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李清照诗词选 | 作者 | 李清照,孙秋克 注 |
| 定价 | 46.00元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 ISBN | 9787534874093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李清照,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李清照诗词选》选取其诗词作品,加以注释,评析。 |
| 作者简介 | |
| 孙秋克,生于1955年,昆明学院教授。中国《》研究会理事、云南省国学研究会理事。着作有:《明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原理八论》《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存·南戏与传奇研究》等。发表《<词话>考札》《谈诗中之“理”》等论文多篇。 |
| 目录 | |
| 词选 点绛唇(蹴罢秋千)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人娇(玉瘦香浓)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怨王孙(帝里春晚)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多丽(小楼寒)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行香子(草际鸣蛩) 念奴娇(萧条庭院) 点绛唇(寂寞深闺)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满庭芳(小阁藏春)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凤凰台上忆(香冷金猊)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长寿乐(微寒应候)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声声慢(寻寻觅觅)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忆秦娥(临高阁)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清平乐(年年雪里) 新荷叶(漙露初零) 永遇乐(落日镕金 诗选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晓梦 感怀 咏史 夏日绝句 钓台 偶成 春残 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 题八咏楼 附录 词论 金石录后序 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打马图序 李清照生平及著作简表 历代刻印出版李清照作品选目 现代李清照研究著作选目 |
| 编辑推荐 | |
| 《李清照诗词选》按照少女时代、新婚时期、屏居青州、南渡初期、漂泊江南五个时期来注释评析李清照的诗词。李清照的诗词融合生活、情感和才华三位一体,表现出了其词风的清新自然、诗风的雄浑豪迈、文风的转接无迹,更有凸现于所有作品之上的女作家鲜明的自我形象。注译者孙秋克教授更是锦上添花,将李清照散文选编、李清照生平和作品简表、历代刻印作品、现当代学者研究着述选目等附录其书,让读者更加明晰地解读到宋王朝在11世纪下半叶的这样一位鲜活的女文学家形象。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注释体系堪称精妙,达到了学术的严谨与大众阅读的易懂之间的完美平衡。我翻阅过不少版本的李清照诗词集,很多要么是过于艰深晦涩,生僻字词的解释简略到如同应付了事;要么就是过于口语化,牺牲了对原词意境的准确把握。而这本选本的注释,处理得可谓四两拨千斤。对于那些容易引起歧义的用词,如“怎生”、“怎堪”的用法,不仅给出了字面解释,还结合上下文细致剖析了宋代的口语习惯,帮助我们准确捕捉到词人语气中的那份无奈或决绝。更绝的是,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版本或词句的取舍,编者并没有回避,而是以一种非常谦逊和客观的态度在脚注中进行了简要说明,体现了高度的学术良知。这对于提升普通读者的鉴赏水平非常有帮助,它引导我们去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一个既定的解读。读完一首词,再看一眼注释,豁然开朗,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
评分这本《李清照诗词选》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初拿到手时,就被它温润如玉的封面材质所吸引。那淡雅的米白色调,配上烫金的宋体字样,透着一股穿越时空的古典韵味,仿佛轻轻一碰,就能感受到千年前的文人气息。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颇为考究,厚实且带有细腻的纹理,墨色在上面晕染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初版的印刷,也显得清晰而富有层次感。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版式编排上的匠心独运,每一首词的上下阕之间留白得体,既保证了阅读的舒展性,又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更值得称赞的是,书的开本拿在手里非常舒服,无论是席地而坐细细品读,还是在午后的阳光下随手翻阅,都让人感到一种恰到好处的亲切感,没有丝毫的笨重感。对于我这种对书籍实体有着近乎苛刻要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装帧不仅是保护文本的容器,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让人在翻阅之前,就已经对即将进入的婉约世界充满了敬畏与期待。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足见出版方对这位伟大词人的尊重。
评分初读这本诗词选,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李清照“婉约”之外的“豪放”侧面的挖掘与呈现。传统印象中,李易安总是与“人比黄花瘦”、“寻寻觅觅”的闺阁之思紧密相连,但在这本选本中,编选者显然花了大心思,将那些饱含家国之痛、身世飘零的篇章放在了更显著的位置。读到那些描绘金石之盟的破裂、南渡后的凄凉心境时,我仿佛能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她那份压抑在柔弱身躯下,不让须眉的铁骨与愤懑。特别是对几首涉及战乱和流离失所的词的注释,非常到位,不仅考证了典故的来由,更深入分析了时代背景对词人情感基调的深刻影响。这使得阅读过程不再仅仅是欣赏优美的文字,而是一场与历史、与人物命运的深度对话。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具张力的李清照形象,一个从少女的娇羞,到国破家亡后的悲壮,完成了生命和艺术的双重淬炼的女性。这种选材的平衡感和深挖,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
评分关于其附录部分的编排,我必须给予高度评价,因为它极大地扩展了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让这本书从一本“选集”升华为一部“入门工具书”。附录部分并非简单的内容堆砌,而是精心策划的知识体系。比如,其中有一份详尽的“李清照主要词作时代背景对照表”,清晰地标明了《漱玉词》中重要篇章的创作时间点与其人生重大事件的对应关系,这对于理解词风的流变至关重要。此外,关于“易安体”的风格特点归纳总结得极为精辟,用现代文学批评的语言,将宋代婉约词的最高成就梳理得井井有条,便于读者快速掌握其艺术精髓。这些辅助材料的加入,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文本收录,它为那些希望系统学习和研究李清照的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极其扎实且易于消化的起点。这显示了编者团队的专业素养和为读者着想的诚意。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套选本的文字流畅度和节奏把控,极其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对一些长句和复杂句式的处理,体现了极强的现代编辑思维。很多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障碍往往来自于句读(断句)的晦涩难辨,容易让人在朗读时卡壳,从而破坏了词本有的音乐性。这本书在处理上非常讲究“气口”,断句精准,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李清照作品的读者,也能自然而然地读出那种抑扬顿挫的韵律美。我试着闭上眼睛,跟着书中的节奏默念几遍,那“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清冷、“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凄清,仿佛真的就在耳边回荡。这种对音乐性的尊重和还原,是衡量一本优秀诗词选本的关键指标。可以说,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古典的声韵之美,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而是可以被任何人随手触摸和感受到的生活美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