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的实践丛书:20世纪日本历史学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20世纪日本历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永原庆二 著,王新生 等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362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44693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4
字数:30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20世纪日本历史学》是了解日本近现代历史学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内容简介

在20世纪,日本历史学面临着哪些主要问题?日本的史家如何把握这些问题?日本是如何理解世界的?这种理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世界史的发展,对日本的历史学提出了怎样的挑战?日本的史家又是如何应对的?
《20世纪日本历史学》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全书分为两编,上编"近代历史学的建立"从明治维新时的日本史学谈起,讨论了启蒙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超国家主义历史观等史学观念与流派的影响;下编"现代历史学的发展"从战败后的日本历史学出发,对日本当代历史学的发展与演进做出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简介

  永原庆二(1922-2004),日本战后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专研日本中世史。1944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国史学科,生前为一桥大学教授,1970-1973年任日本历史学研究会理事长。著作等身。他过世后,日本吉川弘文馆整理出版了10卷本《永原庆二著作选集》。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序言:论述史学史的视角
上篇 近代历史学的形成
第一章 明治维新与日本史学
第二章 文明史、启蒙主义史学的展开
第三章 近代实证主义历史学的诞生
第四章 历史性探索“欧美式近代化的可能性”
第五章 发现固有文化与社会、民众
第六章 大正、昭和时期的城市史、文化史
第七章 社会结构和变革的视角
第八章 严峻形势下的实证研究
第九章 战争与超国家主义历史观
下篇 现代历史学的发展
第一章 “战后历史学”的构思
第二章 对马克思历史学的批判
第三章 经济高速增长与日本史学的变化
第四章 批判“近代”与社会史研究
第五章 以整体把握历史为目标
第六章 近现代史视角的变化
第七章 扩充研究体制和调查、完善历史资料
结语
附录:近现代日本史学史年表
索引
作者介绍
后记
译后记

精彩书摘

  第八章 严峻形势下的实证研究
  一、两个新学会——社会经济史学会、历史学研究会昭和前期一方面给人一种强烈的阴暗印象,例如危机、右翼恐怖、战争、超国家主义、皇国史观,但另一方面,明治以来日本学术通过吸取欧洲的学术文化而得以发展,经历大正民主时期,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其后学术界不得不在战时(大约1937[昭和十二]年以后)迅速向军部统治、翼赞政治①屈服,但并没有完全丧失客观考察本国历史、社会的姿态。
  昭和前期马克思历史学方法得到磨炼,在明治维新史、资本主义发展史中,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取得了为编年史式实证研究所忽视的重大成果,提示了日本近代社会、国家的历史观,但不断受到相关领域的刺激,起源于各种关注点的实证历史研究得到推进和积累。
  动向之一表现为在这个时期陆续诞生了新的历史学相关学会。如前所述,作为与历史相关的学会,最初创立了史学会(1889年创立),1908(明治四十一)年创立京都帝国大学史学科的同时创立“史学研究会”,自1916(大正五)年起发行《史林》。
  然而,只有史学会、史学研究会所隶属的各大学教师可以担任其要职、掌握运营权,具有大学史学科附属机构的本质,因而不具备对全国各大学及不任教职的全体研究者平等开放的性质。
  其中,1899(明治三十二)年设立的“日本历史地理研究会”(机关杂志《历史地理》1899年创刊),喜田贞吉、吉田东伍、大森金五郎(1867-1937)、芦田伊人(1877-1960)等成为其核心,作为面向全国开放的民间学会,具有乡土史研究者也可以参加的特点。到太平洋战争激化时,以月刊形式,《历史地理》共发行82卷(半年一卷),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进入昭和时期发生了显著变化,创立了“社会经济史学会”和“历史学研究会”。
  1930(昭和五)年12月,“社会经济史学会”召开成立大会,由多达50名学者联名发起。包括东京帝国大学西洋史的今井登志喜、东洋史的加藤繁、经济学部日本经济史的土屋乔雄和本位田祥男、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的本庄荣治郎和黑正严、法学部的牧健二、东北帝国大学的堀经夫、东京商科大学的幸田成友和猪谷善一、大阪商科大学的五岛茂、早稻田大学的平沼淑郎、庆应义塾大学的野村兼太郎、法政大学的小野武夫、中央大学的泷川政次郎、明治大学的尾佐竹猛、彦根高等商业学校的菅野和太郎、横滨高等商业学校的德增荣太郎、三井文库的柴谦太郎,此外还有高桥龟吉、牧野信之助等,可以说网罗了经济史、法制史、政治史等领域的专家。其特征是看不到所谓的文学部史学系,如果不算东大的今1井和加藤的话。简而言之,是出身史学科的“历史学者”以外的社会各领域历史研究者的大团结组织形式,常务理事由上述的平沼、小野、本位田、土屋、猪谷担任。
  学会创立时,在各位学者的发言中有“社会经济史将迎来黄金时代”、“新兴社会经济史”等醒目表述,使人感到他们对各大学间横向联系的喜悦,以及昭和危机的高峰期社会舆论对该学会寄予的期待(至少就发起人的感受而言)。然而,从该学会名单也可以看出,这个学会是一个略显庞杂的团体,就其特征而言,当时出现的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历史学派的学者没有一人参加。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20世纪日本历史学》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全书分为两编,上编"近代历史学的建立"从明治维新时的日本史学谈起,讨论了启蒙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超国家主义历史观等史学观念与流派的影响;下编"现代历史学的发展"从战败后的日本历史学出发,对日本当代历史学的发展与演进做出了深入的探讨。两个新学会——社会经济史学会、历史学研究会昭和前期一方面给人一种强烈的阴暗印象,例如危机、右翼恐怖、战争、超国家主义、皇国史观,但另一方面,明治以来日本学术通过吸取欧洲的学术文化而得以发展,经历大正民主时期,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其后学术界不得不在战时(大约1937[昭和十二]年以后)迅速向军部统治、翼赞政治①屈服,但并没有完全丧失客观考察本国历史、社会的姿态。

评分

第一本书是写他自己,最后一本书也是写他自己。   “第一本书”指自传式的小说,“最后一本书”指作家的回忆录。   我曾经想写“第一本书”,始终没写出来。现在,我想写“最后一本书”了。  我向不热衷歌颂名利,虽然在我举目所及之处也曾出现雍正乾隆。   竞逐名利是向前看,恋念情义是向后看。   人,从情义中过来,向名利中走去。有些人再回情义,有些人掉头不顾。   这是一本向后看的书。所谓情义,内容广泛,支持帮助是情义,安慰勉励也是情义。潜移默化是情义,棒喝告诫也是情义。嘉言懿行是情义,趣事轶话也是情义。   这“最后一本书”为生平所见的情义立传,是对情义的回报。无情义处也涂抹几笔,烘云托月。   我并不是写历史。历史如江河,我的书只是江河外侧的池泊。不错,池泊和江河之间有支流相通,水量互相调节。一位历史学者说,“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这也没什么,小姑娘尽管穿衣戴帽,而出水当风,体态宛然。 也许,历史是一架钢琴,任人弹奏乐曲。因此才有书,才有第一本书和最后一本书。我不是在写历史,历史如云,我只是抬头看过;历史如雷,我只是掩耳听过;历史如霞,我一直思量“落霞与孤鹜齐飞”何以成为千古名句。   我以为都不是。人的一生只能是一部回忆录,是长长的散文。诗、剧、小说,都有形式问题,都要求你把人生照着它们的样子削足适履。而回忆录不预设规格,不预谋效果。回忆录是一种平淡的文章,“由绚烂归于平淡”。诗、剧、小说,都岂容你平淡?西谚有云:“退休的人说实话。”退休的人退出名利的竞技场,退出是非旋涡,他说话不必再存心和人家交换什么或是间接为自己争取什么。有些机构为退休的人安排一场退休演讲,可以听到许多真心话。古代的帝王“询于刍荛”,向打柴割草的人问长问短,正为这些人没有政治目的,肯说实话。所以回忆录要退休以后过若干年抄写,这时他已没资格参说谎俱乐部。回忆录的无上要件是真实,个人主观上的真实。这是一所独家博物馆,有些东西与人“不得不同,不敢苟同”,或是与人“不得不异,不敢立异”。孔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岂舍诸。”“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诗人痖弦的名句。白云苍狗,变幻无常而有常,否则如何能下“苍狗”二字?人间事千变万幻,今非昔比,仔细观察体会,所变者大抵是服装道具布景,例如元宝改支票、刀剑换枪弹而已,用抵抗刀剑的办法抵抗子弹当然不行,但是,何等人为何等事在何等情况下流血拼命,却是古今如一。人到了写回忆录的时候,大致掌握了人类行为的规律,人生中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看云仍然是云,“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一本回忆录是一片昨天的云,使片云再现,就是这本书的情义所在。这“最后一本书”不是两三百页能够写完的,它将若断若续,飘去飘来。

评分

不是只有這一區塊,讀古史,一定要注意,今天大家談古史,讀的都是這個區塊,真是大漢沙文主義,實際上還有歷史證據,為什麼長江文化被壓抑?我們馬上從政治觀點出發認為是被北方政治給壓迫毀滅了。實際上我們的河姆渡文化,應該是最早的。近來甘肅奉安大地震,發掘出將近一萬年北方族植物原始生殖地基。民國初年英國學者所推動的一個觀點,匈牙利學者認為中國的文化外來說,中國人種外來說,現在甘肅奉安大地震發掘證明,一萬到九千年間,甚至前推至一萬二千年,最原生的麥種在此出土,然後有聚落,然後有穀倉,有原始高度文明的開始,河姆渡的發掘,也發現稻種的原生地。原來以為印度孟加拉灣附近,那裡的原生稻,五千年前高文明的展現,是人類保有稻種的原生地,現在發掘出河姆渡六七千年前的原生稻米區。

评分

很棒

评分

这本书总体来讲还是可以的,20世纪是日本历史学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

评分

好书,很喜欢啊。嘿嘿,好好看,都是书債

评分

本书对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历史学的演进做了详尽的叙述和分析,反思了日本史学依据何种思想、具有何种问题意识、利用何种方法推进其研究、历史学的趋势与未来等问题。作者并不志在深入描述各个时代、各个领域的具体研究史的细微内容,而是希望厘清历史学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

评分

  

评分

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