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新正版 青少年篮球训练精要
定价:68.00元
作者:【美】瑞恩·古德森(Ryan Goodson)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1545858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美国篮协签约教练库里篮球技术训练营教练-从青年队到NBA级别球员,执教超过20000人-基于“动作成型-重复-比赛”的技能训练原则-通过100 有趣、高效、创造性的练习包括斯蒂芬·库里式单打练习、蒂·姆邓肯练习、伊丹·拉文练习等NBA球员、教练员使用的练习方法-掌握基础技术和团队战术·运球·传球·投篮·篮板·防守·进攻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在练习中获得以下宝贵知识和技术:-有效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要领-全面提升篮球技术和竞争优势-实测有效的进攻和防守策略
内容提要
对于勒布朗·詹姆斯,斯蒂芬·库里,凯文·杜兰特和其他所有顶-级篮球运动员来说,职业生涯都从专注于篮球基本要领开始。《青少年篮球训练精要》正是热爱篮球的青少年、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需要的科学、系统、高效的篮球训练全书。《青少年篮球训练精要》是由世界知名的篮球教练和实战训练师——瑞恩·古德森,综合他多年来执教青年球员和职业球员的经验写成。基于“动作成型-重复-比赛”的技能训练原则,《青少年篮球训练精要》提供了超过100种的有趣、高效、创造性的练习,帮助读者掌握运球、传球、投篮、篮板、防守、进攻等方面的基础技术和团队战术。《青少年篮球训练精要》的练习包括NBA著-名球员和教练员所使用的训练方法。通过阅读本书和进行练习,读者将有效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要领,全面提升篮球技巧和竞争优势。
目录
目 录
致谢 / vii
前言:做好训练与学习的准备 / ix
章 运球 / 1
第2章 传球 / 37
第3章 内线投篮 / 63
第4章 外线投篮 / 95
第5章 获得空间 / 119
第6章 篮板球 / 151
第7章 个人防守 / 179
第8章 上场打球 / 201
关于作者 / 229
作者介绍
瑞恩·古德森(Ryan Goodson)世界知名的篮球教练和实战训练师。自2009年以来,他执教了超过2万名球员,这些球员的层次从青年球员到职业球员不等。他在全美30个州和其他多个国家建立过实战训练营。古德森教练具有吸引力的教学风格和充满活力的教学演示得到了全球各地青年篮球训练营学员的广泛青睐。古德森教练于2011年执教了库里篮球技术训练营(Stephen Curry Skills Academy),并一直是美国篮协签约的训练营教练。他在网上发布了大量篮球教学视频,其在全球的浏览量超过了500万次。他还具有阿帕拉契州立大学健康促进学学士学位。
文摘
序言
我本以为,既然是“精要”,它应该提炼出最高效、最核心的训练原则,让读者能够迅速抓住重点。但这本书的策略似乎是“雨露均沾”,结果就是没有一样东西被深入挖掘。例如,在介绍变向运球时,它花了大量篇幅解释运球的力度、高度,但对于如何观察防守者的重心变化,从而选择最佳的变向时机这一“战术意识”层面的内容,却着墨甚少。篮球早已不再是纯粹的身体对抗和技术堆砌,战术理解和场上决策能力才是区分优秀球员和普通球员的关键。这本书明显将过多的比重放在了体能和基础技术上,而对现代篮球至关重要的“阅读比赛”的能力培养,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有效的指导框架。这种失衡的侧重点,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它更像是一个技术动作的“字典”,而非一个提升篮球智商的“指南针”。想要成为一个聪明的球员,这本书显然帮不上什么大忙。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让人觉得很“老派”。虽然内容本身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呈现方式却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大量的纯文字描述,偶尔穿插的几张模糊不清的动作示意图,完全无法展现现代篮球训练所强调的动态美感和技术精确性。想象一下,你正试图理解一个复杂的假动作如何衔接转身,结果只能看着几张静态的、角度不佳的黑白图片,这简直是一种折磨。现在的训练资源如此丰富,视频教学早已成为主流,一本静态图片和文字占据主导地位的书籍,在信息传递效率上就已经落后了太多。我感觉这本书似乎是十年前的产物,尽管打着“全新”的旗号,其内核却显得陈旧不堪。它错失了利用视觉辅助工具来增强理解和记忆的绝佳机会。如果你是视觉学习者,或者对动作细节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本书提供的反馈机制几乎是零,它要求你必须在脑海中自行构建出整个训练场景,这对于提高效率无疑是一种阻碍。
评分这本所谓的“精要”读起来就像是翻开了一本高中体育课的教学大纲,平铺直叙,没有任何让人眼前一亮的洞察力。作者似乎将篮球训练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的运球、传球到投篮姿势——一股脑地塞进了书里,但每一个环节都只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度。比如讲到“核心力量”时,它只罗列了几种常见的腹部训练动作,却对如何根据不同阶段的球员调整训练强度和频率避而不谈。我本来期待能看到一些针对特定位置(比如控球后卫或中锋)的细微调整和进阶技巧,结果发现这些内容几乎没有。整个阅读过程体验非常乏味,感觉就像是在看一本过时的、没有灵魂的训练手册。如果你已经对篮球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本书对你来说,带来的边际效益几乎为零,更像是一本给完全零基础人士准备的入门读物,而且即便是入门读物,它的讲解方式也显得过于刻板和缺乏生动性。我花了大量时间试图从中挖掘出哪怕一两条可以立刻在场上实践的“秘籍”,最终却大失所望,它提供的更多是“是什么”而不是“怎么做才能变得更好”的答案。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困惑在于,作者似乎假定所有的读者都拥有相似的训练环境和身体天赋。书中推荐的训练计划,对于那些可能无法接触到专业场地、器械或者缺乏固定陪练的普通爱好者来说,执行起来难度极大。例如,它频繁提及使用特定的力量训练设备,但对于如何用自重或简单的材料(如弹力带)来模拟这些训练效果,却只是一笔带过。一个真正实用的训练指南,应当具备足够的“适应性”和“可替代性”,能够根据读者的实际条件做出调整。这本书在这方面显得过于理想化和固执。它提供的是一个“完美条件下的训练蓝图”,而不是一个“可以在现实中实施的改进方案”。因此,读完之后,我感受到的不是被赋能,而是一种“我的条件达不到要求”的挫败感。它成功地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训练路径,却没能提供必要的工具和变通策略,让大多数人能够踏上这条路。
评分坦白说,我是在一个雨天,抱着寻找“灵感”的心态翻开这本书的,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丝突破瓶颈的线索。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像是一个冗长的、结构松散的个人训练日志的集合,而不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面向广大读者的专业指南。章节之间的逻辑跳跃性很大,有时前一页还在讨论脚步移动的细节,下一页就跳到了营养补充的宏观建议,缺乏平滑的过渡。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心理素质和比赛压力的应对部分,期望能读到一些关于如何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的实战案例或心理学分析。但失望的是,这部分处理得异常草率,仅仅提到了“保持专注”这类空泛的口号,没有提供任何可操作的心理训练方法论。这本书在专业性和易读性之间走了一个奇怪的平衡,它既没有达到专业教科书的严谨度,又因为堆砌了太多基础概念而显得不够“轻快”。对于一个追求高效和实效的读者来说,阅读体验是低效且令人沮丧的,时间成本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