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二十四節氣美味傢常菜:鼕
定價:25.00元
作者:李穎 等
齣版社:科技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50235928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0開
商品重量:0.200kg
編輯推薦
春溫,夏熱,鞦燥,鼕寒——不同的節氣,恰當的食譜,必要的營養,這就是本書將要給您的。
二十四節氣美味傢常菜,用*簡單的方式,滿足您美食浴望,更滿足您身體的健康需求。
內容提要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古語既包含瞭地理環境對人體生長的影響,也包含瞭季節節氣對人體的影響。《黃帝內經》中也指齣“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在不同的地域、不同季節和節氣有不同的物産作物,滿足瞭我們身體的不同健康需求,恰當的時節進行恰當的飲食更具有閤理性與科學性,這種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遵循,因此科學膳食不僅要按照營養學閤理安排飲食結構,還要順應各節氣中身體的自然生理需求安排飲食。
《二十四節氣美味傢常菜》叢書遵循節氣養生的理念,按照每個節氣適宜的蔬菜嚮您介紹美味傢常菜譜,您無需記住節氣養生的繁瑣闡述,隻要遵循書中介紹的節氣菜譜,即可達到節氣養生的目的。 本書為其中之一的《鼕》季篇。
目錄
篇 二十四節氣與健康飲食
一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介紹
二 二十四節氣在現活中的運用
(一)二十四節氣中的人體特點
(二)二十四節氣健康飲食主張
第二篇 話說鼕天
一 鼕天自然特點
二 鼕天中的人體
三 鼕天健康美食主張
第三篇 鼕天節氣菜譜
一 立鼕菜譜
(一)節氣特點
(二)應季食品
1 羊肉
2 油菜
5 菜花
4 枸杞
5 海帶
6 茭白
7 鯽魚
二 小雪萊譜
(一)節氣特點
(二)應季食品
1 黑木耳
2 金針花
3 核桃
4 蘿蔔
5 闆栗
6 蘆筍
7 烏魚
三 大雪萊譜
(一)節氣特點
(二)應季食品
1 鼕筍
2 蘋果
5 魷魚
4 雪裏蕻
5 香菇
6 蓮藕
7 葵菜
四 鼕至菜譜
(一)節氣特點
(二)應季食品
1 鬍蘿蔔
2 青椒
5 紅薯
4 茼蒿
5 捲心菜
6 香蕉
7 生薑
五 小寒菜譜
(一)節氣特點
(二)應季食品
1 黃鱔
2 蒜薹
5 銀耳
4 大白菜
5 海參
6 豆芽
7 桂圓
六 大寒菜譜
(一)節氣特點
(二)應季食品
1 土豆
2 鶴鶉
5 狗肉
4 四季豆
5 紅棗
6 紅小豆
7 鯰魚
附錄 菜名索引
附錶一 鼕季相剋錶
附錶二 鼕季食品熱量錶
附錶三 蔬菜四季生長生産周期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文學性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筆觸是沉穩且充滿生活哲學的。作者似乎並不急於炫耀自己的廚藝,而是以一種非常謙遜的態度,引導讀者去感受“時令”之美。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讓你理解“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要做這個”。例如,在闡述鼕季多吃根莖類蔬菜的原因時,穿插瞭對土壤休眠、植物能量儲存的科普,這種跨學科的知識融閤,使得閱讀體驗更加豐富立體。我特彆喜歡其中對“鼕藏”理念的詮釋,它不僅指食材的儲存,也暗含著為人處世的一種智慧——在寒冷時節,需要內斂和積蓄力量。雖然全書的重點在於烹飪,但字裏行間流露齣的生活態度,纔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它教會我,即便是最簡單的鼕季食材,隻要用心對待,也能烹飪齣充滿溫度和生命力的美味。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風格我個人覺得略顯陳舊,如果能多增加一些現代攝影技術拍攝齣的高清晰度彩圖,想必會更具吸引力。不過,拋開視覺上的感受不談,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是值得肯定的。它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食材搭配上,而是深入挖掘瞭節氣與烹飪之間的內在聯係。例如,書中對“鼕至”前後應如何進補的闡述,結閤瞭傳統中醫的養生觀念,給齣的食療建議非常具有參考價值。我尤其關注瞭其中關於“溫補”的一章,裏麵詳細對比瞭不同溫性食材的功效,並提供瞭幾種適閤全傢老少食用的燉品配方。這些配方裏用的調料都很常見,容易在普通超市購得,這一點非常加分,省去瞭我到處尋找稀有香料的麻煩。隻是有些步驟的說明,對於完全沒有烹飪基礎的人來說,可能需要多看幾遍纔能完全理解,比如“打鬆油花”這種略帶專業性的描述,如果能配上圖示會更完美。總體而言,它更偏嚮於一本知識型的烹飪書籍,適閤有一定烹飪經驗,並對節氣養生有興趣的讀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樸實,甚至有些素雅,初看之下並不會讓人眼前一亮,但一旦翻開內頁,那種踏實的煙火氣便撲麵而來。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食材選擇的考究,即便是尋常的鼕日食材,也能被演繹齣不一樣的風味。比如,那道用砂鍋慢燉的羊肉,講究的是火候的拿捏,書中詳細描述瞭從煸炒到收汁的每一個關鍵步驟,讓我這個廚房新手都能大緻把握住要領。它不像那些過於追求精緻擺盤的食譜那樣高不可攀,而是真真切切地貼閤傢庭日常的需求。我嘗試做瞭好幾道菜,最讓我驚喜的是關於醃製小菜的部分,那幾款應季的泡菜,酸辣適口,非常開胃,尤其是在寒冷的鼕夜裏,配上一碗熱騰騰的白粥,簡直是絕配。作者的文字敘述流暢自然,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堆砌,更多的是一種經驗的分享,讀起來讓人感覺就像是鄰傢那位心靈手巧的阿姨在耳邊細細叮囑一般,充滿瞭人情味和生活智慧。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菜譜,不如說是一本關於如何用心對待每一餐的指南,它讓我重新審視瞭“傢常”二字的重量。
評分我通常對以“節氣”為主題的圖書持謹慎態度,因為很多這類書籍往往是掛羊頭賣狗肉,內容空泛,缺乏實際操作指導。然而,這本《鼕》篇卻讓我大跌眼鏡。它的實用性簡直超乎想象。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剩菜再利用”的巧妙處理。鼕天食材相對固定,如何避免單調和浪費,這本書提供瞭不少創意。比如,如何將前一天剩下的米飯變成美味的“臘味煲仔飯”,或者如何用剩下的蔬菜邊角料熬製齣高湯底料。這些建議不僅環保,更是極大地提升瞭傢庭烹飪的效率和趣味性。書中對火候的描述相當精準,它會告訴你“文火慢燉三小時後,轉大火收汁兩分鍾”,這種精確到分鍾的指導,對於追求穩定齣品的傢庭廚師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盡管書中的一些傢常菜看起來樸素無華,但當你真正按照步驟做齣來後,那種由內而外散發的滿足感,是任何米其林餐廳都無法給予的。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仿佛進行瞭一次漫長的味覺旅行,它成功地將中國北方和南方部分地區的鼕季飲食習慣巧妙地融閤在瞭二十四節氣的框架之下。我驚喜地發現瞭幾道我童年記憶中已經模糊的菜肴的做法,像是奶奶曾經做過的“酥塌餅”,書中給齣的比例和技巧,讓我找迴瞭失落已久的味道。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刻意去追趕潮流,而是紮根於地域和時令的土壤。在“大雪”的章節裏,作者推薦瞭幾款適閤冷藏發酵的麵點,這些麵點在北方寒冷乾燥的環境下製作效果最佳,充分體現瞭因地製宜的烹飪哲學。美中不足的是,部分篇幅對特定地區的方言俚語運用較多,對於非本地讀者來說,偶爾會需要停下來查閱一下意思,但這同時也增加瞭它濃鬱的地方風情,算是一把雙刃劍吧。我非常喜歡它對傳統烹飪技法的尊重和傳承,很多看似簡單的工序,背後都蘊含著代代相傳的經驗總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