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綜述 大事記
定價:58.00元
作者: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編審委員會
齣版社:解放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06570565
字數:
頁碼:286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綜述 大事記》客觀全麵反映中國抗日戰爭曆史,牢記曆史經驗、曆史教訓、曆史警示,旨在反映中國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等人民武裝英勇抗戰的輝煌曆程、寶貴經驗和貢獻,深刻揭示中國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目錄
綜述
引言
一、抗戰爆發後的華南形勢華南組織的恢復與抗戰的準備
(一)全國抗戰爆發,中央的抗戰路綫、方針以及關於南方遊擊區的工作方針
(二)華南地區組織的恢復
(三)開展統一戰綫工作,建立民眾抗日武裝
二、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的建立和敵後抗日遊擊戰爭的展開
(一)日軍登陸大亞灣及廣州淪陷,組織部署開展敵後遊擊戰
(二)華南人民抗日武裝的陸續建立
(三)積極開展對日僞軍的遊擊戰爭
(四)有理有利有節擊退國民黨頑固派的逆流
三、太平洋戰爭爆發華南敵後抗日遊擊戰爭在睏難中堅持和發展
(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麵臨的形勢、任務和對策
(二)營救愛國文化人士和國際友人
(三)粉碎日僞軍“蠶食”、“掃蕩”
(四)反擊國民黨頑固派的“圍剿”和進攻
四、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和遊擊戰爭的大發展迎接抗戰勝利
(一)中國抗日戰爭齣現有利轉摺,敵後遊擊戰轉入局部反攻
(二)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和根據地大發展
(三)加強部隊和根據地建設
(四)迎接八路軍南下支隊,準備反攻
(五)抗戰勝利
結束語
大事記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個多維度的觀察平颱。它不僅僅記錄瞭“做瞭什麼”,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會這樣做”以及“這樣做産生瞭什麼影響”。在某些關鍵的戰略轉摺點,作者並未急於給齣結論,而是花費大量的篇幅來分析當時敵我雙方的戰略意圖、內部討論以及外部環境的製約。這種分析的深度,使得讀者可以跳脫齣簡單的“好人與壞人”的二元對立,去理解那個特定曆史情境下,所有參與者所麵臨的復雜睏境和取捨。它鼓勵讀者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反思,而不隻是被動地接受既定的曆史敘事。這本書更像是一部思想的引路石,指引我們去探究曆史的復雜肌理,而非僅僅滿足於對事件的簡單迴顧。
評分初讀這本厚重的史料集,首先被其詳盡的時間脈絡所震撼。目錄結構清晰得令人贊嘆,每一個關鍵節點都被精準地標記和細分,仿佛一張精心編織的巨網,將所有零散的事件都納入瞭嚴密的邏輯框架之中。這種編年體的敘述方式,雖然需要讀者保持高度的專注,但其帶來的係統性認知提升是無可替代的。我花瞭很長時間在梳理那些錯綜復雜的人事關係和地理變遷上,每讀完一個階段,都能清晰地感受到抗爭力量是如何一步步從萌芽走嚮壯大,其間的艱難與抉擇,都通過精確的日期和事件描述,變得有血有肉。它不是簡單的故事堆砌,而是一部經過嚴格考證和篩選的、如同精密儀器般運作的曆史檔案,讓人在宏大的曆史敘事中,感受到秩序與必然的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考究,封麵采用瞭厚重的布麵材質,色調沉穩,給人一種曆史的厚重感。翻開書頁,紙張的質地細膩,印刷清晰,字體排版疏密得當,閱讀起來非常舒適。看得齣,齣版方在書籍製作上投入瞭相當的精力和心血,這對於一部嚴肅的曆史題材作品來說至關重要。特彆是書中所附帶的一些曆史照片和地圖的復製品,裝裱得極其逼真,仿佛能讓人瞬間穿越迴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裝幀上的用心,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也體現瞭對這段曆史的尊重與珍視。我甚至願意把它作為一件收藏品擺在傢中的書架上,它本身就是那個時代精神的一種物質載體。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往往預示著內容本身的嚴謹性與深度,讓人對即將展開的閱讀充滿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極為剋製和冷靜,幾乎沒有煽情或過度的形容詞,一切都以客觀的陳述為主導。這種冷靜到近乎鐵麵無私的筆觸,反而帶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感。它讓你直接麵對事實本身,不需要任何情感的引導,曆史的重量自然而然地壓在心頭。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具有爭議性或模糊不清的事件時所采取的謹慎態度,通常會並列呈現不同來源的說法,並給齣詳盡的腳注作為支撐。這種對史料來源的透明化處理,極大地增強瞭作品的說服力,使得即便是初涉此領域的讀者,也能對其可靠性産生高度的信任。它就像一位經驗老到的曆史學傢,在法庭上冷靜地陳述證據,而非一位激情澎湃的演說傢,這種嚴謹是曆史研究的基石。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的資料搜集工作達到瞭令人難以置信的廣度。它似乎不滿足於傳統的官方文獻,而是深入挖掘瞭許多地方誌、口述史料,甚至是零星的私人信件或會議記錄。這種“地毯式”的搜集,使得描繪齣的抗爭圖景立體而豐滿。例如,書中對某個特定時期遊擊隊在物資補給上的窘迫狀態,並不是空泛地描述,而是通過具體的數字、徵集令的片段來展現,這讓遙遠的曆史細節瞬間變得可觸可感。它成功地將宏大的軍事戰略與基層民眾的日常生活緊密地連接起來,展現瞭戰爭在每一個角落留下的深刻印記。這種對細節的執著挖掘,使得整個抗爭史不再是教科書上抽象的口號,而是由無數鮮活的、具體的“小事件”支撐起來的真實存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