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增订四明经籍志
定价:98.00元
作者:张寿镛编 曹亮增订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526259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以《四明经籍志》(作者张寿镛,字咏霓,号伯颂,别署约园,浙江鄞县人,是我国现代的教育家、出版家和藏书家。底本为四十五卷,或题五卷,其书共分四十五目,分类情况大致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相同。每条书目下,列卷数,作者时代、姓名,出处,后列提要、序跋或考证)为底本,整理、标点了《四明经籍志》的基础上,又立足于当下*的研究成果,对张寿镛原本一些错误、不足之处加以匡正、补充,并从各类提要、藏书书目、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中提取了一些相当有价值的信息。如将《四库全书总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善本书提要》《中国古籍总目》等目录、提要进行了必要的整合,介绍了文献价值、版本流传、学术影响等方面的内容,个别地方还进行了严谨的考证。这些工作对后人了解宁波乃至浙江的学术文化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对版本目录学的兴趣,促使我关注每一次地方文献的再版或增订。清代的文献整理,虽然在收录范围上具有时代性,但在信息检索和交叉验证方面存在天然的不足。我很好奇,增订者是如何利用现代图书馆学的手段,比如数据库检索和数字化影像的比对,来补充张寿镛先生当年因地域限制或信息渠道所限而未能纳入的文献条目。如果增订部分能够清晰地标注出这些新增条目的版本源流、收藏地点以及与原著的关系,那么这部书的学术价值将无可替代。更进一步,如果能对那些原著中记载模糊的善本进行现代化的著录,例如尺寸、纸张、刻工特征等,那无疑是对文献学研究的一大贡献。期待看到这些细节的体现,因为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动,恰恰反映了增订者深厚的文献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评分这本《四明经籍志》的增订本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对地方文献和古籍整理很感兴趣,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系统梳理和保存地方学术脉络的作品显得尤为珍贵。张寿镛先生的原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曹亮先生的增订工作,无疑是锦上添花,让这部清代的学术成果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从我翻阅的几本同类地方志来看,很多都停留在简单的罗列,缺乏深入的考辨和现代化的整理。但从这本书的装帧和初步的排版来看,宁波出版社这次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我尤其期待看到增订部分是如何处理那些在清代发现或流传至今的、原版中遗漏的珍稀文献的,这对手头有志于研究浙东学术史的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希望后续的阅读中,能够发现更多对原著进行了细致校勘和注疏的地方,使得这部典籍的利用价值大大提升,让古老的文献不再是束之高阁的摆设,而是可以被当代研究者有效利用的工具书。
评分说实话,对于这种学术性极强的古籍整理本,我首先考虑的是它在我的书架上能否发挥实际作用,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精神象征。我主要关注的是其实用性——它能否帮助我快速定位和核对与宁波、四明地区相关的宋明以来的重要文献。如果编排逻辑清晰,索引做得详尽,那么它就是一本高效的工具书。我不太喜欢那种仅仅按照“经、史、子、集”的传统分类法来简单堆砌条目的目录。我更希望看到一种结合了历史发展脉络和文献存佚状况的创新编排方式。例如,能否将同一个作者的多部著作集中展示,并标注出不同版本之间的异同?以及,对于那些已经亡佚的文献,是否提供了可靠的辑佚线索或他书引证的记录?如果能在这方面做得扎实细致,那么这本书就超越了简单的“志”的范畴,而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区域文献学通鉴,对我个人的研究资料整理工作将大有裨益。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历史爱好者,我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抱有深厚的感情。阅读这类文献,对我来说,如同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一直觉得,地方的“经籍志”是连接古代士人精神世界与当代读者的桥梁。我关注的重点在于,这部增订本如何平衡“保存原貌”与“现代可读性”之间的关系。传统古籍的注释往往过于简略,对于不熟悉当时学术背景的读者来说,门槛较高。我期待看到增订者是否在保留原书文风的基础上,添加了必要的、精炼的注释,例如对一些生僻字词、典故的出处进行简要说明。如果注释过多,就会显得冗杂,冲淡了原著的韵味;如果注释过少,则失去了增订的意义。这种火候的把握,往往决定了一部整理本的成败。希望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能让更广泛的文化爱好者感受到四明地区深厚的学术积淀。
评分拿到手后,最直观的感受是其装帧的考究,这对于古籍整理类的书籍来说非常重要,毕竟它们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不过,抛开这些外在的因素,我更关注的是其学术价值的提升。我手头有一份民国时期出版的同类著作的影印本,其排版和注释的习惯明显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很多引文的出处标注不够严谨,甚至存在错讹。因此,我非常好奇曹亮先生在增订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现代的文献学方法,对张寿镛先生的底本进行了批判性的梳理和校对的。如果仅仅是简单地补充了新发现的篇目,而没有对原有的记载进行严谨的考订和订谬,那么这部增订本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我希望看到它在文献描述的准确性、版本源流的清晰度上,能够实现质的飞跃,真正成为“四明”地区经学研究的权威工具书,而不是另一部简单的目录汇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