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法言(精)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法言(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韓敬 譯
圖書標籤:
  • 中華經典
  • 法言
  • 名著
  • 古籍
  • 譯注
  • 法律
  • 曆史
  • 文化
  • 傳統
  • 精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88212
版次:1
商品編碼:11131455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38
字數:3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法言》的現代漢語譯文,以經過校點的原文為根據進行翻譯。譯文在忠實於原意的基礎上力求文字曉暢,並保持原著的風格特點。由於《法言》原文極為簡約,常常省略瞭句中的許多成分。為瞭使譯文曉暢,不得不把這些成分補上。但這種情況極多,如果用符號標示,則將不勝其繁,並因而影響閱讀,故一律不用符號標示,以便閱讀。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法言》為瞭方便讀者理解,每捲之前要加題解。但《法言》與一般古籍不同,每捲並非一篇文章,而是包含若乾條語錄式的文字。各條之間意思並不連貫,甚至內容完全不同。各捲的題目也並不反映各捲的內容。因此不可能概括齣每捲的主旨和邏輯。若麵麵俱到地加以解說,那就幾乎等於將譯文重復一遍,不僅十分繁瑣,篇幅既不允許,也根本沒有必要。

目錄

前言
學行捲第一
吾子捲第二
修身捲第三
問道捲第四
問神捲第五
問明捲第六
寡見捲第七
五百捲第八
先知捲第九
重黎捲第十
淵騫捲第十一
君子捲第十二
孝至捲第十三
法言序

精彩書摘

  10.5 或問:“子胥、種、蠡①,孰賢?”
  曰:“胥也,俾吳作亂②,破楚、入郢、鞭屍、藉館③,皆不由德④;謀越諫齊不式⑤,不能去,卒眼之⑥。種、蠡不強諫而山棲,俾其君詘社稷之靈而童僕,又終弊吳⑦。賢皆不足邵也⑧。至蠡策種而遁⑨,肥矣哉⑩!”
  【注釋】
  ①子胥:姓吳,名員,字子胥,春鞦時期楚國人。因其父、兄俱為楚平王所誅,立誌復仇,遂奔吳。他幫助闔廬奪得王位,整軍經武,國勢強盛。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後在吳王夫差時,因諫王拒絕越國求和、停止伐齊,漸被疏遠,遂被賜死。其事跡見《史記·吳太伯世傢》和《伍子胥傳》。種:姓文,名種,字子禽。
  蠡:姓範,名蠡,字少伯。文種、範蠡同為春鞦時期越國人,俱事越王句踐為大夫,忠心輔佐,發奮圖強,前後二十餘年,使越國由弱轉強。遂滅吳,報會稽之恥。後文種被句踐賜死,範蠡棄官經商,成為巨富,定居陶,稱“陶硃公”。他們的事跡見《史記,越王句踐世傢》和《史記,貨殖列傳》。
  ②俾吳作亂:指伍子胥幫助闔廬殺死吳王僚奪得王位之事。俾,使。
  ③郢:當時楚國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鞭屍:《史記·伍子胥傳》:“楚昭王齣奔,吳王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齣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藉館:指吳國君臣強占楚國君臣的宮捨及其妻妾。《吳越春鞦·闔閭內傳》:“乃令闔閭妻昭王夫人,伍胥、孫武、白喜亦妻子常、司馬成之妻,以辱楚之君臣。”藉,踐踏,淩辱。館,客捨。這裏指楚國君臣的宮捨。
  ……

前言/序言

  《法言》是揚雄的主要著作之一。
  揚雄,字子雲,蜀郡成都人,生於西漢宣帝甘露元年(前53),死於王莽天鳳五年(18),是我國西漢末年一位重要的哲學傢、文學傢和語言學傢。他在哲學和政治思想方麵的著作有《太玄》和《法言》,語言學著作有《方言》,文學作品有《甘泉賦》、《河東賦》、《羽獵賦》、《長楊賦》等。除《太玄》、《法言》、《方言》三本書外,揚雄的其他著作收入《揚侍郎集》(見張溥編《漢魏六朝百三名傢集》)。另外,嚴可均輯《全漢文》捲五十一至五十四,不僅收有揚雄的成篇著作,還從許多古書中輯錄瞭揚雄著作的斷簡殘篇,皆可參看。
  關於揚雄的傢世,《漢書·揚雄傳》說:“楚漢之興也,揚氏溯江上,處巴江州。而揚季官至廬江太守。漢元鼎間避仇復溯江上,處岷山之陽日郫,有田一躔,有宅一區,世世以農桑為業。自季至雄,五世而傳一子。故雄亡它揚於蜀。……傢産不過十金,乏無儋石之儲,晏如也。”據此可知,揚雄的先世是做官的,後來沒落瞭,又受到仇傢的威脅,不得不遷徙到岷山之陽,纔定居下來,並變成“以農桑為業”。又據晉灼注“上地夫一躔,一百畝也”,可知揚雄是一個有田百畝,傢産十金的傢庭。
  在《史記·文帝紀》中,漢文帝劉恒曾說:“百金,中民十傢之産。”可見十金就是一傢中民之産。漢代稱黃金一斤為一金,值萬錢,十金就是十萬錢。《居延漢簡》裏有一條記載“侯長穌得廣昌裏公乘禮忠”傢産的材料說:“小奴二人直三萬宅一區萬大婢一人二萬田五頃五萬軺車一乘直萬用馬五匹直二萬牛車二兩直四韆服牛二六韆凡貲直十五萬。”揚雄的傢庭和禮忠這樣一個有奴婢三人的地主傢庭是差不多的。所謂“中民”,是就全社會的財産狀況講的。在地主階級內部,“中民”自然低於中等地主,所以揚雄這個“中民”之傢,是一個小地主傢庭。
  ……
《法言》:一部穿越韆年,燭照人心的智慧之光 在中華文明的璀璨星河中,古籍浩如煙海,其中不乏閃耀著思想光芒的瑰寶。《法言》便是這樣一部不朽的經典。它由西漢時期傑齣的思想傢、文學傢揚雄所著,如同其書名所示,這是一部以“法”為名,言說“道”的著作。所謂“法”,在此並不僅僅指代法律條文,更是一種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一種人生處世的準則,一種道德倫理的基石。揚雄試圖在這部著作中,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剖析世事人情,辨析是非麯直,為後世子孫點亮一盞指引方嚮的智慧明燈。 《法言》的全書結構嚴謹,分為十二捲,以問答體、語錄體和議論體相結閤的方式,層層遞進,深入淺齣地闡述瞭其核心思想。全書內容涵蓋廣泛,從個人修養到傢國天下,從政治哲學到倫理道德,無不涉及,堪稱一部囊括瞭古代中國社會生活方方麵麵的百科全書式的著作。 言簡意賅,字字珠璣:深刻的哲學洞見 《法言》的語言風格極其精煉,寥寥數語,卻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揚雄善於運用比喻、類比等手法,將抽象的哲學概念具象化,使其易於理解,又發人深省。例如,書中關於“道”的論述,並非空泛的玄談,而是與現實生活緊密結閤。揚雄認為,“道”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貫穿於社會運行的各個層麵。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規律,一種符閤人性的準則。認識並遵循“道”,是個人安身立命、社會和諧發展的根本。 他對“仁”、“義”、“禮”、“智”、“信”等儒傢核心倫理觀念的闡發,更是彆具一格。他不僅僅是簡單地重復前人的論述,而是結閤時代背景,賦予這些觀念新的時代內涵。他強調“仁”的實踐性,認為“仁”不僅僅是內心的仁愛,更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要“愛人”,要“恭”,要“寬”,要“信”,要“敏”,要“惠”。他還深刻剖析瞭“義”的邊界,指齣“義”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和選擇。 針砭時弊,洞察人性: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 《法言》之所以能夠流傳韆古,備受推崇,還在於其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尖銳批判。揚雄所處的時代,正值漢朝由盛轉衰的時期,社會矛盾日益尖銳,人心浮躁,道德滑坡。揚雄敏銳地捕捉到瞭這些時代癥結,並在《法言》中進行瞭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批判。 他批判瞭官場的腐敗和權力的濫用,揭示瞭那些追名逐利、不擇手段之徒的醜惡嘴臉。他反對虛僞的道德說教,強調錶裏如一,言行一緻的重要性。他對“虛言”和“僞行”進行瞭深刻的批判,認為這些是導緻社會混亂和人心不安的根源。他呼喚真誠,呼喚實在,呼喚迴歸淳樸的道德本源。 同時,揚雄對人性的復雜性有著深刻的理解。他深知人並非全然是善的,也並非全然是惡的。他認為,人性的善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後天的教化和個人的選擇。因此,他格外重視教育和道德修養的作用,認為這是引導人走嚮正道、實現自我完善的關鍵。 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人生哲學的宏大視野 《法言》的核心思想,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宏大敘事。揚雄認為,個人的修養是基礎,一個人的道德品行端正瞭,纔能處理好傢庭關係,進而纔能為國傢做齣貢獻。 在個人修養方麵,《法言》強調瞭“誠”的重要性。揚雄認為,誠是立身之本,是治學之基。一個人若能做到“誠”,便能“正心”、“修身”,進而“齊傢”、“治國”。他主張要“養吾浩然之氣”,培養一種豁達、正直、無私的精神境界。 在傢庭教育方麵,《法言》提齣瞭許多富有遠見的見解。他強調父母在子女教育中的責任,以及傢庭環境對子女成長的影響。他主張要從小培養子女的良好品德,注重言傳身教。 在政治哲學方麵,《法言》雖然沒有直接提齣政治製度的改革方案,但其蘊含的深刻政治智慧,為後世的政治實踐提供瞭重要的啓示。他強調“明察”的重要性,認為統治者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纔能瞭解民情,辨彆忠奸,從而做齣正確的決策。他還強調“循名責實”,認為官員的任免應該根據其實際的政績,而非虛名。 啓迪後世,影響深遠:跨越時空的智慧傳承 《法言》自問世以來,便受到瞭曆代學者的重視和推崇。它不僅對後世的儒傢思想産生瞭深遠的影響,也對中國古代的文學、史學、哲學等多個領域産生瞭重要的啓迪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法言》對後世“經世緻用”的思想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揚雄在書中提齣的許多觀點,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能夠直接應用於解決社會問題,提升個人能力。這使得《法言》並非一部隻能供人“坐而論道”的書籍,而是一部能夠指導人們實際行動,改善生活,甚至改變社會的智慧寶典。 時至今日,《法言》中的許多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人們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睏惑。重新審視《法言》中的智慧,或許能夠為我們提供一種思考的視角,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一種安頓心靈的途徑。它如同一位穿越韆年而來的智者,用其簡練而深刻的語言,引導我們去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認識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法”與“道”。 《法言》的價值,在於其超越瞭時代的局限,觸及瞭人性的普遍睏境和永恒追求。它所探討的關於真理、道德、責任、社會和諧等主題,至今仍是人類共同關注的焦點。閱讀《法言》,就是與一位偉大靈魂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從中汲取智慧的養分,照亮前行的道路。這部經典,值得每一個渴望提升自我、理解世界的人去細細品讀,去慢慢體會,去將其中的智慧融入自己的生活,讓它成為指引我們人生航嚮的永恒星光。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近在啃《史記》,說實話,這本鴻篇巨製真不是能一口氣讀完的,但我著迷於司馬遷的敘事藝術。他不僅僅是在記錄曆史,更是在塑造人物。從開篇的“太史公曰”,到對項羽、劉邦等梟雄的刻畫,字裏行間都透露齣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復雜的情感。人物的命運跌宕起伏,仿佛就在眼前上演。特彆是那些人物傳記部分,司馬遷總能抓住人物最核心的性格特徵,用極簡的筆墨勾勒齣鮮活的形象,讓人過目不忘。這本書的宏大敘事結構,將上古到漢武帝時期的曆史脈絡梳理得井井有條,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閱讀過程中,我常常為那些曆史人物的抉擇感到唏噓,也對“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史學精神深感敬佩。它教會我如何從曆史的深度去審視當下的世界。

評分

最近讀完瞭一本名為《世說新語箋注》的書,真是令人迴味無窮。這本書收錄瞭魏晉時期士人的言行逸事,用一種非常輕鬆、詼諧的筆調,展現瞭那個時代獨特的風貌。裏麵的故事五花八門,有的展現瞭名士們的風流倜儻,有的則刻畫瞭他們的機智幽默,還有的則流露齣那個時代文人特有的清高與孤傲。比如那個“竹林七賢”的故事,讀來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他們在亂世中追求自由與個性的精神。這本書的注釋也非常詳盡,對於很多典故和人物背景都有深入的解釋,讓初次接觸這個時期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文字本身也很有韻味,那種古典的雅緻感,讀起來是一種享受。它不僅僅是一本史料集,更像是一部生動的文化畫捲,讓人對那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時代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我尤其喜歡那些描述人物風采的段落,言簡意賅,卻能將人物的性格描摹得入木三分。

評分

我最近在閱讀《論語精講》,這本書簡直是儒傢思想的入門寶典,但它的價值遠不止於“入門”二字。它以語錄體的形式,記錄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寥寥數語,卻包羅萬象。這本書的精講部分處理得非常到位,既保留瞭原著的古樸味道,又用現代的語言對其中蘊含的道德規範、為人之道進行瞭深入淺齣的闡釋。讀“仁”、“禮”、“學”等核心概念時,我體會到瞭一種強大的精神秩序感。它不像一些空泛的道德說教,而是緊密結閤日常的待人接物,非常實用。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看似簡單,卻需要一生去踐行。這本書讀下來,感覺心性得到瞭極大的磨礪,它提供瞭一個為人處世的穩定基石,讓我在喧囂的社會中找到瞭一份內心的寜靜和方嚮感。

評分

我最近沉浸在《莊子》的世界裏,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世界認知的一扇全新的窗戶。與其說它是一本哲學著作,不如說它是一部充滿想象力的寓言集。莊子的文字,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對現實世界的超脫與批判,讀起來讓人心神為之一振。書中的“逍遙遊”讓我深思,它不僅僅是字麵上的飛翔,更是精神上的掙脫束縛,追求絕對的自由。那些光怪陸離的篇章,比如夢蝶、腐鼠等,看似荒誕不經,實則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教導我們如何看待得失、生死、名利,以一種近乎灑脫的態度去麵對復雜的世界。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跳躍和靈動,充滿瞭口語化的錶達和豐富的比喻,這使得原本深奧的哲學思想變得生動有趣,易於接受。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感悟,仿佛每次都能從那些古老的文字中汲取到新的智慧和力量,對於緩解現代生活的焦慮感非常有幫助。

評分

剛看完的這本《詩經譯注》給我帶來瞭巨大的震撼。作為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所描繪的那個遠古時代的社會生活圖景,是如此的真實而又充滿原始的生命力。那些田園勞作的場景,男女之間的愛戀,以及對戰爭、徭役的哀嘆,都以最樸素、最真摯的語言錶達齣來。這本書的譯注工作做得非常齣色,將那些古奧的詞匯和復雜的背景都做瞭清晰的解釋,使得現代讀者能夠無障礙地進入那個時代的情感世界。我特彆欣賞那些“風”的部分,它們就像是那個時代民眾的心聲,直白、熱烈、毫不矯飾。與後世那些雕琢的詩歌相比,《詩經》的魅力就在於它的“真”。讀著那些“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句子,仿佛能感受到清晨的寒意和那份無可奈何的思念,那種直擊人心的力量是任何華麗辭藻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

宗答何書

評分

印刷質量不錯,閱讀起來舒服

評分

五子者,有荀楊,文中子,及老莊。《法言》是五子裏楊子楊雄的代錶作之一。仿《論語》的語錄體。全書共13類,每捲30條左右,最後有一篇自序,述說每篇大意和寫作意旨,但並不能完全概括各捲的內容。

評分

快遞速度無可挑剔,一嚮是次日達,而且取貨很方便。書本包裝袋很結實的那種,既防磨損,又防潮濕。所以,此次購物很愉快,想到活動價買的,物美價廉,更加開心呢!會繼續購買中華書局此套中華經典名著全注全譯的本子的,實在漂亮,而且好用啊!

評分

書愈讀愈買,愈買愈讀,愈讀愈知己知之甚少......非讀書為然,天下物皆然也!

評分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法言》的現代漢語譯文,以經過校點的原文為根據進行翻譯。譯文在忠實於原意的基礎上力求文字曉暢,並保持原著的風格特點。由於《法言》原文極為簡約,常常省略瞭句中的許多成分。為瞭使譯文曉暢,不得不把這些成分補上。但這種情況極多,如果用符號標示,則將不勝其繁,並因而影響閱讀,故一律不用符號標示,以便閱讀。

評分

本套經典著作,注釋準確簡明,譯文明白曉暢,裝幀設計雅正,精緻大方,值得購買收藏。

評分

中華書局齣版的這兩套書都是一流的好書。

評分

所以,看與不看,再說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