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郭维琴心脑血管健康书 中老年人 中医养生保健参考书籍 心脑血管疾病书 三高血压书籍

正版 郭维琴心脑血管健康书 中老年人 中医养生保健参考书籍 心脑血管疾病书 三高血压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心脑血管健康
  • 中医养生
  • 中老年保健
  • 三高
  • 高血压
  • 心脏病
  • 中风预防
  • 健康书籍
  • 郭维琴
  • 养生保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新脚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97920
商品编码:26775210269
丛书名: 郭维琴心脑血管健康书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 名:郭维琴心脑血管健康书

作者:郭维琴 著

ISBN :9787550297920

出 版 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03-01

印刷时间:2017-03-01

字 数:175000字

页 数:272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g

定 价:45元

内容简介

心脑血管病是冠心病和脑卒中(俗称中风)的总称。心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快,危险系数高,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遗症,还容易引起猝死。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在于它的潜隐性,在发病的早期阶段,人们不易感知到它,因而普遍存在因忽视而耽误诊疗的情况。可怕的是,一旦感知到它,病情就已经比较严重了,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人们普遍的印象是,心脑血管病是到老年才会发生的,实际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心脑血管病,或者有一个甚至多个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这是人们对此病认知不足、预防不力造成的后果。

心脑血管病不易 ,却易于预防。问题是你如果对它没有充分的认知,就不可能做到有效的预防。对心脑血管病的认识多一分,得病的可能性就少一分;即便是已经得了心脑血管病,对它的认知多一分,战胜它的信心也会多一分。

本书全面介绍了心脑血管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及其五大危险因素(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的预防、 、家庭康复及家庭护理的知识,希望对您和您的家人有所帮助。

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请及早开始心脑血管养护知识的学习吧。早一天开始,早一天受益。

作者简介

郭维琴,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名老中医。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床博士后导师,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研究所所长,兼任**届卫生部进口天然药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第七届药典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等职。

1940年生,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郭士魁(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学习。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1979年在阜外医院进修,1987—1988年到日本研修、讲学。受过现代医学之严格训练,对内科心血管病及内科疑难杂症有独到见解,尤其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先后主持部局级以上课题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部局级以上课题3项,获部、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奖4项。主编与参编著作7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自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建立“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郭维琴工作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郭维琴名医工作室”。

目录

目录

第1章 认识心脑血管疾病,早防早治保健康/001

1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002

2养心护脑,重点都在血管上/005

3一手预防,一手 ,心脑血管疾病不再来/010

4哪些习惯不利于血管健康/017

第二章你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患者吗/021

1心脑血管疾病的两大类型:冠心病和脑卒中/022

2谨防血管老化,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开始/028

3心脑血管疾病的十大预兆,你清楚吗/032

4哪些人更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037

第三章70%的高血压患者易得心脑血管疾病,怎么办/043

1血压多少算是高血压(含高血压分级标准)/044

2如何正确测量血压/049

3高血压跟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关系(含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分级标准)/053

4如何预防高血压/057

5高血压的 和用药/064

6高血压家庭康复中要注意的问题/071

第四章肥胖容易造成心力衰竭,真的吗/077

1你的体重算是肥胖吗(含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肥胖分级标准)/078

2腰围超标怎么办(含标准腰围计算公式)/082

3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关系/086

4肥胖是如何发生的/092

5怎样科学控制体重/097

6减肥药物与减肥手术/102

第五章血脂异常影响心脑供血,不得不防/107

1什么是高脂血症/108

2认清“血脂四项”/112

3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是什么/116

4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关系/120

5高脂血症可以预防吗/123

6饮食干预、药物调养,轻松诊治高脂血症/128

7高脂血症家庭康复中要注意的问题/134

第六章糖尿病容易引起脑血栓,要小心啊/139

1为什么会得糖尿病/140

2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关系/144

3糖尿病的检查、 和用药/148

4糖尿病家庭康复中要注意的问题/155

第七章 越早戒烟,离心脑血管疾病越远/159

1吸烟对血管的五大危害,你了解吗/160

2为什么吸烟极易引发冠心病/163

3吸烟使脑梗死风险翻倍/168

4吸烟危及心脑、骨骼、生育等各方面健康/171

5七大方法科学戒烟,让你不再做“烟鬼”/174

第八章得了冠心病怎么办/177

1冠心病的七大预警信号/178

2冠心病猝死的急救方法——心肺复苏法/182

3五项检查帮你确诊冠心病/187

4药物疗法加手术,让你重获“心”生/190

5合理用药治愈不同“心”病/194

6冠心病家庭康复中要注意的问题/198

第九章发生脑卒中怎么办/203

1出现这七大症状,要高度警惕脑卒中/204

2突发脑卒中,该如何急救/209

3八项检查让你彻底筛除脑卒中/214

4不同时期脑卒中要这样治/218

5脑卒中发作快、危害大,合理用药是关键/223

6脑卒中家庭康复中要注意的问题/226

第十章启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防御,养心护脑,摆脱困扰/229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该怎么吃/230

2运动处方,让心脑血管疾病不得沾身/234

3修身养性亦可调心护脑、预防心脑血管疾病/237

4烟酒*损心脑,戒烟限酒义不容辞/241

5平衡膳食、科学保健、定期检查/244

6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 /248

……


《安康之道:心脑血管健康守护指南》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心脑血管健康已成为笼罩在中老年人群头顶的巨大阴影。高企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日益年轻化的心脑血管疾病,正深刻地影响着无数家庭的幸福与安宁。然而,疾病的阴影并非不可驱散,健康的曙光也并非遥不可及。本书《安康之道:心脑血管健康守护指南》便是您踏上健康之路、重拾生命活力的可靠伙伴。 本书并非简单的疾病科普读物,它更侧重于中医养生保健的智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有效地守护心脑血管健康。我们将目光投向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中华传统医学,从中汲取精髓,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为您呈现一套全面、科学、实操性强的健康管理方案。 第一篇:中医智慧,固本培元 中医作为我们民族的瑰宝,历来在养生保健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中医看来,并非孤立的器官病变,而是人体整体失衡的表现。本书将深入浅出地为您解析中医关于心脑血管健康的独特视角。 认识“本”与“标”: 我们将首先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标”(症状、病症)与“本》(病因、体质、生活习惯)。理解了“本”,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非仅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五脏六腑与心脑血管的联系: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人体脏腑之间相互影响。我们将详细阐述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内在关联。例如,肝阳上亢如何导致血压升高,脾虚湿盛如何影响血脂代谢,肾精亏虚如何加速血管老化等。 气血津液的调畅: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动力。我们将讲解气滞、血瘀、痰湿、水饮等病理因素如何阻碍气血运行,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堵塞。 体质辨识与调养: 每个人的体质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决定了其易患疾病的类型。本书将引导您认识常见的体质类型,如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湿热质等,并针对不同体质提供个性化的调养建议,帮助您“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地进行健康管理。 中医养生名家思想浅析: 适时引入历代中医养生大家,如孙思邈、陶弘景、李时珍等人的养生理念,从他们的著作和思想中提炼出对现代人仍有指导意义的养生精髓,让您在古贤的智慧中汲取力量。 第二篇:日常起居,形神合一 中医养生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而日常起居的调养是中医养生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部分。本书将为您提供一套详尽的、可操作性强的起居作息指南。 睡眠的奥秘: 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我们将详细讲解中医关于“子午觉”的理论,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睡眠时间、改善睡眠环境、舒缓睡前情绪等方式,达到“安睡养神”的目的,从而促进心脑血管的修复与健康。 饮食有度,四季有方: “病从口入”并非虚言。我们将结合中医“药食同源”的理念,为您详细解读不同食物的性味归经,以及它们对心脑血管的益处与禁忌。 “三高”人群的饮食禁忌与推荐: 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我们将提供具体的饮食指导,例如,如何选择低盐、低脂、低糖的食材,如何搭配膳食纤维,如何适量摄入优质蛋白,以及哪些食物应尽量避免。 四季饮食调养: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提供相应的饮食调养建议,如春季宜“升发”,夏季宜“清补”,秋季宜“润燥”,冬季宜“温补”。 烹饪方法的选择: 强调蒸、煮、炖、拌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烧烤等易产生有害物质的烹饪方法。 适度运动,强身健体: “动则有益”,但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我们将介绍适合中老年人的温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广场舞等,并指导您如何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避免运动损伤,达到“动以养形”的目的。 情志调养,心安为要: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情志的七种表现。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气血运行,加重心脏负担。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积极乐观的心态、舒缓压力的方法、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达到“七情内守,方为安康”的境界。我们将分享一些简单易学的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正念练习等。 第三篇:中医外治,辅助康复 除了内在调养,中医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外治方法,可以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康复和保健的有效补充。 穴位按摩,通经活络: 精选几个对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的穴位,如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合谷穴等,详细讲解它们的定位、按摩方法和功效。通过日常的自我按摩,可以有效疏通经络,调畅气血,缓解不适。 中药足浴,温煦通畅: 介绍几种适合心脑血管健康的中药足浴配方,如艾叶、生姜、当归等,并讲解足浴的益处,如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缓解疲劳,改善睡眠。 药膳食疗,食养结合: 提供一些简单易学、食材易得的药膳食谱,将中药的药性与食物的营养结合起来,达到食疗养生的效果。例如,山楂粥、黑豆核桃糊、芹菜炒香菇等,都具有辅助调理心脑血管健康的功效。 艾灸疗法,温阳散寒: 讲解艾灸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穴位,如神阙穴、关元穴、命门穴等,并介绍其在调理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如温经通脉,散寒止痛。 简易拔罐、刮痧: 简要介绍拔罐和刮痧的基本方法和适应症,强调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操作。 第四篇:现代科技与中医结合,科学管理 在充分肯定中医智慧的同时,本书也强调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健康监测,知己知彼: 鼓励读者定期进行心脑血管健康体检,了解自身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各项指标。掌握正确的居家监测方法(如血压计的使用),并学会解读检测报告。 警惕信号,及时就医: 详细列举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预警信号,如胸痛、心悸、头晕、肢体麻木等,并强调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切勿延误。 合理用药,遵医嘱: 对于确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合理用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本书将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并普及一些关于常用药物的常识,但同时强调,本书内容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诊断和处方。 康复锻炼与生活方式的长期坚持: 强调心脑血管健康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本书将鼓励读者将所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复查,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本书的特色: 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相融合: 既尊重传统中医的精髓,又吸收现代医学的科学成果。 内容全面,覆盖广泛: 从疾病的认识、预防,到日常起居、饮食、运动、情志调养,再到中医外治法,全方位地守护您的心脑血管健康。 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医学术语,力求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将配以精美的插图,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穴位定位、运动方法等。 注重实践操作性: 提供大量切实可行的养生建议和方法,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和实践。 强调个体化差异: 鼓励读者根据自身体质、病情和生活习惯,灵活运用书中的内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案。 《安康之道:心脑血管健康守护指南》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您通往健康长寿之路的明灯。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更多的中老年朋友们认识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掌握科学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告别疾病的困扰,拥抱精彩而充实的人生。让我们一起,以中医的智慧为引,以科学的态度为基,共同开启一段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健康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身体有点小状况,总觉得心慌气短的,就想找本靠谱的书来看看。在网上浏览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名字就挺吸引人的,“心脑血管健康书”,感觉挺对症的。我平时也关注一些健康方面的资讯,但总觉得不成系统,看了很多零散的知识,也不太清楚该怎么用。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能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养生保健方案。我比较喜欢书中关于“未病先防”的理念,就是说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和调理,这比生病了再治疗要好得多。而且,这本书的重点放在了“中医养生保健”上,这正是我一直推崇的。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通过饮食、运动、作息来调理身体的建议,感觉都挺贴合实际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三高”的介绍很感兴趣,因为身边不少朋友都有这个问题,希望能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给你分享经验。

评分

这本书,我是在社区健康讲座上听别人推荐的,当时讲师说得是头头是道,什么“内调外养”、“固本培元”,听得我心痒痒的。特别是提到心脑血管这块,我家里长辈就这方面有点小毛病,平常也是吃药控制着,但我总觉得吃药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从根本上调理。讲师当时就拿了这本书做例子,翻了几页,里面好多中医术语,什么“痰湿”、“血瘀”,听着就挺专业的。我平时也看些养生类的文章,但总觉得零散,不成体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能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养生框架。而且,封面设计也挺朴实的,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图,就是书名加上人物照片,给人一种“老中医”的稳重感。我买回来后,翻了几下,里面确实有不少关于饮食、运动、穴位按摩的建议,感觉挺实用的。特别是关于三高方面,讲得比较详细,说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还有些食疗方子,我打算找几个试试看,希望能有些效果。总体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不像有些书光说理论,这本书更注重实践操作,这点我很喜欢。

评分

我是在药店里看到的这本书,当时在给家里老人买药,就顺便翻了一下。我发现这本书的重点在于“中医养生保健”,这正是我一直想给父母找的。我一直觉得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对于慢性病,比如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还是中医的调理比较有优势。这本书的封面看上去就很专业,不是那种快餐式的养生读物。我翻开看了几页,里面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分析,以及如何通过中医的理论来解释这些病症,我觉得写得挺透彻的。特别是关于“三高”的章节,写得非常具体,不只是笼统地说“要健康饮食”,而是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比如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要少吃,甚至还介绍了一些食疗方子,听上去都挺温和有效的。我看到书里面还讲到了如何通过运动和穴位按摩来辅助治疗,这都是些很实用的方法。我比较欣赏这本书的逻辑性,它不是零散地罗列各种养生秘诀,而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我打算回去问问父母,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一起学习,一起实践。

评分

说实话,最初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名字里有“郭维琴”这三个字,我记得以前看过她的一些关于养生的访谈,感觉她讲得挺有道理的,而且是专家,总比那些网红写的书靠谱点。拿到书的时候,我特意翻了翻,感觉排版还可以,字也比较大,看起来不费劲,这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挺友好的。我比较关注的是心脑血管这部分,毕竟现在医疗压力大,很多老年人都需要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建议,比如怎么调整生活习惯,怎么通过饮食来改善。我比较惊讶的是,书中还提到了不少中药材的作用,以及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这些都是我平时不太了解的。虽然有些内容我还需要查阅一下资料才能完全理解,但整体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不仅仅是告诉你“有什么病”,更是告诉你“怎么做”。我特别想尝试书中关于“三高”的食疗部分,希望能找到一些温和有效的方法来辅助控制。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温和,不像有些养生书写得过于夸张,感觉挺接地气的。

评分

这本书我是在图书馆偶然发现的,当时随便翻了翻,就被它吸引了。我一直对中医养生很感兴趣,特别是心脑血管健康这方面,因为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都会有这方面的问题。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朴实,但内容却非常扎实。我比较喜欢的是它从整体的角度来讲解心脑血管健康,不仅仅是针对疾病本身,而是从“未病先防”的角度出发,强调通过日常的调理来保持身体健康。书中有很多关于饮食、运动、心理调适方面的建议,感觉都非常实用,而且是可以落地执行的。我特别留意了关于“三高”的章节,书中给出了很多具体的食疗方子,还有一些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我觉得对于我这种有点小基础的人来说,非常有启发性。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温和,不像有些养生书写得过于专业或者夸张,读起来非常舒服。我感觉这本书不仅适合中老年人,对我们年轻人来说,也是一本很好的健康指南,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建立良好的健康习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