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名方里的养生智慧
定价:28元
作者:张大宁著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53710556
字数:175000
页码:2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准确判断身体情况,选对非处方中成药
内服外敷活学活用 标本兼治小病去无踪
千年经典,代代相传,祛病延年,事半功倍
安全、科学、方便、实用、见效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介绍常用中成药内服加外用疗法的家庭常备用药手册。选取药物基本是非处方药,药店里能购买到。本书具实用性,可行性,帮助大众知道怎样根据自身状况选用适合的药物。
六味地黄丸、小柴胡冲剂、藿香正气水、麝香痔疮膏……这些耳熟能详,至今仍广为传用的中成药,你会正确运用吗?这些经典名方已经服务了中国人上百甚至上千年。本书针对现代人常罹患的疾病,如头痛、感冒、上火、便秘、腹泻、胃痛、肥胖、肾虚、失眠、痛经等,分科介绍,内外妇儿,面面俱到,解析如何选对合适自己的中成药,来进行日常的自我治疗与保健。
目录
作者介绍
中医养生和免疫治癌专家,张仁济教授长女和衣钵传人,近代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的再传弟子,北京坤鹤百草肿瘤医学研究院院长,北京百草堂中医门诊部主任。1995年作为中国中医药代表团成员访美;1996年赴美国参加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获传统医学成果国际金奖;1997年香港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上被誉为“国际名医”;2007年在北京参加世界中联仁济杯中医药国际贡献奖颁奖大会,被《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专家大辞典 第三卷》、《科学骄子》等名人书典所记载。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雅致的色调,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被知识包裹的踏实感。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内页的纸张选择,那种微微带着暖意的米黄色,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当然,内容才是核心,但一个好的载体能极大地提升阅读体验。我感觉作者在排版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段落之间的留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信息的密度,又没有给人拥挤的感觉。这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让我想起了过去那些精装版的经典读物,让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翻阅。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内敛而有力量的,它不像某些快餐式的书籍那样追求花哨的视觉冲击,而是更注重传递一种持久的价值感。每次翻开它,都会被这种朴实的用心所打动,仿佛作者不仅想传授知识,更想送给读者一份沉甸甸的陪伴。这种对书籍本身的敬意,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是多么难得啊。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它强调的“平衡”哲学。我过去在接触一些养生信息时,常常会陷入某种极端的教条主义,比如过度推崇某种单一的食物或运动方式。然而,这本书却巧妙地引导我思考整体的协调性,它告诉我们,健康是一个由内而外、多维度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作者并没有给出“万能公式”,而是启发读者去观察自身身体的细微变化,去倾听身体的“声音”。这种由“他律”转向“自律”的引导,让我感到了真正的解放。我开始尝试着根据自己当下的状态去调整作息和饮食,而不是僵硬地套用书本上的既定模式。这种学会与自己和解、顺应自然的态度,远比任何具体的养生“秘诀”都来得宝贵。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成了一个积极的生命管理者。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对这类主题的书籍抱持着一定的保留态度,总觉得市面上太多内容趋同,缺乏新意。但这本书成功地打破了我的偏见。它不是简单地重复我们耳熟能详的“多喝热水、早睡早起”,而是深入到那些更深层次的、关于“气”与“形”的交互关联的探讨中。我感觉作者在引用古代经典的同时,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医学或生命科学的观察角度,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让论述显得格外扎实可信,而不是空泛的玄学。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一点是它的“可行性验证”。它提供的建议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对无数生活实例的观察和总结,读完之后,你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去实践,去检验这些理论在自己身上是否奏效。这本厚厚的书,与其说是一本工具书,不如说是一本引人深思的“生命探索指南”,值得反复研读,每次都会有新的领悟。
评分从文字风格上来说,这本书行文流畅,笔触细腻,却又处处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感,这种奇特的结合非常吸引我。作者的文字功底显然非同一般,他很少使用华而不实的辞藻,但每一个用词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准地捕捉到了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我尤其喜欢他偶尔穿插的一些个人体悟或观察到的生活小片段,这些小故事如同清泉一般,润泽了严肃的理论讲解,让整本书读起来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这让我想起某些优秀的散文家,他们总能将深奥的哲理融入最平凡的叙述之中,让读者在不经意间就接受了思想的洗礼。这本书的阅读节奏掌握得非常好,张弛有度,既有需要细嚼慢咽的智慧箴言,也有适合快速吸收的实践建议,整体上给人一种非常舒适、沉浸式的体验。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章节设置,我感觉到了一种非常清晰的逻辑脉络,作者似乎对传统养生理论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将其以一种非常现代、易于接受的方式重新组织起来。它不是那种堆砌概念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耐心地为你梳理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精华。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复杂理论时所采用的类比手法,很多原本晦涩难懂的古籍原文,经过他的白话解读后,立刻变得清晰明了,仿佛那些古老的智慧瞬间“活”了过来,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这种转换能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极强的沟通天赋。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回味某一句话的精妙之处,它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提炼。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古老的智慧与我们当下忙碌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