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古文观止
定价:35.00元
作者:任犀然
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9-01
ISBN:97878020148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古文是了解中国历史,开启传统文化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古文的行文中,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思辩性,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古文观止》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本书遴选了具有代表性的篇章,除原文外,另附有题解、译文、注释、集评、知识点等,将古文的内容及思想予以诠释。加之独特的版式设计,将陪伴读者开始一段快乐的读书之旅。本书既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背诵古文,也可作为精美的收藏。
目录
卷一 调文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碏谏宠州呈
臧僖伯谏观鱼
郑庄公戒饬守臣
臧哀伯谏纳郜鼎
季梁谏追楚师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公下拜受胙
阴饴甥对秦伯
子鱼论战
寺人披见文公
介之推不言禄
展喜犒师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卷二 周文
《左传》
郑子家告赵宣子
王孙满对楚子
齐国佐不辱命
楚归晋知罃
品相绝秦
驹支不屈于晋
祁奚请免叔向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晏子不死羣难
季札观周乐
子产坏晋馆垣
子产论尹何为邑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子革对灵
子产论政宽猛
吴许越成
卷三 周文
《国语》
祭公谏征犬戎
召公谏厉王止谤
襄王不许请隧
单子知陈必亡
展禽论祀爱居
里革断罟匡君
敬姜论劳逸
叔向贺贫
……
卷四 秦文
卷五 汉文
卷六 汉文
卷七 六朝唐文
卷八 唐文
卷九 唐宋文
卷十 宋文
卷十一 宋文
卷十二 明文
作家谱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它所构建的“叙事节奏感”。你很难想象,仅仅通过对古代散文和骈文的选取,竟然能营造出如此流畅的阅读体验。从开篇那种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宣言式文字,到中间部分细腻入微、描摹生活场景的细腻笔触,再到收尾处那种哲思深邃、令人回味无穷的感慨,整体的起承转合处理得如同顶级的交响乐章。不同风格的篇章之间,没有生硬的跳跃感,反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话和递进关系,仿佛是几位不同年代的大家围坐一堂,各自娓娓道来,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洪流。这种精妙的编排技巧,极大地降低了阅读古文的门槛,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研读过程,变成了一场充满期待的文学漫步。我发现自己不再是机械地去“翻译”字面意思,而是自然而然地被卷入到古人的情境之中,与他们的喜怒哀乐产生共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用心了,拿到手里就能感觉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封面材质的选择非常考究,那种微微泛着纹理的纸张,在灯光下会反射出一种温暖而内敛的光泽,让人联想到古籍特有的那种醇厚韵味。排版布局更是体现了匠心独运,字体选择了宋体的经典样式,字号大小拿捏得恰到好处,读起来既不觉得拥挤,也不会因为字体过大而显得空泛。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注释和校勘工作,那些细致入微的批注,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在旁轻声为你讲解那些晦涩难懂的典故和词语。很多版本在这一点上常常流于表面,但这一本显然是下了大工夫的,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让即便是初涉文言文的读者,也能顺畅地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随手翻开一页,那份对传统的敬畏和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便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找个安静的角落,沏上一壶清茶,慢慢品味这份纸上的雅致。这种对实体书的尊重,在如今这个电子化浪潮中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敬佩,还源于其对“情感温度”的精准捕捉。许多古代文献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感,但这里面的选篇,却奇妙地保留了作者最真实、最人性化的一面。无论是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隐士对自然淳朴的向往,还是亲友间依依不舍的诀别,那些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那段历史并非遥远,而是刚刚发生的事情。书中的文字不是冰冷的教条,而是有血有肉的灵魂低语。正是这种对人类共同情感的深刻洞察和忠实记录,使得这部选集超越了单纯的文学范畴,升华为一种关于生命体验的百科全书。读完后,心中充盈的不仅是知识的满足,更是一种被深刻理解的温暖与慰藉,仿佛在浩瀚的时空中,找到了与之共鸣的同路人。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实用性”要求较高的读者,而这本书在提供古典美学熏陶的同时,也展现了惊人的“语言工具书”价值。它所收录的文章,几乎涵盖了古代汉语表达方式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论的犀利、抒情的婉转、叙事的流畅,还是议论的严谨,都提供了极佳的范本。我发现自己开始有意识地将书中学到的句式结构应用到现代的写作和表达中,那些沉淀在古文中的逻辑组织和修辞手法,如同被重新激活的强大算法,让我的文字表达变得更加精准和富有力量感。每一次做笔记或者准备演讲时,我都会习惯性地翻阅其中与主题相关的章节,总能从中找到那种“一语中的”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一套活态的、经过时间检验的“汉语表达优化方案”。
评分初读这部作品集时,最让我震撼的并非那些耳熟能详的篇章,而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几近湮没的零散珍品,它们被精心地从浩瀚的文献中打捞出来,并置于一个全新的、更具可读性的语境之下。作者或编者的眼光极其独到,他/她们似乎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辨识出那些虽不显赫却蕴含着惊人生命力的文字碎片。阅读过程中,我体验到一种如同考古学家发掘现场的激动心情——每一次翻页,都可能触及一个被时间尘封的真相或是一种被遗忘的美学趣味。它不只是简单的选文汇编,更像是一部经过精心策划的“文学地图”,引导读者从宏观的时代脉络,逐步深入到微观的词句精妙之处。对于一个渴望真正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精髓的求知者来说,这种层次分明的引导是极其宝贵的。它打破了传统教材的刻板印象,让文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象牙塔,而是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基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