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是朱良志在北京大学数次关于艺术理论讲演的汇集。共十讲,分别是听香,看舞,曲径,微花,枯树,空山,冷月,和风,慧剑,扁舟。本书不是对艺术理论做逻辑推演,而是到鲜活的艺术之中,去寻找理论的“歇脚处”,所以它既是理论的,又是感性的,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艺术的相通之处。这种美学论著的写法与宗白华先生一脉相承,在当下却具有独特的个性与韵味。 朱良志 著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不错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尤长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关系的分析,并注意从艺术中剔发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出版有《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真水无香》《中国美学十五讲》《南画十六观》等著作。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还体现在它在信息密度和易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精妙的平衡点。虽然内容驳杂,涉及历史、园林艺术、植物学甚至美食文化(关于“藕粉”的记载),但作者的叙述结构却异常清晰,很少出现让普通读者感到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便是对于一个初次接触西湖文化的新人,也能循着书中的引导,逐步建立起对“曲院风荷”的整体认知框架。它既能满足专业研究者对细枝末节的探究需求,也能让普通爱好者在闲暇时享受阅读的乐趣,不至于被密集的资料淹没。它就像一位耐心且博学的向导,在带领你领略美景的同时,适时地为你讲解背后的故事和原理,让你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有所收获和理解。这种恰到好处的知识输出节奏感,是优秀文化普及读物的典范。
评分这本《曲院风荷》(彩色典藏本,第4版)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完全对得起“典藏本”这三个字。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那种微微泛着米黄色的细腻触感,拿在手里分量十足,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色彩的呈现,那真是绝了。我以前看过的版本,很多画作的颜色总感觉有点失真,黯淡或者过于饱和。但这一版,无论是山水的青黛、花卉的嫣红,还是亭台楼阁的朱红,都显得格外鲜活且富有层次感。特别是那些描绘西湖四季景色的插图,光影的过渡自然得仿佛能触摸到空气中的湿润和阳光的温度。我特意比对了几个我珍藏的老版照片集,这一版在细节的还原度上简直是质的飞跃。封面设计也很有心思,那种留白和留白中的点睛之笔,把“曲院风荷”那种清雅含蓄的美感拿捏得恰到好处。对于一个对视觉艺术有较高要求的读者来说,光是把它摆在书架上,看着它精美的外壳和内页,就已经是极大的享受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对读者体验的重视。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它的文字魔力远超一般的旅游指南。作者的文笔中有一种独特的“江南烟雨气”,读起来让人心境平和,仿佛真的能听到微风拂过荷叶的沙沙声,闻到空气中氤氲的湿润水汽。尤其是描述夏日荷花盛开时的那几章,简直是文学性的巅峰展示。那些词汇的选择,比如“菡萏初绽”、“绿云冉冉”、“香远益清”,不是简单的堆砌辞藻,而是精准地抓住了那种盛而不骄、清而不俗的意境。我合上书本,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立体且鲜活的,那些历史上的诗人墨客,似乎也正站在同一片湖光山色之中,与我共享此刻的宁静。这种强大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是很多现代快餐式读物所无法比拟的,它要求读者慢下来,去品味每一个字眼所承载的文化重量和美学意蕴。
评分作为第四版,这次的更新和补充看得出出版团队的用心良苦,它不仅仅是对既有内容的简单校对,而是加入了大量现代视角下的解读和研究成果。我注意到了其中关于现代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新的论述,这些内容在老版本中是缺失的,它们将“曲院风荷”这个传统景观置于当代社会语境下进行审视,使得这本书的价值不再仅仅是怀旧,而具有了现实意义。例如,书中对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生态维护之间的张力所做的分析,既有历史借鉴,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思考,非常具有启发性。此外,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和近现代名人与此地的交往记录也被收录进来,极大地丰富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让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更加与时俱进,不再是一部静止的史料汇编,而是一部持续生长的文化档案。这种与时俱进的修订态度,是“典藏”二字能够持续保值的关键所在。
评分从内容深度和编排逻辑来看,这一版《曲院风荷》的修订工作无疑是下足了功夫的,明显比我过去接触的任何版本都要系统和详尽。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名胜古迹的简单介绍,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历史脉络和人文典故。比如,它对“曲院”名称的由来追溯了好几代人的更迭,从宋代的酿酒坊到后来的民间故事,叙述得如同抽丝剥茧一般清晰。文字的驾驭能力非常高超,时而如诗般婉转抒情,细致描摹景物的神韵;时而又如同严谨的考据文章,引用大量一手资料佐证观点,让人信服。我特别欣赏它在不同章节之间设置的过渡,衔接得非常流畅自然,不会让人感到知识点的突兀堆砌。这种编排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很自然地从一个角度切换到另一个角度,比如从地理风貌切换到历史人物的足迹,整体的知识构建非常完整和立体。对于想深入了解杭州西湖文化精髓的读者,这本绝对是绕不开的“百科全书式”的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