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7D概述
 1.1相机控制器概述
 1.1.1相机前部
 1.1.2相机顶部
 1.1.3相机背部
 1.1.4相机侧面
 1.1.5相机底部
 1.2镜头控制器
 1.2.1取景器显示
 1.2.2相机菜单
第2章相机设置和照片回放
 2.1选择照片格式和画质
 2.1.1JPEG
 2.1.2RAW格式
 2.1.3充分利用JPEG和RAW
 2.2使用文件夹和文件编号
 2.2.1创建和选择文件夹
 2.2.2选择一个文件编号选项
 2.3其他设置选项
 2.3.1一般设置选项
 2.3.2添加版权信息
 2.4照片回放选项
 2.4.1搜索照片和移动多张照片
 2.4.2在电视上显示照片
 2.5保护和删除照片
 2.5.1保护照片
 2.5.2删除照片
第3章控制曝光和对焦
 3.1处理曝光
 3.1.1定义曝光目标
 3.1.2实际曝光时的注意事项
 3.2选择拍摄模式
 3.2.1半自动、手动和B门
 3.2.1拍摄模式
 3.2.2自动拍摄模式
 3.3设置ISO
 3.4测光和修改曝光
 3.4.1使用测光模式
 3.4.2评价曝光
 3.4.3修改曝光和包围曝光
 3.5使用7D的自动对焦系统
 3.5.1选择自动对焦模式
 3.5.2选择自动对焦点
 3.6选择驱动模式
第4章记录完美的色彩
 4.1选择色彩空间
 4.2设置白平衡
 4.2.1设置具体的色温
 4.2.2微调白平衡
 4.3使用照片风格
 4.3.1选择和自定义照片风格
 4.3.2注册新的照片风格
 4.3.3使用Picture Style Editor
第5章自定义EOS 7D
 5.1探讨自定义功能
 5.1.1自定义功能分组
 5.1.2自定义功能详细介绍
 5.1.3设置自定义功能
 5.2注册相机用户设置
 5.3自定义我的菜单
第6章实时显示拍摄和计算机联机拍摄
 6.1关于实时显示拍摄
 6.2实时显示拍摄的特性和功能
 6.2.1实时显示对焦
 6.2.2曝光模拟和测光定时器
 6.2.3静音拍摄模式
 6.2.4使用闪光灯
 6.3设置实时显示拍摄
 6.4使用实时显示拍摄功能
 6.4.1在实时显示模式中拍摄
 6.4.2用联机或无线连接方式
 6.4.2进行拍摄
第7章使用短片模式
 7.1视频
 7.1.1视频标准
 7.1.27D上的视频
 7.2录制和回放视频
 7.2.1短片录制设置
 7.2.2录制短片
 7.3回放短片
第8章使用闪光灯和摄影棚用灯
 8.1闪光灯技术基本知识和7D
 8.2使用内置闪光灯拍摄
 8.2.1使用内置闪光灯
 8.2.2修改闪光曝光
 8.2.3设置闪光灯控制选项
 8.2.4关闭闪光灯,但打开自动
 8.2.4对焦辅助光闪光
 8.3无线闪光和摄影棚照明
 8.3.1使用多个无线Speedlite
 8.3.2设置无线闪光
 8.3.3闪光灯使用技巧
第9章镜头和配件
 9.17D的镜头选择
 9.1.1打造镜头系统
 9.1.2了解焦距系数
 9.2镜头的类型
 9.2.1变焦镜头
 9.2.2定焦镜头
 9.3使用不同类型的镜头
 9.3.1使用广角镜头
 9.3.2使用长焦镜头
 9.3.3使用标准镜头
 9.3.4使用微距镜头
 9.3.5使用移轴镜头
 9.3.6使用带有图像
 9.3.6稳定器的镜头
 9.4校准和微调镜头
 9.4.1校准镜头,
 9.4.1实现准确的对焦
 9.4.2设置镜头周边光量校正
 9.5使用镜头配件
 9.5.1镜头增距镜
 9.5.2近摄皮腔和特写镜头
 9.6了解镜头术语和镜头技术
第10章事件和动作摄影
 10.1事件和动作摄影
 10.1.1使用的器材
 10.1.2针对事件和
 10.1.2动作摄影设置7D
 10.2拍摄事件与动作
 10.2.1曝光方法和拍摄技巧
 10.2.2捕捉时刻的技巧
第11章自然和风光摄影
 11.1自然和风光摄影
 11.1.1使用的器材
 11.1.2针对室外摄影设置7D
 11.2曝光技巧
 11.2.1基本曝光技巧
 11.2.2高级曝光方法
 11.2.3非一般场景的曝光
 11.3拍摄风光和自然照片
第12章人像摄影
 12.1人像摄影
 12.1.1选择器材
 12.1.2针对人像摄影设置
 12.2使用自然光拍摄人像
 12.2.1室外人像
 12.2.2利用窗户进入的
 12.2.2光线拍摄人像
 12.2.3曝光方法
 12.3在摄影棚中拍摄人像
 12.4保持简单
附录A如何使用灰卡和色卡
 A.1灰卡
 A.2色卡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专业,一看就是面向硬核玩家的干货。我最欣赏的是它对镜头系统的深度解析,尤其是关于不同焦段的特性和适用场景的描述,简直像一本教科书。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参数罗列上,而是用大量的实拍案例来佐证理论,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希望从“会按快门”进阶到“懂得用光线作画”的人来说,太重要了。比如,书中关于超广角镜头畸变控制的章节,不仅解释了原理,还给出了后期校正的详细步骤,这在很多入门或中级教程里是绝对看不到的。再说说对景深控制的探讨,它深入到了光圈、焦距和传感器尺寸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技巧,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即使光圈已经收到最小,背景依然不够锐利。总而言之,如果你已经对相机的基本操作了如指掌,而渴望在技术层面实现质的飞跃,这本书绝对是架子上不可或缺的参考书。它不是那种翻一翻就扔到一边的速成指南,而是需要反复研读、时常翻阅的工具书。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需要耐心的,它不适合那些只想知道“按哪个按钮能拍出清晰照片”的新手。但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基本操作,开始对画质、锐度、颗粒感等微小细节产生执念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猛药。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图像传感器技术(CMOS vs. CCD,虽然现在主流是CMOS,但历史回顾很有意义)的原理性介绍,这让我对“为什么某些机身的高感表现更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对噪点成因的分解,远比简单的“ISO越高噪点越多”要深入得多,它涉及到了芯片的读取电路和像素位深。这种对底层技术的尊重和剖析,使得作者提出的所有优化建议都有了坚实的科学依据。读完全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使用一台相机,而是真正成为了这台机器的“主宰者”,能够预判并控制其在各种极限条件下的表现。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对“系统思维”的培养上,而非仅仅教授技巧。它似乎在暗示,器材只是工具,而摄影师的思维模式才是决定作品高度的关键。我非常欣赏其中关于色彩科学和色彩管理的章节,这通常是这类手册容易忽略的“高冷”部分。作者以一种非常清晰的方式解释了色彩空间(sRGB, Adobe RGB, ProPhoto RGB)的区别,以及为什么在后期流程中选择正确的色彩空间至关重要。它甚至讨论了显示器校准的重要性,并给出了不同专业显示器在色域覆盖上的对比数据,这对于需要进行商业输出或印刷的摄影师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很多摄影师拍出“漂亮”的照片,但一旦导出或打印出来就“跑色”,这本书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教导读者如何建立一个从相机传感器到最终输出的完整、可重复的色彩链条,这种严谨性在同类出版物中是极其罕见的。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冷静且极富逻辑性,绝非市面上那些充斥着夸张形容词的“速成宝典”。它更像是一份严谨的工程手册,尤其在讲解测光系统的复杂性时,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没有回避“区域系统”(Zone System)这些略显老派但极其有效的曝光理论,而是将其与现代数码相机的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等功能巧妙地结合起来,提供了一套可落地的现代应用方案。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处理高反差场景的例子,它不仅对比了包围曝光和使用中灰渐变滤镜的优劣,还详细分析了不同文件格式在宽容度上的差异。这种对理论基础的深挖,让我在面对复杂的自然光环境时,不再仅仅依赖相机的自动场景模式,而是能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控制光比和影调。读完这部分,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大师的照片总能“讨好”眼睛,那是因为他们从源头上就控制住了画面的动态范围。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例质量简直令人发指,但并非贬义,而是说其对细节的打磨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闪光灯和引闪技术的专题讨论,那部分内容详尽到几乎可以作为独立教程来出版。很多摄影书只是简单介绍“离机闪”的概念,但这本则详细剖析了不同引闪器之间的兼容性问题、高速同步(HSS)的物理限制以及如何通过自制柔光设备来模拟影棚级的布光效果。作者似乎对数码单反硬件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连电池的续航管理和存储卡的写入速度对连拍性能的影响都有提及,这种全方位的覆盖度让人肃然起敬。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摄影指导,而是在参加一位资深器材工程师的私房讲座。对于那些追求完美曝光和光影质感的进阶用户来说,书中关于直出RAW文件后期处理工作流的建议,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教会了我如何用最少的步骤,从机内色彩描述文件(Picture Style)中提取出最大的后期潜力。
评分比说明书实用些,还多了好多照片。
评分这类的书,都没啥意思的,比说明书详细点,不过呢,看看还是有收获的!
评分这本书粗翻了下,写的挑详细的
评分这本书粗翻了下,写的挑详细的
评分很实用,比说明书详细!
评分很好,很不错,很快,书很好。很好,很不错,很快,书很好。
评分比说明书实用些,还多了好多照片。
评分很实用,比说明书详细!
评分说明书而已,对于初学者可能有用,提高就谈不上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