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精裝版) 9787511709448

弟子規(精裝版) 978751170944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趙曉鵬 著
圖書標籤:
  • 弟子規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修身養性
  • 兒童啓濛
  • 禮儀規範
  • 行為規範
  • 品德教育
  • 中華傳統文化
  • 精裝本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央編譯齣版社
ISBN:9787511709448
商品編碼:29991818592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1-10-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弟子規(精裝版) 作者 趙曉鵬
定價 20.00元 齣版社 中央編譯齣版社
ISBN 9787511709448 齣版日期 2011-10-01
字數 頁碼 180
版次 1 裝幀 精裝
開本 32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弟子規》經過弟子賈存仁的改訂而成。依照《論語·學而》中孔子所說:“弟子入則孝,齣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馀力,則以學文。”作為全書的綱領,分總敘、入則孝、齣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馀力學文八章,總結和藉鑒瞭前人和同時代的人們的教學規矩和經驗,影響瞭當時和後代。

   作者簡介

   目錄
前言
弟子規
總敘
入則孝
齣則悌


泛愛眾
親仁
馀力學文

   編輯推薦

   文摘

   序言

《弟子規》(精裝版) 9787511709448 一部穿越韆年的行為準則,一份傳承萬代的道德指南。 內容梗概: 《弟子規》並非一本講述特定故事、虛構人物的文學作品,也不是一本探討前沿科學、揭秘曆史的學術專著。它是一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極其重要地位的行為規範教材,其核心在於教導個體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成為一個有德行、有教養的人。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中華民族數韆年積澱下來的道德倫理精髓,化為具體可行的日常行為準則,適用於各個年齡段、各個社會階層的人士。 本書內容涵蓋瞭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品德要求,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入手,引導讀者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成為一個對傢庭、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其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層層遞進,易於理解和實踐。 主要內容構成: 《弟子規》的內容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承載著深刻的道德訓誡: 總說 (Zǒng Shuō): 這一部分是全書的總綱,強調瞭學習《弟子規》的重要性,以及它對個人品德修養的根本意義。它指齣,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做人的首要德行,是立身之本。《總說》以簡潔明瞭的語言,為全書奠定瞭基調,強調瞭“孝”、“悌”在人際關係中的核心地位。它闡述瞭,一個人如果連基本的孝敬和悌愛都做不到,那麼其它的道德修養便無從談起。這部分也強調瞭學習的重要性,認為隻有通過學習,纔能明辨是非,懂得如何行善積德。 入則孝 (Rù Zé Xiào): “入則孝”是《弟子規》中最核心、最基礎的部分之一,聚焦於一個人在傢庭中的行為規範。它詳盡地闡述瞭子女應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對待長輩。這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供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關懷和尊重。 孝敬父母的方方麵麵: 這一部分詳細規定瞭子女應該如何對待父母的衣食住行。例如,父母生病時,子女應盡心盡力照顧,晝夜不離;父母說話時,子女應恭敬聆聽,不得打斷;父母有過錯時,子女應委婉勸諫,而不是頂撞或抱怨。書中還強調瞭對父母的尊重,無論父母說什麼做什麼,子女都應以禮相待,不應有絲毫輕慢之心。 愛護兄弟姐妹: 除瞭對父母的孝敬,這一部分也涵蓋瞭兄弟姐妹之間的關愛。強調“兄道友,弟道恭”,哥哥要友愛弟弟,弟弟要尊敬哥哥。兄弟姐妹之間要互助互愛,共同維護傢庭的和睦。 勤儉節約: “晨則省,昏則定”體現瞭子女對父母生活起居的關心和責任感。同時,書中也倡導勤儉節約的生活態度,不浪費父母的血汗錢,不奢侈浪費。 齣則悌 (Chū Zé Tì): “齣則悌”將道德規範從傢庭延伸到社會,闡述瞭在傢庭之外,一個人應該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尊敬師長,如何對待朋友。 尊敬師長: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弟子規》中對尊敬師長有著明確的教誨。學生在老師麵前,應恭敬有禮,認真聽講,不隨意嬉鬧,不頂撞老師。老師的教誨是寶貴的,應該認真領會並付諸實踐。 友愛朋友: “朋友,乃所以輔仁也。”這一部分強調瞭與朋友相交的原則。應選擇正直善良的朋友,在朋友有睏難時給予幫助,在朋友犯錯時予以規勸。交往中要誠實守信,不搬弄是非,不傳播謠言。 與社會大眾的相處: 延伸到與社會上其他人的相處,也強調瞭基本的禮貌和尊重。例如,在公共場閤要注意言行舉止,不喧嘩吵鬧,不擾亂他人。 謹 (Jǐn): “謹”強調的是言行的謹慎和約束,告誡人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做齣不恰當的事情,從而維護自己的聲譽和社會形象。 言語的謹慎: “非禮勿言”,不隨便說話,不說謊,不說傷人的話,不說無意義的閑話。要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發言。 行為的謹慎: “非禮勿動”,不隨隨便便地行動,不做魯莽之事,不做齣格之事。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和衝動,三思而後行。 舉止的規範: 學習在各種場閤保持得體的舉止,無論是站、坐、走,都應有規矩,展現齣良好的修養。 信 (Xìn): “信”是誠信的體現,強調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在人際交往中,誠信是立身之本,是贏得他人信任的基礎。 言必信,行必果: 說到就要做到,做不到的事情不輕易承諾。一旦做齣承諾,就要竭盡全力去完成。 誠實無欺: 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說實話,不欺騙他人,不隱瞞真相。 不耍小聰明: 不用欺騙的手段來獲得利益,不耍小聰明,而是腳踏實地,光明磊落。 泛愛眾 (Fàn Ài Zhòng): “泛愛眾”是將愛心和關懷擴展到更廣闊的社會層麵,強調對一切眾生的愛護和尊重。 尊重生命: 不隨意傷害無辜的生命,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應心存仁愛。 關懷弱者: 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如老人、小孩、殘疾人等,應主動伸齣援手,給予關懷和支持。 平等對待: 不因貧富、地位、種族等差異而歧視他人,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 樂於助人: 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心。 親近仁人 (Qīn Jìn Rén Rén): “親近仁人”強調的是結交有德行的人,學習他們的優點,遠離惡習,從而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 近硃者赤,近墨者黑: 認識到朋友對自身品德的影響,主動選擇和有良好品德的人交往。 學習榜樣: 觀察和學習身邊品德高尚的人,藉鑒他們的行為方式和處世哲學。 遠離惡友: 警惕那些品行不端、喜歡作惡的朋友,避免與他們過多來往,以免受到不良影響。 其餘 (Qí Yú): 這部分是對前麵各個部分的補充和升華,進一步強調瞭學習《弟子規》的重要性,以及將所學付諸實踐的必要性。它提醒讀者,學習不僅僅是為瞭知識,更是為瞭修正自己的行為,提升自己的品德,最終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貢獻。 本書的價值與意義: 《弟子規》精裝版以其高品質的製作,不僅在內容上保留瞭經典的智慧,更在呈現方式上體現瞭對文化的尊重。它是一部集教育性、實踐性、傳承性於一體的經典讀物。 普適性: 《弟子規》所倡導的道德規範,穿越時空,不分地域,對於現代社會依然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它幫助我們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找到為人處世的根本準則。 實踐性: 書中的每一條都來源於生活,貼近實際,易於理解和實踐。它不是抽象的道德說教,而是具體的行為指引,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 教育意義: 對於傢庭教育而言,《弟子規》是培養孩子良好品德的絕佳教材,可以幫助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個人成長: 對於成年人而言,《弟子規》也是一麵自我反省的鏡子,幫助我們審視自己的言行,不斷完善自我,提升個人修養。 文化傳承: 收藏和閱讀《弟子規》精裝版,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和弘揚,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繼承民族的智慧。 總而言之,《弟子規》(精裝版)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産,它以簡潔的文字,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指導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如何成為一個正直、善良、有德行的人。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僵化的教條,而是一種溫潤的引導,一種對美好品德的追求,一種對和諧社會的構建。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說實話,非常符閤我對於“傳傢之寶”的定義。它不是那種追求時尚前衛的風格,而是沉穩大氣,透露著一種曆經歲月考驗的美感。我把它放在書架上,與其他一些現代設計感的書籍放在一起時,它自帶一種氣場,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分量。尤其是那個鎖扣或者說書簽繩的設計(如果有的花),非常貼心,讓讀者在中斷閱讀時,能夠清晰地標記自己的進度,也增添瞭一份儀式感。書脊的燙金字體在光綫下會泛齣低調的光澤,彰顯著內容的價值。我甚至會時不時地拿齣它,摩挲一下封麵那細緻的紋理,那份觸感本身就是一種享受,讓人聯想到過去慢節奏的生活方式,也提醒我要放慢自己腳步,去體悟那些被時間沉澱下來的智慧。

評分

我是一個對閱讀體驗要求比較高的人,尤其是對於需要反復研讀的經典類書籍,紙張的耐用度和油墨的持久性是我的關注重點。這本書在這方麵錶現得相當齣色。我試著在某些段落做瞭簡單的鉛筆標記,發現紙張的韌性很好,即便是用力按壓也不會輕易破損或洇墨。長期翻閱經典,書頁的磨損是難免的,但好的精裝本設計能夠最大程度地延緩這種損耗。它的裝訂方式也相當牢固,即便是像我這樣喜歡把書完全攤開閱讀的人,書頁也不會輕易散開或者“掉頁”。這種物理上的堅固,對應瞭精神上的恒久價值,讓我覺得這筆投資非常值得,它注定可以伴隨我很多年,甚至可能傳承下去。

評分

這本書的書頁摸起來有一種溫潤的觸感,裝幀設計得很典雅,即便是作為傢中的擺設也顯得很有品位。我記得當時選擇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衝著這個“精裝”的質感去的,畢竟是經典,值得用最好的方式珍藏。翻開扉頁,那略帶米黃色的紙張映入眼簾,油墨的印製非常清晰,字裏行間透著一股莊重感,讓人忍不住想慢下來,細細品味每一個字。特彆是那些傳統紋飾的邊框點綴,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不顯得花哨,又烘托齣瞭內容的厚重。閤上書本,它沉甸甸的分量給予人一種實在的滿足感,仿佛手中捧著的不是尋常的書籍,而是一份沉澱瞭數百年智慧的寶藏。這種對實物細節的考究,在如今這個快速消費的時代,顯得尤為難得和珍貴。我非常欣賞齣版社在細節上所下的這份功夫,它讓閱讀變成瞭一種儀式,而不是敷衍瞭事。

評分

初次閱讀的感受,完全超齣瞭我一個現代人對“古籍”的刻闆印象。我原以為會是那種晦澀難懂、充滿生僻字的文本,但這本書的排版和注釋處理得非常巧妙。它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座橋梁,連接著古人的教誨與我們當下的生活。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很多看似簡單的道理,在現代社會中反而被我們遺忘瞭,比如對待長輩的那份恭敬,與人交往時的真誠守信。文字本身的力量是強大的,但好的呈現方式能讓這份力量更有效地傳遞。這種感覺就像是聽一位慈祥的老者在耳邊娓娓道來,沒有說教的生硬,隻有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我特彆留意瞭那些章節間的過渡,它們銜接得自然流暢,顯示齣編者對整體邏輯結構的深刻理解,使得整部作品的閱讀體驗非常順暢,沒有齣現那種“讀不下去”的卡頓感。

評分

從內容的接收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成功之處在於,它並沒有試圖用復雜的語言去“重新包裝”傳統教誨,而是以一種樸素而有力的姿態呈現。我發現自己閱讀的節奏非常慢,不是因為內容難懂,而是因為每一句話都值得停下來,在腦海裏進行一次小小的“迴放”和“對比”。比如關於如何對待朋友,如何處理日常的小摩擦,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在麵對的現實問題。它提供的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具體可操作的行為準則。這種貼近生活的深度,使得閱讀的收獲不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麵,而是真正內化成瞭為人處世的準繩。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遠比一時的震撼來得更深遠、更持久,也讓我對這部經典的生命力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