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述了在西非诞生的三个伟大的中世纪帝国——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讨了食盐和其他自然资源在西非独特的地理环境下的重要作用,也阐明了口述历史对于现代人理解当时社会的意义。
戴维C.康拉德,伦敦大学博士,中世纪西非史专家。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非洲史荣休教授,富布赖特学者和皇家地理学会成员。其他有关中世纪西非的著作有:Sunjata: A WestAfrican Epic of the Mande People。
李安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著名非洲问题研究专家。
引言 / 1
第一篇历史
第一章加纳帝国 / 21
第二章马里帝国 / 41
第三章桑海帝国 / 63
第二篇社会与文化
第四章加纳帝国的索宁克人 / 89
第五章马里帝国的曼德人 / 109
第六章桑海人 / 133
结语 / 151
年表 / 169
词汇表 / 171
参考书目 / 173
拓展资料 / 175
图片来源 / 179
译名对照表 / 180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老练,它没有采取那种枯燥的编年史式流水账,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人物传记和贸易案例分析。我特别喜欢作者处理苏丹各国兴衰的方式,他们没有将这些文明描绘成静止的孤岛,而是通过追踪一粒盐、一块黄金的流转路径,勾勒出整个西非内陆与外部世界(无论是北非的柏柏尔人还是更远的欧洲)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脉络。读到关于曼萨·穆萨朝圣的章节时,那种描述黄金倾泻般流向麦加的场景,简直是文字版的震撼教育,让我深刻体会到当时跨大陆财富流动的规模。作者的笔法相当生动,他善于捕捉历史的“温度”——比如描绘廷巴克图学者们在炎热天气下辩论教义的场景,充满了人文气息。这种写法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即便是对区域史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被故事性所吸引,仿佛跟着主角一起穿越了广阔的萨赫勒草原。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方面,提供了非常细致入微的侧写。我原以为对中世纪西非的印象会停留在王公贵族和战争上,但作者花费了相当篇幅来描绘普通商贾、工匠乃至奴隶的生存状态。例如,关于杰内的泥匠公会的组织结构,以及他们如何维护和修复那些宏伟的泥土建筑,描述得如同社会人类学田野调查一般详实。这种对“活生生的人”的关注,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这些帝国的认知。我仿佛能闻到集市上的香料味,听到铁匠铺的打铁声。书中对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也有所探讨,虽然史料有限,但作者的推测也基于审慎的史料考证,避免了后世价值判断的投射。这种立体的历史呈现,让人在赞叹帝国宏伟的同时,也能对个体命运产生共情。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框架构建得相当出色,它成功地挑战了传统上围绕地中海中心或欧洲中心史观的局限性。作者似乎在潜台词中不断提醒我们,在欧洲尚处于“黑暗时代”的同一时期,西非存在着高度组织化、拥有复杂法律体系和完善教育系统的强大国家实体。这种“去中心化”的视角是极其宝贵的。它迫使读者重新审视“文明”的定义和衡量标准,不再仅仅以文字记录的多少或军事技术来评判,而是从知识传承、商业网络和城市规划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读到最后,我感到一种强烈的历史修正感——原来我们对人类历史进程的理解,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被忽视的板块。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历史的知识传递,更是一种开阔视野、重塑认知的思想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尤其是封面那一抹深沉的赭石色,仿佛能让人直接触摸到撒哈拉的尘土。初翻开时,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手绘插图和地图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理解那个遥远时代的钥匙。地图的绘制细节极为考究,清晰地标注了廷巴克图、杰内等古老商路的走向,让我这个历史盲也能迅速建立起地理概念。排版上,作者显然花了不少心思,字体选择既典雅又易读,章节之间的过渡流畅自然,阅读体验极佳。最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文字中穿插了大量的文物照片和考古发现的图片,那些金饰、陶器和手稿的特写,让抽象的历史变得具体可感。那种质感,那种工艺水平,远超我原先对“中世纪”的粗浅想象。如果仅仅是作为一本艺术史或考古学的图册来欣赏,它就已经值回票价了。我甚至花了好长时间只是沉浸在那些插图的细节里,想象着工匠们在昏暗的油灯下敲打出那些精妙图案的情景。
评分从学术深度上来说,这本书展现了令人信服的扎实功底,但它的难得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艰深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普及读物,却又不失严谨性。我注意到作者在注释部分引用了大量一手阿拉伯文史料和近年的法语、英语研究论文,这表明其研究的广度和可靠性。尤其是在探讨伊斯兰教渗透与本地传统文化融合的那几个段落,作者处理得极为审慎和 nuanced,没有简单地贴上“皈依”或“异教”的标签,而是细致地剖析了权力结构、知识传播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动态博弈。这需要作者对不同文化语境有极高的敏感度和理解力。读完后,我感觉对“文明交流”的理解被大大拓宽了,它绝不是单向度的文化输出,而是一个多中心、多层次的复杂互动过程。这种复杂性的展现,是许多通俗历史读物所缺乏的。
评分很好,不错。。。。。。。。。。。
评分一直想买的好书!虽然略贵,但是价有所值!物流很给力,小哥也很给力,点赞不停!
评分很精美的一套入门书。
评分OKOKOKOKOKOK
评分鲁迅的“跳读”法: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 价格也很实惠
评分东西还可以,用的挺好的。
评分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评分正在看学习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