雲人物;李光鬥創辦的華盛智業·李光鬥品牌營銷機構已成為中國品牌快速成長、提升營銷業績、推動企業上市的品牌孵化平颱;李光鬥關注新經濟,參與投資瞭全新的移動互聯網平颱公司;"李光鬥品牌商學院"在喜馬拉雅FM上成為*受歡迎的實戰MBA課程之一;"李光鬥觀察"是愛奇藝、優酷和騰訊等各大網站的人們財經節目;李光鬥所著暢銷書《拆牆:全網革命》詮釋如何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行業,榮獲中國本土經管圖書*佳原創奬;李光鬥的著作《分享經濟》與《社交眾籌》被譽為中國企業傢互聯網+轉型的必讀書;李光鬥在洛杉磯矩形的中美企業峰會上榮獲"中美文化交流品牌傳播大奬"。


精彩書評

  中國品牌如何實現質的飛躍?如何與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相匹配?李光鬥先生的新著《大國寡品》所倡導的品牌理念與海爾不謀而閤,對中國的製造業轉型升級和品牌崛起頗具啓發意義,值得深讀。

  ——張瑞敏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


  大國崛起需更多的世界級品牌,在一帶一路國傢戰略大背景下,李光鬥先生的著作《大國寡品》對於推動中國品牌如何走嚮世界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董明珠 格力電器董事長


目錄

第一章 中國製造到瞭最危險的時刻 / 001

第一節 國際産業轉移潮,"世界工廠"撤齣中國 / 002

第二節 人口紅利消失,新興國傢取代"中國製造" / 007

第三節 智能製造升級,中國製造受夾擊 / 011

第四節 美國製造業強勢迴歸,中國企業紛紛去美國開廠 / 014

第五節 特朗普上颱讓中國製造雪上加霜 / 017

第六節 特朗普新政能搞垮中國製造麼 / 020

第七節 特朗普開打稅務戰爭:美國減稅誰最擔心 / 022


第二章 中國製造現狀:大國寡品 / 025

第一節 大國寡品:中國模式的品牌缺陷 / 026

第二節 世界級品牌寡頭和大國崛起 / 028

第三節 品牌競爭力與國傢競爭力 / 032

第四節 如何從製造大國到品牌強國 / 036

第五節 為什麼中國成瞭一個"注水"社會 / 038

第六節 互害型社會如何自保 / 042


第三章 中國的品牌摺扣和文化摺扣 / 047

第一節 國傢品牌歧視 / 048

第二節 如何減少中國的文化摺扣和品牌摺扣 / 051

第三節 中國品牌地位和經濟地位的落差 / 055

第四節 國傢品牌是國傢競爭的製高點 / 059

第五節 中國應該有自己的國傢品牌發展戰略 / 062

第六節 "一帶一路"上中國品牌的掘金機會 / 064


第四章 德國製造黑曆史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 069

第一節 德國製造黑曆史: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 070

第二節 德國製造業崛起戰略 / 073

第三節 德國的工匠精神和品質文化 / 077

第四節 德國的職業教育體係:學徒製 / 081


第五章 韓國如何消除"國傢摺扣" / 087

第一節 從小國到強國 / 088

第二節 製造業、文化産業並駕齊驅 / 092

第三節 韓國政府發力破除"韓國摺扣" / 095


第六章 "魅力日本"的品牌之路 / 099

第一節 戰後日本的療傷之路 / 100

第二節 崛起之路:匠心製造,彎道超車 / 104

第三節 日本國傢文化戰略:"魅力日本" / 111


第七章 如何製定中國的國傢品牌戰略 / 117

第一節 製定係統的國傢品牌計劃 / 118

第二節 國傢品牌打造需要工匠精神和製度創新 / 123

第三節 用創意打造高溢價品牌 / 128

第四節 全員品牌意識:國傢名片、政府工程和"5·10 中國品牌日" / 133

第五節 打造國傢IP,經營國傢品牌資産 / 138


第八章 文化輸齣,為國傢品牌背書 / 145

第一節 品牌的文化基因 / 146

第二節 品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輸齣的渠道 / 151

第三節 世界級品牌助力國傢文化輸齣 / 155

第四節 美國文化輸齣的策源地--好萊塢 / 159

第五節 中國人怎麼把工匠精神弄丟的 / 163


第九章 跨國電商:如何把中國産品賣到全世界 / 169

第一節 品牌國際化第一步:市場調研 / 170

第二節 品牌之爭:"紅牛"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加多寶" / 173

第三節 用産品為國傢品牌代言 / 179

第四節 用跨國電商轉移中國過剩産能 / 184

第五節 跨國電商助力中國企業國際化彎道超車 / 187


第十章 中國製造如何建立海外品牌 / 191

第一節 欲賣産品,先取靚名 / 192

第二節 從特朗普商標事件看中國商標法的天然缺陷 / 197

第三節 如何注冊一個國際化商標 / 199

第四節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205

第五節 文化搭颱,産品唱戲 / 208

第六節 善用海外社交媒體和自媒體 / 213


第十一章 世界品牌煉成術 / 223

第一節 傳承百年的貴族品牌 / 225

第二節 海天盛筵和維多利亞秘密隔著幾條街 / 228

第三節 品牌獵人,那些不能踩的雷 / 232

第四節 沙特國王VS 美國總統:論國傢炫耀的正確姿勢 / 236


第十二章 産品改造,如何營銷"新中産" / 241

第一節 老乾媽如何走上神壇,成為美國奢侈品:全球頂級辣醬練成術 / 243

第二節 不傳之秘:如何把美白功能的珍珠粉賣給黑人兄弟 / 247

第三節 飛躍鞋,走世界 / 250

第四節 品牌如何營銷"新中産" / 252

第五節 社交媒體時代,如何成為大咖 / 257


第十三章 如何用海外電商渠道占領全球市場 / 261

第一節 海外電商平颱縱覽 / 263

第二節 如何利用電商平颱快速走齣跨國第一步 / 268

第三節 跨國金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 / 271


精彩書摘

中國製造業正在經曆著國際産業轉移潮、中國人口紅利消失、美國製造業迴歸、國際製造業升級等五個方麵的睏局。


本書就如何打造中國國傢品牌從"道、法、術"三個層麵做瞭詳細闡述。首先是國傢層麵的戰略規劃,其次是打造能在國際上拿得齣手的産業支撐,再次是國傢品牌符號企業和文化品牌的打造。國傢品牌的建立需要強大的文化輸齣,同時文化輸齣強勢品牌和産品是重要載體,文化輸齣的實際力量是強大的代錶性産業和代錶性企業。

反全球化時代,既是國傢的戰略轉型期,也是中國製造轉嚮智能製造的轉型期,還是中國由製造立國嚮品牌立國的轉型期。突圍之路既需要中國製造和中國品牌布局、深耕,也需要國傢戰略指導。


在新的世界製造業版圖中,正在形成三個強勁的智能製造區域集群--以中國、日本、韓國為主導的亞太集群,以美國為主導的北美集群,以德國為主導的歐洲集群。


品牌戰略可以為産品帶來高溢價,國傢品牌戰略則可以為一國製造帶來高溢價。


德國人的經濟學就追求兩點:一、生産過程的和諧與安全;二、高科技産品的實用性。這纔是企業生産的靈魂,而不是什麼利潤的最大化。


衡量一個國傢競爭力強弱,看它有多少世界性品牌;衡量一個地區競爭力強弱,看它有多少全國性品牌。


品牌打造需要工匠精神,品牌創新更需要異想天開。看看那些全球排名靠前的世界品牌,無不建立在工匠精神和異想天開之上。


品牌就是國傢軟實力的體現。品牌的實力決定瞭國傢的軟實力,品牌溢價的高低決定瞭國傢軟實力的強弱。


新經濟就是知識經濟,而創意經濟則是知識經濟的核心和動力。資本時代已經過去,創意時代已經來臨。


每一次創新都會帶動新商業模式的齣現,新商業模式的齣現會帶動新行業的發展,新行業的發展會促進國傢經濟的發展。


中國的高鐵、核電已經成為中國的兩張國傢名片,中國的國傢領導人齣訪總是不忘嚮各國推廣。除瞭這兩張名片,中國的第三張名片是什麼?


在國內的網友名片推薦中,得票率最高的國傢名片有:特高壓、中國水電、中國航天、中醫藥、中國文化、中國4G標準、智能手機、中國橋梁、隧道建設技術、超級計算機等。國外網友名片推薦得票率最高的國傢名片有:中國文化、中醫藥。


央視、國資委推動的國傢品牌打造計劃、中國品牌日的設立,錶明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國傢品牌的重要性。

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河南視察時提齣瞭三個轉變:中國製造嚮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嚮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産品嚮中國品牌轉變。

製造是一種被動的生産,而創造是一種主動的生産。主動創造的價值要遠遠大於被動製造的價值。速度是一種粗放式的發展,而質量是一種精細化的發展。品牌可以大大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益。


絕不是消滅競爭對手纔叫競爭,理性雙贏的競爭其實是一種"競閤"的關係,即在市場份額上通過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好的産品去競爭,而在促進行業良性發展上共同閤作。


在互聯網時代,廣告韆遍不如熟人推薦,有多少人知道你並不重要,有多少人說你好纔重要。與此同時,在互聯網時代廣告隻能解決讓更多人知道的問題,並不解決讓消費者購買的問題。衡量一個品牌價值的標準不再是知名度,而是口碑。如何讓産品獲得好評、獲得推薦纔是品牌營銷的關鍵。


互聯網時代做産品的思路是:如果不能獨占品類,就跨界融閤,開創新品類,解決消費的隱藏痛點和潛在需求。


前言/序言


反全球化時代,中國製造和中國品牌如何突圍
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些近年來著名的“黑天鵝事件”,某種意義上標誌著世界進入到反全球化時代。逆全球化浪潮,尋求獨善其身,謀求本國的穩定成為某些大國的戰略選擇。
中國經濟30 年的高速發展正是得益於經濟全球化。發達國傢將低端製造轉移到中國,讓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廉價資源成本對接到全球化浪潮。中國通過發展低端製造業,分享經濟全球化鏈條中低附加值、低溢價的部分。
中國經濟過去的超常規發展,是以人口規模、低環境資金成本取勝的。近年來這種“中國模式”的負麵反應顯現齣來,增長引擎減速、環境汙染、轉型睏局,讓中國進入到新的戰略轉型期。
在反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製造業正進入到“高不成,低不就”的發展睏境,即高端智能製造尚在學步,低端製造業轉移到成本更低的東南亞等新興國傢。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製造業國傢,中國在全球分工中是“體力勞動者”,而西方世界則扮演“腦力勞動者”。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國仍然處在“製造業大國和品牌小國”的尷尬地位。
中國製造業正在經曆著國際産業轉移潮、中國人口紅利消失、美國製造業迴歸、國際製造業升級等五個方麵的睏局。
第四次産業轉移來襲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全球共經曆瞭三次大規模的産業轉移。第一次産業轉移,美國將勞動密集、附加值低的産業轉移至日本和德國,日本和德國成為“第三個世界工廠”。隨後第二次産業轉移到來,日本和德國將鋼鐵、造船、化工業、汽車工業等嚮東亞地區轉移,成就瞭“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20 世紀90 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把沿海城市助推成新的價值窪地,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將玩具、紡織、服裝等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轉移到中國沿海城市,第三次産業轉移成就瞭中國。
伴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消失,資源、資本成本升高,中國已經不太具備比較競爭優勢。第四次産業轉移潮形成,“世界工廠”開始撤齣中國。一方麵是高端製造業嚮發達國傢迴遷,另一方麵是低端製造業從中國嚮成本更加低廉的東南亞、南亞、非洲國傢轉移。
發展紅利消失
中國為什麼能在短短30 年內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現平均兩位數的增長?是因為中國有三大紅利:第一個是人口紅利,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有豐沛的低廉勞動力供應。第二個是土地紅利,世界上很少有國傢像中國這樣,所有土地都屬於政府。第三個是齣口創匯政策的人民幣紅利。這三個紅利正在逐步消失。
智能製造施壓中國製造
世界工業製造業經曆瞭三個發展階段,即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為起點的機械化生産階段、以第二次工業革命為起點的電氣化生産階段,和以第三次工業革命為起點的數字化生産階段。而今世界工業製造業再次迎來新的轉型升級期,因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日臻成熟,數字化生産即將被智能製造所取代,高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智能製造成為發展的新製高點。中國製造業起步晚、基礎弱,傳統低端製造業轉型為智能製造的壓力很大、任務很艱巨。
高成本壓死中國製造
製造業利潤比刀片還薄,同時中國製造業的生産要素成本已高於美國。以網上流傳的製造業普遍需要耗費的生産要素成本來對比中美兩國的製造業投資性價比:土地成本中國是美國的9 倍,而且美國是永久産權。物流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 倍,與物流成本緊密相關的油價中國是美國的2 倍,除此之外中國還需額外支付路橋費。銀行藉貸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4 倍。中國企業用電價格居高不下,電力和天然氣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 倍以上。蒸汽成本中國是美國的1.1 倍,配件成本是美國的3.2 倍。中國企業稅收成本非常高,特朗普上颱後將大幅度降稅,美國的低稅收或將進一步加大。摺舊成本中國是美國的1.7 倍,居高不下的地價緻使中國的廠房建設成本是美國的4倍。由此諸多生産要素綜閤來看,中國已經不太適閤製造業生存。
特朗普讓中國製造雪上加霜
特朗普上颱伊始就提齣“雇美國人,買美國貨”(Buy American and hire American),一切以“美國優先”,一反美國長久以來的“世界的美國”戰略,反對全球化。特朗普新政將讓中國製造業遭受重挫,美國將不再積極參與全球事務,把主要精力用於本國經濟發展和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製造業的迴歸上。這將讓中美之間的格局發生徹底變化。
中國製造的“品牌摺扣”和“文化摺扣”
“文化摺扣”是加拿大學者考林?霍斯金斯在《全球性電視和電影》一書中提齣的概念,是指在國際文化貿易中,文化産品(如電視劇、電影)會因為其蘊含的文化元素不被其他民族觀眾認同或理解,而帶來産品價值的減低。中國正遭受“品牌摺扣”和“文化摺扣”之睏,而難以走嚮世界。
中國製造雖名揚海外,但卻被貼上廉價、低質、山寨標簽。為區隔“中國製造”提高身價,歐盟甚至注冊“非中國製造”商標。中國製造在全球市場飽受歧視,中國品牌的國際地位低人一等。“中國製造”以廉價取勝,同樣的産品貼上“中國製造”標簽就等於接受“賤賣”的命運。
“大國寡品”正是對中國製造業現狀形象的概括:中國製造有數量沒質量、有商標沒品牌,與國際大牌“同質不同價”,同樣的産品打上“中國製造”價格就要往下拉,中國製造承受著巨大的“品牌摺扣”和“文化摺扣”。
中國製造和中國品牌如何突圍
縱觀世界大國的崛起規律,無一例外是從製造大國走嚮品牌大國。品牌競爭力是一個國傢競爭力的關鍵,中國製造業的崛起不僅需要産業本身的升級,更需要有係統的國傢品牌戰略和執行策略。
中國製造業的尷尬現狀正是德國、日本、韓國幾個品牌大國同樣經曆過的。
德國製造曾經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曾經的德國産品在英國受到歧視。德國製定瞭係統的製造業和國傢品牌崛起計劃,在德國倡導工程師文化、學徒製、品質文化,逐漸打造起“可靠的德國製造”這個國傢品牌,完成戰後經濟崛起。同樣日本和韓國也經曆瞭這樣一個從低端製造到品牌大國的過程,總結這些案例對中國的製造業轉型升級和品牌崛起頗具啓發意義。
中國國傢品牌建設,政府在行動
近年來,中國政府在製造業轉型升級和國傢品牌打造上屢齣新招,彰顯改變大國寡品現象的決心。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是中國融入世界經濟、推動中國製造走齣去的重要舉措。2014 年至2016 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綫國傢貿易總額超過3 萬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綫國傢投資已超過500 億美元。一帶一路戰略將成為中國品牌和文化輸齣的重要窗口,引導中國製造業從“産品齣口”升級為“品牌齣口”。企業應該抓住這一風口,謀求品質化發展。
此外,中國還成立瞭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通過建立中國品牌建設聯席會議製度,凝聚各方力量,打造品牌建設工作平颱。2016 年9 月,中國中央電視颱發布瞭“國傢品牌計劃”,藉助國傢媒體平颱,對有中國地域特色的産品進行相關推廣,旨在用國傢平颱成就國傢品牌。5月10 日這一天被中國國務院設立為“中國品牌日”。“中國品牌日”的設立是國傢基於消費升級時代,助力自主品牌,樹立消費信心,發揮品牌影響力,擴大自主品牌産品消費的一盤大棋。這一係列舉措預示著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本書就如何打造中國國傢品牌從“道、法、術”三個層麵做瞭詳細闡述。首先是國傢層麵的戰略規劃,其次是打造能在國際上拿得齣手的産業支撐,再次是國傢品牌符號企業和文化品牌的打造。國傢品牌的建立需要強大的文化輸齣,同時文化輸齣強勢品牌和産品是重要載體,文化輸齣的實際力量是強大的代錶性産業和代錶性企業。
反全球化時代,既是國傢的戰略轉型期,也是中國製造轉嚮智能製造的轉型期,還是中國由製造立國嚮品牌立國的轉型期。突圍之路既需要中國製造和中國品牌布局、深耕,也需要國傢戰略指導。
《時代潮湧》 序言 翻開曆史的畫捲,總有一些時代,如奔騰的江河,裹挾著磅礴的力量,席捲而來,改變著河流的流嚮,重塑著兩岸的風景。這些時代,往往充滿瞭變革的陣痛,也孕育著無限的可能。它們是無數個體命運交織的宏大敘事,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碰撞激蕩的壯麗史詩。《時代潮湧》便是試圖捕捉和記錄這樣一個時代的迴聲,它不是對某個宏大概念的抽象描摹,而是深入肌理,觸及每一個鮮活生命在時代浪潮中的掙紮、選擇與成長。 第一章:破曉之光 當東方既白,第一縷曙光穿透薄霧,籠罩著沉睡的大地。這是一個充滿期待的黎明,也是一個變革的開端。在那個年代,舊的秩序如同殘破的燈塔,搖搖欲墜,新的力量則在積蓄,如同暗流湧動。故事從一個小鎮的邊緣人物說起。他叫李明,一個普通的青年,懷揣著改變命運的樸素願望。他目睹瞭傢鄉的凋敝,也感受到瞭社會變革的脈動。他看到瞭老一輩人的保守與固執,也聽到瞭年輕人對新知識、新思想的渴望。 李明並不是天生的英雄,他隻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他的生活被貧睏與迷茫籠罩。然而,時代的光芒,如同野草的根須,總能找到最微小的縫隙,頑強地生長。他開始閱讀那些被禁錮的書籍,接觸那些來自遠方的思潮。知識如同甘霖,滋潤著他乾涸的心靈,也點燃瞭他內心深處的火種。他開始思考,開始質疑,開始渴望參與到時代的洪流中去。 小鎮的故事,隻是時代洪流中的一個縮影。在遙遠的城市,在廣袤的鄉村,在每一個角落,都有著無數個李明,他們或主動,或被動,都被捲入瞭時代的漩渦。有的人在變革中找到瞭機遇,一飛衝天;有的人則在舊事物的挽留下,倍感掙紮。 第二章:風起雲湧 隨著時代的腳步加快,變革的力量變得更加迅猛,更加不可阻擋。社會結構開始重塑,經濟體製經曆轉型,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階段,李明的人生也迎來瞭轉摺。他離開瞭小鎮,來到瞭大城市。 城市,是時代的發動機,是夢想的孵化器,也是現實的煉金石。在這裏,他遇到瞭形形色色的人。有懷揣遠大理想的知識分子,他們用筆杆子敲擊著時代的鍾鼓;有精明強乾的商人,他們捕捉著時代的脈搏,在利益的汪洋中搏擊;還有那些默默無聞的勞動者,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支撐起時代的輪廓。 李明在一個小小的工廠找到瞭工作。這裏的環境遠比他想象的要艱苦,機器的轟鳴聲,工友們的汗水,構成瞭他生活的底色。然而,他並沒有因此氣餒。他看到瞭工廠裏蘊藏的巨大潛力,也看到瞭其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和管理弊端。他開始主動學習,嚮技術工人請教,閱讀關於管理的書籍。他相信,在這個充滿活力的時代,隻要肯付齣努力,總會有所成就。 時代的故事,不僅僅是個人的奮鬥。在這個章節,我們深入探討瞭社會各階層在變革中的生存狀態。那些曾經的權貴,如何在新時代中尋找自己的定位?那些曾經的底層民眾,又如何抓住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描繪瞭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經濟的萌芽,以及它如何撬動舊的利益格局。人們在追求物質富足的同時,也麵臨著新的道德睏境和價值選擇。 第三章:浪潮之巔 時代的車輪滾滾嚮前,進入瞭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多元的時期。經濟發展取得瞭舉世矚目的成就,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信息傳播的速度之快,超乎想象。這個時代,充滿瞭機遇,也充滿瞭挑戰。 李明在工廠裏脫穎而齣,他憑藉著自己的聰明纔智和不懈努力,一步步走上瞭管理崗位。他看到瞭傳統産業在時代浪潮中的挑戰,也看到瞭新興産業的勃勃生機。他開始思考如何將先進的管理理念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閤,如何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他積極參與到技術革新和管理創新中,引進新的設備,優化生産流程,提升産品質量。他看到瞭信息技術對傳統行業的顛覆性影響,也看到瞭互聯網帶來的無限可能。他開始學習新的技能,擁抱新的工具。 在這個章節,我們將目光投嚮瞭中國經濟騰飛的宏大敘事。從沿海的崛起,到內陸的開發,從製造業的強盛,到高科技産業的興起,我們展現瞭一個國傢如何在一個相對短暫的時間裏,實現瞭經濟奇跡。但同時,我們也深入探討瞭這種高速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環境汙染、貧富差距、文化衝擊等等。 我們描繪瞭知識分子群體在時代變遷中的角色扮演,他們如何引領思潮,如何為國傢發展貢獻智慧;我們描繪瞭普通人在時代的洪流中,如何安身立命,如何追逐自己的夢想。 第四章:潮水迴聲 當時代的浪潮達到頂峰,隨之而來的,是更深層次的反思和調整。快速的物質發展,帶來瞭深刻的社會變革,也引發瞭對人生價值、社會公平、文化傳承的思考。 李明的事業取得瞭成功,但他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他開始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關注環境保護,關注員工的福祉。他深知,一個真正偉大的企業,不僅僅是追求利潤,更要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 他開始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年輕人,鼓勵他們積極學習,勇於創新,做一個有擔當的時代公民。他希望,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那些在他身上看到希望的人,都能在時代的潮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彼岸。 本章將聚焦於時代帶來的深刻反思。在經濟高速發展之後,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被物質洪流掩蓋的價值。我們探討瞭文化自信的建立,傳統文化的復興,以及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自身的獨特性。 我們描繪瞭年輕一代在時代變遷中的迷茫與探索,他們如何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構建自己的價值體係。我們探討瞭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以及如何讓發展的成果惠及每一個人。 結語 《時代潮湧》試圖勾勒齣一幅時代的群像,它不迴避時代的陣痛,也歌頌時代的輝煌。它相信,每一個個體,無論渺小還是偉大,都在時代的洪流中留下瞭自己的印記。他們的故事,匯聚成時代的迴聲,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 這本書,是獻給所有曾經經曆過、正在經曆著,以及即將經曆這個偉大時代的每一個中國人。願我們都能在時代的潮水中,乘風破浪,最終抵達屬於自己的那片寜靜的海。

用戶評價

評分

一看到《大國寡品》這本書,我腦海中便湧現齣許多不確定但充滿想象的畫麵。我並不瞭解它的具體內容,但這個名字本身就極具故事性。它是否在講述一個古老文明在現代世界中的掙紮與蛻變?“大國”代錶著其曾經的輝煌,亦或是當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而“寡品”則可能暗示著在時代浪潮的衝擊下,某些傳統的美德、精湛的技藝、或是淳樸的人性,正在逐漸流失,變得稀少而珍貴。我猜測,這本書可能以一種宏大的視角,審視一個民族如何在追求經濟騰飛和國際地位的同時,是否也在付齣某種代價,失去瞭自身獨特的文化根基,或是人與人之間曾經的溫情脈脈。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種獨特的閱讀體驗,讓我看到曆史的厚重與現實的復雜交織,更重要的是,它能否引發我對於“何為真正的繁榮”和“我們應該如何守護自己文明的本真”的深刻思考。這是一種隱隱的擔憂,也是一種對未知探索的渴望。

評分

《大國寡品》的書名,像一把鑰匙,開啓瞭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我尚不清楚這本書描繪的具體內容,但它所蘊含的深意,足以讓我駐足。它似乎在訴說著一個民族或國傢,在走嚮強大的過程中,所經曆的種種復雜情境。我設想,“大國”的崛起,必然伴隨著巨大的成就和全球性的影響力,但“寡品”二字,卻又像是在這耀眼的光芒下,投下瞭一抹難以忽視的陰影。它是否在暗示,在物質追求日益膨脹的當下,某些曾經根植於人心的品德、文化傳承、甚至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尊重與關懷,正在悄然消逝,變得稀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深刻而又不失溫度的方式,描繪齣這種宏大敘事下的個體命運,以及時代變遷中人們價值觀的碰撞與重塑。它不應該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應該是一種哲學的叩問,引發我們對“何為真正的強大”和“在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保持自身的精神內核”的深層思考。

評分

《大國寡品》這個書名,像一句欲語還休的嘆息,又像一聲振聾發聵的警鍾。我完全不知道它具體講瞭什麼,但它給我帶來的衝擊,卻是不容忽視的。我總覺得,當一個國傢擁有瞭強大的力量,足以影響世界格局時,人們往往會更加關注其硬實力的增長,而忽視瞭那些看不見摸不著,卻支撐起一個民族靈魂的東西。或許,這本書就是在探討這種“得”與“失”,在物質文明蓬勃發展的時代,我們是否以犧牲瞭某種更加寶貴、更加深刻的精神財富為代價?我猜測,書中可能穿插著無數個鮮活的個體故事,他們或許是那個時代的弄潮兒,也可能是被時代洪流裹挾的普通人,他們的命運悲喜,摺射齣整個時代的變遷和價值取嚮的轉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一種超越時空的力量,它能夠引發我對“何為真正的大國”的深刻反思,以及對“寡品”所代錶的那些值得我們永遠珍視的東西的重新審視。它不應該僅僅是一本曆史的陳述,更應該是一本思想的啓迪。

評分

捧起《大國寡品》這本書,我第一時間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略顯復古的書頁質感所打動。我不太瞭解這本書的內容,但單憑書名,我腦海中便勾勒齣瞭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它或許是在講述一個國傢如何從積貧積弱走嚮世界舞颱中央,這個過程中必然充滿瞭艱辛與挑戰,有奮鬥者的熱血,也有犧牲者的悲歌。而“寡品”二字,則像是在這輝煌背後投下瞭一抹陰影,它可能象徵著在追求物質至上的過程中,那些曾經支撐起民族精神的道德、文化、藝術,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純粹的情感,正在逐漸淡薄,變得稀少。我設想著,作者是否會用犀利的筆觸,揭示齣在繁榮的錶象之下,隱藏著的社會問題、價值觀的衝突,以及個體在時代洪流中迷失方嚮的無奈。這是一種令人心痛的思考,也是一種迫切的追問。我渴望從這本書中,看到曆史的經驗教訓,領悟到在追求“大國”的道路上,究竟該如何守護那些“寡品”,如何在物質與精神之間找到平衡,不讓文明的火炬在前進的道路上熄滅。

評分

這本《大國寡品》的書名,初初讀來,總會讓人心中泛起一絲復雜的情緒。它似乎預示著某種宏大的敘事,又帶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失落。我在書店裏偶然瞥見它,被這個極具張力的名字所吸引,雖然我並不知道它具體講述瞭什麼故事,但它喚起瞭我對於“大國”背後所承載的意義,以及“寡品”所暗示的某種缺失的深刻思考。我想象著,它或許會描繪一個民族在崛起過程中的輝煌與陣痛,在追求繁榮昌盛的同時,是否又在某些方麵,悄悄地丟棄瞭某些珍貴的東西?是物質上的豐盈與精神上的貧瘠之間的對比?還是曆史洪流中,個體命運被裹挾,卻依舊努力尋找自身價值的掙紮?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讓我看到曆史的厚重,感受到時代的脈搏,更重要的是,它能否引發我對自己所處時代和自身價值的反思。或許,它會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時代的光輝,也揭示齣我們集體潛意識中的某種不安。這種未知,反而更讓我心生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評分

十五分鍾讀完此書,適閤外國人瞭解內地

評分

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嗬,支持下

評分

不錯!!!!!!

評分

非常喜歡

評分

看著挺好的。還沒仔細閱讀 外觀看起來不錯

評分

這個東西嗎其實質量還是不錯的吧!

評分

這個東西嗎其實質量還是不錯的吧!

評分

這本書寫的很一般

評分

媽媽從小就教育我,人長得醜一定要多讀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