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三)

光荣与梦想(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 著,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翻译组 译
图书标签:
  • 历史小说
  • 金庸
  • 武侠
  • 历史
  • 长篇小说
  • 中国古典
  • 小说
  • 光荣与梦想
  • 架空历史
  • 英雄传奇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499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650139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光荣与梦想》作为经典传世图书,客观、精彩地记叙了美国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波澜起伏。此外,本书也着重体现了报纸、广播作为当时主要大众传播手段,对美国政治、生活所起的作用,所造成的影响。自出版以来,不仅仅在美国,对于中国读者,尤其是在知识分子、记者有深远的影响、崇高的地位。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时代。
  自1974年问世以来,《光荣与梦想》一直为无数人念念不忘。这部伟大的作品巧妙地浓缩了美国从1932-1972年的40年丰富历史。著名通俗历史作家威廉?曼彻斯特以数任美国总统的执政与竞选为明线,从让胡佛颜面尽失的“胡佛村”“胡佛车”等、罗斯福的四次当选,一路说尽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直至让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同时不动声色地细致描画美国1932-1972年的40年社会发展历程,内容涵盖“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人权运动、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制度、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空间竞赛到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曼彻斯特将美国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时尚、音乐、娱乐,甚至生活热点、妇女的服装潮流、口头语的变化、性观念的更迭全景式重现。曼彻斯特更将美国社会放在全球背景下描述,如此强烈的对比,勾起读者的强烈兴趣。
  而最为读者推崇的是,曼彻斯特对新闻写作手法的大师级运用。他将宏大的历史大部头变成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连续剧。他在大事时采用宏观视角,又在细节处多线并进,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让读者穿梭于不同历史事件。在他的笔下,40年的点点滴滴尽现眼前,全书无处不在的历史厚重感和磅礴气势,与曼彻斯特恰到好处的幽默感相结合,让那一段久远的历史变得立体而鲜明。
  正是因为这一切,《光荣与梦想》才被誉为经典,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精神气质缘起的书,也是一本启迪了无数作者的经典,更是无数人的精神导师,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思想盛宴。

作者简介

  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美国著名通俗历史作家、著名记者。肯尼迪总统密友,多次为其撰写讲稿。《光荣与梦想》使他一举成名。《光荣与梦想》引进中国后,影响深远,成为无数人必读的经典书之一。曼彻斯特的主要著作还有《克虏伯的军火》、《总统之死》、《最后的雄狮》等,曼彻斯特的作品被翻译成17种文字和盲文。

精彩书评

  ★出版40多年后,一本讲述美国断代史的老书让人读起来依然激动不已。个中缘由,除了作者曼彻斯特的勤奋与文采,还在于1932-1972这短短40年,压缩了一个大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可能性——政商玄机、经济萧条、二次大战、军备竞赛、悲情领袖、社会风潮……作者面对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裁剪详略得当,叙述流畅简明,以史家之眼,对时代演进的浪花与潜流做出精彩归纳与总结,细细捧读,字里行间往往能寻到当下的影子。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精神气质缘起的书,也是一本启迪了无数作者的经典,我把自己的一本书命名为《道路与梦想》,正是向曼彻斯特这一巨著致敬。感谢曼彻斯特的史笔,更感谢孕育了无数梦想的那个大时代。
  ——王 石 万科董事会主席

  ★谁的光荣?何种梦想?1932-1972,从“二战”到越南战争,从福利政策到民权运动,美国很受折磨也很有进展的40年。此书以生动的笔触描摹了从高层政治到社会生活的壮阔画卷,堪称一幅20世纪中叶美国的“清明上河图”。
  ——何怀宏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光荣与梦想》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一个遥远国家的历史,却能激起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共鸣,那是因为当年我们也有梦想,而且向往光荣。曼彻斯特并非史学巨擎,但他笔下别有一种魔力,他让我们感受到历史呼啸而来的气势。希望感动过我们的那种精神,仍然能感动如今的年轻人。
  ——何 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1932-1972年的40年美国历史,在曼彻斯特的笔下,转化成一部令人神往、非同凡响的通俗史学著作。曼彻斯特以其高超的新闻写作手法、犀利的见解、恰到好处的幽默感造就了《光荣与梦想》。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思想盛宴。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目录

第三部分 种下恶果(1951~1960 年)
第十八章 内讧不断
第十九章 向右转
剪影:艾森豪威尔时期早期
第二十章 对通用汽车公司有益的
美国人小像:玛丽莲·梦露
第二十一章 主席先生,主席先生
剪影:20 世纪50 年代中期
第二十二章 从容前行
第二十三章 追逐幸福
剪影:艾森豪威尔高峰
第二十四章 警笛声响起
美国人小像:埃德塞尔汽车
第二十五章 改革动荡
剪影:20 世纪50 年代晚期
第二十六章 将军归营



















精彩书摘

  日渐衰落的不是国家的幸福生活,就是其道德、自豪和自尊。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某些国家的漫画家将"山姆大叔"描绘成魔鬼,不怀好意。从日积月累的新闻标 题可以看出确有其事。在公众生活甚至私人生活中,不少身居要职的美国人都被发现是窃贼或者更糟,这个数量令人惊讶。他们身在联邦政府,其罪行似乎更让人忍 无可忍。这些恶棍被叫作"以权谋私者"和"五厘掮客" ,他们应该对"华盛顿的混乱"负责。民主党执政20年后,希望再执政4年,但他们遇到了严重的阻碍。
  这正是共和党人想做的。一切可疑的话语都被推向了白宫大门,到1952年春,甚至可以推断出:无论如何,政府对国家的腐败都要负全责。然而,还没有一位共 和党人指出哈里·杜鲁门曾收受贿赂。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个骗子也是第一个电视明星,虽然他的名字从未在政府的工资名单上出现过。不过,他曾为民主党发 起的战争出资,从而成为纽约政坛的一员,这足以吸引雄心勃勃调查全国犯罪事件的田纳西州参议员的注意力。
  ……

前言/序言


《权力之影:帝国黄昏下的众生相》 一本深入剖析人类在宏大历史进程中个体命运沉浮的史诗级画卷。 图书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一种细腻入微、多维度交织的手法,描绘了在数个关键的“时代转折点”上,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心灵图景与艰难抉择。它探讨的“光荣与梦想”是流动的、脆弱的,并且常常被“权力之影”所笼罩。 第一部:熔炉中的新生代 故事的开篇,我们将跟随主角之一,一位出身卑微的学徒亚历山大·科尔宾,进入一座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的北方城邦。亚历山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内心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现有社会结构的不满。他目睹了蒸汽时代的轰鸣如何掩盖了底层人民的呻吟,目睹了“进步”的口号如何成为少数人攫取财富的遮羞布。 亚历山大最初的“梦想”是进入宫廷的档案室,企图通过掌握信息来改变世界。然而,他很快发现,知识在权力面前如同沙砾。他遇到了女革命家伊莲娜·沃洛夫,一个坚信通过暴力才能打破旧秩序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关系充满了张力——亚历山大追求的是理性的改良,而伊莲娜追求的是彻底的颠覆。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早期工会运动的兴起、秘密结社的活动,以及新兴资产阶级如何用一套全新的道德体系来合理化他们的剥削。书中细致刻画了那些工厂主、金融家如何在夜深人静时,为自己对底层劳工的冷酷行为寻找哲学上的解释。亚历山大的导师,一位年迈的哲学家,用他残存的声誉,试图在道德的悬崖边上挽留住年轻一代。 第二部:边陲的挽歌与失落的忠诚 时间线拉至一个曾经辉煌的帝国开始显露疲态的时期。我们的视角转向了广袤而贫瘠的东部边疆。卡珊德拉·冯·赫尔曼,一位在边防线上成长的贵族女性,是此部分的核心人物。她的家族世代效忠于王权,视“荣誉”为生命之本。然而,随着中央集权衰弱,边疆的驻军日益被遗忘,军饷拖欠,腐败滋生。 卡珊德拉的“光荣”在于维护家族的誓言和边境的安宁。但她目睹了昔日忠诚的战友如何为了生存而投向走私者和反叛者的阵营。当她发现,她所效忠的帝国上层正在私下与外部的蛮族势力进行着可耻的交易,以换取暂时的和平,她的世界观开始崩塌。 本部分着重描写了在信息闭塞的环境下,忠诚如何被异化为盲从,以及理想主义的军官如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做出不得不背叛自己信仰的选择。卡珊德拉不得不面对一个道德困境:是坚守一个行将就木的、腐朽的“光荣”,还是与那些她曾经鄙视的反叛者合作,以保全一方百姓的性命?她最终选择了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成为一名双重间谍,在光明与黑暗的夹缝中求生。 第三部:艺术、颓废与精神的逃逸 故事的第三个篇章,场景转换到都城的心脏地带——一个充斥着浮华、艺术和无尽享乐的沙龙文化圈。这里的贵族和富商们,对外界的动荡充耳不闻,他们沉溺于一种精致的、自我毁灭式的颓废美学中。 马尔科姆·里德尔,一位才华横溢但极度敏感的诗人,是这一部分的观察者。他的“梦想”是通过艺术来捕捉时代的本质,实现永恒。然而,他发现,在消费主义和肤浅的赞助人面前,艺术沦为了取悦权贵的工具。他的诗歌从对人类精神的深刻探讨,逐渐退化为迎合沙龙主人品味的精致哀叹。 里德尔的朋友圈中,充斥着沉迷于鸦片和酒精的画家、评论家和投机者。他们用最华丽的辞藻歌颂着“自由”,却对实际的自由丧失保持着令人心寒的麻木。本部分详细剖析了社会财富极端不均所催生出的精神逃避主义。里德尔最终发现,他所追求的“光荣”——不朽的艺术名声,不过是镜花水月。他开始寻找一种更真实、更痛苦的表达方式,试图用文字刺破那层华美的泡沫。 第四部:汇流与审判的清晨 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时间线加速,先前分散的人物命运开始交织。亚历山大,如今已是一位精通情报运作的幕后人物,他利用他在档案室中学到的知识,开始策划一场针对腐败体系的精准打击。伊莲娜的革命运动在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但其内部也开始出现新的权力斗争的萌芽。 卡珊德拉带着她在边境收集到的确凿证据,穿过重重关卡,回到了都城,她必须决定将这些足以颠覆帝国的秘密交给谁——是仍然抱有幻想的旧卫队,还是不可预测的新兴力量? 马尔科姆的诗歌,在一次不被允许的公开朗诵中,成为了点燃民众怒火的导火索。他的艺术不再是逃避,而是成为了武器。 本书的高潮并非一场盛大的战役,而是一系列关键人物在黎明前的对峙与选择。当革命的浪潮席卷都城,亚历山大、伊莲娜和卡珊德拉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他们所争取的新世界,是否会重蹈旧世界的覆辙?那些曾经的“光荣”与“梦想”,在权力的反复清洗下,最终留下了什么? 《权力之影:帝国黄昏下的众生相》 是一部关于代价的书。它探讨了在历史的巨轮碾过时,个体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以及当所有的外在光环——荣誉、财富、权力——都化为虚无时,人性深处的坚韧与脆弱。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邀请读者潜入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去体会那个时代里,每一个人为了生存和意义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天呐,我简直要为之倾倒!那种史诗般的叙事感,仿佛我不是在阅读,而是在亲身经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作者的笔触细腻得令人发指,每一个人物的内心挣扎、每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微妙之处,都被描摹得淋漓尽致。读到那些关于个体命运在时代洪流中沉浮的章节时,我常常会放下书本,陷入沉思,去想象自己若是身处其中,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侧影,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深度探索。它展现了在极端压力下,人性的光辉与幽暗是如何交织缠绕,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如何能产生惊涛骇浪般的回响,而那些看似合理的决定,背后又潜藏着怎样难以言喻的悲剧色彩。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近乎冷峻的客观,但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对历史进程中那些无辜受难者的深切同情。这本书的文字力量,足以穿透时间,直击读者的灵魂深处,让人在合上书页后,仍久久不能忘怀那些鲜活的群像。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的书,而是那种需要时间去消化、去反复咀嚼的珍宝。

评分

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起初还担心篇幅如此浩大,会不会有拖沓或失焦的情况,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那些关键的历史节点处理得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信息密度高得惊人,但又巧妙地通过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自然地释放出来,绝不生硬灌输。而那些需要铺垫的情感高潮部分,作者又懂得如何缓慢地堆砌情绪,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情绪就被牵引着走到了故事的深处。我特别喜欢它在不同时间线之间穿插叙事的手法,这种交织不仅没有打乱叙事脉络,反而像是一张巨大的网,将过去与现在、局部与整体,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了一种宿命般的张力。每次读到一个看似平静的场景,内心都会警惕地等待着下一个转折的到来,因为它深知,在这本书里,平静往往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最后宁静。这种对阅读期待的精准拿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尽管主题严肃,但过程却毫不枯燥。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多角度参照系”。你很难用简单的“好人”或“坏人”来给任何一方下定论。作者非常高明地展示了立场如何塑造认知,以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即便是本着良善的初衷,也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尤其赞赏它对于意识形态冲突的描绘——它没有偏袒任何一方的叙事话语,而是忠实地展现了每一种选择背后的逻辑推演和情感驱动力。这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频繁地进行自我审视和价值判断的校准。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关于道德和政治哲学的思辨训练。它不是在给你答案,而是在给你提供一个无比复杂且真实的模型,让你自己去推导和感受。这种开放性和思辨性,让这本书的生命力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历史记录,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集体决策心理的百科全书,引人深思,且后劲十足。

评分

我通常对那种长篇巨著都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难以深入。但这本书,它有一种魔力,让你一头栽进去就拔不出来。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讲述了什么,更在于它如何讲述。语言风格上,它不像某些历史小说那样堆砌辞藻,反而透着一股朴实而有力的克制感。很多深刻的哲理和判断,都是通过人物最日常的对话,最不经意的动作中体现出来的,不矫揉造作,却掷地有声。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权力边缘的小人物的刻画,简直是神来之笔。这些人的视角,往往能提供一种独特的、局内人才能看到的微观视角,来审视那些宏伟叙事中的盲点和裂痕。这让我意识到,任何伟大的时代,其基石都是由无数个努力求生、有着各自微小愿望的普通人支撑起来的。读完后,我感觉我对“历史人物”这个概念有了重新的定义,他们不再是刻板的雕像,而是活生生、会犯错、会挣扎的个体。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相当“沉重”的,但这种沉重感恰恰是它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它没有回避历史的残酷面,那些关于冲突、分裂与重建的描写,真实得让人心悸。我得承认,有好几次我都是捏着鼻子,强迫自己读下去的,因为那种压抑感太强烈了。但正是这份真实,构建了一个无比坚实可靠的叙事基础。作者在处理宏大叙事时,展现出了惊人的驾驭能力,他能在一瞬间从全局的战略部署,聚焦到某个士兵口袋里那张皱巴巴的照片上,这种视角的快速切换,让整个故事充满了张力。你会感觉到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干巴巴的日期和事件,而是由无数个鲜活、有血有肉的生命构筑而成的立体世界。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理解某些现代议题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背景认知,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其他许多作品无法给予的。它迫使你去思考‘光荣’背后的代价,以及‘梦想’实现过程中的那些妥协与牺牲。

评分

“建国的历程”卷讲述美国独立后到内战前的历史,披露了许多有趣的史实,如美国如何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并得到佛罗里达,华盛顿生前死后受到的截然不同的遭遇和评价,1776年独立宣言的真相等。美国如何摆脱殖民地桎梏,冉冉上升为世界舞台新生力量的过程,极富启示性。

评分

我仿佛听到雨声

评分

618大促的战利品,光荣与梦想,厚厚四大本,可以看上一阵子了!

评分

书不错,包装精致,就是价格偏高。

评分

618活动时购入,超实惠。快递服务和书的品质都是一级棒。

评分

放在购物车很久的书啦,这次正好赶上活动,价钱很优惠,赶紧拍下。书挺好的,纸盒包装,没有破损,书也有塑封,没有折,没有污渍。老客户了,每次活动都要剁手,这次活动又囤了一大堆书,估计N年才能看完了,嘿嘿~~

评分

吾消费京东商城数年,深知各产品琳琅满目。然,唯此宝物与众皆不同,为出淤泥之清莲。使吾为之动容,心驰神往,以至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无法忘怀。于是乎紧衣缩食,凑齐银两,倾吾之所有而能买。东哥之热心、快递员之殷切,无不让人感激涕零,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待打开包裹之时,顿时金光四射,屋内升起七彩祥云,处处皆是祥和之气。吾惊讶之余甚是欣喜若狂,呜呼哀哉!此宝乃是天上物,人间又得几回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后与人共赏此宝。人皆赞叹不已,故生此宝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价比之慨,且赞吾独具慧眼与时尚品位。产品介绍果然句句实言,毫无夸大欺瞒之嫌。实乃大家之风范,忠义之商贾。

评分

京东618活动时候入手的,买了整整80本,太实惠了!快递速度依旧快,第二天就到了!买书就上京东!

评分

讲美国社会进程的历史书,值得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