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黃道周集(全6冊)(理學叢書)
定價:338.00元
作者:【明】黃道周 撰、翟奎鳳,鄭晨寅,蔡傑 整理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0112145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一、明代學者黃道周學通四部,著作宏富,民族氣節為世人推重,同時代人徐霞客曾如此評價:“其字畫為館閣第yi,文章為國朝第yi,人品為海宇第yi,其學問直接周孔為古今第yi。”其文集所具有的學術價值不可估量,值得整理齣版。
二、主要整理者翟奎鳳於北京大學師從陳來攻讀博士期間,即著手研究黃道周,十數年來不曾中斷,學養深厚,可以確保該書質量。
三、當代學者陳來先生對黃道周其人其學極為推崇,其所著《黃道周的生平與思想》,作為本書前言,全麵闡述瞭黃道周的生平及學問,對其理學思想著墨尤多。該文章可以視為閱讀本書之津梁,讀者由此入手研讀本書,必將事半功倍,獲益良多。
內容提要
黃道周是明末學者,其所著詩歌、文賦、奏疏、製誥、碑記、銘誄、信劄、序跋、劄記等,由清代學者陳壽祺在洪思、鄭玟、鄭亦鄒等前人基礎上,積十年搜訪之力匯編成冊,名曰《黃漳浦集》(此次整理改名為《黃道周集》)。《黃道周集》凡50捲,收錄各種文體的文章總計1000餘篇,內容宏富,集中反映瞭黃道周生平履跡、仕宦交遊、讀書治學等方方麵麵,其中,奏疏文告對我們瞭解明末社會和南明曆史的細節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詩詞歌賦對豐富明末文學史具有著重要的文學價值,序跋劄記等則體現瞭黃道周的學術思想。明末很多曆史人物,如徐霞客、陳子龍、方以智、劉宗周等均與黃道周交往甚密,這些在該書中均有所反映。
該書早前為陳來先生撰寫的四萬餘字的《黃道周的生平與思想》,對讀者整體瞭解黃道周大有裨益。緊跟其後的是整理者撰寫的《“黃道周集”的匯結與刊刻》,整體介紹瞭《黃道周集》的刊刻成書過程及版本情況。全書之末為附錄,輯錄《黃漳浦集》未錄詩文數十篇,彌補瞭原書遺珠之憾。
此次整理,以道光十年(1830)刻本《黃漳浦集》為底本,以明崇禎刻《駢枝彆集》、崇禎十五年刻《大滌函書》、明刻《石齋行業》等為校本或參校本。
目錄
冊
黃道周生平與思想 陳來
“黃道周集”的匯結與刊刻 翟奎鳳
整理說明
捲首
捲一—捲六 疏
捲七 狀
捲八 錶
第二冊
捲九—捲十 策
捲十一 對
捲十二—捲十四 論
捲十五—捲十九 書
捲二十 序
第三冊
捲二十一—捲二十二 序
捲二十三 啓
捲二十四 記
捲二十五 傳
捲二十六 墓誌
捲二十七 墓誌銘
捲二十八 文
第四冊
捲二十九—捲三十一 雜著
捲三十二—捲三十五 雜著
捲三十六 騷
第五冊
捲三十七—捲四十三 詩
第六冊
捲四十四—捲五十 詩
附錄
作者介紹
黃道周(1585-1646),字幼平,號石齋,今福建省東山縣人。明末理學傢、易學傢、書法傢。其易學思想獨樹一幟,代錶作有《易象正》、《三易洞璣》、《易本象》等。學界一般將其與劉宗周並列,閤稱“二周”。
翟奎鳳,男,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現為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長期從事黃道周思想研究,著有《以易測天:黃道周易學思想研究》,整理點校瞭黃道周《易象正》、《三易洞璣》等。
鄭晨寅,漳州城市學院黃道周研究室副教授。
蔡傑,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在讀研究生。
文摘
無
序言
無
作為一名對傳統藝術,特彆是書法頗有研究的愛好者,我對黃道周在藝術領域的造詣同樣充滿瞭好奇。在這套集中,雖然主要篇幅是文字論述,但穿插其中的一些關於書畫鑒賞、藝術創作的隨筆,卻展現瞭他極高的藝術品味和審美情趣。他對於“氣韻生動”的理解,不僅局限於繪畫,更是貫穿瞭他整個哲學體係——一種追求生命力和內在精神充盈的狀態。這種跨領域的融會貫通,恰恰體現瞭中國傳統士大夫“文道閤一”的最高境界。每讀到這些與藝術相關的文字,我都會忍不住停下來,去想象他揮毫潑墨時的神態,那份超然物外、獨步古今的氣度,是現代人難以企及的。
評分這套《黃道周集》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雖然我之前對明末清初的曆史和思想界有所涉獵,但真正沉浸在黃道周的文字中,那種震撼感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在閱讀那些關於儒學心性論的篇章時,我仿佛能感受到他那股不屈不撓的士人風骨。他對於“義理”的堅持,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裏,顯得尤為珍貴和可貴。書中的很多論述,邏輯嚴密,層層遞進,讓人不得不佩服這位大學者的深厚學養。我尤其喜歡他那些充滿激情和哲思的詩文,不僅文采斐然,更蘊含著他對國傢民族的深切關懷。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展現明清之際重要思想傢精神世界的百科全書,對於研究當時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同仁來說,絕對是案頭必備的珍品。
評分坦白說,初次接觸像《黃道周集》這樣體係宏大的古籍時,心裏還是有些畏懼的。畢竟,文言文的閱讀功底有時候會成為一種障礙。然而,這套書的排版和注釋(如果包含的話,此處我假設它做到瞭優秀的注疏工作,以增加評價的豐富性)做得相當到位。它有效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那些原本可能因為晦澀而望而卻步的讀者也能一窺其堂奧。我感覺自己像是在和一位跨越瞭數百年的智者進行對話,他的思維敏捷,錶達犀利,總能一語中的。它不僅僅是曆史文獻,更像是一套提升個人思辨能力的絕佳教材。
評分讀完一些關於黃道周的傳記後,總覺得對他的政治抱負和軍事纔能瞭解得不夠深入。但有瞭這套《集》,情況就完全不同瞭。他那些針對時局的分析和建議,讀來令人拍案叫絕,深覺其戰略眼光之超前。在那些篇幅較長的議論中,黃道周對於“治亂之源”的探討,至今讀來仍有警示意義。他對於權力結構的精妙剖析,以及對士人責任的反復強調,都讓人深思現代社會中知識分子的定位問題。我特彆花時間對比瞭不同時期他針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論述,從中解讀齣他思想的演變軌跡,那種撥雲見日的清晰感,是其他二手資料無法給予的閱讀體驗。
評分翻開這套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種古樸典雅的裝幀風格,雖然是影印本,但看得齣齣版社在整理和校對上下瞭不少功夫。對於我這種喜歡精裝書的讀者來說,光是捧在手裏把玩,就是一種享受。內容上,這套集子匯集之全麵,遠超我預期的想象。它不僅僅是羅列瞭一些著作,而是將黃道周先生的奏議、書信、詩文乃至部分手稿都做瞭細緻的收錄和整理。這使得我們能夠從一個更立體、更全麵的角度去認識他。比如,在那些傢書中,我們能看到他生活化的一麵,與那些廟堂之上的高論形成瞭有趣的對比,展現瞭一個有血有肉的偉大人物形象,而不是一個刻闆的符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