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教學法

曆史教學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特裏·海頓,[英] 詹姆士·亞瑟,[英] 馬丁·亨特,[英] 艾莉森·史蒂芬 編,袁從秀,曹華清 等 譯
圖書標籤:
  • 曆史教學
  • 教學法
  • 教育學
  • 中學曆史
  • 曆史教育
  • 課程與教學
  • 教師發展
  • 教育研究
  • 教學設計
  • 曆史課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重慶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2491590
版次:1
商品編碼:1174784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歐美學科教學法譯叢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0
字數:33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曆史教學法》包括曆史課程的地位、曆史教學策略、曆史課程教學技術的運用及其教學評估和職後發展等內容。全書共12章,圖文並茂。每章均有內容簡介、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任務安排、單元小結和眾多參考資料包括擁有更多資源的網站鏈接,還附有廣泛的曆史教學建議,並運用大量的課堂實踐案例進行闡述,給予曆史教學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閤。

目錄

1 導言/1
框架體係/1
個人品質、專業素養及教學能力發展/2
如何在曆史教學上有所提高?如何提高曆史課教學水平?/3
本書的使用/4
何謂有效曆史學習?/4
2曆史課在學校課程中的地位/11
學校曆史教育目的的不同觀點/13
曆史課現狀:我們是如何變成現在的樣子?/18
國傢曆史課程的演變/20
曆史課和不斷變化的課程/21
曆史知識的性質/22
不斷完善你的學科知識/24
3備課/31
把學習目標和曆史教學的目的相結閤/33
曆史課堂裏的低價值活動和高價值活動/37
備課中的一些矛盾因素/38
備課的著手點/40
學校曆史課程中概念的重要性/46
為學生構建有用的曆史基本結構/47
使用國傢統一的課程設計曆史教學/48
曆史問題的提問和迴答/50
備課與評估學生學習的關係/5l
4學習策略與語言的運用/57
學習策略/58
曆史教師的語言使用問題/58
包含曆史語言不同用法的講解方法/61
曆史教師的敘述藝術/63
成功運用敘述的導航/63
運用提問/64
閱讀/66
運用閱讀的策略/67
學生交談/69
怎樣運用學生談話促進學生的曆史學習?/69
可通過什麼活動來建設性地運用學生談話?/70
運用分組活動/70
下述策略對成功運用曆史教學過程中的分組活動可以産生正麵影響/71
安排分組活動的不同方式/72
角色扮演/72
寫作/73
當布置寫作任務時,學生麵對的問題是什麼?/73
改善學生寫作質量的策略/74
5開發曆史理解力(1):時間、原因、變化、多樣性和意義/82
關鍵概念在曆史教學與學習中的重要性/82
講授時間概念/83
走近時間和編年錶/84
講授策略/85
文化、種族和宗教多樣性/86
學生可能麵臨的問題/88
講授方法/90
原因和結果/92
對原因和結果的常見誤解/93
當計劃一組聚焦曆史原因的課程時,需要考慮什麼?/95
講解原因和結果概念的策略/96
"那麼為什麼"活動/97
聯係結果和原因/97
變化和連續/97
關於變化和連續的常見誤解/98
講授變化和連續概念的策略/99
意義/102
學習意義概念的主要目標/106
講解曆史意義的策略/107
6開發曆史理解力(2):解讀與探究/111
曆史解讀教學的挑戰/112
對曆史的解讀:問題和關注/113
發展學生理解曆史解讀的方法/119
曆史探究/128
7確保曆史課堂的包容性/134
重視每一位學生/135
麵嚮全體學生的曆史課程/136
關於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法律有所規定/137
國傢課程與特殊教育需求/138
意識到學習中的障礙/138
生理缺陷/139
對有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曆史教學方法/140
滿足把英語作為附加語言的學生的需求/147
針對把英語當作附加語言學生的課堂教學方法/147
滿足學有餘力學生的課堂需求/151
8曆史課堂中新技術的運用/158
要牢記的事情/160
與閤格教師標準有關的信息通信技術標準/160
信息通信技術中的"通信"/161
"擅長信息通信技術"在曆史教學中意味著什麼?/161
信息通信技術實際成效的提高/163
新技術的運用和濫用:電視、錄像製品和DVD/168
為信息通信技能的提高製訂計劃/170
增強信息通信技術使用的課堂信心/171
你在曆史教學中怎樣運用信息通信技術?/173
9曆史教學資源的利用/183
資源的問題和可能性/184
主動獲取資源的重要性/184
建立"學習包"/184
互聯網在建立資源庫中的作用/186
管理和組織資源/186
牢記敘述與資源、深度與廣度的平衡/187
與同事和其他實習生分享資源/187
什麼樣的資源對曆史教師有用?/188
10課堂評估/199
有關曆史評估的幾個關鍵問題/199
知識的作用/200
什麼是曆史知識?/201
曆史知識有層級性嗎?/201
發展性/203
區彆對待/205
把區彆對待融入評估過程/206
評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07
曆史評估的方法/208
日常評估/209
評分、記錄及匯報學生進展情況/212
11基於校外考試的教學/217
使用從考試認證機構獲取的信息/21 8
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的曆史教學/219
高級程度的曆史教學/226
12職業發展的後續事項/236
你的第一份教學職位申請/237
求職申請信/238
麵試問題/241
教學麵試/243
入職與發展檔案/243
曆史教學越來越好/244
人職培訓年/246
對曆史老師而言,什麼樣的專業持續發展模式有實效?/248
譯後記/251

曆史的溫度與智慧:如何點燃課堂的求知熱情,塑造獨立思考的靈魂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讓曆史不再是枯燥年代和乏味人物的堆砌,而是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啓迪智慧、塑造人格的生動旅程的書。 它不聚焦於某個特定的曆史時期或事件,也不羅列詳盡的史料和考證,而是深入探討在曆史教學的實踐中,教師如何巧妙地運用各種方法與策略,將厚重的曆史文獻轉化為鮮活的課堂體驗,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求知欲,並最終引導他們成為能夠獨立思考、批判性審視曆史的未來公民。 本書從根本上顛覆瞭將曆史教學視為知識灌輸的傳統模式,轉而強調“體驗式學習”、“探究式學習”以及“情境化教學”的重要性。我們深知,曆史的魅力遠不止於冰冷的文字和事實,它蘊含著人性的復雜、社會的演變、文明的興衰,更承載著無數的經驗與教訓。因此,本書緻力於為曆史教師提供一套全麵、可行且富有創新性的教學理念和實踐指導,幫助他們打破課堂的沉悶,讓曆史的溫度在學生心中升騰,讓曆史的智慧照亮前行的道路。 第一部分:點燃求知之火——讓曆史“活”起來的秘密 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如何打破學生對曆史的刻闆印象,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學習興趣。枯燥的年代敘事和密密麻麻的人名地名,往往是扼殺學生學習熱情的罪魁禍首。本書將詳細探討如何通過多種方式,將曆史的“死”知識轉化為“活”的體驗。 情境再現與角色扮演: 想象一下,讓學生們穿越迴某個曆史瞬間,扮演其中的角色,親身體驗當時的社會氛圍、政治鬥爭或文化思潮。本書將提供一係列精心設計的“情境模擬”方案,從古代的市井生活到近代的外交談判,讓學生在扮演中感受曆史的脈搏。例如,在講解中國古代的科舉製度時,我們可以設計一場模擬的“鄉試”或“殿試”,讓學生體驗金榜題名的喜悅或落榜的失落,從而深刻理解科舉製度對個人命運和社會結構的影響。 故事敘述與情感連接: 曆史本身就是由無數個跌宕起伏的故事組成的。本書將指導教師如何運用引人入勝的敘事技巧,將曆史人物塑造成有血有肉的個體,讓他們麵臨的抉擇、經曆的睏境、閃耀的人性光輝,與學生的情感産生共鳴。我們不僅僅是講述“誰做瞭什麼”,更是要探討“為什麼這麼做”,以及“這樣做帶來瞭什麼”。例如,在講述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時,我們不僅僅是羅列他的軍事成就,更會深入探討他所處的時代背景、麵臨的政治壓力,以及他內心深處的傢國情懷,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超越時空的民族精神。 多媒體的巧妙運用: 電影、紀錄片、曆史劇、甚至遊戲,都可以成為曆史教學的有力輔助。本書將深入分析如何選擇和運用這些資源,讓它們成為課堂的“催化劑”,而非簡單的“背景音樂”。我們會討論如何引導學生批判性地觀看曆史影像,辨彆其中的虛構與史實,從而提升他們的媒介素養。例如,在講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我們可以播放一段震撼人心的紀錄片片段,引發學生對戰爭的反思,並引導他們去探究戰爭背後的原因和帶來的深遠影響。 激發好奇心的提問藝術: 一個好的問題,能夠像一把鑰匙,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本書將提供一係列“開放式問題”、“對比式問題”、“假設性問題”等,幫助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我們鼓勵教師提齣那些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去探索的問題。例如,在講解文藝復興時,我們可以問:“如果達芬奇沒有齣生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會有今天的樣子嗎?”這樣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對曆史偶然性與必然性的思考。 第二部分:塑造獨立思考的靈魂——曆史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僅僅點燃興趣是遠遠不夠的,曆史教學的最終目標在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他們能夠批判性地審視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斷,並理解曆史的復雜性與多維性。 史料解讀與批判性思維: 曆史教學的本質在於與史料對話。本書將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史料解讀方法,教導學生如何識彆史料的來源、作者的立場、以及史料的可靠性。我們強調,曆史不是一個單一的敘事,而是不同聲音、不同視角碰撞的結果。學生需要學會辨彆“誰在說話”,以及“他們為什麼要這麼說”。例如,在分析一份古代的奏摺時,我們會引導學生去思考:寫這份奏摺的人是誰?他寫這份奏摺的目的是什麼?這份奏摺是否代錶瞭當時社會的主流聲音? 多元視角與曆史辯論: 曆史事件往往具有多麵性,不同的群體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經曆和感受。本書將鼓勵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階層、不同性彆、不同族裔的視角去理解曆史,打破單一的宏大敘事。通過組織課堂辯論,讓學生在觀點的交鋒中,理解曆史的復雜性,培養包容和理解的態度。例如,在講解殖民主義曆史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分彆扮演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角色,從各自的角度去陳述觀點,從而更全麵地理解這段曆史的衝突與影響。 曆史探究與項目式學習: 將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研究者,是提升學習深度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關鍵。本書將介紹如何設計和指導學生進行“曆史探究項目”,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曆史主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並最終以報告、展覽、演示等多種形式呈現成果。例如,學生可以對某個曆史人物的生平進行深度挖掘,或者研究某個社會現象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演變。 連接當下與未來——曆史的現實意義: 曆史的學習不應僅僅停留在過去,更重要的是理解它如何塑造瞭我們現在的生活,以及如何為我們的未來提供啓示。本書將引導教師思考,如何將曆史事件與當代的社會問題、全球挑戰聯係起來,讓學生看到曆史的現實意義和價值。例如,在講解工業革命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其對環境問題、社會貧富差距等當代問題的深遠影響。 第三部分:潤物無聲的引導——教師的智慧與人文關懷 曆史教學的成功,離不開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教學智慧以及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教師的角色定位: 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習的引導者、資源的組織者、以及學生思維的激發者。本書將探討教師如何在課堂中扮演好這些角色,建立積極的師生關係,營造民主、開放的學習氛圍。 教學評估的多元化: 傳統的考試往往無法全麵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本書將提供關於“形成性評估”、“過程性評估”以及“錶現性評估”的建議,幫助教師設計齣更具創新性和有效性的評估方式,真正瞭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思維發展。 反思與成長: 教學是一個不斷反思和成長的過程。本書將鼓勵教師保持對教學的熱情,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並與其他教育工作者交流經驗,共同進步。 本書的目標讀者是所有緻力於提升曆史教學質量的教育工作者,無論是初任教師還是經驗豐富的教學骨乾,無論是在基礎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 我們相信,通過本書提供的理念與方法,教師們能夠成功地將曆史課堂變成一個充滿活力、激發思考、富有溫度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探索過去的過程中,找到認識自我、理解世界、塑造未來的力量。 曆史的意義,不在於記住多少年代和人物,而在於它能夠賦予我們審視當下、洞察未來的智慧。本書,正是為瞭幫助每一位曆史教師,將這份沉甸甸的意義,傳遞給下一代。

用戶評價

評分

《曆史教學法》這本書的包裝非常到位,拆開快遞時,就能感受到它被小心翼翼地嗬護著。書的整體風格給人一種莊重而又不失親和的感覺,封麵設計簡潔大方,但又不乏藝術感。我對曆史教學一直抱有極大的熱情,深信良好的曆史教育能夠培養齣具有深厚人文素養和批判性思維的公民。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創新曆史課堂教學模式的實用建議,例如如何將曆史與當下社會熱點相結閤,如何利用一手史料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以及如何通過辯論、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曆史人物的決策和動機。這本書的印刷質量令人驚喜,文字清晰,排版閤理,沒有任何錯彆字或印刷瑕疵,我相信它將成為我案頭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非常喜歡,簡潔而富有曆史的厚重感,書名《曆史教學法》幾個字的書法字體,讓人立刻聯想到古老的史書。翻開扉頁,紙張的觸感也很好,不是那種廉價的膠版紙,而是略帶粗糙紋理的道林紙,聞上去還有一股淡淡的油墨香,這讓我對接下來要閱讀的內容充滿期待。我一直對如何將那些枯燥乏味的年代、事件和人物,生動有趣地呈現在學生麵前感到睏惑,總覺得現在的教學方式似乎停滯不前,無法真正點燃孩子們對曆史的熱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創新的思路和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讓我能夠跳齣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引導學生們真正理解曆史的脈絡,感受曆史的溫度。我特彆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學生曆史批判性思維的方法,讓他們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能夠主動去探究、去質疑、去構建自己的曆史認知。這本書的書脊壓痕也做得很好,翻閱起來很舒適,我想我會在接下來的學習中,經常捧著它,汲取其中的智慧。

評分

這本書《曆史教學法》的裝幀設計,給我一種既古典又現代的感覺,封麵上的插畫,用寫意的手法描繪瞭不同時代的場景,雖然模糊,但卻充滿瞭想象空間。我一直認為,曆史教學不應該隻是對事實的羅列,更應該是對人類經驗的探索,對文明進程的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些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曆史教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尤其對如何將枯燥的史實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性學習感到好奇。這本書的紙張質量相當不錯,翻頁時沒有絲毫的澀滯感,而且墨跡清晰,即使是對細節要求較高的讀者,想必也會對它感到滿意。我非常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新我的教學理念,找到更有效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們跨越時空的界限,與曆史人物對話,與曆史事件共情。

評分

當我拿到《曆史教學法》這本書時,首先吸引我的便是它那份沉甸甸的質感,仿佛本身就承載著厚重的曆史積澱。打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一種嚴謹而又充滿活力的學術氣息。我對曆史教學的興趣由來已久,總覺得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讓年輕一代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坐標,如何讓他們理解過去如何塑造現在,以及現在又如何影響未來,是一項至關重要的課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解析曆史教學的精髓,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在於思維的啓迪和情感的連接。尤其期待它能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曆史同理心、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資源等方麵,給齣獨到的見解和創新的方法。這本書的排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服,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這對於我這樣一個需要不斷充電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評分

收到《曆史教學法》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它那充滿設計感的封麵所吸引,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簡潔的白色書名,營造齣一種理性又不失深度的視覺效果。我一直認為,曆史的學習不僅僅是為瞭瞭解過去,更是為瞭更好地認識我們自己,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因此,我對於能夠提升曆史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有著濃厚的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帶來一些在教學實踐中能夠直接應用的技巧和策略,例如如何設計更具吸引力的課堂活動,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跨文化的比較研究,或者如何在虛擬現實等新興技術中尋找曆史教學的新途徑。這本書的厚度適中,拿在手裏感覺很紮實,每一頁都仿佛蘊含著作者的心血和對教育的熱忱,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探索其中的奧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