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能救命的癌症常识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发行部(北京中轻生活音 | 出版时间:2016-06-12 |
| 作者:纪小龙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36.80 | 页数:189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18407484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知识,是防癌的必备武器,肿瘤医生迫切希望您知道这些癌症常识。 作者出生于“胃癌村”,在家人、邻居相继因胃癌去世后,凭借胃癌知识,摆脱胃癌的诅咒。 ★作者纪小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就职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执业医师证书编码 199898110110108195208224236 ★30余年临床、病理学经验,大量真实病例揭开癌症面纱。 让您和家人不再为癌症谣言伤害。 ★专为中国人而作 系统详解19种中国人易得的癌症,直指中国人生活中的癌症陷阱。 结合国情,给出简单易行,又经济实惠的防癌计划。 ★广西卫视《艾问·常识》大力支持 汇集大众关心的癌症问题:吃什么能防癌?做什么能防住癌?为什么人会得这些癌?什么癌症疗法*有效?
纪小龙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主任医师 国家、军队、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第五届理事会 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消化病理专业组组长 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199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艾诚 毕业于哈佛大学,知名主持人,《艾问》出品人。 曾任中央电视台驻纽约财经评论员、世界银行国际金融总公司投资顾问; 多次受邀主持博鳌论坛、世博会、APEC等财智盛会, 2016年入选《福布斯》杂志“30位30岁以下亚洲人物榜”。
**章 揭秘癌症 第二章 胃癌,中国人的**大癌 胃癌的常识1:不疼不难受,不代表不会得 胃癌的常识2: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前奏 胃癌的常识3:消化不良、胃穿孔,和癌没关系 胃癌的常识4:辣不致癌,腌菜致 胃癌的常识5:切掉胃,切不掉患胃癌的风险 胃癌的常识6:和年龄相关,可做胃镜来预防 第三章 肺癌,吸烟者的梦魇 肺癌的常识1:所有成年人的肺都是黑的 肺癌的常识2:吸烟致癌的途径 肺癌的常识3: 咳嗽、肺部阴影,两个重要的早期信号 肺癌的常识4:定期照CT,帮你防肺癌 第四章 肝癌,和肝炎密切相关 肝癌的常识1:肝炎可以变肝癌 肝癌的常识2:三无减肥药杀死肝细胞 肝癌的常识3:大约10% 的肝硬化发展成癌 肝癌的常识4:没人能治好肝硬化 肝癌的常识5:定期照B 超,帮你防肝癌 第五章 大肠癌,每5 分钟杀死一个人 大肠癌的常识1:息肉,大肠中的“危险分子” 大肠癌的常识2: 便秘、腹泻、放臭屁,都和息肉有关系 大肠癌的常识3:极易被误认成痔疮 大肠癌的常识4:和息肉有关,和年龄无关 大肠癌的常识5:只有肠镜能确定 第六章 胰腺癌,癌症之王 胰腺癌的常识1:致死率100% 胰腺癌的常识2:“胖家伙,跑不掉” 胰腺癌的常识3:慢性胰腺炎,懂忌口才能活 胰腺癌的常识4:深藏不露,暗中杀人 第七章 肾癌,擅长伪装的恶魔 肾癌的常识1:警惕不断增强的腰部胀痛肾癌的常识2:常伪装成肾囊肿 肾癌的常识3:定期B 超,早发现,早处理 肾癌的常识4: 是完全切除,还是只切一点点,要看癌怎么长 肾癌的常识5:吃再多动物的肾,也防不了肾癌 第八章 膀胱癌,发病率*高的泌尿系统癌症 膀胱癌的常识1:憋尿憋不出膀胱癌 膀胱癌的常识2: 尿频、尿血、排尿困难,可能是癌变信号 膀胱癌的常识3:尿检、B 超可确认 膀胱癌的常识4:化工工人要当心 膀胱癌的常识5:好治疗,易复发 第九章 前列腺癌,老年男性的克星 前列腺癌的常识1:相对善良 前列腺癌的常识2:排尿困难要当心 前列腺癌的常识3:需要穿刺来确诊 前列腺癌的常识4:90% 的患者都能痊愈 前列腺癌的常识5:*喜欢向脊椎扩散 第十章 食道癌,一口一口吃出来 食道癌的常识1:舌尖上的致癌美食 食道癌的常识2: 吃过烫的食物、狼吞虎咽,易导致食道癌 食道癌的常识3:蹲着吃饭,吃下癌症隐患 食道癌的常识4:吞馒头团可以检查食道 食道癌的常识5:确诊要靠食管镜 第十一章 鼻咽癌,一半患者在中国 鼻咽癌的常识1:听力下降要当心 鼻咽癌的常识2:EB 病毒,致癌的罪魁祸首 鼻咽癌的常识3: 用鼻咽镜、核磁共振发现蛛丝马迹 鼻咽癌的常识4:放射疗法,*常用的治疗手段 第十二章 淋巴瘤,免疫系统的恶魔 淋巴瘤的常识1:淋巴结肿大未必是淋巴瘤 淋巴瘤的常识2:极易被误诊 淋巴瘤的常识3:只要长瘤,即为恶性 淋巴瘤的常识4:晚期无法医治 第十三章 甲状腺癌,情绪波动的恶果 甲状腺癌的常识1:情绪波动大的人要当心 甲状腺癌的常识2:5% 的甲状腺结节是癌 甲状腺癌的常识3:手术切除,刀到病除 第十四章 黑色素瘤,“痣”者千虑 黑色素瘤的常识1:不听话的黑色素细胞是元凶 黑色素瘤的常识2: 哪个部位受刺激多, 哪个部位的痣易恶变 黑色素瘤的常识3:当心有毛、易脱皮的痣 黑色素瘤的常识4:先出手,解决危险部位的痣 第十五章 乳腺癌,女性**杀手 乳腺癌的常识1:胸大胸小都会得 乳腺癌的常识2:纤维增多,癌变前兆 乳腺癌的常识3: 预防有手法,照着日历,摸着查 乳腺癌的常识4:防癌,心情愉快很重要 第十六章 宫颈癌,红颜杀手 宫颈癌的常识1:HPV 病毒是罪魁祸首 宫颈癌的常识2:糜烂不是癌 宫颈癌的常识3:性生活出血要当心 宫颈癌的常识4:保持卫生,有效预防 宫颈癌的常识5:晚期无法治愈 第十七章 卵巢癌,无声杀手 卵巢癌的常识1:“发疯”的卵巢细胞是元凶 卵巢癌的常识2: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 卵巢癌的常识3:没人知道它如何发生 卵巢癌的常识4: 任何女性,任何年龄,都可能得 卵巢癌的常识5:定期B 超,**的预防手段 第十八章 骨癌,儿童生命的狙击手 骨癌的常识1:*容易盯上青少年 骨癌的常识2:在孩子身上,发展极快 骨癌的常识3:用X 光查,不如用CT 查 骨癌的常识4:成年人要当心软骨肉瘤 骨癌的常识5:截断肢体,截不断癌的发展 第十九章 脑瘤,*具迷惑性的儿童杀手 脑瘤的常识1:种类繁多,原因不明 脑瘤的常识2: 头痛、呕吐、视力变差,都可能是它的信号 脑瘤的常识3:手术风险极大 第二十章 白血病,吞噬儿童的生命 白血病的常识1:白细胞变成癌细胞 白血病的常识2:*常见的症状是发烧 白血病的常识3:症状复杂,极易误诊 白血病的常识4: 甲醛、染发剂、手机辐射,都不是致病真凶 白血病的常识5:种类繁多,并非每种都能治 第二十一章 时效防癌 时效防癌的常识1: 要防癌,就要做有针对性的体检 时效防癌的常识2:因人治癌,因癌治癌 时效防癌的常识3: 治疗癌症,要有打持久战的意志 时效防癌的常识4: 不存在“只要吃就一定不得癌”的食物 附录1:你的癌症常识,掌握得怎么样 附录2:能救命的防癌计划
我一直对医学科普类的书籍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它们既能提供准确的知识,又能让普通人看得懂、学得会。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在讲解一些复杂的癌症发生机制时,并没有回避,而是用了很多生动的故事和类比来解释。比如,他把细胞的癌变过程比作工厂的机器出了故障,一开始只是小小的零件损坏,但如果得不到及时维修,就会导致整个生产线崩溃。这种“故事化”的叙述方式,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是讲解“是什么”,更是侧重于“怎么办”。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它提供了很多关于治疗选择、心理调适、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建议,非常务实。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的部分,作者列举了很多实际的对话场景,教我们如何在就诊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病情,如何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及如何理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这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患者的真实经历,这些故事虽然有悲有喜,但都充满了力量,让我看到了战胜癌症的希望,也更加理解了患者及其家属所承受的压力。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体现在它对“常识”的重新定义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关于癌症的说法众说纷纭,很多时候反而让我们无所适从。作者在这本书里,就像一位严谨的考据者,将那些流传甚广的“小道消息”和已被证实有效的科学事实,清晰地分辨开来。他没有盲目地追求耸人听闻的标题,而是扎扎实实地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出发,为我们揭示了癌症的真相。我很欣赏他在分析不同癌症类型时,那种细致入微的态度。比如,在讲到乳腺癌时,他不仅介绍了不同分期的特点,还深入分析了不同基因突变对治疗方案的影响,并提供了个性化治疗的思路。这种深度和广度,是很多市面上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此外,书中关于“癌症预防”的部分,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他强调的不是一味地“忌口”或者“盲目养生”,而是提倡一种科学、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他指出,很多我们认为的“补品”或者“偏方”,其实并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拨开迷雾,找到真正有利于健康的途径。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传递出的那种积极、乐观、充满力量的态度。作者在谈论癌症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时,并没有渲染绝望和恐惧,而是始终强调“希望”和“可能”。他用大量的事实和案例证明,癌症并非绝症,只要能够早期发现、科学治疗,很多人都能获得良好的预后,甚至重拾健康的生活。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心理康复”的章节,作者非常理解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在面对疾病时的复杂情绪,他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心理疏导方法,比如如何建立积极的心态,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如何与家人朋友沟通,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书中对“科技进步”的介绍也让我看到了希望。作者详细讲解了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一些突破性进展,比如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疗效。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癌症的认知不再停留在“谈癌色变”的阶段,而是多了一份理性、一份理解,也多了一份面对未来的勇气。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作为普通人,我们对癌症的了解往往是碎片化的、片面的,甚至是被一些不实信息误导的。作者在这本书中,用非常清晰、有条理的方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癌症的完整知识体系。他从癌症的定义、病因、诊断、治疗到预防和康复,几乎涵盖了所有我们关心的问题。而且,他对每一个环节的讲解,都力求做到科学严谨,易于理解。我特别欣赏他在介绍一些治疗方法时,那种客观的态度。他不会过度夸大某种疗法的效果,而是会详细分析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的副作用,让读者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这些建议都非常接地气,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饮食,如何进行规律的运动,如何保持良好的睡眠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习惯,却被作者解释得与癌症的预防息息相关,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性的读物,更是一本能够引导我们走向健康、战胜恐惧的行动指南。
评分这本书我看了有一段时间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述一些癌症的早期症状时,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讲到肺癌的早期咳嗽,作者就说,那不是感冒那种一两天就能好的小咳嗽,而是像喉咙里卡了一根刺,痒痒的、干干的,而且持续不断,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让你辗转反侧。他没有用枯燥的医学术语,而是通过生活化的场景,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一下子就能get到那种不寻常的感觉。而且,他还详细地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在出现类似症状时,应该如何去区分和警惕。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觉得“可能不是什么大事”,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者,在耳边细语,告诉你哪些“小事”需要格外留心,哪些“不适”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信号。他对预防的强调也让我受益匪浅,很多生活中的小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比如如何健康饮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何规避一些潜在的致癌风险等等。读完这些章节,我真的感觉自己在与癌症的“赛跑”中,似乎多了一些主动权,不再是那个被动等待的棋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