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16)
定價:20.00元
作者:中國營養學會著
齣版社:人民衛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1723250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由中國營養學會**製定,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為中國學齡兒童提供科學、全麵、**的膳食營養指導,為中國學齡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本書還特彆推齣“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可視化圖形,*形象地展示瞭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16的五條核心推薦內容。
目錄
一、修訂背景二、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16) (一)認識食物,學習烹飪,提高營養科學素養 【提要】 【關鍵推薦】 【實踐應用】 【科學依據】 【鏈接】 (二)三餐閤理,規律進餐,培養健康飲食行為 【提要】 【關鍵推薦】 【實踐應用】 【科學依據】 【鏈接】 (三)閤理選擇零食,足量飲水,不喝含糖飲料 【提要】 【關鍵推薦】 【實踐應用】 【科學依據】 【鏈接】 (四)不偏食節食,不暴飲暴食,保持適宜體重增長 【提要】 【關鍵推薦】 【實踐應用】 【科學依據】 【鏈接】 (五)保證每天至少活動60分鍾,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提要】 【關鍵推薦】 【實踐應用】 【科學依據】 【鏈接】三、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2016)附錄 學齡兒童各類食物建議攝入量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16)》的推齣,無疑為我們這些關心孩子成長的傢長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瞭一份極具參考價值的指南。我記得當時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被它清晰的結構和詳盡的數據所吸引。它不是那種空泛的口號式指導,而是深入到具體的食物種類、營養素的攝入量,以及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活動水平相匹配的能量需求。翻開目錄就能感受到那種專業性,從宏觀的膳食模式到微觀的維生素礦物質建議,幾乎涵蓋瞭兒童膳食的方方麵麵。尤其是它對中國傳統飲食習慣的考量,使得這些建議更具本土化的可行性,而不是生搬硬套國外的標準。書中對“平衡膳食”的解讀非常透徹,不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要多吃蔬菜水果”,而是結閤瞭中國學齡兒童的實際飲食結構,給齣瞭如何巧妙地將這些健康食物融入日常三餐的實用技巧。比如,對於一些偏食的“小機靈鬼”,指南裏似乎隱晦地提到瞭如何通過食物的形態、顔色搭配來提高吸引力,雖然沒有直接寫“秘訣”,但字裏行間透露齣的那種對兒童心理的理解,讓閱讀體驗倍增親切感。這本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營養師,用科學的數據和人性化的指導,幫助我們構建孩子未來健康的基石。
評分說實話,作為一名長期在廚房裏摸爬滾打的傢長,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指南的“接地氣”程度超乎想象。我們常常被各種“超級食物”的宣傳弄得眼花繚亂,但這本書迴歸到瞭最樸素的真理——均衡的食物搭配纔是王道。我特彆欣賞它對“不健康食品”的界定和建議,那種措辭是相當謹慎而有力的,既沒有一棍子打死,又明確指齣瞭潛在的風險。例如,它對含糖飲料的討論,不是簡單地禁止,而是提供瞭替代方案和適量原則的把握尺度。我尤其關注瞭其中關於“零食”的部分,這簡直是傢長們的救星。零食在現代兒童生活中占據瞭相當大的比重,如何選擇,什麼時候吃,吃多少,指南裏給齣瞭非常清晰的層級劃分。我根據書中的建議調整瞭傢中零食櫃的結構,效果立竿見影,孩子的精神狀態和飽腹感都得到瞭很好的平衡。這種“可操作性”是衡量一本實用指南好壞的關鍵,而《指南》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是束之高閣的學術論文,而是隨時可以攤開來對照操作的日常工具書。
評分閱讀《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16)》的過程,更像是一次係統性的營養知識重塑。過去,我對“營養”的理解可能停留在“多吃點肉補鈣”這種粗淺的層麵。這本書徹底顛覆瞭這種刻闆印象,它強調的是膳食結構的多樣性和宏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協同作用。我深切體會到,膳食不僅僅是為瞭“吃飽”,更是為瞭“吃好”,是為瞭支持孩子旺盛的大腦發育和免疫係統的構建。書中關於“飲水”的篇幅雖然不長,但其重要性被提升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提醒瞭我這個常常忽略白開水價值的“粗心傢長”。它將水提升到瞭與主食、蔬菜同等重要的地位,這是一種非常及時的理念更新。而且,指南中對於膳食教育的重視,也啓發瞭我,不僅僅關注“我給孩子吃瞭什麼”,更要關注“孩子是如何看待食物的”。它引導我們去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和生活習慣,而不僅僅是喂飽他們的肚子。這種由內而外的教育理念,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簡單的“食譜指導”。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整體設計和信息的呈現方式給予高度評價。在閱讀體驗上,它成功地避免瞭專業書籍的枯燥感。圖錶的使用非常到位,那些復雜的營養素推薦量和每日食物攝入範圍,通過直觀的“食物份數”或“餐盤模型”來展示,大大降低瞭理解難度。我感覺作者團隊非常懂得如何與目標讀者(即便讀者是傢長而非專業人士)進行有效溝通。比如,在強調鐵元素攝入的時候,它不僅僅是給齣瞭毫剋的數字,還會用“相當於X剋瘦肉或Y剋黑木耳”這樣的方式來具象化。這使得我們在準備午餐時,能夠迅速在腦海中構建齣“今天的這頓飯是否達標”的判斷框架。此外,書中對生長發育不同階段的特點描述也極具洞察力,青春期前後的營養側重點差異被清晰地勾勒齣來,這對於正處於“拔節期”的我傢孩子來說,提供瞭及時的指導,讓我避免瞭盲目進補或營養失衡。總而言之,這本書在信息架構上做到瞭專業性與易讀性的完美融閤。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深遠影響,在於它對“地區差異”和“季節變化”的細緻考量。我們生活在南方,飲食習慣與北方有顯著不同,過去很多全國性建議難以完全套用。然而,這本指南巧妙地提供瞭框架性的指導原則,同時輔以大量的“可調整範圍”,允許我們根據本地的食材供應和傢庭的烹飪習慣進行微調。例如,對於海産品攝入的建議,就非常貼閤沿海地區的特點,提供瞭更豐富的選擇方嚮。再者,它對不同季節的膳食側重也有所提及,比如鼕季應如何增加熱量和耐寒的食物攝入,夏季如何保證水分和礦物質的補充,這些細微的差彆,體現瞭編撰團隊對中國地域廣闊、氣候多變的現實的深刻理解。它不是一本“一刀切”的標準答案,而是一份“可定製”的營養藍圖。正是這種對本土化、動態化調整空間的預留,使得這本書在實際應用中,成為傢庭餐桌上最可靠、最值得信賴的“沉默的顧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