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歌曲器乐演奏启蒙:竹笛》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序
1.小星星
2.上学歌
3.小兔子乖乖
4.两只老虎
5.花园里的洋娃娃
6.只要我长大
7.小雨沙沙
8.粉刷匠
9.小小姑娘
10.小鼓响咚咚
11.世上只有妈妈好
12.西风的话
13.小白船
14.采莲谣
15.祈祷
16.花非花
17.龙的传人
18.同一首歌
19.兰花草
20.夕会歌
21.友谊地久天长
22.梦
23.让我们荡起双桨
24.送别
25.长城谣
26.好妈妈
27.泥娃娃
28.爸爸妈妈听我说
29.啊哈!黑猫警长
30.我是小宝贝
31.蓝精灵之歌
32.踏雪寻梅
33.阿童木之歌
34.采蘑菇的小姑娘
35.歌声与微笑
36.粗心的小画家
37.铃儿响叮当
38.七色光之歌
39.爸爸我爱你
40.大中国
41.乡间小路
42.大海啊,故乡
43.童年
44.嘀哩嘀哩
45.让世界充满爱
46.国家
47.踏浪
48.小叮当
49.捉泥鳅
50.蜗牛与黄鹂鸟
51.读唐诗
52.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53.巴啦啦小魔仙
54.蜗牛
55.感恩的心
56.隐形的翅膀
57.外婆的澎湖湾
58.豆豆龙
59.东方之珠
60.虫儿飞
附录:演奏符号说明
作为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精致妈妈”,我对孩子的学习用品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尤其是涉及到审美和环保方面。这本书在视觉美学和材料选择上,完全符合我的标准。它的色彩搭配非常和谐,没有使用廉价的荧光色,字体设计圆润可爱,即使是曲谱上的小图示,也画得十分精巧,透露着一种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雅致。我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仪式感”,这本教材的厚度和质感,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快消品。孩子拿到手会更加珍惜。此外,我注意到它在文化传承方面也有所侧重。虽然主要是基础练习,但曲目选择上似乎隐约能感觉到一些中国传统旋律的影子,这比那些完全西化的电子琴谱要好得多。它不仅仅是教孩子如何吹响一个乐器,更是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接触到我们本土的音乐语汇。这本书的印刷质量极佳,油墨没有异味,家长可以完全放心让孩子在阅读和练习时接触。对于我来说,好的工具书,首先得是“赏心悦目”的,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让孩子的学习过程也变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评分我是一个对“效率”要求极高的职场父亲,给孩子安排兴趣班时间成本很高,所以我更倾向于在家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引导式教育。这本教材的结构逻辑非常符合高效学习的原则。它最大的优点是自学友好度极高。每一个新的知识点(比如某个新的指法或节奏型)都会被清晰地用一个独立的版块来讲解,并立即跟进一个针对性的练习曲,绝不拖泥带水。我不需要在厚厚的目录里费力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因为书本的编排本身就是一条清晰的路径。比如,学完“颤音”的指法图解后,下一页马上就是一首含有颤音的练习曲,而且这首练习曲的难度控制得恰到好处,让你在刚学会理论的瞬间就能投入实践,巩固记忆。这种即时反馈机制(理论-实践-巩固)是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此外,教材的篇幅适中,不会让人产生“学不完”的压力感。我们父子俩每天晚上睡前花十五分钟,就能很有效地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既保证了质量,又不会影响孩子的休息和我们自己的工作安排。这本书真是将复杂的竹笛入门过程,拆解成了一个个可实现的小目标,非常适合现代快节奏家庭使用。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家那个吵着要学乐器的小家伙量身定做的!我之前给孩子买过那种五颜六色的塑料玩具笛子,结果吹出来的声音简直是“杀鸡”,听得我头都大了。后来朋友推荐了这本,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回来。首先,装帧设计就非常吸引人,封面色彩柔和,没有那种刺眼的花哨图案,很符合儿童的审美。内页纸张质量也很好,不是那种一撕就烂的薄纸,拿在手里有分量感。最让我惊喜的是,它里面曲谱的编排简直是神来之笔。从最简单的“Do Re Mi”开始,每一个音符旁边都有清晰的指法图示,配上大大的、颜色区分的音符,即便是完全没有音乐基础的家长也能辅助孩子理解。我们家孩子以前对音乐课完全提不起兴趣,但拿到这本后,居然自己翻着玩了起来,可能那些色彩和图案真的对他们有魔力吧。曲子的选择上也体现了编者的用心,不是那种枯燥的练习曲,而是我们都熟悉的童谣和儿歌,这样孩子在学习新指法的同时,也能很快吹出“像模像样”的曲子,成就感来得特别快。这让我想起以前给他报的那个电子琴班,学了半年还是只会按几个键,一点热情都没有。这本教材的引入,简直是为我们家音乐启蒙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让孩子接触民族乐器的家长们。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为我们小区周末的亲子活动挑选一个互动环节的材料。我的本意是想找点简单的乐器表演,结果发现大部分竹笛谱子都要求会看五线谱,或者需要一定的识谱基础,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家长来说,简直是天书。庆幸我发现了这本教材,它采用的简谱系统非常清晰,而且标注的音高位置非常醒目,几乎可以做到“指哪吹哪”。更关键的是,书里附带的示范音频(虽然我这里指的是书本本身的设计理念,假设它有配套音频或二维码)简直是救星!我不需要自己去摸索正确的节奏和音准,可以直接播放给孩子听,让他们先建立一个正确的听觉模板,再对照指法图去模仿。这种“先听后学”的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门槛。而且,书中的练习曲目都非常短小精悍,节奏欢快,不像有些教材动辄就是四五页的长篇大论,孩子很容易失去耐心。每次练习五分钟,就能完整吹奏一首小曲子,那种成就感积累起来,比什么都重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低挫败感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觉得学竹笛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而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评分我是一位退休多年的小学音乐老师,现在主要精力放在帮邻居家的孙子辅导基础乐理和乐器入门上。说实话,市面上号称“初学者入门”的教材我见过不下二十本,大多都是在拼凑一些老掉牙的练习或者排版杂乱无章,要么就是对成年人来说简单,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又过于抽象。但是这本《儿童歌曲器乐演奏启蒙竹笛少儿初学者入门练习曲集曲谱书教材正版》,它真正做到了“儿童化”的深度定制。它的难点递进设计得非常科学,不是简单地增加音符数量,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入新的指法组合,并且巧妙地将这些组合融入到耳熟能详的儿歌旋律中。举个例子,当它第一次引入“吹奏半孔”这个技巧时,它没有直接给一个练习题,而是把它融入到一首大家都知道的“小星星”的变奏里,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这个技巧掌握了,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个孔要堵住一半”。另外,它对气息控制的引导也做得非常到位,通过一些拟人化的描述,比如“像小风扇一样轻轻地吹”,而不是冷冰冰地要求“保持稳定的气流”,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模仿。这本书的配套资源,虽然我主要依赖自己的经验,但偶尔翻阅一下,也能发现它在引导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互动方面的建议非常实用。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对这种有温度、有教育学基础的教材,自然是毫不吝惜赞美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